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系统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风险管理论文,银行信贷论文,商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信贷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搞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需要确定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基本内涵,需要研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系统性。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基本内涵
1.商业银行风险的界定
1895年美国学者海民斯在其所著的《Risk as Aneconomic Fac-tor》一书中将“风险”定义为:“风险一词在经济学中和其它学术领域中,并无任何技术上的内容,它意味着损害的可能性。某种行为能否产生有害的后果应以其不确定性界定,如果某行为具有不确定性时,其行为就反映了风险的负担。”可以说,风险是指引起损失产生的不确定性(或者说可能性)。风险具有两大要素:损失和不确定性(可能性),排除了损失不可能存在和损失必然发生这两种情况。损失出现的概率是大于0、小于1。
现代商业银行主要指经营存款和对工商业发放短期贷款业务为主的银行。它创造了绝大多数的存款货币,其贷款资产占了各国金融资产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在我国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占有绝对优势,对国家的经济影响巨大,风险也就相当突出。
由于商业银行经营商品——货币的特殊性和其经营管理的特殊性,商业银行的风险具有与一般风险所不同的特征。商业银行的风险具有以下特点。
①商业银行风险内涵的独特性
一般的工商企业的风险一般可界定为资产损失的可能性,或者说经营亏损的可能性。而商业银行作为信用型企业,对风险的界定要宽得多。资金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丧失或损失的可能性都应界定为风险。如果银行的贷款本息不能按期偿还,遭受损失,从而影响客户提存和贷款资金的供给,就会影响银行的发展和生存。如果银行的资金缺乏流动性,即缺乏保持及时支付客户全部应付款项的能力,商业银行就面临着倒闭的噩运。信用是银行的命根子,信用丧失的可能性是商业银行绝不可轻视的风险。
②商业银行风险来源的二重性
商业银行风险来自多方面,在其存贷业务活动中和其他业务活动中部蕴藏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从大的方面来讲,商业银行间接生产的性质决定了其风险来源的二重性。风险一方面来自银行内部管理状况,经营管理不善导致管理成本过高或资金损失的可能性是内部风险。风险另一方面来自与其发生信用经费的对象——客户。客户生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失败带来的贷款和利息损失是外部风险。
③商业银行风险的双重效应
商业银行经营活动是货币金融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连接着借贷双方。通过信用链和支付链,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影响力很强。市场变化风云莫测,一家银行一旦出现危机,不仅影响自身的安全,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将对客户、有业务联系的银行乃至整个社会产生破坏性作用。现代各国大都已将银行业的安全、稳健运行视作国家安全的高度来对待。
于是,商业银行风险可界定为: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自身与客户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其实际经营状况与预期经营状况产生一定的偏差,从而该商业银行资金的效益性或者安全性或者流动性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2.商业银行风险的分类
根据巴塞尔委员会1997年9月颁布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商业银行面临的各类风险如下:
①信用风险
贷款是银行的主要活动。贷款活动要求银行对借款人的信用水平作出判断。这些判断并非总是正确的,借款人的信用水平也可能因各种原因而下降。银行总是面临交易对象无法履约而损失贷款的风险即信用风险。
②国家风险
银行在进行国际信贷业务时,除一般贷款业务中产生的信用风险外,还面临着国家风险。所谓国家风险是指与借款人所在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环境方面有关的风险。当向外国政府或政府机构贷款时,由于这种贷款一般没有担保,国家风险便最明显。
③市场风险
由于市场价格的变动,银行的表内和表外头寸都会面临遭受损失的风险。这类风险在银行的交易活动中最为明显,不管它们是与债务和股本工具有关,还是与外汇或商品头寸有关。市场风险的一个具体内容是外汇风险。银行作为外汇市场的造市者向客户公布牌价并持有各类币种的敞口头寸。在汇率波动剧烈时,外汇业务内在风险特别是外汇敞口头寸风险会增大。
④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银行的财务状况在利率出现不利的波动时面对的风险。这种风险不仅影响银行的盈利水平,也会影响其资产,负债和表外金融工具的经济价值。
⑤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即当银行流动性不足时,它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负债或变现资产获得足够的资金,从而影响其信用和盈利水平。在极端情况下,流动性不足会使银行资不抵债。
⑥操作风险
最重大的操作风险在于内部控制及治理机制的失效。这种失效状态可能因失误、欺诈、未能及时作出反应而导致银行财务损失,或使银行的利益在其他方面受损失,如银行交易员、信贷员、其他工作人员越权或从事职业道德不允许的或风险过高的业务。操作风险的其他方面包括信息技术系统的重大失效或诸如火灾和其他灾难等事件。
⑦法律风险
