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路径对输卵管妊娠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作用。方法:我院将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传统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全程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干预,并观察2组患者的不确定感评分及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不确定感评分及治疗依从性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输卵管妊娠患者全程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性,还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效果显著。
【关键词】输卵管妊娠;健康教育路径;不确定感
输卵管妊娠的发病率较高,由于患者对于异位妊娠的情况了解不足,因此会出现不确定感,导致治疗依从性降低,对患者的预后产生负面影响[1]。为降低患者的不确定感及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我院将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我院将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取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如下。
对照组:女性30例,平均年龄为(28.32±2.14)岁,其中本科及本科以上文化程度患者11例,高中文化程度患者14例,初中文化程度患者5例。
观察组:女性30例,平均年龄为(27.83±2.20)岁,其中本科及本科以上患者12例,高中文化程度患者14例,初中文化程度患者4例。
2组输卵管妊娠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传统的治疗及护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
对照组方法:采取传统的健康教育,仅在患者接受治疗及护理时采取随机性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观察组方法:给予患者全程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干预,具体措施如下[2]。
1)小组成立:由科室护士长担任组长,2名资深护士担任组员成立全程健康教育小组,由2名组员负责收集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文化程度、心理特征、家庭成员及经济情况等,结合患者的综合信息决定护理策略及内容,对护理及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收集及反馈,总结出经验再对方案进行适当调整,确保全程健康教育路径的顺利进行。
2)入院前指导:向患者讲解基础知识,有关异位妊娠或输卵管妊娠的发病概率,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等,针对患者因为异位妊娠影响其生育而产生的抑郁、恐惧等负面心理进行疏导,建立起和谐的护患关系,有利于提升治疗依从性。
3)住院期间教育:告知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予以安慰,并告知患者如何正确用药,合理饮食,在日常生活中须保持私密处的清洁,采取发放健康手册或PPT形式对患者进行教育,以此消除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感。
4)出院教育:在患者将要出院时,护理人员再向其讲解出院后家庭生活的注意事项,动员患者家属督促患者科学用药、合理饮食及注重个人卫生,并告知患者须定期参加复诊,于患者出院后30d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2组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不确定感评分及治疗依从性情况。
我院依据PPUS-FM量表评定患者的不确定感,该量表共有31条目,156分为该量表的总分,分值与量表的评分呈正向关系。治疗依从性,我院以科学用药、合理饮食及卫生清洁进行判定[3]。
1.4 统计学处理
2组输卵管妊娠患者的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患者的不确定感评分为计量资料,使用(X)均数±(S)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情况为计数资料,用%表示,采取卡方检验。当数据对比存在p<0.05时,为2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观察组输卵管妊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情况(科学用药、合理饮食及卫生清洁)均优于对照组,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2.2观察组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不确定感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如下:
观察组输卵管妊娠患者在入院前不确定感评分为(99.67±8.71)分,入院接受全程健康教育路径后,其不确定感评分为(69.87±8.25)分。
对照组输卵管妊娠患者在入院前不确定感评分为(98.58±8.66)分,入院接受传统护理干预后,其不确定感评分为(85.11±8.33)分。
3 讨论
不确定感的概念,是在1962年由Budner提出,不确定感是由于一个人对某一情景或者某一件事缺乏信息,而无法给予分类或组织时所产生的一种认知。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不确定性是由于缺乏对疾病的了解而造成的,再协同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从而造成治疗依从性降低等现象,如不及时治疗将威胁患者本人及胎儿的生命。
传统的健康教育指的是仅在患者接受治疗及护理时采取随机性的健康教育,可在一定程度上加深患者对疾病的了解,但是并未从患者的心理因素出发对其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多数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处于焦虑、恐惧等状态,因此导致治疗依从性降低,不确定感并未得到显著改善,因此该护理方案欠佳。
全程健康教育路径是以提高输卵管妊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缓解不确定感从而改善其临床疗效为目的的健康教育模式,该健康教育模式可系统的向患者说明疾病的性质、治疗过程及护理要点,使患者能够对自身疾病有清晰的、确切的了解,从而降低不确定感,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加快了身体康复的速度。我院健康教育小组成员于资料收集、入院教育、住院教育及出院指导4个阶段对患者采取科学的、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在不同时段满足患者的心理及生理需求,从而加强了护患之间的信任度,不仅捍卫了我院的声誉,也有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4]。
观察组输卵管妊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科学用药的患者达100.00%,患者在出院后均已按照医嘱用药,说明全程健康教育路径方案的干预为患者建立起了对抗疾病的信心,使患者相信合理的用药可加快其身体康复的进程。不仅如此,观察组输卵管妊娠患者在接受全程健康教育路径后,其不确定感评分为(69.87±8.25)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全程健康教育路径方案可通过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从而降低其不确定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综上所述,对输卵管妊娠患者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程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对疾病的不确定感,还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温苏景,刘辉,杨金定.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妇科护理临床教学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0(1):99-100.
[2]李月巧.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12):153-154.
[3]信欣.人性化服务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5,2(12):164-165.
[4]闫晶.优质护理在妇科护理工作中的效果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5,2(11):174-175.
论文作者:史彩虹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5
标签:患者论文; 输卵管论文; 不确定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路径论文; 全程论文; 对照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