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装配式建筑响应国家倡导的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的精神,肯定会为中国的养老建筑作出响应的贡献。为中国的养老建筑的建设指出一个发展的新思路。基于 PC 构件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因采用的结构构件 不同而有所差异,为此需认识到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优越性,通过长 期的实践总结形成标准化作业模式,在标准化、数模化的发展背景下,完善 装配式结构技术标准,突出建筑结构的环保功能,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PC构件;装配式;施工技术
引言
基于PC构件的装配式建筑,其所有构件均在工厂内完成生产,通过质量检验后运送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联合现浇部分形成混凝土结构建筑物。PC结构中包括关键部位的现浇处理,这样既可以提升生产效率,又可满足建筑给排水、暖通、电气等系统性能需求。常见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共有三种形式: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又称之为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均由预制混凝土构件组成[1];预制装配式钢结构,主要由钢柱及钢梁共同组成;预制集装箱式房屋,该建筑结构的基本单位为集装箱,其工作方式和其他的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工作方式有所差异,此类结构的预制构件是在工厂流水线上进行生产,后在施工现场进行拼接安装,但是因为拼接安装形式与内部装修风格多样,可依据业主的个性化需求进行设计,因此受到了一致认可。
1.PC构件性能要求
一般情况下,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竖向结构是借助现浇节点使现浇剪力墙与PC墙板结合而形成的,一般是利用在建筑物楼层处的水平现浇来使相邻两层PC墙板之间实现连接之后,再和现浇剪力墙连接,组成整体,同时必须保证PC墙板具备良好的工程适应性与抗震性,并且其承载力、破坏形态以及屈服机制也必须达到与现浇剪力墙相近的程度,这样才能满足抗震、抗灾需求,保证装配建筑的整体质量。PC构件质量对于整个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据了解,混凝土的配合比、浇筑与养护,模具的设计、制造与拆模是对PC构件质量都有很大影响,其中混凝土因素影响的最大,尤其是混凝土配合比所占权重甚至到达51%以上。
为了使PC构件质量达到施工标准,目前,业内在PC构件的设计生产上已经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如就是基于业确定的预制构件正截面边缘区混凝土法向拉应力验算控制公式,其中九为预制混凝土立方体的抗拉强度,又如脱模吸附力验算公式,即Gsk=7sGk,通过该式可以分析、确定预制构件的脱模吸附系数。提供混凝土构件模具制造PC构建,由此可见,PC构件装配式建筑施工正日趋成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2.装配式建筑PC构件的安装施工技术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主要包括PC构件工厂化生产与构件结构的现场拼装两个阶段。PC构件的工业生产须要依据相关技术、质量标准,确保PC构件的质量和精度,以满足建筑设计需求。而现场拼装环节主要是PC构件的吊装与装配技术。吊装一支撑固定一钢筋连接、套筒灌浆一后浇部位钢筋绑扎、支模、预埋件安装一后浇部位混凝土浇筑、养护。施工过程是保障装配质量的关键,每个环节的施工技术都对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影响深远。
2.1 PC构件吊装技术
在装配现场,因起吊设备和施工环境不同,需对PC构件的起吊位置和方式进行重新测量。在确定起吊中心后,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1PC构件的生产与吊装状态一致的情况下,尽可能利用PC构件生产脱模吊点,这样更有利于吊装,提高工作效率。
2.1.2在PC构件的起吊受力状态与安装受力状态不同时,应对吊装构件进行临时加固,避免因受力不同导致构配件旋转、翻身,最终导致构件损坏。
2.1.3 PC构件也需按一定的吊装顺序,如由远及近等。
2.1.4对PC梁的吊装,要在起吊时进行水平测定,以减少工序,节约施工时间。
2.2 PC构件的支撑固定
在将PC构件吊装到位后,因其他构配件没有到位,因此尚未形成稳固的整体。为保障施工安全和质量,就需借助工具对PC构件进行稳定,可采用固定角码和斜撑固定等方式,在PC构件的特定位置进行临时辅助固定。固定前要对PC构件的高度、前后、水平精度等进行调整。对大小梁等PC构件的支撑,要在吊装前搭建好支撑架以避免发生崩塌。支撑与斜撑的拆除时间,也应按施工技术标准。如PC墙板的斜撑,需在楼板灌浆7d后拆除,需达到设计强度的70%.大小梁PC构件的支撑系统需达到设计强度的75%方可拆除,一般时间为面层灌浆后的14d。
2.3 PC构件的连接技术
在施工所需的PC构件吊装、固定及位置校正后,就需将PC构件末端部位预留的钢筋,通过套筒进行连接,连接前套筒要进行清理,PC墙板与现浇主体梁节点,要通过现浇混凝土连接成一体。尤其是装配节点要严格遵守质量和技术要求,确保节点核心区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设计强度。PC墙板间的连接主要利用预埋铁件与下部墙板,采用焊接或螺栓进行连接2.4后浇部位混凝土浇筑、养护技术混凝土浇筑前,要对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进行质量检验,符合质量标准后方可进行浇筑,且要对模板内和钢筋上污染物进行处理,模板的缝隙进行修堵。具体浇筑时,针对不同部位要采取不同浇筑方法。如针对墙柱混凝土的浇筑,要先在底部浇水泥砂浆30~50mm,然后再浇筑混凝土。分层浇筑时要控制好分层下料厚度,分层浇筑厚度在400mm左右。混凝土振捣时要注意“快插慢拔”,以防混凝土上下部的离析和空洞。最后振捣时要尽量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若有碰撞情况,要对模板、预埋件的位置和牢固程度进行检查,以免影响后期施工。浇筑后,普通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防水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3.总结
从整个生产流程上来说,装配式是实现了节能、节水、节材及节地的绿色施工理念。因此推动我国建筑工程工业化生产,不仅能减少现场施工环节,推动建筑生产由传统手工生产向工业化生产转变,对实现经济的集约化发展,减少资源的浪费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付欣.装配式建筑PC构件制作实物消耗量实测研究[J].建筑与预算,2015(3):45-53.
[2]齐宝库.装配式建筑发展瓶颈与对策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56-159.
[3]阊军.PC装配式建筑的三大认识误区[J],施工企业管理,2017(4):60-62.
[4]付欣,李丽红,齐宝库.装配式建筑PC构件制作实物消耗量实测研究[J].建筑与预算,2015(3):45-53.
[5]齐宝库,张阳.装配式建筑发展瓶颈与对策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56-159.
论文作者:刘炼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8
标签:构件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论文; 钢筋论文; 预埋件论文; 质量论文; 现浇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