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极端贫困人口问题研究_贫困人口论文

中国极端贫困人口问题研究_贫困人口论文

对我国极贫人口问题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口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作者通过对我国贫困问题的研究,提出了极贫的概念,认为正确认识极贫人口,了解极贫人口的特征,对搞好扶贫攻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必须有针对性地运用各种措施,彻底解决好极贫人口的脱贫问题,这是我国今后扶贫工作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极贫 极贫人口 扶贫对策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发展经济、消除贫困问题上取得了显著成绩,贫困人口数量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1996年底的0.58 亿,农村贫困发生率由31%下降到6.8%。 为了在本世纪内彻底消灭贫困,中央政府从1994年起开始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但是与以前相比,现阶段贫困人口的分布和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存在着许多差异。要全面完成攻坚计划,就必须充分结合现时的贫困特点,运用特殊的措施,寻找攻坚的难点和突破口。因此,研究和解决极贫人口的脱贫问题,便成为我国今后扶贫工作的关键所在。

一、极贫人口的概况

极贫人口又叫特困人口,是贫困人口中一个更加贫困的群体。按照1995年农村人均纯收入530元作为贫困线的划分标准, 则极贫人口是指人均年纯收入低于300元的这一部分人口。 这一数值所表示出来的基本含义就是极贫人口的“食不裹腹”问题尚未解决,同时在许多情况下还存在着“衣不遮体”和“住不避风雨”的特征。根据对安徽省金寨县、湖北省房县和郧西县、湖南省平江县、陕西省商南县等5 个国定特困县的贫困人口结构的典型调查资料计算,其极贫人口占贫困人口的比重约为22.4%。依据这一比例进行推断,则在我国5800万人的绝对贫困人口中,极贫人口至少达到了1300万人。

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极贫人口数量的下降速度一般慢于贫困人口的下降速度,即极贫人口的比重在增加。这是因为:(1 )极贫人口的贫困状态刚性较强,其发展的受限因素程度要高于贫困人口的平均受限水平;(2)极贫人口生产生活环境的发展潜力较小, 资源赋予极差,个体素质状况也更为低下;(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原则使得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也符合“马太效应”,从而在贫困人口的数量构成上,原来处于贫困人口中上等水平的人口因各种原因而率先脱贫,处于底层的特困人口则因许多条件的限制而难以脱贫。这种状况的出现使得在今后的扶贫攻坚中,能否解决好贫困问题,将必然取决于极贫人口数量的减少程度。他们的问题解决了,则一般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二、极贫人口的特征

1、地域分布特征。在我国, 贫困人口大多分布于自然环境不良和社会经济条件差的地区,就极贫人口而言,其生产与生活条件更为恶劣。他们居住位处偏僻,远离经济中心,自然资源赋予差,外部要素进不来,里边要素输不出,陷于极度的封闭状态。这是极贫人口空间分布上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如在秦巴贫困山区商南县的22个贫困乡136 个行政村中,其贫困发生率高达71.1%,不通电、不通车的行政村分别占到了91.2%和84.0%。而其中有些乡村的环境分布更为恶劣。如文化坪乡,距县城160公里,真所谓“山高路远条件差”,其贫困发生率达90.1%。在这种情况下,极贫人口所从事的生产也多为农耕文明下的传统原始的生产方式,缺乏现代要素投入,在开放的当今时代里,封闭使他们陷入了极度贫困的“世外桃园”。

2、家庭构成特征。在家庭构成上,极贫人口的形成与存在, 一般具有家庭人口多,负担系数大,年龄多老弱病小。这样的家庭人员构成特征,使得其在生产上缺乏劳力,在经济上负担过重,从而造成了经济能力低下和生活的极度贫困。从家庭人口规模看,贫困户要高于一般户。如贵州省罗甸县的贫困户比富裕户家庭规模大0.29人;福建省宁德地区的贫困户比一般户大0.41人〔1〕。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二,其一 :是计划生育工作鞭长莫及;其二是低下的个人素质难以采取有效的节育措施而致人口出生率高,导致多子女现象十分普遍。如陕南贫困山区县——山阳县九湾乡的蔡英明,一家7口人,其中5个孩子,最大的不过15岁,最小的则仅2岁,这样的人口负担使其家境十分贫寒。 而此类多子女的核心家庭,几乎在极贫地区普遍存在。

