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农村市场的工业结构调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构调整论文,农村市场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村市场是全国大市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但1996年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占全国的43.6%,两者极大地不对称,其背后既有农民收入偏低的因素,也有农村市场开拓不够和我国工业产品不适应农村市场需要的原因。
一、我国农村市场的新阶段、新特点
(一)农村消费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农民消费进入“千元级”阶段,农村普及彩电、洗衣机、收录机等农村第二代耐用消费品的高潮正在到来。
80年代中期,第一代“百元级”耐用消费品如手表、自行车、收音机等大量进入农民家庭。自那以后,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和农民收入的逐步提高,到90年代中期, 农民消费已经稳步进入了“千元级”阶段。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926元。扣除纳税、上交和其他非生产性等支出和储蓄支出,人均消费支出1572.08元,再扣除食品、衣着、居住、 医疗保健、交通通讯等支出,可用于购买其他商品的收入248.42元,按平均每个家庭4人计算约994元(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7)》数据计算。)购买1000元左右的商品已不成问题,购买2000~3000元商品则需积蓄1~2年,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收录机等产品价格正处于此范围。从现期收入与家用电器价格的比值来看,在城镇居民彩电普及率增长最快的3年(1988~1990年)中, 人均收入与彩电价格的比率平均为1:1.8左右, 而1996年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与46厘米彩电平均价格之比为1:0.96,已经大大高于城镇加速普及彩电期间的比值,预示着其消费高潮的到来(注:胡春力:《消费品市场的变动趋势》,国家计委经研所《经济研究与实践》,1997年第30期。)
2.农民消费结构呈现出进入新阶段的特征,消费结构的升级趋势十分明显。
首先,食品、住宅、衣着等基本生活消费比重下降,而文化娱乐用品等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消费比重较大幅度上升。
根据消费规律,当人们生活处于温饱阶段时,用于吃穿方面的比重较高;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其消费也随之发生着结构性的变化,基本生活品支出比重下降,而提高生活水平质量方面的支出比重上升。如表1所示,我国农民消费正在发生结构性的变化,1996年与1990年相比, 农民消费构成中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居住和食品分别下降了3.40和2.45个百分点(在1985年到1990年间,两者比重是上升的),衣着下降0.54个百分点,而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上升了3.06个百分点。在货币性消费中,居住和衣着消费所占比重下降幅度更大,分别下降了4.35个和1.28个百分点。
其次,农村消费结构的升级表现在对耐用消费品需求品种的变化上。一是农村居民文教娱乐等耐用品消费品比重上升,主要是彩色电视机、收录机、洗衣机、摩托车、家用电冰箱等80年代中期城镇迅速普及的第二代耐用消费品的大幅度增加,其中以彩色电视机的带动作用最为突出。表2可以看出,1996年与1990年相比,农民家庭彩电普及率提高了18.19个百分点,收录机、洗衣机、摩托车、家用电冰箱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分别提高了13.32、11.42、7.56和6.05个百分点。而传统的几大件如自行车、缝纫机、电风扇、手表的普及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有逐步进入饱和阶段的趋势。二是同类产品的消费升级,如黑白电视机普及率增加由高转缓(1985~1993年间平均每年增加5.92个百分点,到1993~1996年间平均每年只增加2.25个百分点),而彩色电视机普及率大大提高(1985~1993年间平均年增加1.26个百分点,而1993到1996年间平均每年增加4.02个百分点);与其类似,收音机的普及率下降,而对收录机的需求上升。
表1 农民有均消费支出构成(%)
指标 1985
1990
1993
1994 1995
1996
1990~1996
食品 57.79 58.80 58.06 58.86 58.62 56.35 -2.45
衣着 9.72
7.77
7.19
6.92
6.85
7.24 -0.54
居住 18.24 17.34 13.85 14.00 13.91 13.93 -3.40
用品及服务5.12 5.29
5.805.45
5.23
5.36 0.07
医疗保健 2.41 3.25
3.533.15
3.24
3.71 0.45
交通通讯 1.73 1.44
2.262.36
2.58
2.99 1.55
用品及服务3.92 5.377.59
7.397.81 8.43 3.06
及服务1.07 0.741.70
1.871.76
2.02 1.28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
表2 农民家庭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品名 1995
1990
1993
19941995 1996
自行车(辆)80.64 118.33 133.39 136.5 147.02139.80
缝纫机(架)43.21
55.19 61.31 62.75
65.74 64.62
钟(只)37.32
49.01 62.56 65.71
