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价值论现代发展的几个问题_劳动价值论论文

劳动价值论现代发展的几个问题_劳动价值论论文

论劳动价值论现代发展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价值论论文,几个问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01]03-0022-05

马克思创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以来,已经跨越了二十世纪,在二十一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发展劳动价值理论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服务,是当代经济学研究工作者的历史责任,特别是在当代西方经济学大量引入中国的时候,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代发展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本文拟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劳动价值论现代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十世纪是科学昌明和普及的世纪,科学发展和科学普及的程度远远超过了二十世纪以前人类历史的总和,科学发展本身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这些科学发展的规律对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有借鉴作用,在现代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应该遵循科学发展的一般原则和要求。

1、基本原则。劳动价值论现代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应该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基本思想,包括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前提、基础逻辑和基本结论,在这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引入新的问题、新的概念、新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对象,去发现和总结当代经济中的规律,为经济发展服务。如果不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思想,实际上就是放弃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那么就不能够称之为劳动价值论的现代发展,而可能是其他价值理论的发展。

2、核心内容的要求。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代发展应该将劳动价值论与现代经济问题相结合,建立起能够解决现代经济问题的理论体系。如果劳动价值论不与现代经济问题相结合,研究现代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而是停留在过去的问题和研究对象的范围之内,即使研究的理论有所发展,也不能称之为马克思价值理论的现代发展。

3、科学规范的要求。劳动价值论的现代发展应该符合现代的科学规范,应该引入现代科学中的分析方法,建立起符合现代科学规范要求的理论体系。如果能够完成这一任务,才能真正称之为完成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代发展。如果不能够建立起符合现代科学规范要求的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体系,劳动价值论的现代发展就会存在障碍,人们的学习和研究的效率就会大大降低。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现代发展的五个方面

1、问题核心的发展:由交换、分配的准则到资源的有效配置

经济学与其它科学最大的不同也许就在于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经济发展变化过程中,经济学研究的主题和内容也随着人们对经济发展中的需求而发展变化。十九世纪经济学的主题或许主要是商品交换分配的准则问题,利润、地租利息的来源问题。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给经济学带来了新的问题,消费行为中的优化问题、充分就业问题、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问题、最优经济增长问题。这些问题相对于十九世纪的经济学的主题有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从经济公平问题转移到了经济效率问题。探讨商品交换的准则和生产要素的收入来源更多的是为了实现公平的交易和分配;寻求消费行为优化、追求充分就业和最优经济增长,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它追求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劳动价值论的现代发展也应该服从于经济问题的核心转变,如果不能够做到这一点,劳动价值论的局限性是显然的。

劳动价值论的背后是否也有效率问题的存在?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等价交换的背后实际上是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的结果,马克思所研究的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及两部类再生产理论,考虑的是需求因素影响下和生产结构中的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这一逻辑的存在实际上反映了一种可能性,即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来构建研究现代经济核心问题——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的理论逻辑体系是完全可能的。完成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当代经济核心问题的研究应该是当代研究劳动价值论学者的责任。

2、数理方法的发展:由文字和简单数学表述到现代数理逻辑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文字和简单数学表述方法,对当时相对比较简单的经济过程来说,这种研究方法也许是充分够用的。但是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对比较复杂的经济关系来说,文字表述和简单数学方法不足以反映复杂的经济关系,难以发现现代经济中的某些规律。因此,现代西方经济学比较深入的采用了现代数理科学方法,这不仅仅是现代数理科学方法发展的结果,而且是经济过程更加复杂对研究方法提出的要求。

