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条件下的多目标输电网规划研究论文_李浩

智能电网条件下的多目标输电网规划研究论文_李浩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供电局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50

摘要:目前,因为社会电能需求大增,智能电网多以多目标输电网为主要形态,该形态输电网的规划工作,必须重视规划的合理性,因为一旦规划存在缺陷,那么智能电网的运行就无法落实,体现出质量不足的问题,因此本文为了避免此类现象发生,将对智能电网先进行概述,再在此条件下对多目标输电网规划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最终根据问题提出相关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智能电网;多目标;输电网规划

1智能电网概述

智能电网结构复杂,智能电网具有电能管理与输送功能,通过通讯技术确保电力企业实时监控电力系统运行,保证电网信息准确与高效搜集。智能电网还可以将搜集的数据资料集成并分享,提升信息资源使用率。智能电网环境下,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达到电网智能化,提升企业技术水平,让电网、电力来源、用户实现有效交互,推动和谐发展。智能电网系统重视智能服务体系的建设和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为广大用户提供高质量用电服务,提高增值性服务。智能电网特点:(1)自愈性。智能电网具有实时、线上、连续的安全评估与分析能力,提升报警与防控能力、自动故障诊断、故障隔离、系统自我恢复能力。(2)兼容性。兼容可再生能源的有序、科学接入,分布式电源与微电网接入实现与用户的交流互动,适用用户多元化电能需求并提供用户增值服务。(3)经济性。兼容电力市场运行与电力交易,资源分配、节约电网消耗、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第四,集成化。电网信息的高度集成与共享,统一的平台与模型实现规范化、精细化控制。

2多目标电网规划建设所涉及的内容

在针对电网的多目标规划建设问题上,想要建立起当下所流行的电网体系,对现存的电网系统进行拓展和重新规划,实现新的电网规划,最重要的就是要对传统的电网进行具体而又完整的研究。在新的多目标电网规划中,要在整体上对电网进行长期的连续性的规划,要在研究过程中对相关的电网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且在收集中不断的审查这些数据的合理性。在对电网进行规划建设的过程中不仅是要规划,还要对外拓展,要不断的引进新的技术手段以及新的管理方式、先进的经营模式。但是仅仅是满足以上的标准,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电网建设中的经济标准和相关的实用原则。借助网络技术对相关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并且对规划中所要求的规划进行分析查实,这些都是多目标电网规划建设活动不可或缺的部分。相关的多目标电网规划应该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电网的负荷进行验证,要将电网规划建设系统的能力和变化标准弄清楚,这样才能在有效的指标下对电网建设作出分层优化。在实际的建设中可以给出可靠和具体的建设方案的部门,相关机构要在他们建设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技术支撑,提供所必须资金支持。在实际的电网建设中,对于电网架设施工的指引指导也是必须的,要根据实际的建设情况,对相关的工程进行一个预算,采用函数运算的方法对相关的技术活动所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要在完成电网规划升级,保证其可靠性的同时,尽可能的降低相关成本。

3多目标输电网规划设计的原则

3.1经济性

第一,为确保输电网规划设计达到相应的标准要求,电力企业需要采取必要的技术保障手段,包括数据的获取与分析、信息设备及软件系统的支持等;第二,又必须考虑经济成本问题,实现电力企业现有资源的高效配置,以达到维护经济效益、提高规划效能的目的。因此,多目标输电网的规划设计也必须兼顾经济成本。

3.2灵活性

运用ATC数值可以对整个网络备用传输容量的状况予以管控和描述,一般来说,其数值越大,则表明了输电容量裕度越大,网络的调度能力则越强,也更加可以承受负荷扰动,对于未来的负荷增长具有较好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反之,则表明网络输电线路的运行负载率较高,需要增加相应投资,提高网络的供电能力,从而满足更好地调度需要。运用ATC进行计算同时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能够有效协调ATC计算的商业性和技术性。其主要包括蒙特卡罗模拟法、灵敏度分析法、最优潮流法、连续潮流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同方法的应用,从而让多目标输电网规划在遵循原则的基础上更加具有灵活性。

4多目标输电网在规划时所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4.1分层优化过于形式化

在实际对其进行规划的过程中,没有完善的规划会对已经规划好的规定有一定的约束,会让分层优化开始变成形式化,从而从根本上失去了实际的意义,没有办法为多目标输电网的规划提供真正的保障。当在对多目标输电网进行规划的的过程中遇见问题时,由于没有准确的规划对问题进行参考,所以在真正发生问题的时候不能快速的进行解决,经过一段时间以后,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并且也会由于积压的过程得不到解决,让问题越来越多,等到这些问题全部出现时,就会给输电网造成非常严重的问题。层优化过于形式化的解决:第一,在没有标准制度的前提下,电力单位必须对重视线路分层规划保持重视,并在之后的规划工作当中,结合其他先进的案例来审核规划结果的质量,此举是一种规划结果质量保障措施,即使线路分层规划达不到理想化水平,也能够保障合格。第二,为了加深线路分层规划结果的实践性,在进行规划之前理应对周边电能需求进行统计,此部分为了方便起见,电力单位人员可以统计近期区域内的电力输配记录,以此来预算出一个准确的数值。最终,在得知电能需求的前提下,电力单位可以根据需求决定电力线路的数量,之后依照相应的原则来进行线路分层规划,例如线路行距原则等,切勿出现线路相互之间的挤压现象。

4.2处理过程不专业

多目标输电网的整体规划都需要由专业人士进行操作,这也就表示专业人员的经验以及水平的高低和规划的结果有直接关系。很多专业人士对该方面技术掌握的不够全面,在使用相关模型以及指标对规划进行处理和分析的过程中,所有的处理以及分析都是根据可靠性指标为标准进行,这样的结果是通过相关的方法和措施得到的,所以说这种结果很多是不正确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将这样的处理太片面,所以规划出来的结果也是有局限性,把这种方式算出来的结果用作电网的参考标准,没有办法确保电网规划的真实性以及实用性,特别是在遇到一些客户需要特殊要求时,所计算出来的结果就会无法使用,也没有办法应用在多目标输电网的规划上。处理过程不专业的解决:第一,需要重视人力聘用环节,此环节当中要严格对面试人员的专业水平、工作经验、工作素质等进行了解,此三项衡量指标当中,如果有任何一项存在较大的差距,就不得聘用此类人员,否则就会影响到规划专业水平,另外,在此部分如果面试人员的满足三项指标,那么电力单位不应因为成本问题而克扣其薪资待遇,否则容易造成人力流失。第二,如果人力市场当中没有充足的专业人员,那么电力单位可以考虑采用培训方式来提高原有人员的相关专业水平,在培训当中应当重点管控培训的内容,其中需要包括:规划理论、规划方法、规划原则等,此举的成本相对较高,但能起到良好效果,因此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5结束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智能电网条件下的多目标输电网规划。分析首先对智能化技术进行了概述,了解了其特点以及应用优势,之后因为现代多目标输电网规划存在许多问题,所以在普遍视角下对此进行了介绍,最终提出了相关的改善策略。

参考文献

[1]程浩忠,李隽,吴耀武,陈皓勇,张宁,柳璐.考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交直流输电网规划挑战与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4109:19-27.

[2]黄映,周科峰,叶婷.基于机会约束规划法和非支配排序差分进化算法的含风电多目标输电网规划[J].电气应用,2016,3506:42-46.

[3]潘智俊,张焰,赵腾.计及联络线簇潮流分布非均匀性的多目标输电网规划[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3723:56-62.

论文作者:李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  ;  ;  ;  ;  ;  ;  ;  

智能电网条件下的多目标输电网规划研究论文_李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