67.94 74.39
手表(只) 26.32 172.22 170.08 174.2 169.09154.78
电子表(只)23.21
32.71 36.83 40.44
41.67 18.46
电风扇(台) 9.66
41.36 71.29 80.91
88.96100.46
洗衣机(台) 1.99.12 13.82
15.316.9 20.54
家用电冰箱
(台)
0.061.22
3.05
4
5.15 7.27
摩托车(辆) 0.892.14
3.19
4.918.45 7.56
收音机(台)54.19
45.15 32.22 31.16
31.05 28.53
黑白电视机
(台) 10.94
39.72
58.3 61.77
63.81 65.06
彩色电视机
(台)0.84.72 10.86 13.52
16.92 22.91
收录机(台) 4.33
17.83 24.24 26.08
28.25 31.15
照相机(架) 0.7
0.99
1.161.42 1.94
品名 90~96增加量
自行车(辆)21.49
缝纫机(架) 9.43
钟(只)25.38
手表(只) -17.44
电子表(只)
电风扇(台) 59.1
洗衣机(台)11.42
家用电冰箱(台) 6.05
摩托车(辆)
收音机(台)
-16.62
黑白电视机(台)25.34
彩色电视机(台)18.19
收录机(台)13.32
照相机(架) 1.24
3.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消费升级也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层次性特征。
从表3可以看出,由于地区收入水平和需求弹性的差异, 三大地带之间农村居民生活在食品、衣着方面的消费差距较小,东部农民在食品、衣着方面的人均消费支出比西部高出幅度不到60%,低于人均纯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差距;而在交通通讯、居住、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等方面差距较大,东部地区农民在这些方面的人均消费支出比西部高出1~2倍。
与此相应,农村消费升级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区性差异。从住房来看,1996年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新建住房中砖木结构面积比重下降,钢筋混凝土面积进一步上升,中部地区砖木结构面积和钢筋混凝土面积住房并重发展,西部地区则差距较大。在耐用消费品方面,东部地区农村居民家庭自行车、钟表、电风扇等一般用品拥有量逐步趋于饱和,对彩电、洗衣机、电冰箱、摩托车需求量与80年代末期相比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录像机、空调、组合音响已经进入一部分率先富裕的家庭。中部地区农村居民对自行车、钟表、电风扇等用品需求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彩电、洗衣机、电冰箱等较高档次的耐用消费品市场潜力巨大。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从整体上看刚步入温饱阶段,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将进入数量增长型扩张阶段,对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选择档次要求不高,但比较注重商品性能好、价格低廉的产品。(注: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开拓农村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研究参考资料》,1997年第76期。)
表3 1996后东中西部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情况单位:元/人
以西部地区=1
东部
中部西部东部中部
西部
人均纯收入2548.91
1763.4
1288.57 1.98 1.371.00
生活消费支出 1974.08
1451.2
1181.42 1.67 1.231.00
食品 1042.44
838.68732.47 1242 1.151.00
衣着
135.84
110.96 85.95 1.59 1.291.00
居住
306.73
189.08138.61 2.21 1.361.00
用品及服务 118.8468.36 58.72 2.02 1.161.00
医疗保健73.0954.74 42.63 1.71 1.281.00
交通、通信 73.583625.4
2.90 1.421.00
用品及服务 176.56
126.67 79.83 2.21 1.591.00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7)》数据计算。
(二)农业规模化经营趋势对资本投入的依赖程度大大提高
农业生产的比较生产率较低是我国农业生产难以稳定的重要原因。因而,稳定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的收入的重要途径将是通过加大农业投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加速农业产业化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从产业关联的角度来看,就是要提高农用工业和基础设施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这也是国内外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普遍趋势。
首先,农业发展和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对资金和物质投入的依赖程度大大提高。
