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题材片:回顾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题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和我国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我们对我国抗日题材影片所走过的历史以时间的顺序作简单的回顾与展望,以实现总结历史,展望未来之目的。
一、抗日题材影片的历史回顾
抗日题材影片大致可分为二个历史阶级,一个是建国后的十七年,一个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姑且称之为新时期抗日题材片)。由于“文革”十年,抗日题材影片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即使有那么几部,在风格、样式及表现形式上也都类同于建国后十七年此类片,因此我们也就把它归于一类。
(一)建国后十七年抗日题材影片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电影工作者以极大的革命热情,积极投入革命战争题材片的拍摄,拍摄了约占当时影片总数三分之二的革命战争片,这一现象的出现,从社会文化及心理上说,有其深刻的原因:当硝烟弥漫的岁月刚刚过去,战争的印记还牢牢刻在人们的心上时,人们沉浸于胜利的喜悦和兴奋之中去回味战争。近距离地切入刚刚翻过去的历史,回忆峥嵘岁月的豪情主宰着银幕世界,这时期的革命战争片,包括反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片,反映抗日战争的影片和反映解放战争的影片。其中抗日题材的影片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也出现了一些较优秀的作品,形成了抗日题材影片最鼎盛最辉煌的时期,成为当时中国电影的主流。这些影片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以下成就与特点。
1、在主题开拓上表现了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给我们以强烈冲击。这种英雄主义精神,同旧中国电影与外国电影中的许多英雄不同,他们不是为了获取金钱、美女而奋斗,不是为了高官厚禄而冒险,也不是为了帮派小集团的利益而献身,他们是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而英勇战斗的。因此它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集体主义的革命英雄主义。其次是着力宣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它像红线一样贯穿于本期此类片之中,以朴实、真挚的笔触,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英勇不屈、勇敢顽强地奋斗与抗争,表现了人民群众对祖国赤热的感情。无论是《三进山城》中李向阳式的单个英雄,还是《中华儿女》中的英雄群像,或者是《地道战》、《地雷战》中的广大群众的形象,在他们身上都体现了一种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因而感人至深,给人打下深深的烙印,永久难忘。对振奋民族精神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这也是此类片虽几经历史的风尘,但仍常映不衰,魅力永存的根本所在。
2、把战场作为人物活动的主要场所予以表现,塑造战争中的英雄人物或英雄群像。把镜头直接对准血与火的战场,对准敌我的殊死搏杀,对准战场上人物的行为与心理,通过在战场与战争中的拚杀,塑造英雄人物和英雄群像。如《三进山城》中的李向阳,通过其集智慧与英勇于一身,三进山城的惊险事迹,塑造了一个中国的“夏伯阳”式的英雄;如《狼牙山五壮士》、《中华儿女》表现了我军战士与敌战斗到最后一息,宁死也不作俘虏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塑造了一群悲壮的英雄群像。筑就了抗日英雄的人物画廊。这也是此类片经久不衰的又一重要原因。
3、在美学追求上,多是以阳刚之美、战争悲壮残酷美和气势美为其审美特征,体现了一种“黄钟大吕”般的美学风格。把“歌颂倔强的、叱咤风云的和革命的无产者”(恩格斯语)作为摄影机瞄准的主要对象,通过英雄个体与英雄群体及全民族与日本侵略者的英勇抗争、殊死搏斗、顽强撕杀,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悲壮,体现了战争的一种气势美,通过表现人民在这场战争中的苦难和牺牲,并极力渲染,表现战争对人的折磨、摧残与毁灭,从而造成一种残酷与悲壮的崇高美。这种“黄钟大吕”“大江东去”的粗犷雄厚的艺术风格与气概,贯穿与体现在此期所有抗日影片中,因而通过整个银幕流淌出的是中华民族不甘屈辱英勇不屈的阳刚之美。通过这种美学追求,也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反侵略战争的革命历史画卷。
