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洁莉
秦皇岛军工医院 河北 秦皇岛 066000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306-01
急诊科院前、院内的急救物品管理在院内和科内的护理质量标准要求中都是要求完好率达到100%,主要包括急救药品、急救器材、一次性使用物品的管理,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安全,关系到患者抢救结果的成败.完好率高的前提就是管理质量也要到位,如仪器的交接、一次性物品的补充、抢救药品的清点都是交班时的重中之重,但是由于二级医院在抢救数量上非常有限,所以以上问题护士重视不够,不能严格要求做到各项清点、交接,如抢救药物有些护士只是看一下数量,不能做到仔细认真查对、清点.针对日常护理质量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我院急诊科于2014年3月开始对院前、院内急救物品在原有的管理模式基础上进行精细化管理,经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急诊科院前、院内的急救物品护理部每周进行抽查一次,科内质控每周进行检查一次,内容主要有急救药品、一次性物品的效期、基数、记录等情况,还包括急救器材的使用、维修、保养、记录情况.2013年3月-2014年2月原有管理模式为对照组,总结急救物品院内、科内检查,共检查35次,记录发现问题29次,包括有一次性物品基数不符5次,交接班记录不完善6次,物品缺失5次,仪器保养不及时6次,抢救物品使用后不及时归位7次.于2014年3月-2015年2月对急诊科院前、院内急救物品精细化管理为实验组,总结急救物品院内、科内检查,共检查35次,记录发现问题10次,一次性物品基数不符2次,交接班记录不完善0次,物品缺失2次,仪器保养不及时3次,抢救物品使用后不及时归位3次.两组在质控检查次数、急救物品的种类、数量及科内护理人员结构等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对照组为原有管理模式方法是:各种急救器材及一次性物品定位放置、定人保管、定时检查、班班清点、交接;各种抢救药品定人保管、定点放置、定量供应及用后补充、班班清点、交接、记录.实验组对急救物品在原有的管理模式基础上进行精细化管理措施.方法为:各种抢救仪器进行分组、编号、建立各项仪器交接班本,例如心电图机进行①、②、③等编号,确定责任人,各班次必须打开仪器、试机、走纸进行交接、记录,责任人每周保证检查、保养、记录一次,科内设定质控员进行每周检查一次,护士长不定期抽查;一次性物品固定放置,黏贴标识,班班清点、补充,急救箱及抢救车内建立物品交接本,按照药品及一次性物品清单进行清点、交接、查对,确定责任人,负责每周对急救箱、抢救车物品进行清点、检查、记录,护士长两周检查一次并记录.对两组质控数据进行比较.1.2.2 观察指标:检查次数 问题总数(包括物品缺失、基数不符、记录不完善、仪器保养不及时、抢救物品使用后不及时归位)1.2.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对观察数据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代表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对急诊科院前、院内急救物品进行精细化管理前后两组质控检查数据存在显著差异见表精细化管理前后护理部、急诊科质控检查结果比较
3 讨论3.1 院前、院内急救物品的精细化管理方法,确保了急救物品完好率达到100% 对原有抢救仪器分组、编号、建立各仪器交接班本;不仅符合二级甲等医院审核要求,更加细化了抢救仪器的管理工作,补充了很多原有管理模式的疏忽,各种仪器都能在开机、交接时发现问题,及时分析、整改,班班交接、记录分清了责任,也增加了护士的责任心,保证了记录的及时、真实、准确性,不再像以前一样出现问题划不清责任人,都要追溯到前一班次. 3.2 细化了清点过程,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通过对急救物品的精细化管理, 仔细交接、及时发现问题,避免了原来的交接不细致,等到工作时才发现问题的现象.如一次性物品用后不及时补充,院前出车后患者需要,但不能提供; 院前转运患者到其他医院时,丢失物品后交接班不仔细不能及时发现,导致再次出车时发现等现象都是医疗纠纷的隐患.通过精细化管理方法,护士增强了责任心,每次出车后及时清点物品,发现丢失立即查找,避免了安全隐患. 有些人认为细化清点过程可能会延长交接班时间,但我科护士适应了管理模式后可以与以前交接班时间对等.
4 总结总之,应用院前、院内急救物品精细化管理方法,不仅保证了急救物品的完好、备用,而且归避了护理安全隐患,提高了护士责任心,减少了由于交接班不仔细带来的繁琐工作量,较原有管理模式优势显著.
论文作者:王洁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
标签:物品论文; 交接班论文; 院内论文; 精细化论文; 仪器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方法论文; 《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