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产业中图书馆定位问题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产业论文,中图论文,书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ABSTRACT There is a grea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ibrarianship and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nterprise.The former collects and storesup literature in an all-round way while the latter only use the superiority of the industry or the basic library stock.The former provides awide-range of library materials for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touse,and the latter,however,provides concrete materials according to therequirements of the special subjects.Libraries must not regard theinformation management enterprises as the orientation of development butshould do a good job of the basic professional work in order tostabilize their position as the centre of literature collection.
SUBJECT TERMS Information society-Influences Libraries-Locationproblems
CLASS NUMBER G250
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形成了对信息的巨大需求,高科技手段的普及应用,为信息服务的产业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以文献收藏、服务为主的传统图书馆受到信息经营企业很大的冲击。就国内而言,众多图书馆面对读者日减,费用短绌,人才流失的颓势,百计千方也难有明显起色,而市场经济大潮中出现的大量信息服务公司、企业,却有一些办得相当成功,与之相伴的便是良好的经济收益。从一个侧面看,这些信息服务企业从事的资料信息服务与图书馆传统的文献情报服务是相当近似的。故而在一些关于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论文中,提出了图书馆应向产业化、经营型转变的设想,并得到了相当广泛的认同。
加强情报信息的利用与服务,是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的,本无可非议。但依此否定或取代图书馆工作,要求图书馆走信息服务企业的道路,将引导图书馆事业在实践上步入误区,真理走过一步即成谬误。
1 图书馆能否成为信息经营型企业
信息经营公司、中心依托行业管理、行政支持等有利因素,通过专业人员、现代化设备和科学管理的有效组合,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令图书馆界钦羡。于是,有人设想:如果图书馆能提高工作人员素质,辅以现代科技装备,并且在文献收藏方面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即可投身市场经济大潮,依靠大量文献收藏的优势,与社会上的信息公司、中心一决高下了。
这个诱人的前景确实令人心动。但是,这个设想实际上隐藏着一个极大的缺陷,即没有考虑信息企业资料信息的来源问题。换句话说,信息经营企业与图书馆在资料信息来源方面存在重大差异,即前者无需在资料信息收集这一环节作大量的、长期的资金投入。目前国内的信息经营中心、公司等,其信息来源无非是两条。一是借助行业优势,通过行政管理渠道汇集;二是利用各类型图书馆、资料室入藏的文献及其编制的二次文献。即使是在信息产业已初具规模的发达国家,大型信息公司自身的原始文献集藏与图书馆相比也是相当有限的。利用各类公共文献收藏机构的文献乃至雇佣其工作人员为信息公司收集所需的专门信息也是通行的做法。设若信息公司,企业也需象图书馆一般在全面收集文献、整理分编、保存储藏方面持续不断地作出高额投入,则不可能获得经济收益。忽视图书馆在文献集藏方面的投入,把信息经营企业视为发展方向,是当前图书馆发展研究中的一个偏差。图书馆事业如何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环境转轨,需要一段探索实践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图书馆界需要有清醒的头脑,决不能离开图书馆事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去创新,认清图书馆事业与信息经营业的基本差异是十分必要的。
2 图书馆能否满足全社会的具体资料信息需求
发达国家在资料信息服务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为科学研究人员带来的便利令国内图书馆界同仁心羡不已。但是,图书馆有了一批高水准的业务技术人员,配备了高水平的计算机设备,就能满足科研需求吗?
试举一个现实的事例:近年在中国科学院下属的部分研究所中,经过体制改革,将原科室中配置的情报工作人员的岗位取消了。这部分专职情报人员或转入科研项目,或改行转业,其余则成为勤杂人员,甚至有情报工程师看大门的情况发生。依常情论,资料情报人员以科研系统水准较高。从习惯观念看,他们的工作也应是最为科研人员所需要,但偏偏成了“多余的人”,就值得我们深思了。
科研人员的知识,或称之为文献信息储存,有一个渐进的积累过程。他们在从事某项课题时,不会忽视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科学发展,对于专业发展动态或相关领域的进展,但凡意识到某种文献,某条信息在未来或许有用时,便会自然地以各种方式记录下来,储存起来。当他们提出或承接一项课题时,对该项课题领域的资料信息实际上已有了相当程度的把握。否则,不可能提出课题,亦或不具备承接课题的条件。科研项目从“一无所知”状况起步的事例,恐怕是极其罕见的。科研人员这种随机积累资料信息的过程,以及对相关领域资料信息的判断水平和综合运用能力等,都是纯文献情报工作者无法替代的。另一方面,原始文献的整理,学科信息的汇纂,已由图书馆工作者完成。故此,纯资料情报人员在科研机构的科室中失去岗位,便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以上事例揭示了图书馆资料信息服务与信息经营企业活动的另一个重大差异。图书馆以广泛的文献资料集藏为起点,经过整体性的资料排序,再以书目、索引、文摘等二次文献全面展示资料信息,供社会各界利用;而科研人员或信息经营企业等则是按各自的课题需要收集专门资料信息。在实际生活中,自然科学各门类,社会科学各领域及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部类间的融会交叉,随时会产生新的专题资料信息需求。图书馆的资料信息工作者水平再高,技术装备再强,也无法事先把握日新月异,千变万化的具体需求。即便图书馆引进一批专业人员,每年完成一二百个课题服务项目,但在整个社会信息需求总量中又能占几个百分点呢?社会分工是由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对此我们必须始终有清醒的认识,离开了这一条,勉强去追求事实上无法满足的需求,只能是适得其反,消弱了原有的基础业务工作。
3 信息产业与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联系
发展信息产业是世界性的大趋势,图书馆该如何适应变革的时代呢?
