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_研究生论文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_研究生论文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模式论文,教育理念论文,新闻学院论文,密苏里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识码】A

创建于1908年的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Missouri School of Journalism)素以历史悠久、教育理念独特、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优异,在全美新闻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建院101年来,密苏里人与时俱进,锐意求新,发扬光大首任院长沃尔特·威廉姆斯(Walter Williams)博士的新闻教育理念,不断调整、丰富学科设置,更新教学方式,及时而高效地应对时代变化给新闻学教育带来的挑战。

密苏里新闻学院在新闻业界和教育界享有很高的声誉。美国诸多媒体的负责人毕业于该院。一些毕业生在新闻职业生涯中获得过普利策新闻奖等一些著名奖项。每年,该院学生在全美多项专业类竞赛中获奖。①学术研究方面,该院在2000年~2004年间获得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协会顶级会议论文奖(the top convention paper of the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的次数在全美院校中排名第三。②1999年~2006年间,该院学生在美国的主流传媒期刊发表论文量位居全美第五。③每年参加国内外传媒学术会议的师生数量超过百人。④

是什么样的教育理念使得该院在新闻实践和学术研究两大领域都取得丰硕成果?又是怎样的教育模式滋养着密苏里新闻学院这棵百年巨木郁郁葱葱呢?

本文旨在解析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并探讨其对中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借鉴意义。

密苏里新闻教育理念的形成与发展

密苏里新闻学院成立的初衷是促进新闻专业化(journalism professionalism)。⑤在当时的形势下,一方面,关于新闻职业内涵、社会职责定位的问题随着报纸业的蓬勃发展日趋突出。19世纪80年代以后,报纸机构化(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the press)和广告业迅速发展,报纸与社会的关系逐渐引起人们重视。⑥新闻业本身开始思考它在社会中的身份定位:新闻是什么,新闻可以成为什么,新闻应该发挥什么样的社会功能?新闻业是像其他商业行当那样以盈利为目的,还是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在民主社会里以保护和推进民主为作为自己的责任?⑦另一方面,新闻从业者希望通过规范行业操守来提高新闻业的社会地位。记者们不再满足于被人们看成是服务于经济利益的雇佣文人。他们开始探索新闻行为准则、道德约束以及记者的社会角色。他们希望新闻从业者能像法律、医学等专业的从业者一样受到社会的尊敬。⑧20世纪初,新闻实际工作者、教育学家、社会学家达成共识,建立新闻专业教育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最好途径。⑨密苏里新闻学院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

1908年建院伊始,创建人沃尔特·威廉姆斯院长提出了两个新闻学教育理念:一、学习新闻最好的方式是动手实践;二、新闻工作是一个世界化职业。⑩为了落实和实践第一个教育理念,沃尔特·威廉姆斯(Walter Williams)院长确立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并重的教学模式。他认为,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书本内容在现实中的作用,进而从自己的实践中学习经验,提高写作、编辑的技能。这样,学生在进入正式新闻工作岗位时就不再是生手了。(11)1908年,在他的提议下,该院建立了第一个学生实践基地——《大学密苏里人报》(University Missourian),即《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Columbia Missourian)的前身。这是一份面向社会的报纸,而不仅仅是一份报道校园新闻的报纸。(12)与强调实践能力的想法相一致,沃尔特·威廉姆斯院长要求所有讲授新闻业务的教师必须拥有报业工作经历。(13)时隔百年,密苏里新闻学院对新闻实践教育的重视丝毫没有减弱,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配备上都遵循理论知识提高与实践能力培养齐头并进的原则。如今,密苏里新闻学院已拥有九大媒体实践基地,涵盖报纸、杂志、网络、电视、广播、广告、公关、多媒体等领域,全部面向社会。

沃尔特·威廉姆斯院长十分重视新闻教育的全球性。(14)这种战略眼光响应了美国20世纪初的进步主义思潮和对外扩张政策。(15)美西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读者对国际新闻的兴趣上升,美国大报开始报道世界各地的政经新闻。(16)审视这一现象,沃尔特·威廉姆斯认识到新闻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进而提出新闻教育应该具有全球性眼光。(17)培养学生报道全球新闻,关注全球传媒发展,担当全球责任的意识。这种思想奠定了密苏里新闻学院重视国际交流和互动的教学特色。