从国外经验来看,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工业品是农业集约化、现代化经营的重要标志。这在产业关联上则表现为农业对工业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依赖工业不断向农业投入更多的拖拉机、汽车、各类机械设备、化肥、农药等工业品。并且,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对其生产资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从一些发达国家在农业现代化初期的1950年与其农业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1970年相比,可以看出工业部门向农业部门提供的生产资料在农产品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如联邦德国从29.8%上升到49.6%;法国从18.8%上升到33.1%;意大利从13.1%上升到23.0%;荷兰从29.8%上升到4.8%(注:黄佩民等:《农用工业、基础设施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管理世界》,1995年第5期。)。
而对我国投入产出表的分析也表明了农业对工业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的趋势。1995年我国农业生产总产出每增长1万元, 将直接增加和间接增加各部门的需求:化学工业0.180万元、商业0.057万元、食品制造业0.082万元、机械工业0.031万元、金属冶炼0.031万元、 金融保险业0.017万元。而且1995年与1990年相比, 农业生产单位产出对化学工业、食品制造、机械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业以及商业、货运邮电业等部门投入需求较大且都具有需求增加的趋势。(注: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投入产出表(1995)》、《中国投入产出表(1990)》中数据计算。)。
农业生产对工业品需求增加的趋势还表现在农业经济增长中产出对资金和物质投入依赖的增加。据计算,80年代我国农业投资对农业增长的弹性系数(即农业产出每增长1 个百分点所需对农业投资增长百分点数)比较稳定,10年间仅上升0.2,而且都在1以下;但进入90年代以来,弹性系数急速升至2.485。同时, 我国农业物质投入对农业总产值的弹性也由改革开放以前的0.62,增加到80年代的0.86、90年代的0.91(注:参见周海春等:《农业资金运行与农业发展》,《经济研究》,1991年第6期; 王为农等:《“九五”期间确保主要农产品稳定增长的战略与支持体系》,1996年。)。也就是说,今后农业发展和农产品产量的增加,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物质,这些最终都主要体现在对工业产品的购买上。如据测算,要实现“九五”农业增产目标,农用生产资料的化肥、农机、农药和农膜的贡献应分别达到32.09%、10.98%、3.83%和2.49%(合计占49.39%)。 这就要求农用化肥的投入平均每年至少要增长3.8%、农用排灌机械和耕作机械每年增加4.2%,农膜需每年增加5%。(注:转引自王为农等,《“九五”期间确保主要农产品稳定增长的战略与支持体系》,1996年。)
第二,近年来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初露端倪, 农用机械需求较大幅度增长。
统计表明:我国农用机械需求增长幅度较快的主要有大型联合收割机、农用载重汽车、小型拖拉机、渔用机动船及机动喷雾器等小型农机具,它们都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加。柴油机使用也呈大幅度加速增长趋势,如1979~1985年柴油机台数与功率数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08%和0.25%,1986~1995年则迅速提高到5.54%和4.10%。从年度增加的绝对规模来看,1994~1996年年均增长量大中型拖拉机减少,但小型拖拉机3年分别增加35.4、40.9和54.3万台, 大中型拖拉机牵引农具1994年下降,但1995年增加1.12万部、1996年增加5.87万部;柴油机每年增加15.7、20.1和17.8万台;农用载重车3年分别增加5.75、4.55和4.34万辆。
另据调查,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销售的增长幅度都比较大。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曾一度脱销,玉米联合收割机更是供不应求。此外,对新型植保机械、播种机械和多用途农机具的需求也处于上升趋势。(注:黄汉权:《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调研报告》,1996年。)。由于,农业产业化体系正逐步形成,以及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工程等,因此,对化肥、农药、农用机械、农业工程机械、农用建材和农产品加工机械的生产和销售也提出了新的需求。
二、实现工业持续增长以及城乡工业结构的协调发展,要求面向农村市场调整工业结构
目前我国工业增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经济增长所依赖的结构调整已由过去的以数量调整为主向以质量调整、素质提高为主的转变。同时,农村工业高速增长所依赖的数量结构调整环境也不复存在,它们所依赖的机制灵活的优势也不再突出,致使近两年乡镇工业增长大幅度滑坡,过去缺乏有效分工的城乡工业结构正面临严重挑战。上述两方面构成了我国面向农村市场进行工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一)工业经济增长的主题:不断开拓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1.工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由部门数量调整为主向提高竞争能力、开拓市场和产业升级转变。