首先,信息产业是一个尚未有权威界定的名词,在一些论文和译著中,其包含的内容从计算机研制到新闻教育事业都有,大得难以把握。笔者以为,讨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方向还是从资料信息服务这一较具体的范围内着手为妥。在此,暂且把图书馆以往的社会教育功能和今后仍然是社会文化机构这一面撇开,探求其在信息服务业中所处的位置和可能发挥的作用。
现代社会对信息的庞大需求,要求把社会各方面原先分别进行的资料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利用等活动以产业组织的形式构成一个得以调控的社会系统工程,而以当代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则为信息服务的社会化提供了技术手段。我们回顾一下物质生产领域在社会化进程中形成的部门分工,就不难意识到在信息服务领域要达到社会化、产业化的目标,也需要研究内部的结构与分工问题。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图书馆作为社会的文献集藏中心,其地位已经稳固下来,面对未来的信息需求高潮,在社会化的信息服务系统工程中,资料信息源将成为这个产业的基础。除了图书馆外,没有任何其他形式能够承担把历史的、地域的,各学科范畴的文献汇聚起来,并组成有序的、开放的文献信息源这一巨大的任务。离开了文献的收集、整理、便失去了信息的基本来源。如同建成了大钢厂而没有发达的采矿业与之配套一般。高科技装备能够组合、提供有效的信息,但终不能自动生产信息。轻视图书馆的文献集藏、整理工作,实际是对信息服务产业基础领域的忽视。在考虑未来的信息服务产业时,我们不应仍把图书馆事业囿于文化教育范围。社会在向信息产业进行资金投入时,不但要考虑高科技装备的投入,信息服务人才的培养,同时更应把文献的集藏、整理列入产业的基础建设范围。
其次,图书馆作为社会的文献集藏中心,在意识到所处的资源优势地位时,仍要对自身在信息服务业中的位置有清醒的认识。图书馆所从事的信息供给活动,只能是从总体上满足全社会的共通的一般需求。对源源不断增加的文献集藏,将其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充分的开发、系统的整理,为社会各界,包括信息经营企业的使用提供最大限度的便利,已是一项极其繁重、永无尽头的使命。至于就不同领域、学科的信息进行判断、分析,组合成特定的专题信息资料,服务于各种具体的社会需求,前文已分析过,那不是图书馆所能承担的,现今的信息经营企业已自然而不自觉地承担了这一社会分工,今后或许会有其他形式的组织参与其发展,图书馆无需在这一领域耗费过多的精力。
最后,我们还须对国情有清醒的认识。所谓现代社会对信息的需求,在全球的表现是不平衡的。就国内而言,真正的信息需求高潮到来,还得待以相当的时日。这是由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发展程度所制约、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需求高潮未来到之前,我们无须抱怨社会对图书馆重视不够、投资不足。如同物质生产领域,某类产品未形成大量的市场需求之前,就不可能在生产部门获得大量的资金投入,埋怨只是白费口舌。
对图书馆来说,目前重要的是把握社会发展的大势,了解图书馆事业未来的地位、任务,在现有的人力、物力基础上,根据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趋势,调整好图书馆的内部结构在信息服务业大发展的时机来临之前做好适应、准备工作。至于“有偿服务”、“专题信息服务”等,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可以为图书馆带来若干经济收益,但仍应视作特定历史阶段的权宜之计。信息服务业的社会化分工真正形成之日,这些仍得被淘汰出去。
(来稿时间:1994-11-09。编发者:黄文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