目前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方法必须加以改进,过去采用文字表述和简单数学方法研究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大多数停留在低水平重复研究的基础上,有的研究甚至还停留在虚假问题上,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由于没有采用现代科学方法构建劳动价值论理论体系,使劳动价值论学习和研究效率十分低下,花费十来年功夫,阅读数以百万字计的原著,还有不计其数的阐述和解说,其结果往往还是被人称之为只掌握了皮毛而没有掌握其实质。这种情况不利于劳动价值论的发展。为什么?因为这种理论没有用比较简洁的逻辑组织起来,从而人们学习这种理论没有一个相对简明的途径,只能够通过大量阅读来获得其精神。在这种过程中,由于个人的理解的不同,往往又会形成不同的观点。因此,这种理论研究往往停留在对原著的理解程度上,这种情况下很难形成发展的动力。按照西方科学哲学的一种说法,这种理论还只是处于潜科学的状况。因为在这个理论体系下研究者相互争论的往往是其他研究者的研究,而不是针对理论体系应该研究的对象——客观世界。研究者相互之间的争议如果仅仅发生在研究者之间或研究者与原创者之间,则已经脱离了理论研究的本意。理论研究应该着重探讨理论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研究不同理论之间或者同一个理论下不同的理解之间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科学发现的逻辑不等于科学逻辑的本身。辩证思维方法是一种发现科学的逻辑方法,作为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一种思维途径,它可以引导人们去正确和有效率的去研究和解决问题。但不能够用辩证思维作为问题解决的本身,问题的解决应该依赖于严格的科学逻辑,特别是依赖于演绎逻辑和符合统计学原理要求的归纳逻辑。这样才能够满足科学本身对精确性的要求。如果理论研究的逻辑不具有精确性,其结果必然是模棱两可,失去了科学研究的价值。因此,作为研究现代经济过程的价值理论,不能够仅仅停留在辩证思维阶段,应该更多的引入现代科学方法特别是数理逻辑方法。

3、研究对象的发展:由相对简单的劳动和劳动力到当代复杂的经济对象

商品生产的确是由简单的劳动过程发展起来的,劳动过程都是劳动力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用劳动作为价值的基础确实具有统一度量标准的特点,例如比较复杂的劳动可以通过多倍的简单的劳动时间来代替。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这样一种现实状况,随着经济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劳动者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的劳动能力不一定具有替代性,例如,比较复杂的脑力劳动就不能够简单地转换成为多倍的简单劳动,因为无论多少简单劳动的叠加也不可能解决需要脑力劳动才能够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劳动的价值就不能够仅仅用劳动时间来进行度量。

现代经济中的劳动也更加复杂,例如人力资本问题。人力资本是依附于人的劳动能力的资本,它可以大大提高人的劳动能力和效率。人力资本的使用虽然是劳动能力的耗费过程,但人力资本本身却不一定随着劳动耗费而减少,在有些情况下,人力资本的使用可能带来更多的工作经验,反而增加了人力资本的积累。如果按照资本只转移价值而不创造新的价值的逻辑来处理这一问题,是难以解决人力资本的有效配置问题的。

现代经济中资本的有机组成的提高反映出经济要素中非劳动力因素的比重越来越大,资本和技术成为决定经济中的主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研究这些要素的优化配置问题。社会制度、企业制度已经深刻影响到资源的配置效率,这些问题也应该引入到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经济学体系之中。例如企业问题,企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运行的主体,这一点与十九世纪以前劳动力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有很大的不同。企业中资源配置效率问题应该成为经济学的基础,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经济学不能够回避这样的问题。

劳动价值论的现代发展必须引入现代经济中上述比较复杂的因素和问题,如果不能够做到这一点,劳动价值论作为一种基础理论也就失去其应用的价值。

4、科学体系的发展:由问题导向到多层次的逻辑结构

如果说现代西方经济学具有比较严密的逻辑结构,从而使西方经济学具有外在的科学形式,按照一些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说法,这种外在的科学形式实质上掩盖了西方经济学替资产阶级进行辩护的本质。反过来,用对称思维方法我们可以发现,人们研究和学习马克思的经济学说,过于注重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替工人阶级辩护的阶级属性,这种阶级性和辩护特征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科学属性。例如马克思的资本论具有严格的内在逻辑结构,也具有一定的逻辑层次,如商品交换的价值规律、两部类生产理论、考虑需求时候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价格理论与价值的分配问题。均存在着基本上用文字表述的数理逻辑。