首先,我国工业已经完成数量协调为主的历史使命。80年代和90年代初我国工业经济增长表现为在部门上具有补短的特征,如80年代以轻工业为主导、90年代初以能源、原材料型的重化工业为主导,在地域上则表现为农村工业以更快速度增长。由于8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工业品生产能力的迅速扩张,到目前绝大部分产品处于供大于求状态。据国内贸易部等单位对全国609种主要商品供求状况排队分析,1997 年上半年市场供不应求的商品只有32种(大部分是农副土特产品),占5.3%; 供求基本平衡的545种,占89.4%;供大于求的商品32种, 占5.3%。 在443种工业消费品中,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 均为供过于求或供求基本平衡(注: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开拓农村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研究参考资料》,1997年第76期。)。到下半年,供不应求产品占1.6%,供求基本平衡的占66.6%,而供过于求的为31.8%(注:《经济日报》,1997年10月29日。);供求基本平衡的产品下降了22.8个百分点,而供过于求的产品所占比重上升了26.5个百分点。与此相应的是大部分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较低、生产设备开工不足。
我们还应该看到,我国80年代所形成的生产能力还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进口依赖倾向,庞大的生产能力和最终产品产量并没有相应带动零部件、原材料和机械设备等重化工业的生产,反过来制约了我国上述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的形成。因此,我国工业结构调整面临产业升级和开拓市场的双重任务。结构升级要求开展原材料、零部件、机械设备的进口替代,并提高轻工业产品的技术开发能力,培育名特优新产品,加强国际竞争能力。开拓市场则是以企业为主体,针对国内国外、国内不同地区等市场各自特点采取不同对策。要求在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同时,建立国际销售体系,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认真研究国内市场的细分化特征,开发面向农村市场的适销对路产品。
2.农村市场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我国80年代所形成的新兴家电产业成长处于转折期,国内城市市场很大程度上已经饱和,必须抓紧开拓新的市场。从开拓市场而言,一是出口,二是开拓农村市场。从出口来看,尽管促使其走向国际市场是其发展到目前阶段的应有之举,但也应看到,由于我国这些新兴产业是以国内市场为目标建立起来的,与国际标准有一定的差距,短期内扩大出口难度较大,致使目前我国出口结构较大程度地滞后于生产结构。即使有像彩色电视机等少数产品已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但出口没有相应跟上来,重要原因是海外市场的开拓难度较大,我国企业经营机制和实力的局限,使其还不能象开拓国内市场一样去开拓海外市场。
相对出口而言,开拓农村市场,开发满足农民需要的适销对路产品在技术要求、尤其是在推广、营销难易程度等方面更加现实。我国城乡差距很大,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农村市场的潜力较大,如1996年底,城镇居民家庭彩色电视机、家用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收录机、照相机的普及率分别达到93.5%、69.67%、90.06%、168.07%、72.66%、32.13%;而农村居民家庭上述家用电器的普及率分别只有22.91%、7.27%、20.54%、100.46%、31.15%和1.94%。同时事实也表明,经过十来年的积累和农民收入的逐步增长,我国农村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消费阶段,农村市场正逐步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如前面提到的我国农村彩色电视机普及率近几年来大大提高,1985~1993年间平均每年增加1.26个百分点,而1993到1996年间平均每年增加4.02个百分点。下面数据更能说明这一点,1996年与上年相比,几个重要的家用电器农民购买量大幅度上升,1996年农村市场已经成为摩托车、洗衣机的主要市场,农民购买量分别为713万台和781万台,分别占其全国产量的77.76%和72.66%;彩色电视机、家用电冰箱农民购买量也占据近半壁江山,农民购买量分别为1241万台和436万台,已占全国彩电、 家用电冰箱生产量的48.90%和44.49%。值得指出的是这还是我国生产企业没有针对农民市场特点大力开发新产品,而且农民购买和维修大件商品又非常不方便的条件下实现的。
表4 农民家庭每年耐用消费品的购买量估算表
平均购买年均购买 购买量
品名
1985~1990
1990~1994 1995 1996
洗衣机(万台)260320
360
781
家用电冰箱(万台) 41135
234
436
摩托车(万辆) 31111
341
713
彩色电视机(万台)140429
699 1214
农民购买占人国产量%
品名
1995
1996
洗衣机(万台)
37.98 72.66
家用电冰箱(万台)
25.52 44.49
摩托车(万辆)
41.30 77.76
彩色电视机(万台)
33.97 48.90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7)》农村家庭耐用消费品普及率的数据估算。
