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IT产业在美国信息经济中的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在美国论文,作用论文,产业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550(2005)07-0070-06
IT产业(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ies)是专门为信息经济提供IT类资本品和消 费品、横跨IT制造与服务的新兴产业,它是美国信息经济的核心产业和经济增长的“火 车头”。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经济表现出全新的增长方式,日趋壮大的IT产业 是导致这一结果的重要因素。探究IT产业独特的发展趋势为解释美国经济的全新变化提 供了一种重要的分析角度。
一 IT产业的内涵及地位
在美国信息经济(注:信息经济是学界对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的一种较为普及的 称谓,与此类似的称谓还有:“新经济”、“数字经济”、“网络经济”等等。综合各 家观点,本文认为,信息经济是信息技术革命对传统经济进行全面改造后出现的一种新 形态的经济,这种经济赖以建立的物质技术基础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 技术体系,这是它与传统经济最大的区别。)的形成过程中,当巨额的投资流向信息技 术(IT)部门时,一个新兴的产业——IT产业随之崛起。由于IT在现代经济中有着非常广 泛的运用,在美国信息经济突飞猛进的1999年,美国商务部依据各产业部门对IT的依赖 程度首次将私营非农产业部门划分为相互关联的IT生产产业、IT使用产业和非IT密集产 业,(注:USC(U.S.Department of Commerce),The Emerging Digital Economy Ⅱ,199 9,pp.15,25,30,见“美国商务部经济与统计行政事务署”网站:http://www.esa.doc.
gov/reports.cfm。该报告是美国商务部继1998年发布The Emerging Digital Economy 之后有关信息经济系列报告的第二个年度报告。此后,美国商务部在2000年、2002年和 2003年又发布了有关信息经济的3个年度报告。鉴于信息经济在美国已经从若即若离的 “浮现(Emerging)”凸显为一种真实的存在,因此,自2000年开始,美国商务部将有关 信息经济的年度报告直接命名为“数字经济(Digital Economy)”。它昭示一种全新的 经济模式已经在美国出现。)其内容如下:
(一)IT生产产业(IT Producing Industries)
按照美国和加拿大两国制定的“北美产业分类体系(NAISC,North American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美国商务部将IT生产产业定义为:“生产、处理和传 输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产业——无论这些产品和服务是作为中间投入物(投入到其他产业 的生产中),还是作为最终产品(用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或出口)。”当然,它还包括 那些建立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基础上的经济部门以及为互联网基础设施提供商品和服务 的经济部门。(注:USC,Digital Economy 2000,Appendices,p.1.http://www.esa.doc.gov/reports.cfm.)总之,IT生产产业是生产信息产品和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产业,它 涵盖了计算机软硬件业、通信业和互联网服务业等众多部门,囊括其产销全部业务,横 跨IT制造业和服务业两大领域,它是与信息技术相关联的产业集群的核心部门,也是信 息经济的核心产业。
(二)IT使用产业(IT-Using Industries)
IT使用产业主要指IT设备投资占设备总投资的比重较大、“通常在30%或以上的产业” ,(注:甑炳喜:《美国新经济》,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6 页。)其涵盖面非常之广,几乎囊括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大部分领域,诸如电信业、广 播电视业、电影业、法律、金融保险和健康服务以及钢铁、汽车、造船、航空航天、石 油、煤炭、化工、电子设备及相关产业,等等。这个产业在任何现代经济中都是毋庸置 疑的主体产业。
(三)非IT密集产业(Non-IT Intensive Industries)
非IT密集产业“系指IT设备投资占设备总投资比重低于30%的产业(包括生产和服务部 门)”。(注:甑炳喜:《美国新经济》,第87页。)常指一些低技术产业和低技术服务 业。
在当今美国经济中,上述3类IT关联产业共同组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产值占据国民 经济的绝大部分。本文所研究的IT产业特指IT生产产业,它是为信息经济提供IT类资本 品和消费品(包括硬件、软件和相关服务)的产业。在上述3类与IT相关的产业中,前2类 在美国国民经济中已经牢牢占据了主导地位(见图1)。
