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院校基层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封涵,丁爱家,赵海霖,徐浩然,张兴权
(空军工程大学航空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摘 要: 结合本单位的基层文化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与成果经验,本文阐述了军队院校基层单位在团支部、军人委员会等的工作模式经验,拓展学员眼界,提升学员各方面能力素质。进行了基层单位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是卓有成效的。
关键词: 军队院校;文化建设;团支部;军人委员会
当今时代,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它已经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更为我们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我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校是继承和传播文化的阵地,院校文化更是一座学校的灵魂和精神家园,良好的院校文化对于学员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院校基层单位作为院校中学员的直接管理组织,是军队院校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如何建设好院校文化,在于如何建设好基层单位文化。
一 军队院校基层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与意义
(一) 树立正确思想风向标
当今社会文化多元,思想多变,基层单位需要在文化领域占领思想高地,引导官兵的思想,保证绝对纯洁,绝对忠诚,绝对可靠。同时,军队院校作为高素质军事人才成长的重要摇篮,其具有的强大生命力、战斗力和感召力,更是院校文化力量的一种显著表现,军队院校要培养高素质人才,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声誉,必须构建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成长环境,这两者是紧密项链不可分的。在日常党团活动各小组会议中,将先进思想,正确思想通过各种形式耳濡目染的让学员内心坚定理想信念,凝聚连队精神,使基层单位官兵心中共同燃起信念的火炬,连队朝着健康向上具有强大战斗力的方向迈去。
(二) 提供学员成才成长的平台
当下军队院校编制为各学员队直接管理,学员的日常学习训练生活与学员队密不可分,因此学员队需要设立相应的组织、渠道供学员更好地发展。团支部军人委员会作为基层连队的一部分,可以承担起连队文化风气的建设。学员的课外活动比如定期组织足球、篮球比赛,节假日组织八一晚会,建党晚会等;军人委员会在演讲比赛,节日主题活动等;另外可以设立额外的俱乐部、工程坊组织联系相应的学科竞赛等。通过这些基层连队的组织给广大学员提供很大的平台与提升空间。
(三) 以小见大,基层单位打造特色院校文化传承
基层单位从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文化传承。
没有思想解放就没有改革开放,一次大的思想解放,将会达成进一步改革的方向性的共识,因此思想解放永远在路上。
团支部,军人委员会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一些学员参与度不高,有些还有有抵触情绪。团支部精心策划组织一场活动之后,得到平平反响,久而久之,组织内部内动力不足,无法长期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在单位内,团支部与军人委员会部分功能有重合,一项工作由谁牵头,由谁执行没有统一的制度。有些情况下,易造成负责人不清,执行者无头绪的混乱情况。
团支部与军人委员会是由队内各个连队内人才聚合,在行政上不参与连队行政管理,在部署任务后执行阶段没有直接调动连队人员的权利,需要与连队协调共同组织,有时连内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意配合,导致工作受阻,完成标准不高,甚至出现工作停滞的情况。
三 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 人员构成层面
首先,根据分配任务的难易程度,将不同难度的任务划分给相应能级的人员负责执行,合理利用人力资源,防止出现“杀鸡牛刀”或是人员能力不足无法完成工作的情况。其次,做好与连队的关系协调,在完成工作过程中要与连内时刻保持联系,在请销假与出公差方面做好与连队的协调。
(二) 开展工作方面
物质文化建设方面,为基层单位各组织部门提供场所。团支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场所;进行学科竞赛的场所;队文化建设场所。使广大学员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空间从各方面提升自身能力素质。另外,基层单位与学院学校对接联系,由学院大学打造文化项目,党史馆、校史馆、英烈人物雕像等;提高奖励奖金,加大补助力度等等,让学员切实感受到组织单位的人文关怀。
(三) 组织体制方面
精神文化建设方面,通过阅读小组,阅读分享会等形式,充实学员的精神世界。集体组织对毛泽东,邓小平等革命前辈的巨著的导读通过书籍的冲刷,高扬主旋律,用先进军事文化占领官兵的思想高地。当今社会多元文化并行,敌对势力趁机输入不良文化,文化建设要守住思想的高地,永葆政治本色,确保军队院校建设的正确方向。
团支部与军人委员会是学员队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团支部,军人委员会工作顺利开展。在选择组成人员时,首先,要优先选择有管理经验、扎实理论功底、责任心强并且有意愿为集体效力的人才构成框架,将连队内有上进心的学员拢在一起。实时动态调整人员构成,选贤举能。其次,根据部门内人员的能力层次,将人员划分为不同的能级,分级管理,因材施教。
滑动聚束方式下波束在地面照射区域具有一定移动速度vf,因此在增加定点聚束每个波位脉冲驻留数,打破波束扫描速度与飞机平台速度的平衡,进而使得波束在地面照射区域具有一定的移动速度。这里引进滑动系数k(k≥1),滑动聚束方式下,波位驻留脉数N0=k·R·sin(θv)/va·PRF,通过设置k的取值,调节波束在地面的滑动速度。
