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风险管理论文_陈明燕,王娟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医院内二科

【摘 要】目的:探寻加强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病情稳定所需时间及预后的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某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随机分配5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的50名患者我院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传统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也随机分配50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传统常规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加以风险管理的优质护理措施。对比并分析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在受到护理后的康复和预后效果。结果:经问卷调查显示对照组的患者的病情稳定所需时间平均为15-20天,而观察组的患者的病情稳定所需时间为20-25天。据患者及主述显示,对照组患者预后较好但仍有不足,而观察组的预后效果超出预期。结论: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风险的管理不仅可以带给缩短病情稳定所花费时间,同时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风险管理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strengthening cardiovascular internal medicine in severe cases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internal medicine in severe influence on the effects of time needed for a stable condition and prognosis. Methods:a hospital in March 2016 to March 2017 cardiovascular internal medicine in severe case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indicator metho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control group randomly assigned 50 patients,giving the control group of 50 patients of cardiovascular internal medicine in severe patients in our traditional routine nurs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lso randomly assigned 50 patients,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traditional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care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internal medicine in severe,giving patients to high quality nursing measures of risk management.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and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by nursing after the rehabilitation and prognosis of effect. Results: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ondition required for an average of 15 to 20 days,the time needed for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in stable condition for 20 to 25 days.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 and this shows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prognosis is good but there are still insufficient,and the prognosis of group effect more than expected. Conclusion:cardiovascular internal medicine in severe cases of the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can not only to shorten the time spent in a stable condition,improved patient satisfaction at the same time,improve the nursing quality.

Key words:cardiovascular internal medicine;In severe cases;Nursing;Risk management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将某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入的100例心内科重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0例,观察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53--69岁,平均年龄61岁。观察组患者年龄57--73岁,平均年龄65岁。对比随机分配的这两组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它们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的方法

1.2.1对照组的护理措施

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常规的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和护理。

1.2.2观察组的护理措施

给予观察组患者进行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评估和合理管理,该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各位医务工作者对重症患者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和管理的优质护理服务,即在上述对照组的常规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护理风险管理,具体做法如下:

(一)评估风险

认真评估患者自身的各项情况并仔细详细记录:心血管内科的重症患者不仅有心血管循环系统的器质性病变,同时还伴有多个器官的受累和功能的受损甚至是衰竭,病人很有可能出现心律失常,房颤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可能会增加护理风险。

用药护理存在的隐患: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多是合并其他内脏器官病变,通常需要用到许多药物,并且给药途径也需要很多,比如口服,肌肉注射,静脉输液等等,不仅可能对病人造成机械性创伤,而且各种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也需要特别注意,因此也增加了护理风险。

护理治疗仪器存在的风险: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需要借助各种设备辅助治疗或者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例如心电监护机器,呼吸机,吸氧装置等等,如果在护理操作过程之中出现机器设备故障,加之一些护理工作人员自身的操作不够流畅和规范,病人心理紧张焦虑,配合度极其低下,那么可能又提高了护理风险。

④护理工作人员的素养和素质:如果责任护士和管床护士责任心不够强,护理过程中不够细心耐心,对一系列的突发状况判断力差,随机应变能力不足,可能增加护理风险。

⑤病人家属或陪床的合作度:如果出现病人的家属和陪床不理解不配合不支持各种护理操作的情况,甚至拒绝治疗的情况,又极大的增加了护理风险。

(二)干预方法

严格实行追责制,成立专人督导小组:对患者的情况必须做到一经发现立即记录并及时报告医生,责任护士和管床护士要做到对自己的病人的情况了如指掌。

加强用药护理,做到安全用药:明确患者所合并的病变和已经出现的并发症,必须严格遵医嘱用药,在用药中严格实施无菌技术和操作前中后的三查七对,明确药物配伍禁忌,按正确的给药途径和给药顺序给药。

安全使用医疗仪器设备,防范风险: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洗消毒和故障排查发现故障立即报修,不得使用。另一方面对护理操作人员进行仪器设备使用的培训和指导,安全高效地使用设备进行辅助性治疗。

④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加强考核:对护理工作人员制定一系列切合实际的考核标准并且严格实行。同时加强护士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她们的责任意识和对病人的关怀意识,做到有责任感有同情心。

⑤加强和家属的沟通:做到耐心细致的和患者家属沟通,报告病人病情,合理解释每项护理操作的目的,以取得家属的支持,同时增强对病人和家属的心理护理和心理疏导。

1.2.3效果的判定标准: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将患者在医院心血管内科院住院期间的病情稳定用的时间和对护理的满意度设为问卷调查的内容。满意程度分为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问卷总分100分,分为三个等级,0-35分、35-70分、70-100分.

1.2.4统计方法:根据收集与整理两组患者的调查报告,使用SS18.0的统计软件,当P<0.05时,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根据对两组患者的问卷调查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为对照组患者平均评分为75.3分,而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评分为87.2分。对照组患者的总体满意程度为76.8%,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满意程度为95.6%,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后的数据结果相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结果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问卷评分情况比较

4讨论

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重症患者大多都伴有其他的内脏器官病变和一些并发症,在护理过程之中风险较大,所以必须要求加强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工作,护士要做到提高护理风险意识,提高自己的判断力,才能增强护理效率,改善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霍世英,黄叶莉.临床病人安全用药的管理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5):371.

[2]陈花棉.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J].护理进修杂志,2013,28(13):1203-1204.

[3]谢艺玲.浅谈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及防范策略[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5):178-179.

论文作者:陈明燕,王娟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4

标签:;  ;  ;  ;  ;  ;  ;  ;  

浅析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风险管理论文_陈明燕,王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