资料来源:数据引至USC,The Emerging Digital Economy Ⅱ,1999,p.26,http://www .esa.doc.gov/reports.cfm。
图1数据显示了IT在美国经济中的重要性,在1990~1997年间,IT生产产业和IT使用产 业的生产商品及提供服务的总产值已占整个私营非农产值的56%以上。考虑到上述3类关 联产业之间存在紧密的产业链,即:IT生产产业为IT使用产业和非IT密集产业提供最基 本的IT类投资品,可以认为,IT生产产业是信息经济的核心部门,它的兴衰决定着IT使 用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而后者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IT生产产业的发展。这是因 为,信息经济赖以运行的物质技术基础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体系 。这一特点表现为:IT生产产业提供了信息经济须臾不可或缺的IT类资本品和消费品。 因此,它是美国信息经济的“火车头”。
二 IT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拉动作用
IT产业的崛起及茁壮成长体现了现代经济的显著特征,即:首先,信息是一种重要的 经济资源;其次,对这个资源的合理利用决定着人类生产物质和利用能源的效率,而信 息产业的发展为人类高效配置信息资源提供了迄今最强大的物质技术保障。
在美国信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IT产业成为发展最快的产业。从信息技术革命显现威 力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计算机软、硬件“产量从1995~2000年每年以17%(名义美 元)的速度增长。在同一时期,计算机硬件和通讯设备业的产量以每年9%的速度增长, 通讯服务部门的产量每年上升7%”。这使得该产业“在总产量中所占的比例由1994年的 6.3%增长到2000年的8.3%。与此形成对照的是,1990~1994年同类产业在经济总量中所 占比例的增长速度却慢了许多,总共只上升了0.5%”。而到了“1995~1999年,它占实 际GDP增长的近1/3”(见表1)。(注:USC,Digital Economy 2000,pp.24-25,27.http:/ /www.esa.doc.gov/reports.cfm.)
表1 1993~2003年
美国IT生产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资料来源:USC,The Emerging Digital Economy Ⅱ,1999,p.19;Digital Economy 200 0,p.27;Digital Economy 2002,p.27;Digital Economy 2003,p.10.http://www.esa.
doc.gov/reports.cfm.
注:2003年美国GDP的数据引自U.S.A,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美国商务部)经 济分析局网站(简称BEA)http://www.bea.doc.gov/bea/dn/gdpchg.xls。
从表1中可以看出,IT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在20世纪90年代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尽管它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大,但作用不容忽视。因为在现代经济中,IT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值得关注的是,一路高歌的美国经济在2001~2002年迎来了一次急速衰退,它表现出 的全新特点引起了经济学家的关注,有的学者使用“准衰退”来解释这种快速波动但却 很快恢复正常的经济现象。“准衰退”意指“信息网络经济条件下开始出现的一种介于 虚拟经济和实际经济之间的一种新型衰退”。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供给过剩而引起”的 ,“尤其是对网络信息等产业的投资过剩”。(注:萧琛:《从网络经济看当前美国的 “准衰退”与“新周期”》,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8期,第4~10页。)且 不说这次衰退就是IT泡沫破灭引起的,更重要的是,即使在衰退之中,IT产业也扮演着 重要的角色。2001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一改前3个季度的负增长的颓势而达到2%的增 速,其重要原因是:该季度“企业在计算机和外设的投资高达804亿美元。这个数字比 经济增势不错的2000年第一季度仅低20%。考虑到2001年第四季度的物价水平比上年同 期下降了30%,因此,企业此期投资IT获得的相关设备比2000年同期要多”。2003年美 国经济迅速复苏,在美国商务部看来,IT生产产业理所当然是“动力角色,就如同在19 96~2000年一样”。(注:USC,Digital Economy 2003,pp.4,9.http://www.esa.doc.