商业银行要承受不同形式的法律风险。包括因不完善、不正确的法律意见和文件而造成同预计情况相比资产价值下降或负债加大的风险。同时,现有法律可能无法解决与商业银行有关的法律问题:有关某一商业银行的法庭案例可能对整个商业银行业务产生更广泛的影响,从而增加该行本身乃至所有商业银行的成本,相关法律有可能发生变化。在开拓新业务时,或交易对象的法律权力未能界定时,商业银行尤其容易受法律风险的影响。
⑧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产生于操作上的失误,违反了有关法律和其他问题。声誉风险对商业银行危害极大,因为银行的业务性质要求它能够维持存款人、贷款人和整个市场的信心。
3.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概念
①风险管理的概念
著名的风险管理专家廉姆斯和汉斯给风险管理作了如下的定义:“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最少的成本将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科学管理方法。”风险管理的目的与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一致的,通过对企业各种业务活动和资源的计划、安排和控制,尽力减少各种具有负作用的不确定事件的影响。风险管理还可理解为在意外损失发生后,企业为了恢复财务上的稳定性和营业上的活力对所需资源的有效利用,或以固定的费用使长期风险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②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概念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目的与其经营的基本目标和最终目标相一致,即实现资金的“三性”平衡和利润最大化。
“信贷”一词反映以信用为基础的不同所有者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狭义上指贷款或者放款,广义上指存款、贷款和与之相关联的结算工作。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种类还不多,信贷业务构成了商业银行业务的主体内容。因此,信贷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信贷风险管理构成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基本内涵可概括如下:各商业银行在日常的信贷工作过程中,预测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和分析风险,在此基础上有效控制风险,用最经济合理的办法综合处理风险(包括降低和避免风险),最大程度地保障信贷资金的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系统性
1.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是一有机系统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特殊性和信贷风险管理的基本内涵决定了这一风险管理工作的高难度和复杂性。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中枢地位,它们与客户之间、中央银行之间、政府之间、其它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之间以及某一商业银行内部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信贷风险管理涉及方方面面、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
所谓系统是指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我们所要确定的具体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系统理论研究的对象一股规模较大,行为复杂,目的性强.其外部作用具有随机性,子系统以竞争和角逐的方式相互作用。实践已证明、系统越复杂,与其他方法相较,系统方法越有效。商业银行采用系统方法从事信贷风险管理将是行之有效的。系统方法的着眼处放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系统的最优上,具以下三个基本点:①整体性。即银行经营管理系统的整体功能不等于其各部分功能之和。由于商业银行各分支机构之间、各种业务之间以及银行与其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相关性,相对于各部分的功能及其简单总和而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系统整体的性质会发生质变,且系统内任一要素或系统环境的变化都将影响系统内其他要素和整个系统的变化,系统内任一要素的变化又要受系统内其他要素和系统环境的制约。②行为目的性和反馈控制性。这两者是完全一致的。行为目的指商业银行在对其外部客户(银行客户、中央银行、其他金融机构等)发生作用时,趋达或逼近的状态。一切有目的的行为都是需要负反馈的行为,如果商业银行的经营目的要被达到的话,那么在经营过程中,银行行为偏离该目标的信号就有必要用来校正系统的行为。③信息相关性。信息是对有序性的量度,或称为组织化的度。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领域,信息的获取、传递、变换都是为了提高银行经营的有序程度,消除系统运动的不确定性,信息作为银行经营管理系统的活性因素,以相互联系为前提,它使这一特定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和某一商业银行内部之间发生行为、状态方面的某种对应关系。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日臻完善在于其自适应能力的不断提高,自适应能力又必然与一系统吸收信息、产生信息、降低干扰源变异度的能力有关。
