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脓肿手术治疗患者临床护理论文_马松萍

脑脓肿手术治疗患者临床护理论文_马松萍

马松萍

(黑龙江省大庆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453)

【摘要】 目的:探讨脑脓肿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脑脓肿患者26例手术治疗的护理方法措施进行分析。结果:26例脑脓肿患者经治疗治愈19例,好转3例,死亡1例。结论:对临床脑脓肿患者手术治疗期间做好手术前后的临床护理工作,密切的观察和分析及时预防和发现并发症,做好相应的护理。

【关键词】脑脓肿;手术治疗;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9-0219-02

脑脓肿为化脓性细菌侵入脑组织引起化脓性炎症,并形成局限性脓肿,属脑实质占位性病变。近年来,由于条件感染如获得性免疫缺陷、器官移植、恶性肿瘤化疗等的增多,脑脓肿发生率又有增高趋势。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脑脓肿患者26例手术治疗的护理方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26例脑脓肿患者,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龄21~56岁,平均年龄29岁。隐性脑脓肿13例,血源性脑脓肿6例,创伤性脑脓肿5例,耳源性脑脓肿3例。

1.2 方法

一旦诊断,即全身给药(最好在取得脓肿标本后),必要时可鞘内或脑室内给药。开始时选用抗菌谱广的药,以后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改用敏感抗生素。用药持续时间要够长,必须体温正常、脑脊液和血常规正常后方可停药[1]。在脑脓肿手术后应用抗生素,应不少于2周。包膜尚未完全形成,如早期脓肿;多发性脓肿(直径≤2.5cm);基底核区等深部脓肿;年迈体弱不能耐受手术者。内科治疗包括抗生素、脱水剂应用等。穿刺抽脓术,穿刺法简便安全,既可诊断,又可治疗,适用于各种部位的脓肿,尤其是对位于脑功能区或深部的脓肿(如丘脑、基底核)或老年体弱、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及病情危重不能耐受开颅术者适用。穿刺法失败后,仍可改用其他方法。脓肿引流术主要适用于开放性脑脓肿引流不畅者;脓肿壁较厚的单发脓肿,估计通过一次性穿刺抽脓无法解决的患者,以免反复穿刺造成损伤。手术脓肿切除术:经穿刺抽脓失败者、多房性脓肿、小脑脓肿或脓腔内有异物者,以及真菌性脓肿均应行脓肿切除术,对脓肿破溃者也应紧急开颅切除脓肿,并清洗脑室内积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本法治疗彻底、颅内减压满意、术后使用抗生素的时间也可明显缩短。

1.3 结果

26例脑脓肿患者经治疗治愈19例,好转3例,死亡1例。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患者因病程长、病情反复、治疗费用高,易产生失助、悲哀,甚至绝望的心理反应。应反复向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说明通过系统治疗能控制病情发展,给患者予心理支持。协助患者做好各项检查,以及早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

2.1.2饮食: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营养的食物,以补充高热所导致的热能消耗,增强机体抵抗力。注意水、维生素的补充,维持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必要时静脉输液、输血,以改善全身状况[2]。

2.1.3体位:抬高床头15°~30°,有利静脉回流,防止颅内压增高。

2.1.4术前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患者若出现发作性剧烈头痛,伴有喷射性呕吐、视力模糊、意识发生恶化时,提示病情加重,要立即通知医生,积极做好急诊手术术前准备。监测体温的变化,及时给予降温处理[3]。遵医嘱选用有效抗生素,并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2.2 术中护理

麻醉方式:基础麻醉+局部麻醉(神智清楚的患者),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神智不清或无法配合手术的患者),仰卧位,头偏向健侧,头部略高,以头圈固定。消毒铺巾尽量采用一次性敷料;手术中提取的脓液需及时送验;所有器械、物品按感染手术标准进行处理。

2.3 术后护理

2.3.1体位 全身麻醉未清醒者,去枕平卧,头偏向健侧;麻醉清醒后血压平稳者床头抬高30。左右,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躁动不安者给予保护性约束,并加以床栏。

2.3.2饮食 手术当日禁食,第2天起酌情给予流质,以后逐渐改为半流质、普食。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2.3.3术后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监测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GCS评分并记录。若患者出现意识由清醒转入昏迷、双侧瞳孔大小不等、对侧肢体瘫痪、血压升高、脉搏和呼吸减慢等,提示有发生血肿或水肿的危险,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监测体温的变化,及时给予降温处理。高热患者注意水、维生素的补充,维持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如术后3~5d出现体温升高,注意切口、肺部及泌尿系统有无感染,以区别中枢性高热和感染性高热,有利于对症处理。

2.3.4管道和切口护理 妥善固定各种导管,特别是麻醉未完全清醒者或躁动不安者要适当约束肢体,以防患者自行拔管。脓腔引流管置于低位,低于脓腔至少30cm,引流管位置应保留在脓腔中心。引流管可根据CT检查结果,加以调整和拔除。术后密切观察切口渗血、渗液情况,保持切口外敷料清洁干燥,如有潮湿、污染及时更换。

2.3.5用药护理 术后根据医嘱选用有效抗生素,用药持续时间要够长,必须体温正常、脑脊液和血常规正常后方可停药。在脑脓肿手术后应用抗生素,应不少于2周,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3.讨论

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态是否稳定、恐惧是否缓解或减轻。患者和家属是否掌握与疾病有关的知识,能否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患者日常生活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有无意外发生。患者生命体征是否平稳。)各种引流管是否通畅,是否如期拔出,有无感染。术后并发症是否得到预防,若发生并发症是否被及时发现和处理。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如瘦肉、蛋类、禽类、鱼类等)。劳逸结合,加强锻炼,以增强抵抗力、改善全身症状。因故不能住院继续治疗者,继续抗生素治疗,总疗程不少于4周。及时治疗身体其他感染,防止病变再次发生。术后3~6个月来院门诊复查CT或MRI,如出现原有症状时,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

[1]王晶,李慕丽,张锐.30例脑脓肿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3.(5):30-30.

[2]卿红英,董恒,李黎.脑脓肿25例临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 2013,29(5):758-759.

[3]张媛园,靳忠良.脑脓肿病人的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6):152-152.

[4]潘春艳,赵丽丽,陈秀芹,唐晓冬.脑脓肿锥颅穿刺引流术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232-232.

论文作者:马松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6

标签:;  ;  ;  ;  ;  ;  ;  ;  

脑脓肿手术治疗患者临床护理论文_马松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