gov/reports.cfm.)对于信息经济条件下美国经济周期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现象,在相当 程度上可以用“成也IT业,败也IT业”来形象概括之。
通过考察,可以看出,IT产业已经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最兴旺也是最重要的经 济部门,它在当今美国经济的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一)美国经济获得了全新的增长方式
IT产业促成美国经济获得“两高两低”(高增长、高劳动生产率;低通胀、低失业率) 同时并存的长周期增长模式。通过对比美国宏观经济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关于美国经 济增长与IT产业的关系(见表2和表3)。
表2 1970~2004年
美国GDP增长率、通胀率及失业率比较
数据来源: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U.S.A(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以下简称B EA)官方网站http://www.bea.doc.gov以及美国CEPC经济理事会(Greater Phoenix
Economy Council U.S.A)官方网站:http://www.gpec.org/InfoCenter/Topics/
Economy/USInflation.html,http://www.gpec.org/InfoCenter/Topics/Labor_Force/U nemployment.html。
注释:
③由于统计数据的滞后,此表中美国通胀率的数据截至2003年。美国官方所公布的通 胀率在2004年1~11月的平均数为2.9%,但它低于2000年3.4%的水平。考虑到近年来世 界石油价格飞涨等因素,美国经济在21世纪最初5年的表现尚佳,尽管增长速度不比20 世纪90年代,但通胀率和失业率仍被抑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在导致这一结果的众多原 因中,IT产业当然居功至伟。数据来源:http://inflationdata.com/Inflation/
Inflation_Rate/CurrentInflation.asp。
表3 1970~1999年
美国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比较
资料来源: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2000),Department of Labor,U.S.A(美国劳 工统计署)官方网站http://www.bls.gov/。
注:2004年1~11月,美国非农部门劳动生产率和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最新数据分别是 1.8%和4.4%。数据来源:http://www.bls.gov/news.release/pdf/prod2.pdf。
通过对表2和表3的分析可以发现:
1.美国宏观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呈现“两高两低”的长周期增长格局,而且 创下20世纪70年代以来(乃至更长历史时期)的新记录。其中,通胀率和失业率长期保持 在一个较低水平尤为引人注目。
2.美国经济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实现的增长主要依靠信息技术的投入,而IT产业 就是信息技术的物质载体。虽说信息技术革命开始于20世纪40~50年代,加速于70~80 年代。但是,它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并不明显。这是由横亘在技 术革新与新生产力形成之间的“时滞”引起的,即:经济变迁的速度总是滞后于技术革 命的速度。在美国信息社会学家卡斯特看来,“这就表示,整个社会、公司、制度、组 织与人群,几乎没有多少时间去处理技术的变迁以及决定它的用途。”(注:Manuel
Castells,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Mass.:Blackwell Publishers Inc.,199 6,p.74.)
3.20世纪90年代中期,信息技术革命在美国开花结果,大大地促进了美国劳动生产率 的提高,其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促进作用尤为显著,它成为抑制通胀的重要原因 。
(二)美国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升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可以看出,计算机制造业劳动生产 率的提高促进了美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急升(见表4)。
表4 美国制造业
各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比较
资料来源: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2000),Department of Labor.U.S.A(美国劳 工统计署)官方网站http://www.bls.gov/。