3.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城市市场中内资企业市场份额不断下降,而三资企业所占份额不断上升,使得广大的内资企业不得不面向农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三资企业所涉及的部门具有全面扩张的趋势。到1995年,我国520多个制造业小行业中, 三资企业未涉足的小行业在内资制造业售收入中所占比重不足15%。从参与程度来看,三资企业不但在发达国家主流产品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如汽车制造业、交换设备和其他通信设备制造业等行业,以及发达国家已逐步转移、我国刚刚兴起或正在兴起的家用电器如彩色电视机、录像机、摄像机、复印机、冷冻设备、洗衣机、电动工具和摩托车等行业占尽优势,而且在日常用品类中需求增长较快的一些行业,如啤酒、饮料、方便食品、洗涤用品、部分纺织品等,三资企业也在国内市场成为重要角色(注:王岳平:《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工业发展的实证分析》,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997年度客座研究项目报告。)。这样,在档次较高的城市市场上内资企业市场份额不断下降,逼迫不少内资企业只好退而求次转向农村市场。同时,城乡工业在中、低档较狭窄的市场上展开激烈的竞争,城乡工业结构缺乏分工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二)城乡工业结构的冲突与协调
乡镇企业的发展是提高我国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在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乡镇企业工业结构与城市工业结构高度趋同,城乡分工混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工业的正常发展,并且随着我国工业增长由过去的数量增长为主向质量和素质提高的转变,上述分工不合理的状况正成为我国工业增长的制约因素,也对乡镇企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挑战。面向农村市场调整工业结构,实现城乡合理分工也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工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1.城乡工业的无序发展阻碍了我国工业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我国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是在一个比较特殊的环境下形成的。一是乡镇企业的兴起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国有企业不活的基础上,运用比较灵活的经营机制,在市场夹缝中生存。二是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工业增长主要还是数量增长和数量协调为主,并且城市国有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特殊的环境导致了乡镇工业的发展与城市工业缺乏明确的分工。许多乡镇企业的产品与城市工业产品并不是互补,而是一种竞争性替代,很大程度上是城市工业的结构复制。与城市工业相比,乡镇工业具有部门上的相似性和技术水平低的特征,并且更加缺乏规模经济。城乡工业结构冲突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城乡工业之间分工不明确,结构高度相似,农村工业与农村资源和农村市场脱节。 据原国务院农业经济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计算,1984年农村工业内部的产值结构与全国工业相似系数为0.721, 其中重工业8个部门为0.793,轻工业6个部门为0.929;到1987年城乡工业结构相似系数为0.837, 其中8 个重工业部门为 0.850,6 个轻工业部门为0.955(韩俊,1995年)。
表5 乡村工业结构比较
乡村工业(乡办及村办)
企业单位工 业总产值 增加值
全国总计100.00
100.00100.00
轻工业
52.2452.11 51.18
以农产品为原料
31.7527.57 26.61
以非农产品为原料 20.4924.54 24.58
重工业
47.7647.89 48.82
采掘工业 10.66 6.38 7.38
原料工业 7.3710.24 9.91
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
企业单位工业总产值 增加值
全国总计100.00
100.00100.00
轻工业
49.3443.03 39.99
以农产品为原料
33.0228.67 25.82
以非农产品为原料 15.9314.37 12.50
重工业
51.0556.97 60.01
采掘工业 6.07 6.61 11.55
原料工业 11.1422.15 23.05
加工工业 33.8428.20 25.41
资料来源: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全国乡镇企业基本情况及经济运行分析(1996年)》、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7)》。
农村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的原料来源地,但是从表5 可以看出,乡村工业总产值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所占比重甚至低于全国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平均水平,而技术水平要求相对较高的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重工业中的加工工业所占比重却较大幅度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是农村重化工业具有相当比重,但工业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物耗大、能耗高,与重化工业的规模经济要求背离。这些工业产品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市场保护、回扣销售等不正当手段与城市工业进行无序竞争。同时,这类工业还给周围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
