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道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热点问题_课程标准论文

谈“道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热点问题_课程标准论文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热点问题交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品德论文,热点问题论文,课程标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怎样理解“活动型综合课程”的定位?

(二)本课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三)本课程目标与以往有什么显著本同?

(四)为什么对“内容标准”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五)学习和实施课程标准要注意些什么?

社会变革必然引起教育变革,教育变革必然引起课程变革。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目标、课程价值主要通过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来实现,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本世纪之初,迎来我国第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前正以令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开展。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设置,也是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是课程改革的有益尝试。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编写教材、实施和评估教学的基本依据。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是广大教师课程意识、课改意识增强的体现,也会有效地缩小课程理念与实际教学行为之间的落差。古训:“磨刀不误砍柴工”,我想也是这个道理。下面就学习《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的几个热点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怎样理解“活动型综合课程”的定位

“综合课程”是从课程类型的角度冠称的,是相对分科课程而言的一种课程类型。“活动型”是从课程、组织和实施方法的角度,是针对教与学的方法而言的一种课程形态。

(一)为什么要综合

1.从课改背景看,自20世纪80~90年代以来,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走向就是课程的综合化,向儿童的生活回归,与儿童的需要接轨,学科融合的方向已成为世界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共同特征,也符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

2.儿童生活本身是综合的,要引导儿童遵循生活的逻辑来学习,避免脱离实际生活的空泛和两面性,以综合的、统整的学习,为儿童营造一个与其生活本身一致的、符合其身心发展的课程形态十分必要。

3.综合化趋势,也是现代社会科技综合性加强的体现。综合课程更容易反映科技发展新成果,更容易理解实际生活中面临的诸如人口、环境、资源等社会问题。

4.解决实际存在的原有思想品德课与社会常识、生活等课程在内容上的交叉与重复,提高学习效率,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综合了什么

1.本课程目标不局限于一个活动领域,而是涉及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从总目标和分目标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提出要求,力求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过程,达到认知、情感、行为、能力统一发展。

2.本课程将原有的思想品德、常识、生活、手工、综合实践活动等多种课程整合。既不是谁把谁“吃掉”,也不是搞一个拼盘,而是强调以儿童的生活经验、社会需要为核心,以活动模式进行课程整合。

3.是多重价值的综合。本课程由于学科综合,既含有生活中各种自然、社会因素的内在综合,也含有儿童与这种种因素的内在联系,使其兼具了思想品德教育、社会文化教育、科学教育、生活教育、简单劳动技术教育等多重价值。

(三)怎样综合

1.在课程目标的表述上,以总目标和分目标分述的方式,呈现“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综合发展的要求。

2.以儿童生活的四个不同层面设计课程框架。对课程内容进行综合性表述。

3.课程实施中,强调以一个内容或几个内容的融合为主题开展儿童自主性活动,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

(四)综合有什么意义

1.会对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产生影响,提高关注知识的联系、整体认识和理解问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为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开辟一条通向他们生活的渠道,使他们在生活的内在联系中获得整体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儿童品德与社会性的发展。

(五)活动型是什么意思

1.从课程开发模式看,综合课程有各种具体的开发模式。本课程不以知识教育为主要目标,而是以活动的方式设计并以活动为课程的组织和实施方式,旨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经验和真切的体验。

2.从课程内容主体看,本课程内容强调从儿童生活中来,将儿童生活经验,儿童身边事……这些儿童可以自主活动的内容,作为课程内容的主体,这样便于将活动形式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

3.从教与学的方法看。本课程实施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为主要方式,引导儿童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形成体验,并逐步形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总之,鉴于本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范畴,又以儿童自主性活动的方式开发和实施,因此,课程的性质定位于“活动型综合课程”。

二、本课程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

本课程最基本的特征表现为“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

(一)生活性

1.以儿童生活为基础,遵循儿童的生活是本课程重要的理念支撑。缘于道德与生活是一体的,人要生活就要与环境、与他人、与社会发生联系,有联系就会有交往,有交往就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才需要有道德。而道德又是生活中的道德,脱离了生活,道德也就成为抽象条文,无的放矢也就无所谓道德。因而不论是社会道德的发展,还是个人道德水准的提高,都必须在自己的真实生活中实现,否则道德教育也会抽象化、理想化。这方面我们是有过不少教训的。

