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铁由于自身所具备的特殊性,对通信系统要求较为严格。地铁通信传输系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达到特殊业务流量,也可实现普通通信信息传输的目的;另外其还具备可扩展性和可靠性,地铁通信不仅要对目前网络通信状况加以满足,还应当支持将来的轨道扩展,其可靠性体现在站点和停车场安全、运行中乘客安全及运行正常。本文主要地铁通信传输技术进行探索,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地铁通信;传输技术;运行安全
一、地铁通信传输系统特点
地铁具有节能减排、安全舒适、运输量大的特点,通信系统作为地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铁运营调度、车站间的联络等技术水平,关系到整体运营服务质量的优劣。具体特点如下:1.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使用上既要具有轨道特殊性,又符合通信规范,进而达到不仅可具特殊业务流量,也可实现普通通信信息传输的目的。2.可扩展性;地铁通信不仅要对目前网络通信状况加以满足,还应当支持将来的轨道扩展。3.可靠性;站点和停车场安全、运行中乘客安全及运行正常应当得到保证,因此,较高的速率及可靠性应为信息传输的特点。
二、地铁通信传输系统技术现状
地铁所具备的节能减排、安全舒适、运输量大等特点,地铁通信系统在满足地铁内部通信之外,还得满足乘客的通话需要,这就需要通信传输可靠、精准、迅速。当前我国地铁通信中因充分应用光纤设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诸多不足:为满足当代地铁交通需要,落后的传输方式有待改变,且在传输信息过程中,通常是调度员发出信息后,通过中继器放大信号,以将信息传送至个人,这样可在工作人员间传递信息,但无法满足公众需要,需要加以完善与创新。
三、地铁通信传输系统技术介绍
(一)数字化传输
PDH技术不足较多,如可靠安全性不佳、冗余过程的故障点、复杂系统结构等,无法实现良好的通信传输,而SDH技术则可克服以上不足,使得通信传输可以有效进行,而且,SDH可综合复用和精确交叉连接,且信息同步可通过光纤技术而实现,可高速传输同时,SDH具有较佳的兼容性,可和各通信传输设施顺畅互通,可实现合理信息机构的建设,于是,SDH成为了一种主要的地铁通信传输技术。
(二)OTN传输技术
开放性网络传输系统为木技术实质,主要在地铁领域被应用着,其对系统所需功能与接口进行集成,木技术的特点主要有:对多专业接口进行集成、接受一体化系统和信息传输、对业务一步复用、统一化网络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主要包括四部分:①接II模块,为重要OTN系统的组成部分,即系统间互相关联的结构设备;②网络管理系统,其通过PC机和windows系统的结合,并使图形化的通讯界面通过NT平台实现,特点是操作便捷、可移动,可联结与管理各通讯传输网节点;③宽带光纤环适配器,主要用途是信息传达,可借助光信号传播各收取系统信息,并至各接II模块;④节点机箱.对相关传输设施加以运用.交换及传输所有接口信号。
在地铁通信传输中,木技术得到了普遍应用,无须辅助设备、运行快、操作容易为其优点,但也存在不足,主要有:较为复杂的售后服务,且售后时必须由出厂企业维护处理技术系统,同时,会花费较多的资金。
(三)多生成树协议传输
本技术属于多项传输技术,又称MSTP传输技术,其引用发展是以SDH技术为基础的。在运行技术中,可在统一网络设备中将多个应用于DXC , WDM终端、SDH复用器等通信传输中的独立设备加以集成,管理及控制多个设备变得更为方便,且诸多人力可因统一化的管理设备得到节省。在局域网中此系统优势明显,其为一种主流的应用于局域网中技术,可融合多个通信传输网络节点。本技术特点为对运行用户有独立生成树协议,且具较广应用环境,运行时的模式可为全双工、自适应等,可对MAC地址学习于运行中。
将RPR over SDH引入,并将MPLS引入、使Qom被保证、将接入带宽公平性问题加以解决,支持多点至多点连接,支持LCAS机制及虚级联为第三代多生成树协议传输技术的显著特征。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业务和网络的一体化、综合化可因MSTP技术而实现〔不仅使网络层次简化、使用带宽效率提升,也使运营维护通信系统的成木被优化.具有较多可选择的厂家。
(四)ATM传输技术应用系统
本技术可对多种设备加以兼容与联通,互相传输信息得以实现,多是对综合业务借助宽带加以数字网络的传输,其有全球网络节点统一性,并可动态分配宽带传输,通信传输中网络运用率被充分提高了。
此外,异步复用的信息功能可在此技术中实现,并对更多业务应用和多媒体进行支持,某些图像的传输会出现在地铁通信传输中,图像的传输可因木技术的网络管理效能而变得较为方便、但木技术也存在不足:难以准确控制在自愈环中系统的倒换时间,于是,迂回保护路由器也不容易达成。
(五)弹性分组环技术
即RPR,为一新型光纤传输技术,其对基木环形组网加以利用,以实现数据包或数据分组的优化,并使通信效率提升。本技术优势是:①有较高的带宽利用率,分配带宽给用户可通过统计技术实现;②支持优化数据分组和突发数据;③数据实时性可被保证。
(六)IP网络技术
现在,不管是MAC地址、端口地址、还是IP地址,数据传输均以地址为基础、其具较长的传送、恢复时间,致使较之其他网络技术,其承载能力更低、通常会设计此技术于秒级,可维护网络结构,也可选择路由、IP接口可配以辅助设备于高速率接口,但无法对低速率接口(如音频)进行支持。
四、对地铁通信传输技术的选择
从上文所述诸多技术各具优点和缺点,比如,借助固定宽带,SDH技术可实现分配设置,但对其维护较为麻烦;若想用OTN技术传输信息.应当利用专用网络。且OTN技术的成本不菲;而在ATM技术中,可将多种网络建好实现较高传输速度,但成木也因较多的网络建设而提升;在轨道通信中应用IP技术具良好的可靠性及数据质量,比较适合;虽成木稍高,但RPR技术具有较多优点,可尝试在地铁通信传输中使用RPR技术;在造价、整体功能上,应用MSTP技术效果良好,在地铁通信传输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在实际轨道中,这些传输形式己得到应用,综合运行也可实现,均满足轨道传输要求、系统建设者应围绕如何使通信系统最佳、合适,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在科技水平及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背景下,单一通信技术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有限,这就要求建设者应当对各类技术特点综合考量,在实践中结合应用几种不同的通信传输技术。
五、结束语
当前我国地铁通信传输系统中,信息传输的流程与方式存在不足,有待改进,以充分满足公众实际需要为目的。现在的通信传输技术包括PDH技术、OTN技术、MSTP技术、IP网络技术等等,不同的技术各具不同的优缺点,工作人员应当对各类技术综合考量并合理应用,尽可能让地铁通信传输系统最为优异及合理。
参考文献:
[1] 刘超.试论地铁通信传输系统的技术选择[J].通讯世界,2015(11):58.?
[2] 周海峰.地铁通信传输系统技术的选择[J].中外企业家,2013(12S):215.?
[3] 郜中飞.地铁通信传输系统的分析[J].信息通信,2014(10):247.
[4] 陈相宁,谭玉平.浅谈地铁综合通信系统[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05).?
[5] 吴招锋,周俊,林必毅.地铁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0(06).
论文作者:黄浩淼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技术论文; 通信论文; 地铁论文; 系统论文; 信息论文; 网络论文; 较多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