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共享经济时代的迈进,共享经济也催生了共享思维,将传统的运营和管理模式打破。在共享思维的影响下,如何突破企业管理瓶颈,使企业能够在共享背景下获得更多人力资源的价值输出,成了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因此,本文对共享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变化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共享经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1共享经济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特征
1.1管理对象的扩大化
共享经济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呈现出的基本特征显著。首先对象管理范围进一步扩大,共享经济模式下人力资源大体可以分为企业的长期雇佣者和闲置资源的提供者,长期雇佣者的工作职责是对平台的日常运行高度负责,管理长期雇佣者,往往采取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而对闲置资源提供者也需要高度重视,这部分人同样是企业发展的决定力量,当然也是共享经济模式下扩大出来的又一管理对象。
1.2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不断弱化
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进一步被弱化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才的选择,人才的使用,人才的培训,留住人才等一系列工作,涉及到的工作范围较广。在共享经济模式背景下,进入分享平台的人力资源的数量更是越来越多,平台的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平台的收益不断增加,共享平台企业能够不断优化岗位的定员工作,促进定岗分析工作效率的提升。
1.3合作的劳动关系
共享经济模式下,经营管理团队和共享平台之间形成的关系为合作关系,正是这一层关系的存在,使共享平台企业的职责发生了转变,变成为双方提供所需信息,增强了双方互动交流的有效性,促进了双方贸易的高效完成。
1.4线上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分析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大部分属于线下操作,而在共享经济模式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由线下转移到线上,几乎依赖于互联网技术展开相关工作,例如入职审核,绩效考核等等,将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极大的提升了。但是线下沟通被极大的忽略了,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就变得十分被动,人际关系也变得十分疏远。
2共享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变化
2.1共享式的用工有助于企业不断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共享经济对于用人单位而言最为有利的变化莫过于越来越弹性化的用工模式有助于企业不断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不同于传统的一元化雇佣形式的相对固定和长期化,劳动者和企业之间只有更加松散的、临时性的劳动关系。
在有需要时,企业才会临时雇佣一定数量的劳动者,当工作任务终结,企业立即向社会释放这一批次的劳动力资源。同时,劳动者向企业付出劳动力后即刻结算薪酬,企业也不存在按月发放工资的概念,而是只将劳动者的价值付出作为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
如此一来,企业不需要按月、按年付出固定的人力资源成本,也就不必为固定工作时间里劳动者没有创造劳动价值的那一部分承担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同样,劳动者只获取实际向用人单位付出劳动力后的劳动价值,不存在固定劳动时限内未创造劳动价值却不得不被占用的人力资源。
2.2绩效考核的变化
企业在采取传统的绩效考核模式中,主要依靠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各个部门与个体进行评定与考核,特别对其绩效进行反馈与思考。雇佣者相对被动,如果上级拥有绝对的绩效考核话语权,则可能出现上级通过这一稀缺资源的运用,对员工的评定存在主观性等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共享思维的影响下,当前对雇佣者或者员工的考核,不再仅仅是上级对下级的考核,更体现为互相之间的互评,以这种方式来体现出平等的模式。在共享思维的影响下,互相点评的方式能够体现出互相之间的交流与平等。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要对多种信息进行整合,使得人才管理也并不纯粹以上级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绩效考核为基础,而是形成促进供需双方的交流与互动,帮助企业认真分辨人才的具体分布情况,对绩效的考核标准不可唯业绩论,而是深入企业人才的结构中,为优化企业结构和管理模式提供决策参考。
3共享经济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策略
3.1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
毫无疑问,是新时代背景下的经济及技术发展带动了共享经济的进步,共享经济这个概念的出现则使人力资源这个传统意义上的概念内核得到了更新,人力资源价值不断丰富,同时其也对传统的人力资源组织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过去那种组织结构臃肿管理体系复杂的企业组织结构,在今天显然已经不再具有合理性与适应性。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将企业组织单元之间的界限打破,让员工在结束自身工作的前提下,能够选择自主任务。另外,还应该调整企业组织架构,把员工从部门这个概念中解离出来,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共享信息对员工的优势以及信息进行整合及再分配,组织员工更好更快的完成工作目标。同时,信息资源共享上,也需要打破固有思维调整资源分配方式,尽可能整合固有资源保障企业长效发展。
3.2完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
共享经济时代的到来,让固有的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体系迎来了新的挑战,无论是考核方式还是激励手段都必须要朝着更加多样的方向发展,才能取得切实成效。共享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组织结构的严格界限被打破,传统单一化考核模式在今天显然已经失去应有的作用。所以说尽快结合信息技术调整绩效考评策略势在必行。第一,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信息化绩效考核体系,加强对员工的考核力度,不断细化考核的标准和分类,从多个角度对员工的能力及素质进行评价。第二,发挥信息技术的信息交流优势,完善互评体系,让资源提供者和资源消费者以及平台本身都能参与到评价中去,保证人力资源管理效果。
3.3提高进入门槛,强化员工培训
首先,要对注册用户的各项身份信息进行严格的把关,提升共享经济平台的进入门槛,避免过去出现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举个例子来说,要对用户的注册信息进行审核查询,利用互联网技术强化企业与公安、税务部门的联系,要求用户进行注册的时候自行提供个人报告以及查询结果。同时,还应该要求用户在注册的时候提供个人社交账号进行绑定,从而借助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理清客户的兴趣偏好等等,有效提升客户服务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其次,要对企业员工进行再教育,强化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具体来说,要在细化岗位职责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利用网络平台提升员工培训的实际效果,并且根据培训日程制订员工考核计划,保证每一个员工都能在培训中有所收获。
3.4建立健全的运行保障机制
纵观中国经济发展三十年不难发现,我们始终朝着更加先进更加高效的方向努力,因而在未来的经济发展历程中,共享经济必定会成为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如果想保持长远进步,就必须要改变现有运行保障思路,为员工的发展和权益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具体来说,首先要建立稳定的信息支持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实际上是对员工信息的管理,因此我们必须要保证信息技术的先进性,让员工管理变得更加轻而易举。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定会遇到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为了保证企业的长效进步,企业管理人员务必要尽快调整工作思路,强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知,不断革新管理手段,从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入手,完善现有运行保障机制,让企业能够在互联网经济高度发达的共享经济时代,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刘湘晖.浅析共享经济时代下的人力资源管理趋势[J].科技经济市场,2018(12):100-101.
[2]刘艳.共享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J].中国集体经济,2018(28):124-125.
论文作者:武雨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论文; 经济论文; 员工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经济时代论文; 传统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