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内涵及建构路径研究
窦全能,裴长安
(石河子大学 师范学院,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摘 要]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之源,承载着多元一体中华民族最核心的价值理念与最深层次的价值体系。青少年价值观的引导和培育,必须建立在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中华文化的价值体系最终必须体现在青少年的价值体系中。中华文化认同的实质指向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而当代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精神实质则是在爱国主义精神的引领下,将“创造、奋斗、团结、梦想”的伟大民族精神内化于心,外践于行。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建构的逻辑基础首先是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其次是对中华文化内在理念与价值体系的肯定,是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深层次要求。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建构的实然路径既包括主体自觉的教育强化,又包括社会生活实践中对中华文化认同的自我建构,两者相辅相成、和谐统一,共同促进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中知、情、意、行的统一,最终实现青少年对中华文化认同的自我意义建构。
[关键词] 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认同建构
当代青少年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肩负着砥砺奋进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责任。青少年只有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下,才能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面对当今世界文化碰撞与价值激荡的现实语境,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相互交锋的社会现状,引领和培育当代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十分重要。中华文化承载着多元一体中华民族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和最深层次的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之源。深化中华文化认同,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因此,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引导和培育,必须建立在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之上,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青少年的思想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励青少年的奋斗精神,使其成为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一、中华文化认同的本真意涵
(一)中华文化认同的实质指向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
认同意指“共同认可,一致承认。”[1]其类型包括民族认同、自我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等多种类型,其中文化认同是核心,是其他认同产生的基础和前提。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和认可,[2]其核心是价值认同和价值观认同。[3]据此研判,中华文化认同就是人们对自己是炎黄子孙这一身份的认可与归属,其实质是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所蕴含的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和最深层次的价值体系的认可。中华文化所蕴含的最核心的价值理念与最深层次的价值体系集中体现在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上。因此,中华文化认同的实质指向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创造出来的并成为该文化思想基础的东西,[4]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中华文明发展历史,积蕴于中华民族发展进程,实质上整合着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在丰富多彩的民族实践中熔铸而成的最深层次的文化意义和价值意涵,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诉求和价值理念。爱国主义、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和而不同、海纳百川、革故鼎新等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民族精神的核心体现。党的十六大报告对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内在核心价值与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内在高度一致性,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结合历史与现实,指出中华民族“是有伟大创造精神的民族、是有伟大奋斗精神的民族、是有伟大团结精神的民族、是有伟大梦想精神的民族”。[5]
为了能够实现渗漏量控制,本研究采用测桶试验,试验在9个直径50 cm、高70 cm的圆柱形铁桶内开展,桶身外部包裹保温棉防止桶壁温度变化对试验的影响,为了能够更好地模拟稻田生长环境,试验用桶两侧均布置为稻田。试验土壤取自周边水稻田,将土壤晒干压碎后过筛,剔除石子。按如下容重控制回填,0 ~10 cm土层为1.21 g/cm3,10~30 cm为1.42 g/cm3,30~50 cm为1.5 g/cm3。桶底预留5 cm砂石滤层,内部埋设十字型透水集水管。在桶壁距离底部5 cm处开小孔,通过连接件将内部十字型透水集水管与桶外的排水软管连接,实现渗漏排水的控制和浅层地下水位的人工复核。
(二)当代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精神实质体现在爱国主义精神的引领下,将“创造、奋斗、团结、梦想”的伟大民族精神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创造、奋斗、团结、梦想的伟大民族精神,将青少年个人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统一起来,为青少年实现个人梦想提供了集体的力量支撑和民族归属感。创造、奋斗、团结、梦想的民族精神,既是当代青少年树立价值观念的导向,又是当代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的核心体现。创造、奋斗、团结和梦想构成的伟大民族精神,不仅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而且统一于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之中,是新时代下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6]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人民的重要思想基础和不断追求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爱国主义从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在民族危难时刻,爱国主义彰显出了巨大的凝聚力量。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表征着中华民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牢固的民族自信心,投射着我国各族人民对祖国深厚的情感依赖和坚定的心理归属。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下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那么,当今时代语境下,青少年应当怎样爱国?当代青少年爱国首先应该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体现在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责任担当上,体现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实践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据此,当代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精神实质就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是在爱国主义精神的引领下,将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内化于心、外践于行的过程。