研究劳动价值论的一些学者有一种不正确的认识,认为十九世纪的科学劳动价值论能够解决现代经济中的所有问题,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我们只需要学习和运用就可以了,劳动价值论本身不需要发展,其他经济理论只需要劳动价值论的运用。这种认识造成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基本上停止了。除了某些概念之争,一个世纪以来并没有用劳动价值论建立起新的科学逻辑,以及由此产生的新的理论结论。现代劳动价值论的教科书简直就是《资本论》的翻版。

企图从一个理论假设出发来解决所有问题,是违背科学原则的。现代科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承认理论是对现实世界的有限认识,理论假设就使得理论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企图用劳动价值论来解决经济中的所有问题,从科学方法论角度来看就是不正确的。现代科学承认任何理论都有局限性,都不是万能的,数理逻辑已经证明,任何一个大到足以包含算术的逻辑体系一定是不完备或不自给的,一定存在不能用算术公理和演绎规则确定其真伪的算术叙述。

劳动价值论主要从生产角度研究商品生产和交换中的价值问题。人们的消费行为、消费者的消费选择所决定的商品之间的比例关系,从生产角度的价值论来解释就比较困难,至于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问题、充分就业问题、最优经济增长问题,有的可以用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理论来进行解决,有的可能要引入其他的理论来加以解决。现实问题的复杂性使得仅仅有劳动价值论是不够的,至少还需要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发展创造其他的理论来解决现实经济提出的理论问题。这就需要构筑起一个逻辑体系。如果仅仅局限在等价交换问题上,是难以构筑起这样的理论体系的。在这一点上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体系应该向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学习。

有一个简单的问题可以反映出劳动价值论中构筑有层次的逻辑体系的必要性,这个问题是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种观点认为反映生产使用价值的效率高低的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是成反比的关系。另一种观点认为劳动生产率与所生产的商品的价值量成正比。当然,对劳动价值论有正确认识的人可以正确解决这个问题不会形成矛盾。正确看待这一问题的前提是,就全部的商品生产的劳动生产率而言,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是成反比的;就单个生产者而言,如果它的生产过程不足以影响商品的价值,他的劳动生产率与所生产的产品的价值量是成正比的。这个似乎有争议的问题实际上是不同逻辑层次上的问题。前者是市场价值或价格决定中的问题,后者是企业生产效率中的问题。如果把两个不同逻辑层次的问题混淆在一起,不去分清楚问题的逻辑前提,这样的问题争论会始终弄不清楚的。仅仅在逻辑上就将理论本身的问题弄不清楚,构筑理论与经济事实之间关系的经济研究是难以深入和发展的。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构筑具有层次的逻辑结构的经济理论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具有多层次的逻辑结构理论体系的要求有以下几点。首先,不同逻辑层次的理论只能够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如价值理论解决的是交换准则问题、消费行为研究解决的是最优消费问题、企业理论解决的是生产过程的资源最优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需要解决充分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经济增长理论主要解决最优经济增长问题等等。其次,每一个层次的经济理论应该有严格的假设前提,建立起明确的假设前提是每一经济学理论赖以存在的基础,相同的问题能够构筑起不同的经济理论就是其理论的前提条件不同。再次,每一层次的经济理论应该用逻辑方法组织起来,逻辑方法的严密性和形式化程度的高低反映出这种经济理论成熟的程度。

