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余额宝产品运营比较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余额论文,产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2013年以来,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红极一时,成为大众眼中最耀眼的词汇。“今天涨了吗?”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每天查看资金收益也成为用户的习惯行为之一。 在余额宝的刺激下,各大互联网巨头纷纷推出各自的“宝类”产品,试图分一杯羹:腾讯理财宝、京东小金库、微博微财富、苏宁零钱宝……丰富的“宝类”应用让用户的选择更加多样,但是各类匆匆上马的“宝宝们”先天不足,或多或少存在问题。 笔者以市场主流的几类互联网金融产品为观察对象,对比分析各自的优势及特点,以期为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发展提出有益建议。 一、余额宝一家独大,其它产品难望项背 笔者通过亲自使用,体验了各类产品从注册、登录到购买业务的完整流程,分析归纳出各自特点: 1.余额宝独领风骚,其它“宝类”先天不足。余额宝作为市场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产品,不论是沉淀资金、用户数量都比其它产品更有优势,用户体验也更为顺畅。据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一季报显示,截至3月31日,余额宝规模为5413亿元,一季度盈利达57亿元。天弘基金旗下公募产品总规模为5537亿元。 拥有强大市场优势之后,余额宝也并未停止脚步,而是不断优化流程、开发更多元的业务为用户服务。近期,余额宝为个人用户推出了“0元购机”服务、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企业版余额宝服务。同时,根据业务情况主动调整账户转出到账时间,优化业务。 2.腾讯理财通背靠微信,后发之力强劲。2014年1月15日,微信理财通正式上线,微信用户通过“我的银行卡”可以使用理财通服务。此外,微信用户还能实现手机话费充值、购买彩票、打车、移动购物等多种便捷功能。在理财通上线后的13个工作日内,其资金规模已经突破百亿。理财通于春节期间推出的“微信红包”功能,也以其新鲜的用户体验和创意,成功激发了微信好友间的互动关系,风头一时无两。 3.百度百赚,定位专业理财产品。相比于其它几大互联网公司推出的理财产品,百度百赚的理财特色更加明显。不论是其PC网站,还是移动端APP,整个界面都只有理财产品信息。而其它同类产品则布满了各类生活应用,如煤电水费的缴纳等。这样的业务结构会导致用户的活跃度不高、用户总量不大,但无疑会吸引真正有理财意识的优质用户,使用户质量更高。 4.新浪微财富,一款“早产”的产品。新浪微财富于4月22日正式上线,时间不足一个月,这或许是导致其各项功能缺失的原因所在。综合来看,该产品有几大不足:一是目前仅支持账户与招商银行储蓄卡绑定,其它主流的银行卡暂不支持,极大限制了用户数量的增长和用户体验的提升;二是微财富的产品界面需要大幅度滑动手机屏幕,操作成功率不高;三是产品支持游戏下载,破坏用户安全感体验;四是采用类似Windows Phone的页面布局,特色有余,但与用户的使用习惯相悖,效果尚待评估。 5.苏宁零钱宝,拒用户于“门外”。在笔者对数款同类产品进行使用体验时,对零钱宝的用户体验极其失望。最突出的一点是,其业务流程规定必须“补全资料”(即实名认证)之后才可使用理财服务,但笔者先后多次、时隔数天通过手机端试图完成“补全资料”,均以“激活失败”告终,且系统未告之失败原因,影响用户体验效果。 在并不缺少产品的互联网时代,用户总是异常挑剔,一旦有某个流程体验不畅,则用户放弃该产品的可能性就很大。更惶论苏宁零钱宝如此“恶劣”的系统错误,可谓将用户拒之门外。 6.京东小金库,快速成长的小“宝宝”。京东小金库于2014年3月28日正式上线,是几类产品中推出较晚的宝类产品之一,但其发展速度喜人。与同行相比,京东小金库具有几大优势: 第一,业务受到重视,发展潜力巨大。除余额宝外,其它几大“宝类”产品仅是各自公司的某一个业务分支,更像是为了跟上市场步伐而匆匆“栽种”的产品,精耕细作不足;而京东小金库所属的京东金融却是京东集团的四大子公司之一,是集团的长期发展战略之一。集团也会为小金库这样的产品分配更多资源,发展潜力巨大。 第二,背靠京东商城,用户数量及活跃度增长可观。余额宝用户数量之所以增长迅速,与该产品和淘宝、天猫商城的密切联系有关。京东小金库同样具有这一优势。目前,根据凤凰网报道,京东商城注册用户数早已突破1亿大关。小金库业务与京东商城的结合,将会使小金库的用户呈现爆发式增长。 二、用户为先,各类“宝宝”均有不足 互联网时代,用户是决定产品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关系到用户的切身经济利益,在此应用场景下的用户更加敏感。一个细节的调整或许就会使用户体验更加顺畅,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多优势。 1.安全体验:登录手势密码设置问题。如表1所示,通过观察,在6类产品中,仅有余额宝、百度百赚在用户登录时设置了手势密码功能。同时,微信理财通可通过微信直接使用(大部分用户的微信是默认直接登录),而微博微财富、苏宁零钱宝、京东小金库都可以被设置为默认登录。这固然让用户省去了重复输入密码的步骤,但却严重降低了用户的安全体验。