2.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并在此基础上用三条轴线和九个方面组成基本框架。

这里主要是指儿童一般能接触到的生活内容,如学校生活。这是学生喜爱的,有同龄人聚集的,有共同语言的生活;家庭生活,这是儿童不可选择并赖以生存的,天天现实的生活。还有发生在儿童身边的或是儿童能听到、看到并可以在大人指导下理解的社会生活事件等等,使儿童通过这些亲切的内容,初步学习把握自我、了解社会、认识自然。

3.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

这既是课程的设计,也是对课程实施的要求。要求教育主题及素材来源于儿童生活,合童心,有童趣,提倡教师从儿童生活实际中捕捉主题,设计活动。提倡儿童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研究。

4.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顺其自然而又不能听之任之。

本课程标准提出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儿童作为发展中的人,自身有受教育受引导的需要,而教师作为教育者也负有引导发展的责任。儿童是活泼的也是乖巧的,是天真的也是伶俐的,在他们眼里“老师”是亲昵的,老师的话是神圣的,也正因为如此,老师才要用“心”来和孩子说话,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引导孩子学做事、学做人。

同时,我们现在面临多元价值的社会,哪些是应当弘扬的,哪些是应当反对的,哪些是法律允许的,哪些是明令禁止的……都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每天都在实际地生活,生活中会产生或遇到、听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或问题,特别是其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更是我们课程关注的重点。有关注才有倾听,才有了解,才能在引导中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一点实际问题,改善和促进学生今日生活的发展,帮助学生营造一种健康、愉快、积极有创意的生活,这样课程才有生命力,才有实效。

(二)开放性

1.整体视野的开放。以往分科教学中,师生的视野比较关注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本课程提出“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这看起来似乎有点抽象,但实质上是一种全新的理念,是课程全方位开放的体现。

2.课程内容的开放。即不仅限于教科书所反映的内容,可以由此而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问题,在课程内容标准中扼要的要求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内容。提倡从儿童生活中敏感地捕捉儿童感兴趣的,有教育价值的课题,提倡把社会发展中新的信息、科技新成果……吸收到课程内容中来,使教材相对稳定性与时代性统一,普遍性与针对性统一。

3.授课空间的拓宽。自古以来,课堂即教室。现在观念更新,避免以教室为中心,提倡课堂从教室拓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这对低年级儿童可能有些困难,但我们可以尝试在校园、在家庭,或有组织有指导地在适宜低幼儿童活动的场所进行活动,拓宽学生学习空间。

4.授课时间的弹性延展。

课程标准中提倡授课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的配合和联系中弹性地延展。我们还可以理解为对教材提供的内容授课时数的弹性延展。实践证明,不少教师的授课时间是在与家庭教育的配合中,在课前调查、课后实践等活动中,弹性延展,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5.评价关注点及评价方式的开放。

学生学习的结果,自然是学习评价的关注点,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本课程在评价关注点上更强调对儿童学习活动过程的关注,重视对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态度、行为表现、努力程度、成果质量给予恰当的评价,特别是对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表现要积极鼓励。

此外,提倡评价主体、评价角度、评价尺度的多样化,形成一个积极的、实际的、开放的评价体系。

(三)活动性

1.课程呈现形态为主体参与性活动。活动型课程,必然以活动性为其重要特征,强调做中学。课程标准中在实施建议部分也做了一些提示。诸如: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模拟表演、参观访问、展示交流、小实验小制作、饲养种植、欣赏、训练、讲故事、教学游戏、实地服务、课堂讲授等等。这些活动有探究性的,体验性的,交往性的,操作性的,实践性的,评价性的……但无论是哪种性质的活动,都要强调儿童直接参与,而且全员参与要占相当的比重。

2.课程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

低幼儿童适于学习体验性知识和生活性知识,以获得经验,形成体验,逐步养成良好的品德意识和行为习惯。而这个目标的实现,离开活动是不可能,是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主体活动得以实现的。

3.教师的作用突出指导儿童活动。

本课程活动性的特征还突出表现在对教师的要求上,课标中明确提出,本课程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而是作为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教师教学可利用的线索,用自己的教学艺术,将其变为主体性活动,并对儿童活动做有效指导。

4.儿童本身实地参与活动。

活动型课程中,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生不能只“带耳朵”听,而是要动手动脑,手脑并用,真正参与。真正是活动着、快乐着、收获着。

三、本课程目标与以往相比有什么显著不同

作为课程,都有目标,表示课程的价值和教学实施的方向。正确认识和把握课程目标极为重要。那么本课程作为新课程、新理念,在课程目标上新在哪里呢?