三是城市工业结构调整滞后。由于区位条件的差异,城市工业没有及时退出一些适合农村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业,如加工程度较低的纺织业还大量地布局在城市、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因此既使得这些城市工业陷入困境,又使乡镇工业的发展缺乏市场发展空间和必要的支持。
乡镇企业与城市工业的结构同构性和技术水平的低层次性特点,加剧了工业品的过度竞争。一些服装产品、纺织品、日用化妆品、钢材、化肥、农药等假冒伪劣产品大量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工业结构趋同所造成过度竞争的表现,给我国工业的正常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尤其是我国工业增长进入供过于求的市场约束阶段以后,城乡工业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实行合理分工与协调发展已成为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迫切要求。
2.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迫切要求。
第一,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需要。我国工业化的实现,不但要求城市工业化,而且也要求农村劳动力向工业和第三产业的逐步转移,其中也包括农业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这就要求城乡工业在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合理分工、协调发展。同时,由于我国农村工业化水平已经达到一定阶段,城乡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并由此对重塑城乡分工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二,协调城乡工业的发展需要解决城乡工业发展中各种矛盾,不但包括城乡工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能源、原材料矛盾、资产矛盾、商品销售市场的矛盾、劳动就业和技术的矛盾,以及结构、速度、效益的矛盾,更为重要的是应建立城乡工业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城乡工业在全国工业化过程中实现一体化。
第三,实现生产要素城乡一体化配置是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跨国公司为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已经开始了全球一体化生产。面对国际竞争和世界工业布局已经出现的全球一体化趋势,我们首先应该在国内实现全国一体化的资源配置。由于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地区之间不但不同部门可以进行分工,而且部门内不同生产环节和工艺也可以分解进行地区分工。我们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应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生产来实行城乡之间经济技术上的分工协作与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竞争能力,最终促进全国资源整体配置效率的提高。
(三)面向农村市场调整工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进入农民家庭的耐用消费品开发力度不够。我国生产企业长期忽视市场细分化特点,绝大部分企业只是把针对城市消费特点或者纯粹依赖进口图纸的机电产品原封不动地销往农村,很少专门研究农村市场、根据农村市场的特点开发适应农村环境和消费特点的产品,致使形成既产品大量积压,又未能生产出满足农民需求的适用型家用电器的局面。
2.农业车、农用机械和农用化工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不足,产品品种、质量、价格不能满足需要。我国农机部门和农用生产资料的生产还缺乏有效竞争,生产企业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以农业车的生产为例,一是厂家众多,且不具备规模经济。到1996年,全国农用车厂目录内共有247家,若包括未被国家认可的厂家 在内,农用车厂家有近300余家,平均每个企业年产量为1000多辆。二是厂家构成复杂,技术水平低。据对我国158个四轮农用车企业的调查,分属农机、汽车、航空、 航天、交通、司法、农业、煤炭、轻纺和粮食部门。我国农用车很少进行产品开发,基本上是修补拼凑,产品的质量水平不高。三是零部件工业发展缓慢,尤其是整车发展不规范,使零部件生产难以形成系列化。四是缺乏宏观调控,农用车处于无序发展状态(注:刘学明:《抓住机遇开拓农用车市场》,《汽车工业研究》,1997年第3期。)。其他农用生产资料部门情况也都类似。
化肥和农药方面,尽管我国在70年代后期引进了10多套化肥生产设备和几套农药生产设备,缓解了80年代中期前的化肥、农药供不应求局面。但自80年代后期以来,化肥、农药供求缺口又逐渐增大,使得国家每年不得不进口相当数量的化肥和农药。农资供给短缺,不但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而且引发了农资价格的上涨,也给假冒伪劣农资混入市场创造了可乘之机。1997年“3.15”前夕,国家有关部门对370 种农资产品质量进行了抽样调查,其中化肥113种,合格者为100种;农药130 种,合格者为91种;农机及零配件产品127种, 合格者为95种,总的抽样合格率为77.3%(注:《中国经济导报》,1997年3月。)。1997 年第二季度国家技术监督局对1490家企业的53类1761种产品抽查,抽样合格率为78.4%,工业生产资料为76.9%,而农业生产资料只有69.4%(注:《光明日报》,1997年8月5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还给增加农民收入、物价稳定等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3.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制约农村市场的开拓。如一些农村地区常出现拉闸限电现象,相当一部分农村地区线路状况较差、电压不稳;很多地区还未用上自来水,一些偏远山区电视收视不清。