另一方面,奖励机制不完善,除了团支部与军人委员会主要负责人,其余人在评功授奖和入党评优方面缺乏考量,造成一些学员在努力工作之后成绩无法得到肯定。
四 建强基层单位文化建设的探索
团支部与军人委员会作为基层学员队专门负责文化建设的部门,要明白主导方向,明确工作理念,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建设活动。对于学员的成长成才起到引导辅助作用。
(一) 组成人员的选择
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引下,《教育学》(第七版)的教学理论部分的变化也是巨大的。在教学概念中,人在教学中的地位提高了,尤其是学生成了更为引人关注的一方,成了教学的重心与目的。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往与互动突显出来了,解决师生关系及生生关系,亦即主体间性的问题,也成了关注的重大问题。虽然教师仍是教学的组织者与引导者,但他是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服务的。如何循循善诱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让学生依靠自己已有的经验去观察、思考、学习或探索新的课题,生动活泼主动地获取知识是教学的根本。好的教学应当将教的能动性与学的能动性相互沟通与紧密配合,才能使教学发挥出完整的能动性,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 工作方式的调整
首先具有一定特长一定能力的学员在学员队伍中占少数,开展工作时会遇到人员不足,且因为开展工作时常为少部分学员,只有这少部分学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直接提高,多数学员没有直接提升。在面对复杂,困难的工作时,个别人员会表现出明显的畏难情绪,甚至用消极怠工的方式对待工作。其次人员能力素质不一,有人能力高有人之前没有经验,工作标准不统一。在单位团支部军人委员会等各种组织中任务无法顺利完成。
由式(4)、(5)和(6)可知,与H+存在加质子反应,同时和HCO3-均可以与Mg2+形成配合物。当pH为5~7时,由于以上反应的存在,游离减少,同时由于游离趋近于0(当pH为5~7时,[Mg2+]值较高,如图2所示)。当pH为7~14时,由于加质子作用逐渐减弱,且少量Mg2+与Ida2-形成配合物,导致一定量的游离被释放出来,升高,当pH>11时,加质子作用基本消失,变化平缓。值得注意的是,当[Ida2-]T为0~0.5 mol·L-1且pH>12.5时,略微有所增加。这是由于体系中[Mg2+]含量降低(如图2所示),而受制于Ksp造成的。
(三) 组织体制的优化
为建强基层学员队文化建设,让军队文化在基层单位找到落脚点。将团支部下划出明不同职能的分组,明确负责人分别负责文体活动,新闻报道,视频摄影宣传等模块,全方位打造学员队文化生活的空间。团支部由队领导直接管理,定期组织团支部工作会议,定期组织与连队的交流会议。极大地改善了团支部与其他部门的协调问题,明确了团支部工作范围、流程。解决了一般学员队队内文化氛围偏弱的问题。
五 基层学员队文化建设实践的显著成效
本文作者所在学员队经过多年的探索,为充分发挥学员团支部功能,提高基层学员队文化氛围和明确鲜明政治导向,促进学员成长成才,针对团支部的职能,充分将团支部打造成多功能一体化的学员文化生活“充电站”。团支部在元旦,清明,五一,七一,国庆等重大节日均组织了非常出色的活动,节日晚会、读书分享、原创歌曲、结合科技采用网上提问的形式学习政治理论等等,受到领导高度赞扬与官兵一致好评。
六 结论
本文首先阐述了基层单位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其次,客观分析了基层单位文化建设部门在人员构成,开展工作,组织体制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实践与探索;最后通过本单位多年实践证明这种基层学员队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是成效显著的。
周恩来总理在中国前途迷茫之时就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目标,在其奋斗中苦难重重,艰难险阻更是数不胜数,可是周总理却能为了目标迎难而上,披荆斩棘;海伦·凯勒的故事更是感人,一个正常人要想在文学领域中取得成就也是难上加难,更别说是一个聋哑人了,可偏偏就这么一个聋哑人凭借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写下了传世之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书籍,令后人不断挑灯捧读。这激励着学生要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与生活的艰难做斗争。阅读了这些书籍,学生会自觉健全自身的品格和人格,在语文学习中不仅兴趣浓厚而且会严于律己,自觉学好语文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 申月. 浅析军队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途径[J]. 投资与合作, 2014(5):361-362.
[2] 佘颖颖. 刍议军队院校精神文化建设[J]. 教育教学论坛,2010(22):171-171.
[3] 李桂明, 陈祥余, 李向成. 军校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1(3):60-62.
本文引用格式: 封涵 等.军队院校基层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 教育现代化,2019,6(19):83-84.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19.035
作者简介: 封涵,男,汉族,青海西宁人,空军工程大学航空工程学院学员,本科学历,研究方向:飞行器动力工程。
标签:军队院校论文; 文化建设论文; 团支部论文; 军人委员会论文; 空军工程大学航空工程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