表4显示,美国经济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直保持了对计算机的旺盛的需求,这一需求 到90年代中期便急速膨胀。而20世纪70~90年代正是信息技术革命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 ,IT产业茁壮成长,美国经济的信息化进程在此期开始加速。信息技术革命根本解决的 就是经济交往中的信息沟通难题,而计算机和互联网作为人类最先进的信息处理工具在 经济的信息化进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信息经济的重要内容就是通过处理 知识与信息,以提高物质资源的使用效率而获得增长。在美国信息经济突飞猛进的1995 ~1999年间,企业对IT设备和软件的“实际商业投资增加了2倍,从2430亿美元增加到5 000亿美元”。随着信息技术成为企业研究与开发(R&D)最重要的领域,“美国R&D投资 从最初5年的年均增长0.3%到1994~1999年达到平均每年增长6%(扣除通货膨胀率)。这 一增长的很大部分(如1995~1998年的37%)都集中在IT产业。1998年IT产业共投入448亿 美元用于R&D投资,几乎达到所有公司R&D投资的1/3”。(注:USC,Digital Economy 20 00,pp.v-vi.http://www.esa.doc.gov/pdf/DIGITAL.pdf/.)毫无疑问,IT产业在美国信 息经济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这里隐含着这样一种普遍规律,正如卡斯特所指出的 :“技术创新的运用最先出现在创新所在的产业里,然后才会扩展到其他产业。因此, 电脑业非凡的生产力增长应该解释未来事物的面貌,……这种生产力的潜力一旦由其生 产者释放出来,没有理由不会传播到整个经济体,虽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播不会太均 等。”(注:[美]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北 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84~185页。)
表5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促进美国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这一事实 。
表5 1979~2001年
美国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情况
资料来源:美国劳工部官方网站,http://www.bls.gov/news.release/prod3.nr0.htm 。
注释:
④选择1979年作为观察美国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原因如前所述,美国经济的信息化 进程在此期开始加速,其表现是构成美国信息经济基础性产业的IT生产产业开始了突飞 猛进的发展,IT产品(如越来越廉价的PC及其他信息设备)的广泛使用对美国生产率的提 高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⑤“全要素劳动生产率(MPF)”“反映了每投入一个单位的组合要素所 获得的产出, 其变化反映了产出中难以量化的某些要素组合投入。MPF是多种要素投入生产后的综合 结果,这些要素包括:研发、新技术、新工艺、规模经济、管理技能及产业组织的变革 。”见美国劳工部官方网站,“How Is MFP Defined?”http://www.bls.gov/mfp/
peoplebox.htm#Q01。
表5显示,在美国信息经济飞速发展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私营部门劳动生产率年均 增长异常迅猛,A、B、C、F等4项指标均创下了1979年以来的历史新高。究其原因,美 国劳工部在2003年8月发布的报告中认为,这是“因为在1979~1990年间信息处理设备 开始扮演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带来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占了此期资本要素导致增 长的2/3”。而“在1990~1995期间,投资于IT的资本所带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变得越 来越重要,它贡献了所有资本服务带来劳动生产率增长的80%”。(注:数据来自美国劳 工部官方网站,http://www.bls.gov/news.release/prod3.nr0.htm。)即使在短暂衰退 的2001年,IT带来的劳动生产率增长也与20世纪90年代中期持平。
总之,信息技术的投入和IT产业的壮大促进了美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表现为信息 技术的“资本深化”(注:信息技术的“资本深化”意指IT生产产业,特别是计算机硬 件行业(包括外设行业)的总股本的实际净值以远远超过其他股本净值的速度(以小时计) 快速增长。参阅USC,Digital Economy 2000,p.34,http://www.esa.doc.gov/pdf/DIGIT AL.pdf/。)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即美国经济的主要部门都无一例外地加大了对IT类资 本产品(以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为主)的投资力度。在私营非农部门,信息技术的“资本深 化”在“1991~1995年平均每年上升16.3%,1996~1999年平均上升33.7%。相比之下, 20世纪90年代,占整个美国总股本95%以上的其他资本形式的资本深化率每年平均只有0 .5%”。(注:USC,Digital Economy 2000,p.34.)其结果是IT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日益 加大。在1989年到2001年期间,美国整个非农部门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1.67%,而IT 业的年平均劳动生产率增长就达1.6%,(注:USC,Digital Economy 2000,pp.53-54.)占 了此期增长的大头。
(三)IT产业的崛起和壮大成为“熨平”美国经济周期的重要原因
在美国经济一派繁荣的2000年,美国商务部认为:“广泛使用和大量投资于IT——扮 演了拉动经济的重要角色。”(注:USC,Digital Economy 2003,p.1.)对于20世纪90年 代美国经济强劲增长的现象,中国学者刘树成和张平在比较了“美国经济3次超长增长 ”(注:刘树成、张平:《“新经济”透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第31~39页。)后认为:
1.二战后美国有3次超长的经济扩张期,一是“1961年2月至1969年12月,共106个月(8 .8年)”;二是“1982年11月至1990年7月,共92个月(7.7年)”;三是“1991年3月至20 00年10月(未完(注:事实上,这一期经济扩张一直持续到2000年12月,共117个月(9.9 年)。)),共115个月(9.6年),这是美国1854年开始有经济记录周期以来持续时间最长 的一次扩张”。