4.农村流通渠道不通畅,没有建立起与农村市场特点相适应的营销网络体系。由于销售网点小而分散,管理难度大,企业没有自己的农村专售网络,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较大的家电产品一般都需要到相隔较远的城市购买,而售后服务更为缺乏,普遍存在买家电难、修理家电更难的状况。
5.对农村市场研究不够,信息不灵。
三、面向农村市场调整工业结构的基本思路
(一)面向农村市场进行工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首先,以企业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把握农民的需求变化。面向农村市场的工业结构调整主要还不是部门结构比例的协调,更大程度上是产品结构的调整,作为国家的产业政策不可能对每一个生产企业生产产品的品种和档次进行指导,而主要是依靠企业面向市场、研究市场,认真把握农民需求。
总的来看,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需求增长强烈的方面主要有:一是农业生产方面主要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减轻生产强度,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抗灾能力;二是农民消费需求上应满足农民文化娱乐和学习科技知识的要求以及提高生活水平的需求,其中主要是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和收录机的消费;三是改善对外联络的条件,主要是发展交通运输、电信,由此可以带动公路、汽车、摩托车、电话等的建设和生产。
第二,针对农村市场的特点,加大产品开发力度,提供质量稳定、价格低廉的产品。针对农村市场分散、维修等售后服务存在先天不足的状况,要激发农民的需求欲望,就必须要有可靠的质量保证。同时,针对我国农村地区之间发展差距较大的特点,就必须根据各地收入水平,调整产品档次,提供价格适宜的产品。
海尔集团和高路华彩电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典范。海尔集团在开发农村家用电冰箱时,一是把现有的功能大幅度削减,降低了价格,二是把压缩机重新改造,适应低中电压带波动,结果在农村市场销售非常高,其在农村市场的占有率大幅度上升。高路华彩电为适应农村市场的需要,减少一些不适应农村市场和不必要的功能,并同时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较大幅度地降低产品成本。高路华此举获得成功,其市场占有率从1996年的29位一跃到第9位。
第三,以发挥城乡各自的比较优势为原则,协调城乡工业结构,提高全国整体工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为迎接跨国公司全球一体化资源配置的挑战,应该发挥城乡各自不同的优势,追求专门化分工所带来的效益,实现全国一体化的资源配置。
(二)调整方向
1.耐用消费品:由城市内的过度竞争走向市场细分化分工。我国彩电、家用电冰箱、洗衣机等耐用消费品经过80年代的迅速发展,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并由80年代简单组装的劳动密集型正向规模经济和资本密集型转变,并具备了一定的产品开发能力。在市场方面,城市市场相对饱和,有的在80年代早期购买的已逐步开始更新换代。而农村80年代进入城市家庭的耐用消费品尚未得到普及。从需求来看,经过10多年城市家用电器的普及示范,我国农村家庭具有消费彩电等耐用消费品的强烈要求。前述农村消费结构变化趋势也表明了这一趋势。据中国信息中心对全国3000多户居民的消费意向调查,城镇居民关注程度较高的是 VCD、电脑,其次是空调器、微波炉和电话;而农村家庭则主要关注彩色电视机、洗衣机和电冰箱。(注:《中国贸易报》,1997年11月13日。)彩电、洗衣机和电冰箱等耐用消费品的发展出现了面向城市家电产品更新换代与农村初次进入家庭不同的市场,出现市场细化分工的特征。面对我国家电产品激烈的市场竞争,在一部分企业瞄准城市居民消费升级、引进或开发高性能、高品质的新兴家用电器的同时,另一部分企业应该适时调整战略面向农村市场,重点开发功能简单、质量稳定、价格低廉的家用电器,使得产业保持一个正常增长过程。如据计算,要使2.1亿户农民家庭家电产品的普及率达到1995年城镇的水平,需要生产彩电1.53亿台、电冰箱1.28亿台、洗衣机1.51亿台、电风扇1.65亿台、收录机0.93亿台、照相机0.61亿部,分别相当于1996年上述工业产品年产量的5~15倍,可以创造1万亿元左右的工业总产值。
2.投资品:重点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高效产品。
(1)农用车和农用机械重在加快企业改组,强化产品开发能力, 提高产品可靠性和竞争力。随着我国工业经济进入新的阶段,农用车、农用机械生产竞争也将日趋激烈化。近两年来,在农用车行业一些大汽车企业开始通过资产重组参与进来,农用机械中的龙头企业也开始在资产重组中发展壮大。目前这一趋势已经开始渐露端倪,农用车在产量和需求量保持稳步上升的同时,农用车生产将出现新的趋势:一是视野转向性能好、安全性高、噪声小的四轮车将逐步占主导地位;二是为提高竞争力,促使企业走联合的道路,将形成一些跨地区、跨部门的企业集团;三是发挥我国农用车生产、小农机生产具有生产成本低的优势,由国内走向国际市场。农机行业也将突破部门所有制的界限,以具有一定机械制造和设计能力的企业为中心,通过资产重组,扭转企业规模小、专门化工协作水平低、技术水平落后的状况,适应农民生产需要,提高产品质量。
(2)化肥、农药将重点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应该看到,我国每年有相当数量的化肥、农药的进口,在相当程度上是国产化肥、农药在产品效力、质量和价格上不具有国际竞争能力,难以满足农民需要。因此,今后发展的重点主要是:化肥以高浓度化肥和复合肥为主,农药以新型高效化学农药为主。
