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施工技术是研究建筑工程中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规律、施工工艺原理和施工方法的学科。即根据工程具体条件,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缩短工期、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实现技术与经济的统一。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
1、中国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概况
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一大批单项施工技术赶上或超过发达国家,在总体上也接近了发达国家水平。中国建筑施工技术发展的成就①大型工业建筑、高层民用建筑施工的成套技术。②地基处理和基础工程施工专项技术(钻冲孔灌注桩、旋喷桩、挖孔桩、振动法、深层搅拌桩、强夯法、地下连续墙、“逆筑法”等新技术)。③现浇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大模板、液压滑升模板、爬升模板、台模、隧道模、组合钢模板)。④钢筋工程(钢筋气压焊、钢筋冷压连接、钢筋锥螺纹连接)。⑤混凝土工程(泵送混凝土、喷射混凝土、高强混凝土,混凝土制备与运输机械化和自动化)。⑥预制构件制作工艺(挤压成型、热拌热模、立窑和折线型隧道窑养护技术、预应力无黏结工艺、整体预应力结构)。⑦结构吊装技术(大跨度、高耸结构物)。⑧其他方面,如墙体改革、防水技术、建筑装修、工艺理论、计算机应用等也取得了长足发张。
2、建筑施工阶段的划分
施工单位从接受施工任务到工程竣工验收,一般可分为施工任务、施工规划、施工准备、组织施工和竣工验收等五个阶段。
2.1确定施工任务阶段
一是国家或上级主管单位统一安排、直接下达的任务;二是建筑施工企业主动对外承接的任务或是建设单位主动委托的任务;三是参加社会公开投标而中标得到的任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施工企业和建设单位自行承接和委托的方式较多。实行招标投标的方式承包和发包建筑施工任务,是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
2.2施工阶段规划
企业与建设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后,施工总承包单位在调查研究、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拟订施工规划,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部署施工力量,安排施工总进度,确定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规划整个施工现场,统筹安排,做好全面施工规划,经批准后,组织人员进入现场,与建设单位密切配合,做好施工规划中确定的各项施工准备工作,为建设项目全面正式开工创造条件。
2.3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工作是建筑施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施工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技术准备、物资准备、劳动组织准备、施工现场准备和场外准备。建立现场管理机构,组织图纸会审,开展技术培训,编制和报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组织材料、构配件的生产和加工运输,组织施工机具进场,搭设临时建筑物,调遣施工队伍,进行场地勘测和建筑物定位放线等准备工作。完成上述施工准备工作后,施工单位即可向主管部门提交开工报告。
2.4组织施工阶段
组织施工阶段是建筑施工全过程的高潮,是建筑产品的制作、加工和生产过程。它必须在开工报告批准后方可实施。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采用施工组织规定的方法和技术措施,完成全部的单项、单位、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任务。这个过程决定了建筑产品的质量、成本以及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施工中要跟踪检查,实施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和工程成本的控制,达到预期的目标。施工过程中,往往有多单位、多专业进行协作,必须加强现场指挥、调度,进行多方面的平衡、协调,全面地统筹、安排,组织均衡、连续的施工作业。
2.5竣工验收阶段
竣工验收、交付使用是建筑施工的最后阶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此阶段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检查验收,绘制竣工图,将有关建筑物合理使用、维护、改建、扩建的参考文件和资料等提交建设单位保存,入档备查、备用。
3、建筑施工技术
3.1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有关地基基础施工常用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换填垫层、强夯和强夯置换、排水固结和水泥土桩等技术处理手段。地基是一房屋建筑工程的基础,对地基采用合适的技术处理对提高一房屋建筑的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3.2钢结构施工技术
3.2.1在对钢筋结构进行施工之前,施工人员要仔细检查钢筋的表面,确保钢筋表面清洁方能进行使用,对于钢筋表面的一些特殊污渍要采用特殊的技术方法进行处理。
3.2.2在实施完上述步骤后,施工人员还应检查钢筋的笔直度,对于些弯曲的钢筋,可以采用特别的机械设施或则由施工人员进行调直。对于一些确实很难调直的钢筋,施工人员要弃之不用或采取特殊技术手段使钢筋具有可用性。
3.2.3对于钢筋的切割,施工人员要按照正常的步骤进行,即先长后短的顺序,尽量减少在钢筋切割过程中对于钢筋的损耗,同时还要保证切割后钢筋的长度符合房屋建筑工程的规格要求。
3.2.4钢筋的安装可以基础钢筋、剪力墙、柱钢筋、梁钢筋、板钢筋的安装,不同部位的钢筋都有不同的安装方法,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具体的施工技术进行安装,以保证钢结构安装的质量。
3.3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在对混凝土结构施工前,施工人员首先要确保模版应检查模板的各项数值能够达到房屋建筑工程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标准,如模版的高度、稳固度和尺寸等。其次,要确保模版内的钢筋和预埋件符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要求,同时要保证模版内的清洁和密封性。最后,为了顺利进行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施工人员可以再施工前在模板中加入少量的水,并按照一般的由低到高的施工顺序进行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作,还要认真检查浇筑后的混凝土结构,保证其符合房屋建设工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标准。
3.3.1在对竖向的混凝土结构进行施工时,施工人员要做好混凝土结构的底部做好先期处理工作,确保其底部能够和要浇筑的混凝土实现充分融合,从而保证其质量。
3.3.2对于浇筑过高的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3m),施工人员要采取如振动等技术措施,是这些混凝土结构牢固的溶合在一起。
3.3.3在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检查能够影响施工质量的各种因素,如模版、支架等。一旦出项不符合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要求的情况,要采取好相应的处理手段。
3.3.4在施工完成后,要做好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工作,为混凝土结构的成型提供各方面的条件。如在混凝土结构上覆盖湿布以防止日光的暴晒。
4、结束语
总之,建筑施工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因此我们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该将施工的技术同能够影响施工的各种因素相结合,这样才能切合实际地利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使其在确保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在有效利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同时,也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顺利完工,为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国强,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技传播. 2011(16)
[2]刘建华.房屋建筑中砖砌体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1(04)
[3]周秋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1(04)
论文作者:任瑞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0
标签:钢筋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房屋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