4、电影音乐尤其是电影歌曲成就令人注目。电影音乐作为电影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发挥了较好的功能。如每当听到那熟悉的音乐,人们就知道鬼子要进村了。这说明电影音乐在以声表意、声画对位方面处理得恰当而娴熟(当然后期形成雷同与公式化)。特别是电影中的歌曲,曲调优美,歌词质朴抒情,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有些歌曲至今仍久唱不衰。如《苦菜花》中的“苦菜花”,《铁道游击队》中的“弹起心爱的土琵琶”,《地道战》中的“毛主席的话儿记心间”等。这是后来许多电影插曲无法企及的。
5、影片普遍采用戏剧式叙述(事)结构。基本特点是从“冲突律”来安排故事情节。也就是以事件矛盾的发生、发展与解决的过程作为参照系,把一个战斗故事按着开端、发展、高潮与结尾的顺序加以安排,就象传统戏剧那样,“有头有尾,层次分明”的呈线性发展。这种结构一般说来故事都比较集中,人物个性比较鲜明,感情单纯而强烈,情节清晰明了,冲突紧张而又激烈,结局一般是正义战胜邪恶。这种戏剧结构,因适应中国人的欣赏与审美习惯,被普遍接受与认同。同时,这种戏剧结构也逐步走向完善与成熟。
在看到成就的同时,也应该或必须看到存在的缺憾,总的说来,其不足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对战争的认识与表现上,缺乏深入的开拓,缺乏深厚的文化内涵。具体的表现在揭示与反映以人为中心的战争生活方面,大多数影片停留在阶级斗争(军事的、政治的、思想的)层面上,不少影片甚至只局限在战略战术、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演绎与图解上,而未能对这场战争、这场战争中的人进行冷静的理性的反思与哲学的、历史的思考。从而在更高层次上,从民族文化、哲学意蕴等层面上来反映这场战争,从而在更为深远的意义上生发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所体现出的民族心理,民族精神,在更高层次意义上表现抗日战争中的中国“人”。
2、人物单纯,不够复杂与丰满,往往是从“概念出发,故事着手,安排人物,加上性格”。因而正面人物、英雄人物往往被理想化甚至神化。除了为国为民外,很难看到他们的七情六欲,敌人形象,大都是脸谱化、丑化,有的甚至是蠢化。由于对我方人物塑造上的这种模式化,减弱了英雄人物的复杂性,由于对敌方人物的蠢化,也减弱了我方人物及敌方人物的力度。因而使我方英雄人物及敌方人物显得单薄,不够丰满。也失却了人物较高的认识价值与审美价值,影响和制约着人们对那场战争、对民族的抗争在更深意蕴上的理解与把握。
3、影片风格样式比较单调,不够多样化也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不足。由于受传统的戏结构影响很深,因而无论是在影片的结构、构图、光线、对白等设计上,都显得呆板与浅薄。特别是在影片样式上,基本都是一个模式,大都是讲一个有头有尾的战斗故事,在影片的风格上大都是正剧或悲剧。抗日题材儿童片也只是《小兵张嘎》那么一两部,惊险片也与此相同,抗日题材喜剧片几乎没有。在叙事方式上大多局限于戏剧式、小说式。散文式、诗的结构可谓凤毛麟角。总的说来,样式、风格单一,缺乏丰富多采性。
4、电影语言比较贫乏。电影作为视听综合艺术,在世界范围内,此时期已经基本发育成熟了,各种技巧、语言及其表现手段已经相当丰富了。尤其是“纪实美学”思潮的崛起,电影所具有的独特语言或说它特有的表现手段、表现技巧——镜头结构及其组接,基本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镜语体系,已经显得丰富多采并富于创新。而此时的中国抗日题材电影,形式及手法仍比较拘谨老成,电影语言仍比较单调贫乏。由于影片结构受到传统戏剧式分幕分场的影响,因而很多影片场景集中、对话偏多、镜头运用单一呆板,淡入淡出、划入划出等传统组接手法运用很多。同时,为了适应电影审美经验不多,但民族审美趣味相沿成习的广大农村观众的需要,在镜头剪接时,很少使用可以省略时光过程的技法。因而导致许多影片节奏显得拖沓、沉闷。而此时早已风行世界影坛的长镜头、景深影头,除了在《小兵张嘎》等为数不多的影片中看到外,多数影片的创作者还没有以一种自觉的审美追求去认识它、运用它。
(二)新时期抗日题材影片
