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乡土文化资源,让德育更“接地气”
洪兰贞/韩山师范学院
摘 要: 乡土文化资源能够为德育课程提供生动、具体、永不枯竭的丰富素材,促进德育的生活化。作为教师,要善于开发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在浓郁的乡土文化氛围中,找到身边的榜样,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审美。
关键词: 乡土文化 资源 德育 潮汕地区
曾记得一部电视纪录片,讲述一位老华侨不论搬到哪里,始终携带着一包东西,他视若瑰宝的珍藏,最后揭秘竟是故乡的一抔沙土。家乡是人们生活的地方,是游子魂思梦萦的所在。家乡的一切对我们来说是最真实、最亲切的,因此,善于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可以让德育更“接地气”。
本研究是利用弹幕软件在课堂中测试学生参与度,弹幕软件是华中科技大学微弹幕团队开发的微弹幕V1.9.0,有PC端和微信客户端。
一、德育课程引入乡土文化资源的必要性
无论古今中外,“德”在人才培养中都被置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系统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虽然,德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我们还是发现一部分青少年学生,或多或少存在国家意识弱化、民族自豪感减退、社会责任感缺乏、勤俭节约意识淡薄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和信息化时代的大发展,多元文化的冲击等大环境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不可否认,承担着德育主阵地任务的德育课程过于单调、枯燥,与民族文化脱钩,与现实生活脱节,使德育成为道德知识的灌输,这是德育实效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我们并非为了德育而开展道德教育,而是为了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贴近生活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因此,德育必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只有学生在生活中感知、体悟,才能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乡土文化就是与学生生活最紧密相关的而又容易熟视无睹的资源,其蕴含的文化底蕴与学校德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故融入乡土文化资源,让“高大上”的德育课程变得“接地气”,使德育回归生活,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一条必要途径。
血清CRP正常组、升高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4.00(7.25~19.75)、4.00(3.00~8.00)个月,正常组显著长于升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图1)。肿瘤标志物CA19-9、CEA升高是影响晚期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表2)。
对进入工地的人员进行安全帽佩戴检测,识别未佩戴安全帽的人员,确保安全生产;对工业生产线上的不合规操作、线路故障、残次品、仪表盘等事件进行识别警报,提升生产效率[6]。
二、德育课程引入乡土文化资源的可行性
坐落在汕头澄海区的红头船文化公园,记录了潮汕人民创新进取,敢闯敢拼的开拓精神。这些艰苦创业,敢为人先的事迹,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李嘉诚先生曾说:“我认为自己有足够的条件获得成功,因为我勤劳、节俭,有毅力,我肯求知,肯建立信誉”。一语道出了潮汕人民能在商界立足,被称之为“东方的犹太人”的关键。我们可以通过人物传记、访谈记录片等,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理想信念、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方面的教育,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三、乡土文化资源在德育中的运用
以潮汕地区为例,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而且潮汕文化集南粤土著文化、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于一体,内容格外丰富。淳朴的民风民俗、幽默诙谐的民谚歌谣、精美绝伦的民间艺术、历经沧桑的古迹遗存……都是可以挖掘的“源头活水”。笔者抛砖引玉,列举以下几点如何在德育课程中融入乡土文化:
(一)继承革命遗风,陶冶爱国主义情操