(一)简明、平实

1.改变以往用一段话的形式表述课程目标,采用总目标和分目标两个层级分述。以总目标统领分目标,以分目标中各个组成部分的达标,保证总目标的实现。

2.总目标简单明了,突出了综合性课程特点和本课程的价值。以往“一段话”的方式表述,固然有其优点,但最大的弊病是不好记。如果记不住目标,就很难说实施到位。而本课程总目标只用一句话表述,而这一句话没有虚的,平实而有分量,又是非常明确、概括性很强的话。它体现了多科融合、多科功能兼备的特点,兼具了思想品德教育、科学素养教育、社会文化教育的多重价值。

培养儿童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是本课程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反映本课程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乐于探究”,是使学生从小勤于动手、动脑,学习探究的方法,养成探究的习惯,实事求是,尊重事实,旨在培养儿童的科学素养。

“热爱生活”旨在培养儿童的生活情趣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懂得珍爱生命,体验生命价值。

(二)突出基础性

1.本课程目标规定的标准是“下线”,是学生所需要的最基本的东西,作为国家课程标准是面向全国普通城乡,要使绝大多数儿童经过努力能够达到。

2.本课程目标不搞“高大全”,不能涵盖儿童生活的全部,而是为儿童整理、开拓自己的生活提供条件,为儿童学会生活打基础。并适度超前反映时代性。

(三)重视过程与方法

1.与以往很不一样的地方,是将“过程与方法”作为分目标出现,这是许多老师不理解的。这里的“过程”指学生学习过程、思维过程、探究过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及表达过程等等。总之是儿童参与的过程。重视过程,以过程为导向,反映新的课程观,强调动态变化,强调参与社会有种种经历,就会有自己的体验,过程与结果同样有价值。

2.提倡自主探索的方法。课标中明确提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这里强调不同方法就是提倡自主的方法,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进行探究活动,自己去感受、领悟、表达。

3.重视过程和方法也是一种评价改革,是从儿童获得经验的角度去评价,比如,收集资料,进行试验,思考和提出问题,有时可能就没有什么结果,但儿童在这过程中会有各种体验,这种研究、试验、思考,也是科学素质和探索精神的培养,也是目标,也是有价值的。

四、为什么对“内容标准”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内容标准”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课程理念的重要载体,是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因此也备受关注。不少教师反映,本课程的内容标准与以往不同,好看好记,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种感觉从何而来呢?

(一)体现新理念

1.突出了学生生活的特点。做到从儿童现实生活情境出发,贴近儿童生活。

2.突出了综合的特点。不仅将多科内容较好地进行了整合,而且也较好地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生硬,不割裂。

3.突出了实践活动内容,强化了学生的参与。

4.突出了积极引导发展的特点。对内容要求的表述,方向性明确,体现用正确价值观引导,等等。

如:“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这里既有“生活”,又有“常识”,也有“品德”,综合表现为学生在活动中可以学到知识,也有情感投入,同时也反映在活动中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使学生感受、欣赏大自然的美,初步体验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结构有创新

1.本课程内容标准由三条轴线、四个方面的交织而形成本课程核心部分的基本框架。

三条轴线儿童与自我、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作为内在线索。这三对关系中,核心是儿童。而每对关系都可以转化为具体的课程内容,换句话说,即每项具体内容都可以在这三对关系中找到依据。

四个方面作为外显形式。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各有侧重地体现不同的教育价值和内容。它们之间又是有着紧密的逻辑关联,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呈现的。

第一方面“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设这方面的内容,旨在使儿童从小懂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

第二方面“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设这方面内容,旨在使学生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儿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

第三方面“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设这方面内容,旨在使儿童逐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具有“五爱”良好品德的公民奠定基础。

第四方面“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设这方面的内容,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鼓励儿童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2,每个方面中用小标题表示教育内容的归类和教育目的的导向。用简明的条文呈现学习内容和水平要求。

如第一部分共11条内容,分别用3个小标题显示内容归类和教育目的的方向性。

第1~5条用“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标题,内容讲的是各种生活习惯的培养,如作息习惯、做事习惯、饮食习惯、个人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等等。

第6~9条用“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标题,内容讲的是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初步培养。如能根据天气、季节变化而照顾自己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外出活动中的安全意识和安全保障;对坏人、对险情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等等。

第10~11条用“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标题,内容讲的是在学校生活环境中如何使学生身心健康,增加安全感。

