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馈线自动化在GIS上实现的研究论文_刘翠玲,齐娟

刘翠玲 齐娟

(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 350318)

摘要 随着城市的发展,社会对于电力也具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此种情况下,配电自动化管理则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在本文中,将就电力馈线自动化在GIS上的实现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电力馈线自动化;GIS;实现;

1 引言

电力是一个城市综合水平的体现,在现今城市工业建设、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的情况下,对于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也具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配电自动化是我国电力事业大力建设的一项工作内容,通过同GIS技术的结合,能够获得非常好的应用效果。

 

2 GIS系统概述

GIS,即地理信息学,是信息学同地球科学的组成。其包括有应用数学、遥感、计算机以及测绘等内容,是一门科技性、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对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而随着近年来我国计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也逐渐从传统的地形图向着地理信息的数字化信息发展。目前,GIS具有着以下发展趋势:第一,地理信息系统同遥感图像处理间融合,不仅能够在同一个界面中对文字以及图形等数据进行处理,且能够通过DBMS的应用对更为复杂的数据进行处理;第二,空间分析功能获得了更好的完善,能够帮助人员通过解决模型以及数学规划模型的应用开展决策;第三,能够对数据模型以及结构等进行深入的处理,以此对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及灵活性进行提升。在上述功能实现中,需要对软件以及空间数据库进行应用,以此起到计量统计、规划管理以及辅助决策等作用。

3 电力馈线自动化结构设计

在电力馈线自动化结构设计中,其需要能够对以下功能进行实现:第一,SCADA能够具有对于数据的采集以及处理功能,且能够实现报警信号的处理以及报表生成,能够实时对系统目前的运行情况进行反映;第二,能够对包括不同类型变压器、线路、母线以及开关的物理元件库进行设置,通过该元件库对不同元件的状态以及性质进行明确,进而在此基础上对节点模型进行构建。同时,需要对网络拓扑进行分析,通过不同图表以及颜色的应用对接地以及带电等状况进行表示。此外,对于具有不同性质的故障段,需要能够对有色、动态的报警信号进行发出;第三,在网络运行方面,需要能够以计算的方式获得不同负荷点的电压值以及节点潮流功率,在这部分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而在以往数据把握的基础上,则可以对区域负荷模型进行构建,通过相关历史数据的把握预测未来电网的负荷变化情况,更好的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第四,以开放原则对分级、分层的电力馈线自动化系统进行设置,一般来说,其可以分为配变层、中心层以及馈线层这几种。其中,XTFA通讯的任务主要是负责RS232串行接口以及网络接口,而如果现场传输的通信接口为并行多串特征,则需要在对终端服务器进行选择的基础上通过网络方式实现其同前置系统间的连接,而接口串行接口数量在4个以下,则可以直接将其同前置系统实现连接。对于该系统而言,其正是在地理信息系统上构建的,具有着面向用户的特征,以此能够更好的帮助人员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掌握;第五,对于GIS接口以及配网系统而言,其都是具有独立特征的程序进程,两者会以内存映像文件的方式对数据实现交换。同时,在工作具体开展中,也会按照专用线程的方式进行信息的查询,且能够以交换请求的提供对数据进行检查;第六,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其适合应用在配电站、配电网线路图以及用户信息等,且能够对电网状态实现监控,在此基础上对空间分析功能的实现提供基础依据。在电网运行中,地形图以及原理图是地理信息系统中对电网状态进行表现的方式,其中,原理图相对简略,具有着一定的示意性,即通过更为清晰以及简化的方式对电网结线状态进行展示,也是很多电力工作人员更习惯使用的方式。而对于地形图而言,则具有更为专业的特点,即通过地理位置坐标的应用进行表示,不仅更为准确,且能够将地形图同城市街道等进行结合,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对电网线路进行体现。

4 GIS中电力馈线自动化实现

4.1 数据模型构建

对于空间分析结果而言,其是目前众多数据分析技术中的一种,其形成同目标属性描述信息以及所处空间位置具有密切的关系。当目标空间结构情况不同时,也会对最终的分析结果产生影响。对于电网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而言,其实现的目的就是为配电网的科学管理提供支持,而电网数据以及拓扑结构空间属性则是实施空间分析工作最为关键的数据类型。在配电网工作中,配电网拓扑结构是重要依据,而邻接表则是计算机设备对于图形进行表达的重要方式,其主要内容由于前向链域、后向链域以及信息域的表头节点对其进行组成。边表表目方面,其由起始节点号、终点节点号、信息域以及前后向链域组成的。而对于无向图邻接表来说,其则能够以较为直观的方式表现系统的物理拓扑关系,在对该表实际进行构建时,需要以两种形式进行数据输入,需要以拓扑关系为依据的基础上每一条边输入一次。

4.2 停电范围分析显示

从理论角度看来,对于停电范围的分析,其本质就是对图的连通性进行分析。在杆塔、开关以及电线拓扑关系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杆刀分合状态,则能够对连通性分析进行开展,进而在不断分析的过程中对实际供电范围以及故障范围进行明确。同时,还能够在此基础上对停电范围的示意图进行提供,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对调度人员故障解决对策的确定与实施提供便利。在此过程中,如果网线供电能够得到恢复,电源点则可以通过逆向拓扑搜索的方式进行查找,对供电恢复方案进行获取。并通过断路器以及联网开关的应用实施遥控,保证供电能够及时恢复正常。在具体分析算法方面:首先,在掌握数据库馈线终端以及电网运行拓扑状态信息的基础上从故障点入手,对图进行逆向追踪。同时,可以从目前点指针对应表目为依据,对最近距离的前向节点进行获得;其次,如果在之前步骤确定完毕的节点处于带电状态,则可以按照其为基础重复获取最近距离的前向节点;再次,如果在结点确定后,发现其没有处在正常的带电状态,则说明该节点位置具有故障问题,需要在联络开关到下游结点间进行搜索,对供电恢复方案进行确定;最后,如果该节点为无电力供应状态,则可以认定其同结点之间的线路存在故障,需要在联络开关到下游结点间进行搜索,对最终的供电恢复方案进行确定。而如果范围已经达到电源位置,则可以看是否为变电站自身存在故障。

4.3 动态库技术

动态链接库由可执行模块组成,其作用是对代码、资源以及数据等提供支持。在激活文件同动态链接库间,两者相互保持独立,且能够在加载中对调用地址的转换进行完成,无需对可执行模块进行重新编译及调用便可以实现查找故障以及内部修订操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该项工作的难度。

5 结束语

馈线自动化是配电系统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做好相关技术的把握与应用,以此推动配电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立红.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馈线自动化建设方案的研究[J].电子世界.2014(05):41-42.

[2]王聪,刘悦.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馈线自动化建设方案的研究[J].电子世界.2013(24):70-71.

论文作者:刘翠玲,齐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8

标签:;  ;  ;  ;  ;  ;  ;  ;  

电力馈线自动化在GIS上实现的研究论文_刘翠玲,齐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