5、研究方式与检验标准的发展:由规范理论到实证理论

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建立起能够运用于当代经济发展的经济科学,需要在检验标准和研究方式上进行转变。马克思研究当时资本主义社会所构建的劳动价值论理论体系,是符合现代科学的检验标准和研究方式的,马克思的理论来源于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总结和归纳,他的理论具有内在的逻辑结构,也对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了解释和预测。当然,由于时代的发展,马克思的一些预言现在看不一定准确,这是时代的局限性所造成的。马克思能够作出符合当时现实的理论解释和预测,说明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具有科学性。但是,后来的一些研究者放弃了马克思的正确的研究方法,研究劳动价值论仅仅是从书本到书本,局限于马克思的著作,对当代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不作深入的研究,既提不出合理的理论解释,更谈不上有什么预测。这种研究方法完全背离了马克思的科学的研究方法,有点陷于经院哲学的味道。采取这种研究方法是不可能发展劳动价值论的。

科学的做法是,在继承马克思的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汲取其他科学理论发展中的比较成熟的科学研究方法,对于目前中国研究现状来说,可取方法是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将过去过于规范的研究方法转变到实证方法上来。实证方法有两个基本点,第一,理论来源于实际,是对客观世界进行理论抽象的产物;第二,理论要为现实提供解释和预测,使理论在实际运用中得到检验或修正来促进理论的发展。

三、首先应该解决的主要问题

价值理论其基本目标似乎是要解决商品交换的基础问题,即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决定因素。但是,如果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商品交换问题的背后实际上存在着资源有效配置问题。首先,需要问一个问题,人们为什么需要进行商品交换?从事商品交换的人应该能够从商品交换中获得某种经济利益,因为商品交换行为也是人的经济行为,人的经济行为是有目标的追求利益的经济行为,商品交换行为也不例外。因此,首先应该解决商品交换中的利益基础。其次,商品交换的基础是商品的生产,商品交换的比例关系也就决定了从事商品生产中的资源配置的关系或者比例问题,因此,决定商品交换的价值基础也应该成为商品生产的资源有效配置的基础。最后,作为度量商品交换比例的价值基础,同时也是度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基础,因此可以将不同类别的商品的价值进行累加,求得全体商品的价值量的大小,而全体商品的多少实际上反映了满足人类需要的财富的多少,因此商品的价值基础也应该是度量人的财富数量的标准。

建立在边际效应价值论基础上的现代西方经济学,既可以作为商品交换比例的基础,也可以作为商品生产中的资源配置的基础,还是度量人类社会财富生产数量多少的标准,因此在西方经济学中被广泛运用。

劳动价值论的现代发展应该较好的解决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作为商品交换基础的劳动价值论首先应该解决等价交换的动力基础是什么,人们从等价交换中能够获得什么利益。其次,应该解决商品生产中资源配置的价值准则问题,劳动价值论应该作为资源配置的有效准则,特别是要作为非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的准则,才能够说劳动价值论的现代发展的任务得以基本完成。最后,劳动价值论不仅仅应该成为交换准则的基础,而且应该成为人类财富生产的度量基础,因为现代社会人类的经济行为所追求的主要目标是怎样生产更多的财富,如果交换准则妨碍了财富的生产,人们的经济行为就不会遵从这样的交换准则,这样的交换准则也就不复存在。

那么,在劳动价值论的现代发展中这些问题是否能够解决?如果对马克思的《资本论》进行深入研究就可以发现,劳动价值论不仅仅是等价交换的准则,而且也是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的准则,按照马克思的逻辑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建立起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其他非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的准则是可能的。劳动价值论作为财富度量的基础也是可行的,按照马克思对劳动价值的定义,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社会平均生产条件、平均劳动强度和熟练程度下的劳动时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生产条件、劳动强度都随之改善,条件改善之下的同样的劳动时间可以生产出更多使用价值(财富),在这种情况下,相同的劳动时间应该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如果我们从这种逻辑出发,可以建立起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财富(使用价值)的度量标准。