从1908年开始,比较新闻学就作为两门基础课之一成为密苏里新闻学院学生的必修课。课堂上,沃尔特·威廉姆斯与学生比较美国与其他国家报纸的异同,并从全球的角度解析美国报纸的发展方向。大部分的讲授内容都来自于沃尔特·威廉姆斯本人走访世界媒体所获取的第一手资料。(18)

沃尔特·威廉姆斯还大力提倡并努力推进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国际交流。20世纪上半叶,密苏里新闻学院与中国的往来尤为密切。该院的第一个留学生黄宪昭(Hin Wong),就来自中国, 日后成为燕京大学的新闻系主任。(19)自1917年开始,密苏里新闻学院就参与到中国现代新闻教育的开创运动中。(20)沃尔特·威廉姆斯曾经五次访华,促成燕京大学成立中国第一个新闻学院,并建立了一个五年制的密苏里新闻学院与燕京大学师生交流项目。(21)这极大地促进了中美新闻教育交流。据不完全统计,1910-1940年间,至少有75位密苏里新闻学院毕业生先后到亚洲尤其是中国工作,成为当时名噪一时的“密苏里帮”(Missouri Mafia)。(22)

密苏里新闻学院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项目从20世纪初一直延续至今。20世纪70年代,俄尔·英格理士(Earl English)院长选派了一批研究生到布鲁塞尔报道欧洲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这个项目维持了至少六年,而后迁移到伦敦。该项目结束后,俄而·英格理士(Earl English)院长又在台湾建立了一个交流项目。20世纪90年代,在现任院长迪恩·米尔斯(Dean Mills)的推动下,师生校际交流项目进一步扩大,范围遍布西班牙、韩国、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和台湾地区。2006年,有约15%的密苏里新闻学院在校学生曾参与过这些海外学习项目,70%的老师曾在海外工作过。目前,该院海外项目还在继续扩展中。(23)

一百年过去,“学习新闻最好的方式是动手实践”,“新闻是一个世界化职业”,这两个教育理念,仍然是密苏里新闻教育事业的基石。

密苏里新闻教学模式

教育理念确立之后,便是对教育理念的贯彻和实行,这主要体现在教学模式上。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核心教学模式就是久负盛名的“密苏里方法”(Missouri Method)——学习新闻和广告最好的方式是通过实践(The best way to learn about journalism and advertising is to practice them.)。(24)这个方法之所以能在密苏里新闻学院取得成功,其原因在于:一,该院拥有全美最庞大的新闻教师队伍;二,学院坐落于一个人口约10万的哥伦比亚(columbia)小城,学生采访社区新闻相对比在大城市容易很多。

一个世纪时移世易,但“密苏里方法”的核心内涵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学院随着媒体形式的不断丰富而逐渐扩大实践平台。每当一种新的媒介形式出现,学院就拓展出一块媒体实践平台。现在,已由最初的一家报纸发展成为杂志、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多媒体互动共赢的局面。(25)

“密苏里方法”贯穿在本、硕、博三个阶段的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学习三个方面。同时,根据三个阶段学习目的、学习重点的不同,密苏里新闻学院又赋予“密苏里方法”不同层面的内涵和要求。

一、课程设置

(一)理论与实践并重

1、课程设置。

密苏里新闻学院本科阶段设有六大方向:融合新闻学、期刊新闻学、摄影新闻学、平面和数字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策略性传播(其中包括广告学、公关学、媒体策划、媒体销售等)。(26)根据课程设置,本科阶段的学习注重人文科学通识教育。新闻学士学位要求毕业生的新闻专业课学分仅占到总学分的33%,其余70%左右的学分必须从文、史、哲、商、法等其他学科内选择。(27)本科前两年主要都是夯实学生的人文学科基础。从本科三年级开始(有个别专业从二年级下半学期开始),学生可根据所选择的专业方向集中学习新闻理论课和实践课。在理论方面,所有专业方向的学生都必须研修传播法、美国新闻史、跨文化新闻学、新闻学基本规范等科目。在实践领域,学生必须掌握所选方向的基本采访、写作、编辑技能。根据个人喜好,学生可在此基础上选修更高级别的专业课。以平面与数字媒体专业为例,该方向的学生有多达20种以上的新闻类选修课。这些课程或者是对某一项技能的深化(如调查性新闻报道,计算机辅助新闻报道,图表设计,中、高级写作等等),或者是增强学生对某一新闻条线的理解(如商业新闻报道写作,社区新闻报道写作,环境、健康新闻报道写作等)。(28)