高浓度化肥及复合肥。根据农业部门的预测,要实现2000年全国粮食产量5亿吨、棉花450万吨的目标,化肥需要量约为4000万吨,氮磷钾比例为1:0.4:0.3。与1995年相比, 化肥产量需增加1200万吨,磷肥和钾肥的比例将较大幅度增加。此外,我国果园、菜园等作物也需要大量化肥。近期化肥的需求潜力仍然很大,化肥的生产还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主要是尿素、磷铵和氮磷钾复合肥的需求量增加较大。
新型高效化学农药。目前我国农药工业的发展重点是调整产品结构,提高质量,增加新品种,提高原料及中间体的自给水平,重点发展高效、安全、高效益的农药新品种,如拟除虫菊酯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磺酰脲类除草剂、三唑类杀菌剂和植物生产调节剂。在新剂型方面应重点发展水分散粒剂、悬浮剂、高质量可湿性粉剂、水乳剂、烟剂、热雾剂、颗粒剂及对环境影响小的新剂型。
3.以城市龙头企业为中心,在城市周围建立与之分工协作的大量农村工业企业,塑造与市场经济和国际竞争相适应、与比较优势相一致的新型城乡分工体系。具体来说,城乡工业的分工应该在三个方面得到调整:一是一些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纺织初步加工业和其他一些在布局上具有原料地指向特征的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如加工较简单的食品加工制造、饲料工业和造纸工业等,宜尽快调整,向城郊和农村转移。二是将一些零部件工业和部分占地大、污染也较大的重化工业工艺向城郊、农村转移。三是抓紧对农村大量的小钢铁、小化肥、小水泥进行整顿、改组、改造。
上述三方面并不是孤立地进行调整,而是要考虑到各自的基础、各自的优势和相互的优化组合。如城市原来技术水平较高、规模较大、基础较好的大中型纺织企业,可以从一般性纺织产品和加工工艺中退出,重点进行信息的收集和加工处理、新产品开发设计,以及进行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印染、后加工处理和销售网络的建立,建成一个具有自己品牌和中心地位的龙头企业,并将城市周围大量的农村纺织工业企业组织协调起来,为其提供技术、面料、式样和加工任务,建立一个以城市龙头企业为中心、以城乡尤其是乡村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为分包企业的、具有广泛分工协作的企业集团与分工协作体系。不但纺织企业如此,对一些重化工企业也可以实行同样的办法。
与此同时,对农村的重化工企业应分类处理,一是对那些技术经济条件较好的企业,通过股份制、合作制等多种形式,鼓励多种投资主体的联合,促使其进行设备改造,上规模,上档次,走上规模经济和分工协作之路;二是对那些污染大、缺乏规模经济、产品质量低劣的“五小”重化工业进行清理和整顿,对那些污染严重难以治理的要依法“关、停、并、转”。
四、相关条件及配套措施
1.面向农村市场的工业结构调整主要是产品结构的调整,国家的着力点主要是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工业生产企业转变观念,深入市场研究,适应市场细化分工的特点,重视面向农村市场的产品开发。同时,支持建立有关中介、咨询等服务机构,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指导。
2.建立支农工业的支持体系。首先,通过优先贷款,加强对现有农用工业企业进行改组和技术改造,并通过设立专项科研开发基金增加支农产品的技术开发投入。其次,国家应在资金、税收等方面采取措施,扶持农用工业,解决因季节性消费而易产生农用工业生产中出现的资金不足的问题。第三,鼓励农用车、农用机械生产企业与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开展广泛的合作,提高研究与开发水平,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的质量、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最终形成国际竞争能力。
3.加快农村电力、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环境。首先需要加大政府在农村电站、输变电设备和线路、公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同时,鼓励农民集资办小水电、风力发电,共建小水塔,尽快解决农村家庭家电消费所需的电和水。
4.以小城镇为农村市场的中心,扩大农村商业网点,加快农村市场建设,把售后服务、技术服务向农村延伸。首先,要解决农村对家电产品、农业机械产品经常出现的购买难、出了问题维修更难的局面。工商企业要创造条件将维修技术服务力量进一步延伸到农村,尤其是延伸到县城与乡镇,扩大维修网络,大力加强对农村家用电器维修人员的培训,搞好售后服务,解决农民购买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的后顾之忧。第二,以小城镇和大中城市的城乡结合部为中心,大力发展农村流通体系。把日用工业品的经营重点向农村扩张。第三,要加强农村市场管理和法制建设,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下乡。
5.采取多种销售方式,开拓农村市场新领域。如对购买农用机械、农用汽车的农户,可在政府、保险公司担保下由银行提供小额贷款,或开展租赁业务;开辟旧货市场,推动城乡之间“动态性升级消费”。同时,积极发展农资经营代理制、连锁制和配送制等新型经营方式。
6.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农产品购销体制,鼓励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在原料产地就近加工增值,推广“公司或合作社+农户”形式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贸易一条龙,促进城乡工业的合理配置。
7.打破地区分割、部门分割状态,建立以提高竞争能力为核心、促进生产要素部门间和地区间自由流动的机制,为塑造城乡一体化的资源配置格局提供机制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