3、人口素质特征。(1)在身体素质上,生活环境恶劣,通婚范围狭小,造成了身体发育上的先天障碍;而后天的卫生条件差,经济水平低,长期的食不裹腹而极度营养不良,患有疾病时因缺医少药、经济困难和交通不便而难以及时诊治,造成了身体成长过程中的后天障碍。先天与后天的耦结,导致了极贫人口身体素质的十分低下,而这种低下的素质很难承担起发展经济的重任以摆脱贫困。如商南县梁家坟乡,痴聋傻呆哑等弱智人口占到全乡总户数和总人口的7.9%和3.3%,若加上老弱病残人口,则人数更多。(2)在文化素质上,由于众多因素的制约,极贫人口中的文化素质普遍很低。在劳动力人口中,文盲半文盲人口比重高达50%以上。在适龄儿童中尽管入学率达90%左右,但他们或因家境贫寒或因山高路远,很难读到初中,从而又衍生出新的未来的低文化素质人口。这种低下的文化素质使之在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等方面能力弱小,从而在改变自身环境方面往往力所难及。(3 )在技术素质上,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低下的文化能力造就了低下的技术素质。在农业生产上,也因长期沿用农耕文明遗留下来的方式方法而广种薄收,粗放经营甚至刀耕火种,产量低而不稳,难保温饱。有些人虽有脱贫致富之心,但苦无脱贫致富之技,从而长期沦于贫困的陷井之中。

4、经济生产结构特征。极贫人口在生产上,往往表现出思路狭窄 ,结构简单,产业环链很短的特征。以农为主,以粮为主,资源开发的范围、层次和程度极其狭小,与多样化的资源供给难以适应。如在商南县的极贫乡中,魏家台乡的经济林户均不足0.2亩, 梁家坟乡出售商品畜户均仅为0.02头,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占到了90%以上,乡镇企业几乎为零。这种极其简单的生产结构必然导致低下的经济效率,使难以贡献和服务于温饱问题的解决。

三、加快解决极贫人口问题的对策措施

极贫人口的广泛存在和反贫困战略上的重要影响,使我们必须采取积极可行的对策:

1、转变扶贫思路,重视对极贫人口问题的认识。 要有效地根本减少极贫人口的数量,推动全面贫困问题的解决,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扶贫思路,重视对极贫问题的研究和认识,通过调整对策,全方位地为极贫人口营造一个良好的生产与生活的发展环境。在过去,我们采用了“区域经济增长带动型”的扶贫战略,虽然起到了明显成效,但随着扶贫攻坚难度的日益增大,以解决贫困县的经济发展转向解决特困乡、村、户的生产发展,才能使贫困户得以扶持而摆脱贫困。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扶贫思路,把解决极贫人口的脱贫问题作为今后扶贫工作的首要任务,有针对性地制定可行措施,如一对一的干部包扶,扶贫资金、项目的坚持到户……等等,真正做到“扶真贫”和“真扶贫”,使极贫地区经济发展环境得到彻底扭转。

2、增加投资额度,调整投资方式,提高扶贫资金的扶贫效益。 解决贫困人口尤其是极贫人口问题,改善他们的生产与生活环境,需要外部资金的大量投入,唯此,才能推动发展能力的形成。虽然近年来我国扶贫资金数额不断增加,到1995年三项资金(扶贫贷款、以工代赈、财政扶持)的年度规模达到了108亿元,但与实际需要相比, 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何况在这些资金中,贫困户想用而不敢用的扶贫贷款占到了一半的比重。此外,在投资方式上,资金的使用重工轻农、重大轻小,侧重于考虑县域经济的增长,忽视了贫困户对资金的需求,出现了“扶贫资金不扶贫”的偏差。加上实际运用过程中的资金漏出、呆滞和沉淀(有人估计扶贫资金的漏出量超过50%甚至高达70%以上〔2〕, 山西省扶贫工业项目的1/3因种种原因被迫停产,使70%的资金形成呆滞贷款〔3〕),更加剧了资金短缺。为此,必须标本兼治。 一方面增加数量,在坚持国家投资主渠道的同时,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捐资捐物,切实强化扶贫资金的投资力度;另一方面要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坚持“使贫困户受益”的投资原则,通过改变资金管理体制,调整资金投放方式,统筹规划资金运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效能。只有这样,才能缓解扶贫资金的供需矛盾,有效促使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使极贫人口的脱贫与发展环境得以不断良化。

3、以实用技术为突破,大力开展培训工作,既要授之以技, 更要授之以能。面对极贫人口素质十分低下的状况,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开展科教宣传和技术培训,通过各种方式,提高他们的基本素质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首先选择推广一批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改变极贫地区长期以来的传统生产方式。如对居住高海拔低热量地区的农民,以推广能够有效增温的农膜覆盖技术为主;对居住在干旱缺水严重地区的农民,则以推广各种节水农业技术为主;对居住在拥有相对丰富的经济林木资源的山区农民,当推广较为简单的果树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对长期使用农家传统作物品种的农民,推广使用适合当地的优良品种……。通过这些最基本、最简单的技术推广,使他们初步掌握并能够操作运用之,提高扶贫措施的科技含量。其次,开展成人就业培训,提高技术素质,增强谋生能力。应该采用多种方式,将授技与授能相结合,从多方面来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工作,如教会最基本的技术知识,培养最简单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在外谋生能力,这对贫困地区的劳动力输出十分重要。