潮汕地区地处东南沿海,丘陵多,平原面积狭小,俗语说“三山六海一分地”。由于人口密度高,资源匮乏,迫使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外地谋求发展。特别是近代以来,战乱频发,民不聊生,一些潮汕人便乘坐红头船,远涉重洋,去往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谋生。所以有海内一个潮汕,海外一个潮汕之说。他们在陌生的国度,面对未知的世界,敢于探索,勇于拼搏,团结协作,守信重诺,不少人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其中的佼佼者如华人首富李嘉诚,南洋商业银行创办人庄世平,还有林百欣、向华强、谢慧如、蔡志明,不胜枚举。
(二)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现代政党政治条件下,政党与政党之间的本质区别不在于讲不讲政治,而在于讲什么样的政治、讲什么人的政治、讲什么政治观的政治。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无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由此决定了其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背离自己的本源、本质与初心。从产生到发展、从夺取政权到掌握政权、从组织形式到领导方式,各阶段、各环节、各方面都打上鲜明的政治印记,承载着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熔铸着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秉承着先进的理论指导和组织原则,代表着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厉行着刚性严格的政治纪律,实践着唯物辩证法等,这些特质集中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属性,内在规定了政党组织和成员的基本要求,从而诠释了讲政治这个与生俱来的政治基因和本质属性。
菌核病是油菜生长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病虫害,菌核病主要是在油菜生长初期发病,一般高发于油菜开花期,秋播油菜由于受到气温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菌核病的发病期一般会有不同程度的延长。油菜感染菌核病的主要表现为植物叶片的边缘明显发黄,中间会生长出不规则的黄褐色圆斑,受菌核病感染越重,圆斑颜色越深,会逐渐变成灰褐色斑点,还会导致油菜茎表皮破裂,如不加以防治,会导致油菜发黄枯死。
潮汕人民自中原移民而来,形成了聚族而居的传统,人们对血缘关系、宗族组织十分重视,特别是在海外闯荡的过程,血缘地缘关系更是团结力量、互相提携的基础所在。远离故土的潮汕人,大多仍与家乡保持着比较密切的联系,他们竭尽所能,回报梓里,对家乡建设作出巨大贡献。像陈伟南先生,不仅造桥铺路、捐资办学,更为家乡的文化事业倾注了无数的心血。他亲临宝山中学不下几十次,每次都到处巡视,听取师生员工意见,帮中学解决实际问题。他以期颐之年还出席韩师校庆,发表演说鼓励学子。这些伟人反哺家乡、回报社会的行动,为青少年学生树立了榜样,可以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磨炼意志,塑造健全人格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家乡的历史故事、名胜古迹、历史人物、革命斗争故事等内容都是爱国主义的最初源泉。潮剧《辞郎洲》讲述的张达、陈璧娘夫妇为抗击元兵英勇就义的故事;自己加入共产党,支持儿女投身革命,最后三个儿子光荣牺牲的“革命母亲”李梨英的故事;头中弹片仍坚守战斗岗位直到胜利的“战斗英雄”麦贤得的故事……千百年来,潮汕地区涌现了无数的英雄人物,也留下了许多红色的印记。位于潮州西湖的涵碧楼,是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郭沫若等同志,在“八一”南昌起义后于9月23日到达潮州时的司令部所在;“茂芝会议”旧址,留下了朱德、陈毅、粟裕等同志的足迹,这次会议稳定了军心,拉开了朱毛井冈山胜利会师的序幕;;汕头同益西巷的“青抗会”成立地,见证了潮汕人民奋勇抵抗日军侵略的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这些生动具体的人、事、物,都是我们身边确确实实存在的,学生易于感知接受,可信度更高,感染力更强。德育课程融入这些资源,对学生坚定信念、鼓舞斗志、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所谓乡土文化,是指产生和存在于某一地域内的、具有该地域特色的人们创造的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总和。它是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形成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地方乡土文化,它们不仅是青年学生价值观成长的土壤,也是学生们倍感亲切熟悉的思想文化资源。无论是物质的山水风光、文物名胜、革命遗址,还是非物质存在的音乐戏曲、传统技艺、乡规民俗,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它们蕴藏着能够成为助力青少年学生品德成长的宝贵资源,值得我们去开发利用。如果能把优秀都是乡土文化转化为德育资源,融入学生学习生活,不仅能让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家乡的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文化遗产,有利于文化的传承,而且能增强他们爱国爱乡的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责任感,还能培养他们珍惜、保护文物的意识。