二、当代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建构的逻辑过程
小白说,真是万幸,幸亏你摔到了绿化带的树苗堆里,再说,你还遇到了一位好心的老板,第一时间就把你送到了医院。
(一)中华文化的认知是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
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深刻认同,关键在于对中华文化所蕴含的共同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的深刻理解,在心理和情感层面,产生中华文化自豪感和自信感。在实践层面,自觉、自信地将这种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付诸于实践行动。
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其内容体系应包括: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框定着青少年中华文化教育的价值界域,是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建构的价值导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主要内容,旨在加强青少年中华文化底蕴、树立青少年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关键在于强化青少年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价值认同,使青少年对国家富强充满信心,对民族复兴满怀期望,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设想,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中华文化内在理念与价值体系的肯定,是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深层次要求
青少年对中华文化认知的核心指向是对中华文化内容的学习、理解与接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又丰富多彩。根据中华文化的历史形成和发展脉络,我们可以将中华文化的内容主要划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汇聚了我国各民族的文化产物和智慧结晶,其内容多样、互动而又共生共荣。从文化的门类角度来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囊括了文学、哲学、史学、科学技术、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武术、建筑等多种门类,不胜枚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是我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奋斗岁月中创造出来的,是难以磨灭的历史留存,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等珍贵的精神财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青年,是培养青少年理想的鲜活素材。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展现出来的“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则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体现。
中华文化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理念和价值体系集中呈现为中华民族精神。因此,青少年深层次的中华文化认同就是将中华民族精神付诸于社会生活和实际行动。在当代主要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体现在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责任担当上,体现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实践过程中。此外,青少年应在实践中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进行文化创新;在生活中,以中华传统美德完善自身人格修养,明辨是非、坚韧豁达、奋发向上;在社会活动中,能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热爱祖国、关心社会、尊重自然、乐于奉献。
革命文化所蕴含的伟大革命精神彰显了中华儿女流淌于血液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凝聚力。当代青少年作为中国革命的受益者,更应自觉传承和践行伟大革命精神,在学习革命历史、了解革命文化的基础上,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心,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外部世界,正确认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关系,自觉维护国家的尊严、利益和安全。同时,青少年应在社会生活中自觉将革命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把个人理想与国家梦想统一起来、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坚定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通常采用人工进行冷补料摊铺,摊铺时可根据坑槽面积、冷补料密度与松铺系数粗略计算冷补料用量,应尽量避免材料的浪费。冷补沥青混合料具有初期强度较低的特点,为避免其产生车辙,摊铺过程中应注意:若在夏季或冷补料储存时间要求较短的情况下施工,可适当减少冷补料中稀释剂用量;松铺系数的选取应保证冷补料修补后高出原路面2~3cm;若坑槽深度大于5cm,则修补时应以3~5cm为一层,分层摊铺并逐层压实。
三、当代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建构的实然路径
(一)主体自觉的教育强化是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建构的基础路径
教育作为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精神引领和价值导向的实践形态,无论教育的内容、场域、手段和方式如何变化,其功能发挥最主要的核心因素依然是学习者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育的意义旨归最终投射于青少年主体意识的自觉养成。作为当代青少年,应在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中凸显自主、自觉能动性,积极进行主体自我的意义建构,对中华文化及其所蕴含之精神形成一种自觉、自信、热爱并饱含情感的心理体验和心理归属。
“以写促读”策略在阅读教学中常常用于阅读能力提升的某一个拐点,而学生恰恰需要教师在这个拐点给予他们帮助。另外,在运用“以写促读”策略时,教师还要有文体意识,因为阅读是一种文体思维,教师应在此基础上思考搭建的方式、搭建的时机和搭建的效果。
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的学习和理解。青少年中华文化认知的起点则是对作为中华文化主要载体和工具的汉语言和文字的学习。在此基础上,诵读古诗词及古代诗文经典篇目,感受其语言的优美,体会其意境和情感;了解爱国志士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团结做出的牺牲和贡献,感悟爱国主义精神;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明白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感受中华民族艺术的丰富表现形式和特点,欣赏传统音乐、戏剧、美术等艺术作品,感受其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掌握中华基本礼仪和行为规范等,都是青少年中华文化认知的重要内容。