硕士生阶段的教育更加专业化,学科设置也更加细化。在本科教育六大方向的基础上,学院又将新闻学与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结合,交叉形成28个专业方向。(29)在研究生阶段,理论课约占总学分1/3,专业技能课约占总学分1/2。理论和专业技能课的学习可以同时进行。学生在完成必修的四门核心理论课之外(每个方向都有各自的核心科目。比较共同的课程大致有:大众媒体研讨,新闻史,新闻伦理道德,传播法,量化、质化研究方法等),可以选择28个方向中的任何一个方向系统学习专业技能。本、硕阶段的理论课除大众传播法属于共同授课外,其余内容完全不同,而且都是分开教学。而专业技能课中的相当一部分是混合教学,即本科高年级学生可以与研究生一同上课。本科生也可以申请4+1项目,即本科4年,再攻读1年硕士生核心理论课即可以拿到本、硕两张文凭。

博士生阶段的课程学习主要都集中于理论和方法论。总学分中2/3的科目要在系外研修。博士生在选课方面有更多的自主空间。这不仅符合博士阶段培养科研能力的目标,同时也促进新闻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融与相互促进。

2、专业实践。

密苏里新闻学院特别强调专业实践。博士生录取条件之一是申请人必须具备两年以上的媒体从业经验。尽管近年来也有个别未满足此条件的优秀申请人被破格录取,但80%以上的博士生在入学时已有若干年实践经验。这也是学院在博士生阶段没有设置实践课程的原因之一。录取硕士生时,学院也会优先考虑有媒体从业经验的申请者。而对于那些没有经验,或经验不足的硕士生、本科生,学院则提供这样几个实践平台:课程实践、假期实践、毕业项目实践、专业机构实践。

课程实践。每一个学习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基础课的学生都必须到相应的实践基地实习。密苏里新闻学院有九大实践基地:《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日报及其网络版、《Vox》周刊及其网络版、KOMU-TV(美国国家广播电视台NBC下属地方电视台)及其网络、KBIA-FM(美国公共广播NPR下属地方电台)、《IPI全球记者》(IPI Global Journalist)、MOJO广告社、Radio Adelant(西班牙语广播电台)、MDN(密苏里数字新闻)、和Newsy.com(新闻网站)。这些媒体机构与学院相关,又相对独立,全部面向社会。以《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为例,新闻室分为摄影、新闻采访、编辑、校对、版面编辑等几大块。由有实践经验的老师担任编辑,学生记者按体育、社会、教育、司法、政治等条线跑新闻。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份百年老报开始搭建网络平台以应对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冲击。现在报社要求学生学习多媒体报道技能,每学期至少写作一篇运用多媒体报道的新闻稿。报社还尝试教授学生如何写工作博客(blog),如何与读者用互联网互动,以及如何使用超级链接等互联网工具。如果学生严格遵照平面媒体方向课程设置进行研修(如报道,编辑,中、高级采访写作),他可能会在《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实践三个学期。尽管其他专业实践课的具体要求和操作各不相同,但是核心目标和标准基本相同。那就是,要求学生在从事真正的媒体工作之前按照专业媒体所要求的标准,尽量多地积累实际经验。

假期实践。密苏里新闻学院还提倡学生假期到媒体实践,本科生可以通过学院组织的纽约项目、华盛顿项目和海外学习项目(如学院2008年与北京奥组委联合组织的北京奥运志愿者报道团)获得实习机会。