4、加强组织,搞好协调,强化各级扶贫攻坚责任。 清除贫困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任务重、牵涉部门多的系统工程。要按时按期完成,就必须加强组织领导,搞好系统协调,同时将责任目标落实到每个具体领导者的身上,切实强化攻坚责任。在贫困面大、极贫程度高的地区,各级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直接抓点,确立目标,抓紧抓好。同时应选派精明强干、富于开拓精神的干部到极贫乡村蹲点,通过帮助基层建立健全组织,筛选可行项目,具体指导实施,扎扎实实地苦干巧干,推动极贫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为了提高扶贫绩效,易于落实和衡量扶贫责任,必须开展扶贫设计,即对扶贫攻坚计划实施的步骤、内容、时限、项目细则等方面进行具体、详细的专门规划。这既是打好扶贫攻坚战役的一项基础工作,又是组织和落实扶贫任务的关键所在。有了具体科学的设计,便可以据此操作,脚踏实地,少走弯路,按照一系列可以量化考核的指标体系,把扶贫工作纳入到科学规范化的管理渠道。从而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双重压力下,取得事半功倍的扶贫效果。

5、采取易地开发扶贫,彻底改善部分极贫人口的生存与发展环境 。在现有的贫困人口中,大约有500 万人居住在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区域〔4〕,他们是极贫人口的主要构成部分。在“无土、无水、 无路”和“既无地上资源,又无地下资源”的情况下,其生存环境十分恶劣,自我发展能力因难以形成而极度缺乏。对于他们的扶贫,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易地开发,把他们迁移到条件允许、环境较好的地区,使他们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得以彻底改善。在易地开发的具体方式上,可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如在移民安置点的选择上,既可由政府组织出面,也可由村组集体自己解决,或者本人通过投亲靠友等途径自行寻找。如果是跨乡、县的移民,则移出和移入的两地政府应在上级政府的组织下,通过协商,按照一定的条件合理解决有关事宜;村组集体选择迁移地一般是由村组领导在非农产业发达、农业资源因缺少劳力而无人开发的地区,与当地村组集体签订土地开发合同或采取劳力入股的办法,把本村的贫困户吸引出来,加入到当地的经济活动中,实现脱贫致富;农户本人的寻找一般比较零散,但可各显其能,如陕南贫困山区的一些农民到关中各县承包土地,与当地群众关系融洽,有些甚至举家搬迁,使实质上成为当地的一个成员。在移民的时间期限上,既可永久性迁移,也可常年或季节性迁移。永久性迁移多为政府组织下的一次性彻底搬迁;常年性迁移则主要是农民个人常年在外地从事某一生产经营活动;季节性迁移实质上是季节性剩余劳动力流动。在迁移的数量上,对确实生存环境很差的地方,应一次性全部移民;而对那些由于人口数量超过环境承受能力,人均资源占有量很少而造成极贫的地方,可“迁一人,活两人”,采取部分移民的办法。凡此等等,灵活运用不同方式,使因环境条件极度恶劣的这类极贫人口,得以顺利地摆脱贫困。

6、运用有效措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极贫人口中, 由于各种原因而存在着相当数量的痴、聋、傻、呆、哑等弱智人口和鲧、寡、孤、独、残等弱质人口。无论采取什么措施,因这部分人口的无能无力而必然难以摆脱极贫的境遇。因此,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显得十分必要。其思路是:(1)通过政府提供的各项保证性措施, 如建立卫生院、收养院、养老院等,把这部分人抚养起来,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2)完善初级卫生保健网络,免费或低费提供诊疗服务;(3)加强计划生育工作,杜绝弱智人口婚育,严禁近亲结婚,使提高出生人口的先天素质与降低出生率得以统一;(4)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增加农民的受教育机会,增强自身的内在发展能力。

注释:

〔1 〕高玉喜《中国贫困地区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载《管理世界》1996年第5期。

〔2〕李明《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85页。

〔3〕王山河《关于扶贫问题的思考》载《光明日报》1995年20日。

〔4〕张保民《论扶贫攻坚的三大问题》载《中国农村经济》 1996年第8期。

标签:;  ;  ;  ;  ;  ;  

中国极端贫困人口问题研究_贫困人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