2.从20世纪下半叶美国经济波动的情况来看,3次超长增长中以90年代最为稳定,其GD P曲线的轨迹是“前低后高”,而80年代是“前高后低”,60年代是“中高后低”。
3.从生产率变化情况看,20世纪90年代“非农经济部门每小时产出”的“劳动生产率 的波动幅度比60年代或80年代更小、更为平稳,并呈现出适度上升的趋势”,这在1999 年表现得尤为突出。它说明:“廉价计算机的投入,大规模地替代昂贵的劳动力的投入 ”,这一“替代”过程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通过减少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促使企业增加 收益。
4.就失业率分析,3个扩张期的失业率曲线都呈明显下降的趋势,“然而,20世纪90年 代一个显著的新特点是:失业率与通胀率二者的下降同时发生了,二者之间出现同向下 降的关系”。这违背了“正常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即失业率的变动与通货膨胀的变动 呈反向关系”。
5.就通胀率分析,20世纪90年代通胀率曲线总体上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运行,90年代中 期后的通胀水平一直在2%~3%之间波动。“相比之下,60年代,通胀在不规则的波动中 呈上升趋势。80年代,前半期是下降趋势,后半期是上升趋势。”
总之,美国经济20世纪90年代的优异表现“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置于首 位的因素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促进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价格的巨大下降”。(注: 刘树成、张平:《“新经济”透视》,第39页。)总之,美国经济的新变化归功于IT产 业独具特色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深刻地揭示了美国信息经济出现全新增长方式的科技 和产业背景。
三 IT产业的独特发展趋势
IT产业独特的发展趋势意指该产业具有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加速度特征,这种特征将 半导体制造业的“摩尔定理”(注:1965年,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的戈登·摩尔(
Golden Moor)发现半导体行业具有的一个惊人的现象:集成电路上能被集成的晶体管数 量将会以每18~24个月翻一番的速度稳定增长。如果按照这一趋势发展下去,在较短时 间内计算能力将呈指数规律增长,并在今后数十年保持这种势头;同时价格会降到原来 的一半。这种增长势头大约相当于每5年增长10倍,每10年增长100倍。摩尔的预言已被 之后近40年的半导体工业及计算机发展历史所证明。参阅刘九如主编:《IT世纪大点评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页;北京英特尔博物馆:《何谓摩尔定理 ?》,见北京英特尔博物馆网站http://www.intel.com/cn/museum/mpuhistory/hof/
whatis.htm。)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该定理揭示的IT产业的硬件制造规律,它体现了 技术进步导致IT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成本下降这一客观事实(见图2)。
资料来源:USC,Digital Economy 2002,p.1.
从图2中可以看出,自英特尔公司1971年研制出第一颗微处理芯片以来,半导体工业的 发展规律的确遵循了“摩尔定理”。它在计算机领域的突出表现便是计算机性能不断提 高(表现为芯片所集成的晶体管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而价格却不断下降的趋势。
“摩尔定理”所揭示的IT产业发展趋势,与美国经济信息化的进程相辅相成,相互促 进,两者之间形成一种相得益彰的关联。由于信息经济的核心产业是IT产业,因此,经 济学家普遍认为,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强劲而健康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IT产业为 经济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价廉物美的信息设备,成为抑制通胀的重要因素。
IT产业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IT产品天然地具有高固定成本的特征,而“摩尔定 理”则揭示其边际成本呈不断下降的趋势。IT产品的高固定成本主要是生产“原始拷贝 ”的成本,“原始拷贝”的生产成本极高,如研发CPU或开发计算机操作系统,但其复 制的成本却很低。一旦第一份IT产品被生产出来,那么,多复制(生产)一份的成本将变 得越来越低直至为零。这种成本结构产生了巨大的规模经济效益。以开发IT产品核心部 件CPU为例,其初始投入极高——这种成本的特征被作为“摩尔定理”补充的“Rock定 理”(注:英特尔公司的工程师亚瑟·洛克(Arthur Rock)曾提出Rock定理,“Rock定理 是摩尔定理的一个补充,该定理认为制造半导体所用的固定设备成本每4年翻一番”。 事实上,这并不妨碍芯片的市场价格越来越低。《何谓摩尔定理?》,见北京英特尔博 物馆网站,http://www.intel.com/cn/museum/mpuhistory/hof/whatis.htm。)所证明 ,但它的大规模复制几乎可以不受产能和资源的约束。因为生产CPU的基本材质是地球 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硅元素,只要市场有需要,它就可以被生产出来,软件产 品更是如此。
在美国经济学家夏皮罗和瓦里安看来,“高固定成本和低增量成本——即巨大的规模 经济——并不是信息产品独有的。许多其他产业的成本结构也具有这样的特征”。IT产 品的这种特点“只是我们在其他规模经济效果很强的产业中所见的例子的极端情况,这 些产业中包括许多像芯片制造这样的高技术行业”。(注:Carl Shapiro and Hal R.