实施信贷风险管理离不开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处理,这里就信息论在金融管理中的实际应用作若干讨论。信息不对称是银行信贷风险的温床,既可能产生因银行内部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劣等贷款项目驱逐优等贷款项目的“逆向选择”,也可能产生因客户向银行隐瞒真实业绩和风险的劣等客户驱逐优等客户的“逆向选择”。例如,在信贷市场上,利率杠杆并非万能,利率存在正向选择效应,即利率提高能增加银行的收益,利率也存在逆向选择效应,即较高的利率会使那些有良好资信的客户不再申请贷款,而那些资信度低、乐于从事风险投资的客户会继续申请贷款,这些客户还款的概率低,将导致银行的收益下降。在利率提高的过程中,利率的逆向选择效应递增而正向选择效应递减,两种边际效应相消时的利率对银行最为有利。由于信贷市场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银行对于客户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就可能出现劣等客户驱逐优等客户的情况。商业银行为达到其经营目标运用系统方法进行信贷风险管理,建立以信息作用原理为基础的控制论系统是必要的。对于控制论来说,信息仅当它被系统接受,并给予后者相应的作用,才是存在的。控制论系统的任务是调整自己适应外界的变化,保持自己稳定和趋达目标,作出对输入信息的输出响应。因为确定的信息对确定的系统具有确定的意义,控制论系统接收了确定的信息后,将发生相应的带有行为目的的性的变化,故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作出的响应表现了控制论系统行为的不变性。面对瞬息万变的经营环境、各种原因引起的负面扰动和内部大量金融业务的频繁进行,若不科学管理,商业银行经营偏离基本目标,各业务指标值不符合要求的情况是很有可能发生的。因此,商业银行管理控制论系统应设法尽可能多地增加调节变异度(即系统调节手段)以超过干扰变异度,设立完善的系统内部连接外部的信息通道,设立激励与约束规则,提高商业银行的可控性和可观测性,以努力保证银行有足够的信息使经营不偏离基本目标,即使当某种信息不足时,如前所述的借贷双方不对称,银行也有其他调控手段如信贷配给使得各业务指标值和系统整体的经营效果处于理想范围。
2.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构建及运作的原则
系统如何运作取决于目标,商业银行“三性”平衡的基本目标确定之后,应当运用系统论思想和方法建立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并按系统论原理进行运作。这一系统构建及运作的原则如下:
①系统性原则
商业银行建立信贷风险管理系统时,需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各经营机构及相应业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分析、研究。考虑到商业银行通常规模巨大、结构复杂、有总的行为目的,外部作用带有一定的随机性,子系统(各分支机构和内设管理机构)具有运动的局部目的并且以各种方式相互作用,根据系统的整体性特点,需要从系统整体出发,认真考察商业银行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和系统内部要素(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对系统的各个要素进行组织。实现协调、有序,使系统能以特定的方式获取、贮存、处理和传递信息,将系统的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使系统产生整体的新功能。
②反馈控制原则
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在对周围环境(业务对象或金融交易对象)发生作用时,都带有行为目的性(趋达“三性”平衡),反馈指系统输出的信息通过一定的通道返送到输入端,从而对系统的输入和再输出施加影响的过程,见图1-1。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正反馈加剧系统偏离目标,负反馈恰恰相反,使系统趋向目标。负反馈以目标、信息和控制为前提。要使信贷风险管理系统达到一定的行为目标,必须着手控制,把系统对其外部客体(银行客户)的作用引向需要的状态。图1-1中的反馈回路成为这一系统运行机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例如,当某一商业银行的几项资产负债比例指标表现出明显偏离“三性平衡状态时,这一信息能够迅速反馈到银行主要调控者脑中,从而作出对业务种类和业务量的相机调整,使该银行的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的“三性”平衡得以恢复。
图1-1 反馈回路图
③层次性原则
管理的系统化离不开等级结构。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的等级结构有两种内涵,其一指系统内部组织具有层次性,其二指各层次之间相互联系、秩序井然,即有序的,见图1-2。
图1-2
同一层次包括多个子系统,同一层次的要素通过交叉作用和有序联系形成较高层次的子系统。各子系统相对于下一层次而言,是一个整体,表现出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各层次之间存在着因果链、反馈回路、动态自调关系,各层次子系统借助协调关系实现有序化,系统整体在对外发生作用时,即可表现出动态自稳性、自组织性和行为目的性。
例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的风险管理责任制子系统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行长管理责任制。行长对全行信贷风险指标体系总体担负第一责任,相应具有从整体出发调控各信贷风险指标的权力,将体现信贷风险的各项总体指标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第二层次:部门管理责任制。计划、信贷、统计、会计、信息、人事、稽核等各内设专业管理部门和分支行对相关信贷风险指标担负第一责任。第三层次:行员岗位责任制。行长的风险管理责任目标分解到各管理部门后,最终要分解和落实到每一具体工作岗位和每一个行员,通过按岗位定职责,按职责定指标,按指标定考核,按考核定奖惩,将信贷风险管理的责权与每一个行员的工作直接挂起钩来。
标签:风险管理论文; 银行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 银行信贷论文; 银行风险论文;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论文; 信贷业务论文;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论文; 信贷规模论文; 信贷配给论文; 银行系统论文; 业务管理论文; 客户信息论文; 经营风险论文; 金融论文; 客户管理论文; 经营管理论文; 逆向选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