毕业实践。研究生阶段,学生在最后一个学期面临两个选择——做学术研究(academic track)或到媒体单位实习(professional track)。选择后者的学生可以通过华盛顿项目寻找在华盛顿地区的实习机会。部分学生可以得到华盛顿项目奖学金。此外,学生也有自主选择到世界任何媒体单位实习的自由和权利。学院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而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学生也往往会找到比较理想的媒体工作职位。

专业机构实践。一些落户于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新闻专业机构、专业竞赛活动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目前,共有九家全国性的新闻专业机构总部设于密苏里新闻学院,包括全美报业协会(National Newspaper Association),调查性记者编辑协会(Investigative Reporters and Editors Inc.),商业新闻记者编辑协会(Society of Business Editors and Writers),全国计算机辅助报道协会(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Computer-Assisted Reporting),全国信息自由联合会(National Freedom of Information Coalition),健康新闻记者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Health Care Journalists),宗教与职业中心(The Center on Religion and the Profession),关心记者委员会(The Committee of Concerned Journalists),新闻与女性学术讨论会(The Journalism and Women Symposium)。(30)由密苏里新闻学院师生组织、参与评选的主要国内外专业竞赛活动有:年度国际最佳摄影大赛 (Picture of the Year International)、城市与地区杂志协会大赛(City and Regional Magazine Association)、大学新闻设计竞赛(The College News Design Contest)和年度最佳大学摄影师大赛(The Colleg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31)这些专业比赛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够了解到最高的行业标准和顶尖作品。另一方面,许多比赛都会聘用密苏里教授担任主席或评审委员,并招聘学生职员。例如,研修过计算机辅助报道方向的学生通过申请、选拔,可以到NICAR、IRE担任数据分析员。在这里,他们每天接待来自全国各媒体行业、新闻学院的来电、来函。学生在数据库主管的指导下,定期向联邦机构或州政府索要、更新、处理、备份数据,再把这些数据按照客户的具体要求分析、打包、出售。此外,他们还有机会参与组织、筹划和参加NICAR-IRE的年会,接触到该领域最前沿动态和业界人士。密苏里师生通过在上述机构、赛事活动中任职,加强了与业界的互动,推进了日常教学与学习。

上述专业实践平台主要针对本科生和硕士生。对于博士生阶段的实践,着眼点主要在于理论应用于实践——研究课题来自于现实,而研究成果又对该行业、该领域有指导或解决现实问题的价值。纵观近几年密苏里新闻学院博士生和教授们的课题与成果,几乎鲜有纯理论或纯学术研究。这也是密苏里新闻学院博士阶段教育区别于美国其他新闻院校的独特之处。

(二)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

首先,数十种细分专业方向几乎涵盖了新闻业中的所有领域。这些科目纵向按照入门、中级、高级的档次层层递进。专业之间各有特色又相互交叉,能够给予学生该行业通识教育的基础,同时又强化个人专长。多平台的实践机会满足学生对实际工作不同工种、地域、规模和领域的需求。在众多选择中,学生可以从中找到一款适合自己的组合。

其次,新闻学院鼓励学生的自主选择。专业方向的划分和课程选择模式在实际操作中仅具有指导意义。学生只要修完必修基础课并满足总学分的要求,便可以完全自主选择专业课和选修课。这一特色在研究生和博士生阶段尤为突出。学生调换专业方向、甚至导师的现象非常普遍。学院从管理手段上给予配合,支持学生发展自己的专业兴趣、爱好。实际上,随着媒体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学院领导层正力图淡化专业之间的屏障,强化各专业间的对话、融合。

密苏里新闻学院有全美最丰富的新闻软、硬件教学资源。目前有80余名教师、数十种专业方向。学院拥有五栋教学楼以及高科技装备的数字电视编辑室、摄影棚,文字编辑室、写作室、设计室。学院有550余台苹果电脑供学生和教职人员使用。其新闻图书馆藏书量达5万多册(32)。这些资源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研究选择空间和自主权。

二、师资队伍建设

密苏里新闻学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也体现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教师队伍分为两大块:专业实践课教师(professional practical track faculty or non-regular faculty)和学术教授(tenured or tenure-track faculty)。两种教职在招聘、考核、晋升方面略有差异。