3.用关键词语强调层次。

如:知道、了解、认识、熟悉、懂得;喜欢、愿意、亲近、欣赏;学用、会用、能用、能用以解决问题;在成人帮助下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主动尝试、经常做、养成习惯;等等。

(三)表述有特色

1.表述方式基本是“组织活动的线索”。

本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部分的表述方式,不是学科式的知识点,也不单纯是教育点,它是从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和学生学习后应达到的行为结果相结合的角度,提示组织活动的线索。

2.比较好操作、好检测。

因为本课程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实践活动,因而学习内容及方式就要有利于“动”。目前“内容标准”是用了比较清晰的行为动词和目的指向,增强了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例如:“能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这里三个行为动词:“收集”“整理”“应用”,动令清楚而且动感强,“多种办法”“简单”两处也把水平要求表述得十分明确。这样操作和检测都比较方便,容易到位。

(四)发展有余地

整体看内容标准,比较原则,比较概括,简明扼要,眉目清晰,既提高了规范效力,又留有发展余地。

在以往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中,内容部分都十分详细,力图规范得具体一些。但有些地方过于详细,反而死板,某种意义上不利于加强针对性,也限制了创新。现在相对概括,也简明(基本上一条一行,文字不回行),反倒留有自行调整的余地和创造性使用的可能。事实也证明这有助于教材的不同版本形成自己的特色。

五、学习和实施课程标准要注意些什么

新课程新理念到实际教学行为的转变,也是一个认识和实践的过程。除了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之外,还有一些具体问题要加以注意:

(一)要把“内容标准”放到整个课程标准中去学习理解

1.防止教学实用主义,认为这部分与教学有直接关系,其他部分学不学没关系。

2.防止孤立研究“内容标准”,“内容标准”是课程标准的一部分,了解全貌才能更好地理解它。

(二)要正确理解“综合”和新课型的建构

1.防止按“拼盘”思想来理解综合,在条目中寻找哪儿是生活,哪儿是品德……

2.有的条文表面看与原来分科内容相似,但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条文,要用整合的观点理解。

(三)对“内容标准”几个方面不要割裂地学习和使用

四个方面本身没有先后顺序,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中,都不可能按四方面内容和顺序,组成单元,分别施教,而会“打乱”统一考虑,取其中的一条或几条为主,以儿童生活所需重组专题,形成单元。有些条文内涵十分丰富,还会反复分解或使用。

(四)力图实现课程内容与教学的整合

目前的“内容标准”应当说是精心制作的,但事物是发展的,因而课程内容也不要僵死,要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的建构和开发的过程,使课程与教学相互转化,相互促进,有机融合。

(五)在“细化”过程中,注意把握程度

由于“内容标准”比较概括,各地在教材编写或教学实施中肯定会有“细化”的过程,这里有加强针对性或时代性的问题,有各自的创新问题,注意在“细化”的过程中把握潜在层次,体现不同重点,不要过量、过难、过深,否则会违背初衷。

(六)提高学生活动的有效性

本课程以学生自主性活动为主,但必须强调有效性,不要为活动而活动。哪些内容适合活动;哪些活动设计符合实际;哪些活动是常态下可以操作的;活动的充分性与教学进度的要求如何统一考虑;活动中是否真正做到师生、生生互动;活动本身是否真正促进了学生的有效学习等等,都值得教师很好研究。这关系到本课程形态的生命力。

(七)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用正确价值观引导学生发展,是本课程坚持的方向,也是任课教师的职责。该导的不导,该点的不点,没有主线,完全放任,并不是课改的方向。而目前或由于教师对学生实际的心理和认识水平,缺乏了解,备课不到位;或由于机械使用教材,环节设计的目的性不强;或由于教师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偏弱,不能及时利用好发生在身边的、转瞬即逝的教育资源;等等,使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不利。这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是要着力加强的。

(八)加强对学生学习评价的研究

强调对儿童学习活动的过程评价以及评价多样化,是课改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对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付出努力的程度及创意性表现的评价,过去比较薄弱,而新课程则把这一评价视为重点。这既是一个观念的转变,也是一个实际操作的重新研究。再有对评价的导向性和有效性研究也要加强。如何有意识地抓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以恰当的评价来调控学习过程,增强学习效果等等,都是学习和实施课程标准的过程中要着力研究的。

标签:;  ;  ;  ;  ;  ;  ;  ;  ;  

谈“道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热点问题_课程标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