新时期抗日题材片,从数量上说要远逊于解放后十七年的抗日题材片。由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们对文革的反思和对现实生存状态的关注,电影工作者把镜头对准了较为近期的“文革”历史和扑面而来的现实生活,因而伤痕电影、寻根电影及反映当时现实生活的电影大量涌现,客观上忽视了抗日题材片的拍摄,使抗日题材片在历史的流程中,出现了一个断层带。而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指导下,抗日题材片,在经过几年的沉寂之后,在经过电影艺术家对电影的艺术本性充分认识与娴熟掌握之后,经过对那场残酷的持久的抗日战争认真反思与理性思考之后,抗日题材影片在八十年代后期,一改往昔的面孔,以新的主题、风格、样式出现在观众面前,呈现出一种多样性,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形成了抗日题材影片的一个新时期。较为突出并有某方面代表意义的作品有《血战台儿庄》、《长城大决战》、《战争子午线》、《晚钟》、《烈火金钢》、《清凉寺钟声》等。这一时期抗日影片按其主题与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种。
1、与以往大致类同的但在艺术上又有所创新的正面描写抗日战争的影片。这类影片与以往抗日题材影片一样,把战场作人物活动的场景,把镜头对准血与火的战场,描写战争中的英雄人物或英雄群像,主题也多是爱国主义与革命英雄主义。如《血战台儿庄》、《烈火金钢》、《长城大决战》等。其在审美特征上仍如十七年影片那种黄钟大吕般的美学风格,基本没大区别,只是在电影技巧、电影语言的运用与追求上,电影工作者更自觉也更成熟了。如《长城大决战》中“血肉长城”的大写意场景,这是十七年抗日题材影片少有的。另外,《血战台儿庄》是我国电影艺术第一次正面描写国民党军队抗日的影片,因而具有不同一般的政治意义与历史意义,使我们在回顾那段历史,认识那场战争时,能更好地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去认识与把握,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而影片《烈火金钢》则是我国拍就的第一部抗日战争题材“娱乐片”,它摆脱了以往抗日片严肃的面孔,使影片更具现代的可视性,特别是一些过去无法拍摄的枪战、打斗等场景,使此类片找到了与现代观众的“交汇点”,呈现了抗日题材影片的新样式,找到了一种新形势下适合广大观众欣赏趣味的抗日题材影片的新类型。其意义与价值也是不可低估的。此时的这种直面描写战争的影片,与建国后十七年正面描写战争的影片不同,体现了在艺术风格上、表现形式上或者是表现角度上的多样化追求。
2、理性地思考与表现战争的影片。代表作当属《战争子午线》与《晚钟》。同时它也标志着抗日题材片视点的新转变。此时,也许是时间拉开了历史的距离,艺术家们对那场战争的认识变得比以往冷静深刻的多了。思考、辩析,意象淡化了写实,战斗过程、具体的战争场面以及明确的胜负结果,不同程度地被推向后方,显得不那么清晰明朗了。他们从写实境界转向写意境界。不是从历史入手,而是从文化、人性角度入手去表现那场战争,战争从一种历史状态转化为文化状态。在审美表现上,也不再是那种黄钟大吕般的阳刚之美,而是给人以潺潺流水式的情感美和阴柔美。不是以塑造英雄人物为目的,而是以揭示战争背景下人物的心态、情感为主旨。如《战争子午线》表现的是当代人对现实和历史(即战争)的独特思考。影片采用了现在时空和过去时空相互交迭碰撞的手法,把战争对人的摧残推向了极致(战争使儿童变为战士),把战争对美的摧残推向了极致(牺牲的小女孩隐喻美的化身),表现了人类的悲剧,表达了对战争这一人类悲剧的理性思考。影片让历史中的人物穿越时空走到现在,有意识地阻隔观众走入过去故事的情境,进而达到理性地思考战争、历史、人生的目的。又如影片《晚钟),它在抗日题材片中较突出的一部。一是它选择的视点具有鲜明的当代特色,它对战争的表现是俯瞰式远距离的冷静与思考,表现的是通过战争去呼唤和平。八年的抗战,虽然胜利了,但胜利并不意味着大团圆的欢乐,因为还有战争的创伤,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物质与精神的灾难并没有结束。编导通过这种冷静的处理,呼唤人们反对不义之战,进而消灭战争温床,表达了一种和平的愿望。二是表现了战争给侵略者也带来了灾难。影片一些意向性的处理,充分揭示出战争给日本人民带来的灾难。三是影片注重了对侵略者人性人情的揭示。日俘人性的回归,既表现了侵略者在战争中的人性扭曲,又表现了人(无论敌、我)是可以反思战争诅咒和唾弃战争的。此片第一次在抗日题材影片中表现了侵略者的人性与人情。该片不是遵从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而是借助表现主义的手法,表达一种意念和感受,而不去追求生活真实,不去记录战争的胜利过程,而是冷静地剖析战争对人的命运与情感的影响,审视战争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从直面战争到背对战争,不在单纯地写战争,它涉猎到社会、人类、历史等博大精深的主题意蕴。