(一)聘用标准

对于实践课教师,学院在招聘时主要看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业务技能、专业成果及讲课能力。所有教授专业实践课的老师必须有相关领域从业经验。事实上,到密苏里任职前,他们在业界都是有着数年甚至几十年工作经验的老记者、老编辑或者媒体主管,其中许多教师在国际知名媒体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able News Network)、美国广播公司(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y)、美国全国公共电台(National Public Radio)、《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美联社(Associate Press)等单位工作过。他们中有许多获得过国内外新闻奖项。现在的教师中有三位是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他们的实际经验不仅能让学生不出校门便得到权威性的指导,而且也能使学生在专业标准的严格要求下迅速成长。这种教育的优势在毕业生找工作或者实习的时候尤为明显。该院学生可以更快、更自然地融入业界的工作状态。而老师们在业界丰富的人脉资源也会为学生求职铺路。学院在聘请实践专业课老师时一般只给1年合约。第1年合约到期前,经评审合格者可以继续留任,得到1~3年合约。

对于理论课教师,学院主要侧重于考察申请者的科研能力、学术成果、业界经历和讲授能力。现任博士生导师几乎全部在业界工作过。学院领导层认为,这样的遴选标准有利于促进研究课题和研究成果紧密联系行业发展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二)考核晋升

新闻学院设有晋升与评审委员会(promotion and tenure committee),负责教授招聘、晋升的考核,并将优秀候选人推荐给学院院长。院长最后将名单上报给学校。

专业实践课教师大概80%的时间是用于日常教学,10%用于为专业机构、培训班、协会等提供服务,另外10%的时间可能涉及参与学院、学校行政工作。(33)他们平均每人每学期教授3~4门课程。学院不要求他们参与学术活动或发表学术成果。尽管他们的头衔是助理教授、副教授,但是他们不参与评定终身教授。(34)

理论课教师的工作时间和责任大致为40%~50%教学、30%~40%科研、10%~20%服务。服务的内容包括:与学生课下交流,担任研究生、博士生论文评审委员,参加院内外学术或行政会议,为学术会议或期刊评审论文,担任学术期刊编委等等。履行这些繁杂的行政类工作是每位理论课教授的义务,并不一定有直接的经济方面的补偿。他们平均每人每学期教授2门课。每年最好发表1~2篇学术论文(学院在数量方面并无硬性规定)。学院晋升与评审委员会对教师每年按照上述三个方面进行考核。系主任对该教师的表现做出评价。优秀者推荐给院长,得到晋升机会。成绩欠佳者会面临解约。教师一般审核期为6年,其中第三年的评审尤为关键。助理教授得到终身教授资格后,每5年还会接受一次考核。(35)

(三)日常教学

任课老师自主决定课程目标、规划课程内容、评分标准。学期期间,教师们会通过不定期、非正式的走访课堂,听取学生反馈,课后交流等形式来促进教学。每学期期末,学生们对授课老师进行网上评估。评估项目包括:课程内容、课堂氛围、作业量、师生互动、是否运用多媒体教学、是否有歧视或不平等现象等等。对于教师教学质量并没有硬性的量化规定,而主要依赖于每个教师的自觉。学院对教师提供物资和精神上的鼓励与帮助,而不是“批评”或“惩罚”。

尽管测评机制相对宽松,每个教师还是必须遵守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比如,每门课的教师在学期初要有一份完备的本学期课程计划,其细致程度包括每周讲课内容、作业内容、作业递交时间、考试日期、评分标准等,并且要尽可能按照计划执行。如遇到计划和实际操作有出入的情况,教师必须及时与学生沟通,否则会引发学生不满。多次教授同一门课的老师也大多每学期更新教学内容。每次使用同一教案被认为是懒惰的表现。如曾多次获教学奖的柏蒂·温菲尔德(Betty Winfield)荣誉教授,每年教授新闻史课程时都会从当年学术期刊中重新选择适宜的阅读材料,更换每周阅读内容和作业题目,(36)保证学生既掌握本领域内的经典理论,又了解当下研究趋势。教师必须乐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并对学生的作业给予及时、详尽的反馈。柏蒂·温菲尔德教授(Betty Winfield)会逐字逐句阅读每位学生的期末论文,并另附一页纸,打印出她对论文的评价。密苏里学院的学生课堂提问非常活跃。在研究生和博士生阶段,课堂讨论的时间通常比老师讲授时间要长。面对学生犀利的提问,老师必须充分备课。即便如此,他们也经常坦诚地回答“不知道”。他们鼓励学生提问,并认为这是学生对所学内容投入的表现,也是教学相长的必要途径。