四、研究规范、效率和信仰问题

1、研究规范:遵循科学发展中的研究规范

应该承认,现代西方经济学已经建立起比较科学的研究规范,这对于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对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以及由此发展起来的经济学研究,却没有建立起大家公认的有利于经济学发展的研究规范。有一些研究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是低层次的。例如,中国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过去争议的一些问题如政治经济学应该研究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对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进行反复争议,这种争议是完全不必要的,因为只要坚持马克思的基本假设,对经济中任何问题的研究都可能构成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一部分。只要这些研究具有科学的价值。再例如,过去经济学往往在一些概念上进行争议,实际上概念是人们对经济现象进行定义的结果,相同的现象可以用不同的名字进行定义,不同的现象也可以用相同的名字进行定义。当然,为了避免混乱,一种现象定义一个名字是有效率的,如果概念混乱或者定义不相同是完全没必要进行争议的,每个人的研究只要建立在自己的概念有明确定义的基础上就行了,只要不形成“语言的专制”而造成逻辑上的混乱就可以。

科学的研究规范遵从于假设、条件、推理、结论、检验的逻辑结构,在这方面科学哲学已经有充分的研究。

2、研究效率:讲究效率是经济学本身的一个基本原则

引进一切有利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经济学发展的科学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效率。科学以问题来进行分门别类,用不同的假设来建立起不同的具体理论,并不在乎在理论体系中使用的逻辑方法是什么。西方经济学中的效用价值论并不在于它采用了边际分析方法,不可否认这种方法是目前效用价值论所具有的特点,主要在于效用价值论从需求的角度来提供分析的基础。如果我们从劳动供给的角度提出劳动价值论,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些数学方法包括边际分析方法也应该引入。

经济学是追求效率的科学,经济本身就有效率的含义,马克思的经济学和中国的经济学的发展也应该讲究效率,否则不符合经济学本身的原则。借鉴当代西方经济学的逻辑体系、数学工具,甚至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命题和结论,来构筑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经济学体系,对于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应该有很大的帮助。

3、研究信仰:科学研究中的检验不存在信仰问题,按照科学哲学的观点,一种理论是否正确要通过证实或者证伪的方式来进行,而不是通过信仰来进行。如果在科学检验中有信仰问题,往往会带来偏见,如在检验中只对有利的证据进行收集和引用,对不利的证据就放弃和掩饰,使检验不具有科学的价值。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也认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实践,并且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但是,在进行科学研究解决问题的时候,相信一个问题能够解决是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前提,从劳动和劳动力出发来研究价值问题并且构筑经济学的体系,是否能够达到现代发展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即由此出发能否建立起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比较规范的经济学体系以及解决现代经济学存在的核心问题,就是一个信仰问题。本人相信这是一个合理的科学研究途径。理由如下:第一,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是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而不是满足物的需要,为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人需要对自己的拥有的一切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人拥有的资源既有自然资源也有人的经济活动的产物,从人自身资源的优化配置角度来研究人的其他经济资源的配置问题,实际上是经济资源配置中的更加本源的一个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从劳动和劳动力的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研究其他资源的配置问题可能更具有科学性,能够发现现代西方经济学将劳动力资源等同于其它资源进行资源配置研究中未曾发现的和难以解决的一些问题。第二,坚持劳动价值论这种一元价值理论,比其它多元价值理论在逻辑上可能会带来简捷一致的效果。多元价值论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研究的路径上可能会带来相互矛盾的结果,例如福利经济学采用补偿性标准时候的逻辑结果就缺乏一致性。阿罗不可能定理已经反映出的度量对象多个的时候,按一定逻辑规则进行推理的多人决策情况下可能获得的结果并不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第三,对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已经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虽然按照经济学的原则,已经投入的成本不应该影响对未来的决策。但是这种耗费和投入已经改变了我们的自身的知识状况,按照动态规划的最优决策原理,目前的状况是我们进行最优决策的基础,拥有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知识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知识可以使我们在马克思经济学的现代发展方面处于优势地位。当然,前提是相信这一研究的方向和途径能够有效率地解决现代经济中的核心问题,这是一个信仰问题。

标签:;  ;  ;  ;  ;  ;  ;  ;  ;  ;  ;  ;  ;  

劳动价值论现代发展的几个问题_劳动价值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