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实施场域包括:家庭场域、学校场域和社会场域。家庭场域是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起点,也是青少年品德养成和性格塑造的重要场地,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实践具有重大意义。学校一直是教育的主阵地,也是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和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自我建构的最主要和核心的场域。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应纳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实现学校系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一体化。首先,要明确学校场域中中华文化教育的意义和指导思想;其次,将中华文化教育内容系统地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并分层次有序推进,加强中华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撑和条件保障,充分实现学校场域在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中的功能发挥。在社会场域中,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是对当代青少年进行中华文化教育的有效手段和途径。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必须综合运用各种现代传媒手段、整合各种媒体资源,实现中华文化教育方式的创新和教育内容的拓展,使得中华文化教育与当代青少年的现实生活更加契合,增强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实际功效发挥。
文化认同的实质显现为对价值观的认同,但这种对价值观的认同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民族共同生活中,在共同语言、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文化认同首先表现为对民族人文精神、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的认同,这种对本民族共同的、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是民族精神认同的基础,也是文化认同的实然体现。文化作为人类特有的实践产物,个体对文化的认同程度取决于对该文化的认知状况,文化认同问题根源于文化认知问题,认知的核心在于选择和过程,认同的形成是个体认知选择的必然结果。[7]文化认知是主体对文化载体信息的接受、加工和理解过程,而文化认同是个体在认知基础上进行价值选择和研判的结果。因此,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不仅表现为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认知、理解与接受过程,而且呈现为青少年对中华文化价值观念和体系的客观研判,并在此基础上将之付诸于实践的过程。
教育不仅是构建中华文化传承体系、推动中华文化创新的基本路径,而且是中华文化认同由自发走向自觉,由个体走向群体的现实途径。[8]对青少年进行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是提升青少年政治素养、完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的重要路径,也是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途径。
(二)社会生活实践是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建构的根本路径
中华文化认同的心理过程实质体现为主观对客观的反映,是把客观存在转化为主观意识的能动过程,认同不仅意味着民族成员对中华文化的理性认知和对中华文化价值的客观研判,而且意味着必须把基于认知和研判基础上的抉择付诸于实践。[9]
青少年在社会实践中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建构,首先,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展演,旨在通过理论阐释与现实实践的对接,升华青少年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文化关系的理性认知,坚定青少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仰,固基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导向;其次,包括各族青少年在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生活中强化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互融和心理归属的主体动因,夯实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实践基础和社会场域;再次,包括青少年在与异质文化接触的现实场域中,对中华文化的理性认知、价值研判和自觉践行的实际过程。
青少年在当今世界文化碰撞与价值激荡的现实语境中,其与多元异质文化的接触已成为不可回避的事实。中华文化认同并非对中华文化的单一叙事,而是在多元文化与他者文化的相互碰撞中得以建构和彰显。青少年与异质文化(或者“他者”文化)的接触中,在对文化认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与选择,最终将中华文化及其价值理念自觉践行于生活实践,使青少年对中华文化认同得以主体实质性的建构。
总之,当代青少年在教育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中华文化及其所蕴含之精神形成一种自觉、自信、热爱并饱含情感的心理体验和心理归属,是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建构的基础路径。青少年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对中华文化所蕴含的内在价值理念与价值体系的展演、夯实和固基,是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建构的根本路径。两者相辅相成、和谐统一,共同促进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知、情、意、行的统一,最终实现青少年对中华文化认同的自我意义建构。
体力活动量越大,峰值摄氧量越高,有显著性差异。体力活动大量、中等和不足峰值摄氧量分别是(32.1±7.3)ml/kg/min 、(24.5±5.6) ml/kg/min、(2 1.6±3 4.4) m l/k g/m i 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5。
[参 考 文 献]
[1]舒新城.辞海[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1004.
[2]郑晓云.文化认同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
[3]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02-104.
[4]张岱年,程易山.中国文化与文化争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17.
[5]习近平.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3-21(01).
[6]覃正爱.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探析——学习习近平关于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论述[J].湖湘论坛,2019,(1):5-12.
[7]刘江宁,周留征.认知理论与当代中国的文化认同重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5):142-146.
[8]杨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理论视域[J].理论导刊,2018,(3):93-98.
[9]杨玢.民族交融视域下中华文化认同的现实建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6):136-142.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 5823( 2019) 10- 0058- 03
[收稿日期] 2019- 06- 24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多元文化视阈下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研究”(项目编号:17YJC880021)。
[作者简介] 窦全能(1984-),女,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基础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白彩霞]
标签:青少年论文; 中华文化认同论文; 中华文化认同建构论文; 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