试想,如果用户的手机丢失,因为没有手势密码的输入而使盗窃者能直接接触用户的账户资金,这将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 2.业务类型同质化,竞争优势不明显。互联网理财产品吸引用户有两大原因:一是收益率,二是增值服务。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各理财产品的年收益率差别并不大,用户在没有较大利益刺激的前提下,几乎不会主动更换理财产品。因此,后来者如果想实现“弯道超车”,就必须拿出有特色的“拳头产品”,即增值服务。 目前,各类产品的增值服务多集中在手机充值、缴纳煤电水费、电影优惠、购买彩票等服务,缺少特色。各类产品目前似乎都没有很好的办法来打破这一僵局,笔者预计这一状况在年内将有所改善。值得一提的是,新浪微财富是唯一整合了游戏平台的产品。特色虽有,但此举并不恰当,会极大的破坏产品安全性。 3.用户交互界面友好度不足。在这方面做得较好的是百度百赚,为用户账号自动生成Q版头像,有利于改善用户情绪,提升用户体验。与之相比,京东小金库的用户头像是简单的人形图像、新浪微财富的主界面甚至以黑色为主调,这些都是应该改进的地方。 4.移动端、PC端联系不够紧密。最为典型的是京东小金库。该产品的特色之一是提供“京东白条”服务,允许用户通过小额信用透支的方式免费使用一定信用额度,只需在使用后的一段时间内偿还即可。这是京东小金库应用的主打产品之一,但在移动端上不能直接使用,用户需要转到PC端进行激活才能使用,过程繁琐,极大地阻碍了用户使用该功能。 三、“宝类”产品的应用趋势 总体来说,目前“宝类”产品还处于跑马圈地的阶段,除余额宝以外的产品都还在“抢地盘”,急于扩充用户数,因此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用户体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笔者认为“宝类”产品将会有如下发展趋势: 1.由个人用户向企业用户扩张。余额宝的成功主要是抢占了个人用户市场,将个人用户的积蓄从银行吸引到了理财账户之中,市场优势已经建立。再加上淘宝、天猫、支付宝强大的用户黏性,其它宝类产品要想从余额宝中“抢食”,可能性不会太大。但另一条可行的超越之路是做企业用户。相比于个人用户,企业用户拥有更多的流动资金、更好的信用记录,是更具价值的用户。 目前,市场上已有部分“宝类”产品开始拓展企业市场,如企业版余额宝的推出。笔者认为,拥有商家资源的互联网公司在拓展企业用户方面更具优势,其中以京东小金库为代表。京东商城是国内目前最大的B2C平台,拥有数万家优质商户,且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具有市场先发优势。 2.与O2O结合愈加密切。互联网金融突出的贡献之一是倒逼银行利率市场化,随着银行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以及各大银行推出自有“宝类”产品,互联网公司的“宝宝们”竞争力会不断下降。而保持竞争力的另一大手段就是增加用户黏性,O2O业务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通过O2O服务加强用户线上、线下的联系,为用户提供便捷生活的各种应用场景,是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发展方向。目前已经有电影优惠、在线叫车等服务出现,但生活应用场景多种多样,这尚是一块未被完全开发的“处女地”,不论是先发者还是后进者,都大有可为。 3.自有支付平台优势渐显。金融产品运营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支付,拥有自有支付工具将在未来竞争中占据更大优势。一方面可以通过支付环节获取用户信息,收集用户数据。大数据正在全方位地改造各个行业,未来产业的发展必然与大数据密不可分。因此,用户数据的收集可以为公司开展其它业务奠定基础与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自有支付工具可以提升用户黏性和用户活跃度,尤其是对于京东、阿里巴巴、苏宁这样有电商业务的公司。 4.与传统媒体联手,大有可为。目前互联网金融产品多着眼于如何扩张用户,业务多着眼于自有相关业务,可以尝试着向其它行业扩张,传媒业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以北京报业市场为例,3月19日,北京市首批5座由北京邮政研发的智能报刊亭正式投入使用,在其周边50米距离内,消费者可以免费使用其无线网,下载当期报刊摘选,查询周边商户信息。还能提供水电煤气费、手机费的缴纳,以及多种便民服务信息。 报刊亭本身具有大量支付需求,在此背景下,“宝宝们”可以与报刊亭项目充分结合,效仿打车软件的价格补贴方式,为购买报刊的消费者进行补贴,一方面能快速增加用户数,另一方面能增加报刊亭收入、增加报刊销量;此外,这一运营方式或许还将获得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 “宝类”产品方兴未艾,生命力强劲,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必将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在发展中一定要注意几个原则:一是用户至上,一切产品功能都是为了提升、改善用户体验;二是切忌画地为牢,将产品的发展局限于为用户换取较高的年收益率,应多尝试向其它领域、其它行业进行扩张。余额宝类产品经营比较分析_小金库论文
余额宝类产品经营比较分析_小金库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