Varian,Information Rules:A Strategic Guide to the Network Economy,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9,p.22.)显然,IT产业把传统产业也存在的成本 特征发挥到极致。IT技术进步的加速度特征是导致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
总之,“摩尔定理”所反映出来的IT产业的加速度特征是过去任何一种产业所不具备 的,即:IT硬件产品的边际成本呈几何级数急遽下降及其导致的IT产业加速度发展的规 律。这种加速度特征在传统经济中是无法想像的。英国学者福莱斯特在1986年一语道破 :“如果汽车行业和飞机行业也像计算机行业这样发展,今天1辆罗尔斯·罗伊斯汽车 的成本只有2.75美元,跑300万英里仅用1加仑汽油。而1架波音767飞机的价格也只有50 0美元,5加仑汽油便可在20分钟内绕地球飞行一周。”(注:[英]汤姆·福莱斯特著, 姚炳虞、郑九振译:《高技术社会》,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版,第25页。)显然, 受资源和技术进步的约束,传统产业的发展速度是无法与半导体工业相提并论的。
通过“摩尔定理”的映射,人们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从中发现信息经济的增长 方式,这就是:经济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能维持较低的通胀率。2000年,美国商 务部观察到这样一个事实,“IT产品和服务价格的持续下降已经直接或间接地对全面减 轻美国经济中通胀的压力发挥了作用。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IT产品价格下降的速 度已经加快,从1994年的约1%到1995年的约5%,1996~1998年平均达到8%。而1995~19 98年,这两个行业的价格下降分别达到每年24%至29%”。这直接导致同一时期美国通胀 率的下降,“平均每年降低约0.5个百分点,从2.3%降到1.8%。1998年,IT产业价格下 降使通胀率维持在1%多一点。这是自1963年以来GDP系列价格指数中最小的增长幅度” 。(注:USC,Digital Economy 2000,pp.25-26.http://www.esa.doc.gov/reports.cfm.)
考虑到计算机在信息经济中既是重要的资本品又是重要的消费品这一事实,因此,以 计算机为代表的IT产品价格的变化对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美国商务部看来,“在 整个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所达到的卓越水准是我们这一代人所未曾预见的:强劲的 产出和极高的劳动生产率,而与之相伴随的是低通胀和健康的就业增长”。(注:USC,Digital Economy 2003,p.1.http://www.esa.doc.gov/reports.cfm.)
四 结论
综上所述,IT产业独特的发展趋势决定了美国信息经济具有全新的增长方式,这无疑 是美国信息经济区别于传统经济的最显著特征。必须看到的是,IT产业的这种作用深刻 地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后的美国经济赖以建立的物质技术基础与传统经济的物质技术基 础截然不同,这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体系,而这种新技术体系的形成是信 息技术革命的结果。正如技术创新学派的经济学家弗里曼所说:“技术进步是形成经济 转换格局的基本动力。”(注:[意]G.多西等编,钟学义等译:《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序言”第2页。)“这一结论已经被近代以来 的经济史所证明。一定的技术结构可以而且能够支持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 。主导社会生产的技术手段发生变革,则经济体系从宏观到微观层面都将发生相应的变 化。”(注:鄢显俊:《从技术经济范式到信息技术范式——论科技—产业革命在技术 经济范式形成及转型中的作用》,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12期,第12 9~146页。)
在美国经济变迁过程中,信息技术革命变革经济的力量正是通过IT产业的传导机制得 以实现,这种变革力量所具有的强大动能通过信息产业独特发展趋势的放大而向整个经 济体系渗透,形成了当今美国经济的一系列新特征。
美国IT产业的发展在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和全面转型方面已经显现出巨大的力量,其宝 贵经验对于追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中国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作为新兴工业国,在 工业化任重道远的情况下必须迎头赶上,以积极的姿态迎接信息化的挑战。中共十六大 报告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 快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中国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出一条科技 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 业化路子”。(注: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载《人民日报》,2002年11月9日。)研究美国IT产业的运行规律,进而把握美国信 息经济的本质,这可以为我们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经济的 经验,最终为正在迈向现代化的中国提供有益的借鉴。这就是: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 优先发展IT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充分发挥IT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和改造作用。
收稿日期:2004-10-08
修回日期:2005-01-04
标签:劳动生产率论文; usc论文; 经济论文; 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信息发展论文; 投资资本论文; 经济学论文; 美国商务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