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浙江杭州 310032
2杭州国美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51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杭州正面临着景观特色风貌逐渐缺失、景观控制方法缺位的局面。文章从规划师视角出发解读“美丽杭州”所应具备的城市气质及现有问题,从时代发展与大山水格局保扶的背景下,提出适合杭城的整体景观控制与提升策略,并对景观控制具体方法提出一定的建议,供兄弟城市借鉴。
关键词:美丽杭州;景观提升;要素控制;江南
杭州,享有“人间天堂”的美誉,素来以江南山水城市的特色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在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过程中,杭州却有逐渐陷入“钢筋水泥森林”的泥潭而无法自拔的趋势 “美丽杭州”的发展目标就是在这些现实问题的拷问下所提出的。本文试着从规划师的视角出发,审视当下“美丽杭州”的建设目标下,如何进一步提升杭城景观特质,如何进行有效的景观风貌控制。
1、美丽杭州的发展背景
1.1 城市特质的历史延续
杭州具有江南城市景观风貌的典型性,她开合有度的传统大山大水格局、温婉恬淡的诗意江南城市气质、简洁朴素的传统人居建筑品格,造就了“人间天堂”的美誉。杭州虽为皇城,却无王者之气,虽处江南,却无小家碧玉,虽有山水,却非苑囿小景,其江南山水城市风貌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图1:“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山水格局
七十年代末,在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杭州“典型的江南城市景观风貌”面临发展的挑战,零星尚可寻的传统街坊和历史建筑淹没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人家枕河、小巷通幽”的江南小城因为街道拓宽、建筑高耸而难觅其踪,三面云山、一面开合的城市长高了。城市景观风貌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开始迷茫,迷失了原有的特色与方向。
1.2 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共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第一次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主题词,杭州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美丽杭州”的发展目标,这就要求杭州必须强化城市山水空间格局与景观风貌的提升控制,使其成为实施五位一体战略、重塑杭城特色的重要抓手,也是逐步构建和规范杭州城市建筑和景观管理的重要契机。
2、美丽杭州的景观困惑
2.1山水城空间格局面临巨大挑战
杭州具有 “三面云山一面城”历史空间格局和”一江春水穿城过”大山水格局并立的城市空间特色风貌。当下的杭州,一方面是严格保护“三面云山一面城”历史空间格局,另一方面则是在难以抵挡的发展洪流和快速城市化发展的社会背景下经受经济、文化观念的洗涤。
2.2 景观风貌问题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问题凸显
与此同时,土地财政和区域性开发资金平衡模式下,政策、规范、规定体现了“容量释放”的指向性,快速发展的理念下,西湖景观保护、日照等因素对空间高度又有强制性的控制,导致了城市地块开发及建设开发资源两个“极致化”:先高度顶天花板,再横向体量最大化;山水资源的掠夺性利用,以获取开发效益最大化。规范、规定对项目开发约束性弱,造成街道尺度、公众的阳光权、公共环境利益被占用。
2.3当前景观风貌问题产生的原因剖析
与上海、天津、深圳等城市不同,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需要对西湖、运河世界遗产实施严格的景观空间保护,需要对以临安城遗址为核心的历史文化名城实施严格保护,加上笕桥机场控高对主城空间的制约要求,杭州在快速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城市有机更新面临着极大的空间压力以及相应的资金压力。当前存在的城市景观和建筑风貌问题,大多来源于此。
图2:景观风貌问题原因分析
3、景观控制的他山之石
3.1 对“山边、水边、历史街区及地段周边”的景观风貌控制
