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实践之我见论文_池金兴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实践之我见论文_池金兴

池金兴 福建省尤溪县第五中学 365114

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应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四个特点。思想品德课教学如果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会欠缺,这也是多数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空洞说教的原因之一。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陶行知就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等教育理论,始终强调教育教学一定要和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因此,教师授课时应结合教材选用学生身边最新发生的思想“热点”和生活“热点”进行分析,注重与学生生活实践的联系,使学生从形象的感性材料中启疑思考,从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达到指导学生行为实践的目的,促进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为此,在尤溪思想品德课“五学”教学模式探究中,我就“合作研学”与“展示赏学”两环节积极促进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原型、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入手,尽量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体会、辩论反思、概括提升的场所。下面我就谈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思想品德课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实践,应提高教师自身及学生采集和运用思想品德教学素材的能力。

思想品德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敢于实践,培养学生对时政热点及生活实际的关心意识、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例如在讲解公民肖像权时,我就利用学生追星的心理,启用范冰冰与浙江某美容整形医院打官司的视频案例来激发学生思疑的兴趣;从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中感受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一带一路”及上海、厦门等地成立自由贸易区想到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等。

二、思想品德课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实践,应充分利用本土的乡土资源。

将思想品德教学与乡土资源整合有利于教材知识的生活化、通俗化。本土化的案例,适合学生的口味,更容易帮助学生消化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习兴趣。例如,我们的家乡“闽中明珠”——尤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人杰地灵,朱子文化遗产、联合梯田、九阜山、闽湖等自然文化遗产,“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的民风习俗等乡土文化,都是我们学生非常熟悉的。若将尤溪独特的乡土文化资源成功渗透于思想品德教学中,将会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氛围,让课堂更加精彩。

三、思想品德课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实践,需要正确处理好素材教学和教材教学的关系。

思想品德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实践,对提高教材的实践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很好地运用这些素材,通过对素材的分析做到知识与素材有机整合,使知识点形象直观、通俗易懂,让学生更好地消化。但思想品德课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实践,需要正确处理素材教学和教材教学的关系。利用生活素材教学时,绝不能忽视理论教学,要回归教材,否则会造成课堂活跃而学生不知其所以然的局面。当然,只讲理论教学不讲素材教学更不行,这样容易让课堂枯燥乏味。只有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将思想品德课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四、思想品德课教学要贴近学生社会实践,教学素材根据教学实际变化而有所更新,并以正面教育为主。

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感观性强,容易喜新厌旧,是非分辨能力差。教学中选用的素材要根据教学形势的发展经常更新,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最近发生的事例也会失去它原有的新鲜感和时效性。如果在某一课中运用过于陈旧的事例,很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谈不上启疑效果。同时在教学中运用反面例子较多的话,容易产生副作用,收不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效果。这是在用素材进行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五、思想品德课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实践,选用教学素材要具有趣味性、普遍性。

兴趣是第一老师。思想品德教师所运用的教学例子必须贴近社会生活,通俗易懂,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设计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成教学活动中的角色转换,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思想品德课知识的实用价值。因此,教师要抓住大多数学生最关心的政治问题和政治现象,运用生动的材料,联系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实际问题,启发、引导、分析、讨论,让学生通过普遍参与有意义且新颖的活动形式达到发展个性、开发潜能的目的。

六、思想品德课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实践,要设计灵活多样、个性化、生活化的实践性作业。

许多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贴近学生生活实践,习惯将关注点放在课堂教学环节上,普遍忽略了课外作业练习的设计。目前初中思想品德的作业设计存在着诸多弊端:作业形式单一,单调乏味,缺乏了过程的情感体验和能力考验,忽视了学生实践的锻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思想品德课作业应与时俱进地实现从注重认知到注重知行并重的转变,思想品德课的作业内容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让学生动起来,使作业活起来。

总之,正如卢梭所说:“现实的动力才是最大的动力,才是使人走得又稳又远的惟一动力。”只有让学生充分体验人生的美好艰辛,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才能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自己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

论文作者:池金兴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6月总第20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8

标签:;  ;  ;  ;  ;  ;  ;  ;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实践之我见论文_池金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