3、以表现中日和平友好为题旨的影片。这类影片虽然在数量上不多,但也在新时期抗日题材影片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谢晋的《清凉寺钟声》。此片从表层上看是谴责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的罪孽,实际上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思想主题。影片不是直接表现战争,而是把战争作为一条引线或背景,表现战争过后的几代人对和平的认同和呼唤,对中日长久友好的渴盼。通过以明镜法师(狗娃)到日本以佛学哲理讲释和平阐释了深刻的主题。既饱含着很深的人生哲理,又警喻着现实中日本对二战的认识与反思,找到了历史与现实的“交织点”。既表现了人性人情的美,又表现了那场战争对中日人民情感的毁损与重构。讴歌了深植了中日民间的传统友谊,传达出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和深刻的现实哲理。
总之抗日题材影片随着共和国的成长,走过了漫长的四十多年历程,这其中既有建国后十七年把战场作为主要活动场所的“走入战争”类型影片,也有改革开放后新时期把战争作为背景或远景的“走出战争”类型影片。总体看来,四十多年抗日战争题材影片的发展历史,构成了辉煌壮丽、丰富多采的抗日片电影系列,其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在总结此类片时,也应看到存在很多不容小视的缺憾,更主要的是我们总结抗日战争影片走过的历史道路,分析其得失,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拍好以后的抗日题材影片。
二、抗日战争题材片未来的走向与展望
无论从弘扬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还是反思战争,表现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一个民族的情感与理性,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等方面,都需要我们继续拍好抗日题材片。
当历史进入九十年代后期,抗日题材影片应该怎样拍呢?也就是说抗日题材片的路应该怎样走呢?我想,简单地说那就是既要“走入战争”又要“走出战争”。因为抗日题材影片必然离不开抗日战争这个特质,离不开残酷战争环境的真实刻划。因而首先必须走入战争表现正义之师同敌人的殊死搏斗,描绘出真实的战争氛围,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使人从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中得到深刻的教益,感受到抗日片那种悲壮的阳刚之美。只有走入战争拍出战争的残酷,才能有力度地刻画出人物形象的鲜明思想和性格,才能使抗日题材片本身增强其独特的审美价值。正如苏联影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那样,将人在战争中的苦难和牺牲渲染得极充分,极强烈,并不回避战争对人的摧残、折磨与毁灭,从而造成一种悲剧的美。
所谓走出战争,就是要在走入战争,把战争作为铁血撕杀进行表现的同时,从文化、哲学入手去表现战争,站在历史与哲学高度,用当代意识去审视那场战争,因为“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从而对战争更深刻的一面,“战争把人的真实心灵与情感行为显示了出来,把人还给了人“进行表现。也就是以表现战争中人的行为与情感——那种伟大的民族精神,那种英雄主义气概与爱国主义热情,那种生命的意义,那种人性的复杂性与人性人情美,那种灵魂世界的丰富多采,从而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和社会文化心理结构,一个民族的情感与理性,从而达到一种对那场战争历史的文化的哲学的和人类的思考。
所谓走入与走出战争,既要直面那场战争又要背对那场战争,既要写那场战争又要涉猎到社会、人类、历史等领域。既要写实境界又要写意境界。在形式和结构上,也并非传统抗日片单一的线性的,讲一个有头有尾完整故事的样式,而应是全方位的、开放性的、平视加鸟瞰式的。这样拍出的抗日题材片才能具有新的长久的魅力。
标签:抗日战争论文; 战争子午线论文; 长城大决战论文; 血战台儿庄论文; 烈火金钢论文; 战争论文; 中国电影论文; 武打片论文; 剧情片论文; 战争片论文; 抗战电视剧论文; 中国电视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