伴随着文化的全球化,各种外来思想冲击着人们的乡土情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被各种西方节日所替代。很多青少年学生,对流行歌曲耳熟能详,对我们的“潮州歌册”却从没听过,甚至出现潮州人不会讲潮州话的怪事,民族的传统的东西被他们认为“土”,弃之如敝履。长此以往,我们的文化将会消亡,我们也将失去精神支撑成为无根的浮木。
(四)建设家乡,培养社会责任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了“四个自信”,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质和文化理想。让青年学生对我们的乡土文化产生兴趣,进而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刻不容缓。我们可以通过编印教材,让学生了解潮汕方言是“中国语言活化石”,举一些“土而有味”的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热爱方言、学习方言。还可以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形式,让学生有机会真正了解地方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举办潮汕文化展演,像潮州音乐、潮菜、潮州工夫茶艺、潮剧、潮州歌册、普宁英歌舞等的展示,或者带领学生参观潮州古民居、木雕、泥塑、剪纸、嵌瓷、潮绣等等。畅销世界的瓷器、精美绝伦的潮绣、巧夺天工的木雕……都能让学生大开眼界,树立起文化自信心。
(五)传承非遗,提高审美情趣
潮汕地区有着迤逦的自然风光,人文建筑也秀丽独特,像四大古桥之一的湘子桥,牌坊林立的太平路,文化氛围浓厚,特色鲜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无法尽数,如潮剧、潮绣、木雕、嵌瓷、泥塑、剪纸、赛龙舟、英歌舞、布马舞等。这些都是以审美功能为主的艺术形式,通过艺人的艺术手段来表现某种观念和风俗。不管是参观游览,还是动手制作,都可以使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得到培养,审美情趣得到提高,也能增强保护文物的意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
四、运用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潮汕文化资源丰富,但我们在利用时应注意甄别,扬弃、取舍。提到潮汕地区,就不得不说到“神文化”,尤其“拜老爷”的封建迷信活动逐渐演变成一种近乎民俗学的内容。我们要引导学生相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可以跟学生讲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对“神”的崇拜。这些“老爷”生前为官清正廉洁,护佑着潮汕人民,所以才受到人民的敬仰和爱戴。尽管他们已经去世许多年,人们仍感念他们,祭祀他们。
(二)坚持时代性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时又是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日俱新、与时俱进的”。作为教师,应善于捕捉反映地方发展新面貌的资源,及时补充到教学当中去。例如潮绣、抽纱等传统手工艺与西方的晚礼服式样相融合,使潮州成为“婚纱晚礼服名城”,就是潮汕人由传统自然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升级的最好例证。
(三)坚持实践性原则
华盛顿博物馆墙上有一句醒目的格言:“我听了就忘记了,我看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所以,教师讲学生听,还不如多利用教学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感受乡土文化内涵,在活动体验中熏陶思想感情,充实精神生活,升华道德境界。可以组织学生访问革命老兵、杰出校友,可以把学生带到档案馆看侨批展览,到汕头开埠馆、红头船公园等地方参观,通过历史痕迹再现历史事件。
五、结语
意蕴深厚的乡土文化,传递着家乡人民特有的思想与情趣,赋予我们独特的人文特质和品格,我们浸润其中,汲取着乡土文化的睿智。植根于乡土文化土壤的德育,必将对青少年学生修德和做人产生深远的影响,让乡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心灵。
参考文献:
[1]安宝珍,张洁.乡土文化隐退对乡村学校德育的影响及其应对[J].教学与管理,2017(3).
[2]朱文学.乡土文化在中小学德育中的价值意蕴[J].江苏教育研究,2014(08).
[3]陈辉林,林文雄.地方文化资源与高职院校“思想道德”课程的融合——以广东潮汕为例[J].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12).
基金项目: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研究项目(德育专项)“利用乡土文化资源促进德育生活化研究——以潮汕文化为例”(项目编号:2018JKDY60)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洪兰贞,政治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中职德育、职业教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