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论文_边丹蕾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论文_边丹蕾

边丹蕾 浙江省义乌市后宅小学 322008

【摘要】古文是我国绚烂文化的精髓与瑰宝,它以精炼的语言、丰盛的内容、深邃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显示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古文也是高年段语文教学的重难点部分,为小学阶段开展人文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生动、高效的古文教学活动,不仅让小学生掌握语文知识、锻炼语文思维,而且还能丰富情感体验、提升人文素养,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因此我们要重视古文教学,秉承“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原则,让古文教学活动深入人心,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的心灵,体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文; 高年段;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3-170-01

古文是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古文鉴赏过程具有强烈的人文价值与审美价值,小学生学习古文的同时能够提升修养、开发智力以及实现全面发展。尤其在当前小学语文教材中,古文内容占据大部分比例,足以见得古文教学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意义。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们开展古文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这与老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思路都有一定关系,学生学习与探究古文的兴趣匮乏、没有掌握高效率的学习技巧、存在认知偏差,这些都会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倡导下,我认为加快古文教学改革创新势在必行。那么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古文教育,本文将作如下分析:

1.熟读背诵,掌握学习技巧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理解古文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所以在古文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掌握古文朗读技巧与朗读方法,在带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熟读背诵,这样经过反复的诵读与记忆,古文中优美的语言表达及深厚的思想情感呼之欲出,更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把握。以古诗词《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为例,为了让学生把握古诗的韵律与节奏,感受诗人情感的多元变化,我没有急于讲生字生词,也没有介绍古诗的内涵意义,而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自己朗读、小组朗读、齐声朗读等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读出诗歌的停顿、读出诗歌的节奏、读出诗歌的韵律,促进学生与诗人对话,体验听闻收复蓟北的消息后“喜欲狂”的心境,达成情感共鸣的目的,这样他们不仅产生浓厚的诵读兴趣,还能顺理成章地理解古诗含义,在朗读中获得潜移默化的影响,陶冶情操、提升文化底蕴。

2.品读分析,体验作者情感

古诗词教学并不能简单地让学生掌握生字、生词,更重要的是挖掘古诗词的内涵,感同身受地体会诗人的情怀。因此在古文教学中,我们要细致地品读分析,才能把握诗词的核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陆游的《示儿》教学设计为例,我在教学中围绕“悲”和“祭”两个词为重点,首先探讨人“死”之前有哪些“悲”,有人说“生死离别”是“悲”,有人说亲人生病是“悲”,也有人说国家战乱是“悲”;其次探讨人“死”之后有哪些“祭”,为什么诗人要将“王师北定中原日”之事告诉死者,有何意义呢?在问题的指引下,学生深入地品读分析,展开激烈的讨论,大家反复地思考与探究诗词内容,领悟诗人在临终之前强烈的“九州同”悲伤,并且对收复失地报以迫切地希望。经过朗读、分析与体验,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获得审美情趣的熏陶。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我们非常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过程,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启发他们一步步地探究古诗词,走进文本对话,把握古诗词的本质,在自主学习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3.渲染意境,感知文化底蕴

如诗如画的意境是古文的独特之处,渲染意境、提升文化底蕴,这也是古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情景交融的教学策略,将学生带入诗人描述的深远意境中,身临其境地获得文化熏陶和审美体验,并且学生也从中感受学习古文的乐趣,提升知识素养与文化素质。以古诗词《题西林壁》教学设计为例,我在课前做了充足的教学准备,根据古诗词的内容收集相关的图片与视频资料,在课前给学生播放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古诗词的意境中,通过渲染氛围,学生仿佛走进了美好的意境中,感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独特之处。再如学习《春夜喜雨》时,我播放了一段轻音乐的背景,并带有感情地配乐诗朗诵,学生闭上眼睛用心体会雨夜的意境,体会诗人遣词造句的妙处以及忧国忧民之情。

4.用心推敲,把握古文内涵

想让小学生感受古诗词的内涵与深意,必须细读和精读,以古诗词的某个字或者某个词为切入点,将全文关联起来创设意境,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以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教学设计为例,其中经典语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非常值得我们细细品读与认真推敲,诗人用“绿”字和“照”字有何巧妙之处?作者如何在遣词造句中创设意境?这些都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在课堂上,我建议大家讨论一下如何将“绿”和“照”用其它字眼代替。而反复推敲与感受,学生发现这二字实在无可取代,也领悟了作者创作的用字精妙之处,清晰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怀恋之情。通过这种入诗镜、悟诗眼的学习方法,学生真正体验了诗歌的韵味与作者的思想情感。

由上可见,古文教学是传播我国经典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要借助小学高年级教育的丰盛资源,带领学生鉴赏古文的精美语句,挖掘深刻的意境与内涵,在诵读、分析与探究过程中,感受作者表达的喜怒哀乐情绪,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胡爱民.小学语文古诗词赏析教学初探[J].速读(下旬),2018,(6):238.

[2]赵秀芝.小学语文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研究[J].文存阅刊,2018,(16): 104.

论文作者:边丹蕾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2月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  ;  ;  ;  ;  ;  ;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论文_边丹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