天津、香港等城市重点对河道两侧建筑高度分级、山水沿线地块规模划分、公共通道和视线通廊、山体轮廓保护、历史街区周边界面协调、历史街巷对景视线保护等,提出总体控制要求。
3.2 对地块“容积率”的控制
杭州应借鉴上海天津城市经验,从分片控制和弹性控制两方面细化容积率指标。特别是住宅容积率,建议一般地块控制在2.5以内,特定强度区最高不超过3.0。
3.3 高度控制经验
天津在城市高度控制方面主要通过出台《天津中心城区主要河流、公园及历史保护区周边建筑高度控制导则》对河流两侧、公园周边、历史保护区周边(简称为“三边”)的建筑高度和风貌进行控制。其中海河两岸专门开展了城市设计和导则编制工作。
图3:天津城市建筑高度控制要素分析
3.4 建筑体量控制经验
天津上海及旧金山等城市均对城市高层建筑体量进行了明确的控制措施,以防止出现超高层大板式建筑。天津重点对主干道和商业、景观型次干道两侧、城市主干河道和景观河道两侧,区级及以上的城市广场、公园周边、历史文化街区、地段的风貌协调区范围等地区高层建筑体量进行控制。
4、美丽杭州的景观策略
4.1 宏观层面:基于城市特色风貌定位认知,落实格局控制的总体框架
1)眺望系统及高度分区:按照“依山傍水、显山露水、望山见水”的景观风貌保护总体要求,历史空间格局保护要求,形成基于眺望系统控制的高度分区。
2)特色系统及风貌分区:依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山水环境保护要求,结合城市生活休闲活动方式,划定不同特色的风貌分区。
3)景观资源及其相邻地区、历史街区及其协调地区:从近、中、远景三个层次,对重要景观资源保护、生态通廊、景观资源的公共与开放、可达与可视,天际轮廓线提出保护控制要求;对历史街区相邻地区的风貌协调提出控制要求。
4.2 中观层面:在分类、分级基础上建立系统化控制通则
1)街道系统及类型划分:街道类型划分为传统风貌街道、商业特色街道以及生活、交通功能街道三组,针对不同街道类型提出风貌控制要求。
2)水网系统及环境控制:将水网系统划分为郊野生态型河道、城市活力型河道以及一般功能性河道三类,对河道本体、两岸开发、滨水区建设提出控制要求。
3)开放空间化零为整:将城市开放空间划分为广场、公园以及街头绿地三组,通过串联开放空间,组织绿道网络、慢行体系,构建特色景观路径。
4.3 微观层面:对构成城市景观的细节要素提出特色强化性导控
1)建筑风貌及风格引导:主要对风貌分类、建筑屋顶、玻璃幕墙、群体组合关系、特殊地区建筑色彩、特殊地区建筑材质、特殊地区裙房、骑楼等进行风貌与风格的引导。
2)城市识别及设施控制:主要对广告、标识、导引系统等识别体系进行构建与引导,完善街道设施及公共艺术,结合部门规范,提出模数化控制、功能性与艺术性结合、系统性构建的控制要求。
3)重要节点详细指引:重点对城市中心、副中心、入城口、交通线以及地铁站点周边进行节点详细指引,对接单元控规落实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城市设计控制要求。
5、美丽杭州的景观控制
为打造美丽杭州,强化杭州城市特色,提升城市空间活力和空间品质,需要结合杭州城市景观要素与策略,通过制定美丽杭州景观提升导则的形式,实现城市空间与建筑设计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美丽杭州“设计总则”主要对单元的整体空间要素进行控制,以指导各地块的设计分则要素控制。主要分为七类控制要素:整体风貌、空间意象、自然与历史资源临近空间保护、街道、公共空间、建筑、生态环境与设施。“设计分则”将“设计总则”中对自然与历史资源临近空间保护、街道、公共空间、建筑、生态环境与设施等五类要素单元层面的控制要求落实到地块层面,共涉及29项要素。
“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古人早已通过美丽的诗句,描绘出杭州城市发展的山水愿景,今人也应牢牢把握当下杭城景观风貌的时代语汇,通过城市景观的有效控制与规划引导,描绘出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丽杭州”山水诗画。
参考文献
[1]刘士林.江南文化的诗性阐释[M].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2]阳作军. 趋同与重塑 杭州城市景观的历史演变与规划引领策略[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3]汪艳荣. 接受美学与城市景观特色塑造[J]. 价值工程,2001.
论文作者:章建豪1,方晟岚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8
标签:杭州论文; 景观论文; 风貌论文; 城市论文; 建筑论文; 空间论文; 美丽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