三、学生学习要求

(一)基本成绩要求

一般来说,学院认为累计平均成绩积点(GPA)达到3.0以上的学生拥有合格学籍(good standing)。对于没有达到此标准的学生,学院有权将学生留院察看、停学和除名。这项规定适用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37)本科生前两年主要是人文基础通识教育。在这个阶段,前29个学分的GPA必须达到2.5;30~70个学分之间的成绩必须达到2.75。不能满足条件者将会被学院除名。满足了学分要求,没有获得新闻学院专业方向录取的学生也会被除名。(38)

(二)学分的获得

本科生阶段(四年制)大约要完成120个学分,研究生阶段(两年制)至少完成37个学分,博士生阶段(三年制)至少要完成72个学分。这就意味着,每个全日制本科生每学期大概要选修5~6门课,研究生要修3~4门课,博士生要修3~5门课。每门3学分的课程要求学生在课后平均投入6~9小时左右的工作量。硕、博阶段的课程由于难度提高,课后时间的投入也会相应增加。

以平面与数字化媒体方向的一年级研究生为例,第一学期课程安排为:大众媒体研讨课、新闻史(或其他3门核心理论课中的任何一门)、报纸写作与采访。前两门课每周共布置200~300页左右的阅读量、2篇300~500字的议论文,期末会要求两篇5000字左右(20~25页、双倍行距、Times New Rome 12号字体)的学术论文。除了上述形式外,有些方法论课或实践课还会在学期中穿插随堂考试、期中考试、课堂展示(presentation)、期末团队项目(team project)等。此外,该专业学生还要成为《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Columbia Missourian)的记者。这门3个学分的课程每周课堂时间仅为1个半小时。然而学生却要在课堂外每周花平均15~20个小时的时间为报纸采访、写稿,参加编辑会议、值班。有个别拿到A等成绩的学生更是为报社每周工作40个小时左右。每个常规学期在报社实践的学生总数多达百人,设法在激烈的同辈竞争中挖到新闻不是件易事。为了抢新闻,朝八晚七的工作状态是常事,碰到突发新闻还要随时出动。学生记者的工作规范严格遵循《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报道手册要求。编辑尤其对消息来源、信息准确性、引语出处、人名等严格把关,一经发现有作假或不实行为,成绩按不及格处理。在稿件刊发前,记者必须再次向每一个采访对象确认所引谈话内容、姓名等基本信息准确、无误(accuracy check)。碰到时间紧迫,联络不上采访对象的情况时,记者必须证明已使用所有可能的通讯工具,如电话、电子邮件、录音留言等方式试图与采访对象核对信息。

博士生阶段的理论、方法课形式上与研究生阶段一致,但在作业量和标准上要求更高。每名博士生每周阅读量达300页以上,完成2~3篇500字议论文,期末要提交3篇5000字左右论文。除满足课程要求外,每名博士生还要每周完成20个小时辅助导师研究或教学的工作量,每学期最好写作一篇学术论文,参加一次学术会议。

(三)成绩测评标准及测评办法

一般来说,实践课侧重评估学生的技能应用,而理论、方法论课侧重考察学生的科研能力。每门课的详细要求都会在学期初分发的课程介绍上说明。其基本情况如下:

1.出勤率与课上讨论

按时出勤是对学生的最基本要求之一。如果学生无故迟到、旷课,或者事先没有向老师请假,都将被视为缺席,会影响期末分数。本科生阶段多以签到、抽查点名的方式确保出勤,而硕博阶段课程由于班型较小(一般10~15人),老师很容易掌握出勤状况。

课上讨论在硕博阶段尤为重要。实际上,教师所起到的作用是引领讨论话题、扩展学生思路,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参与课堂讨论是学生对所授内容进行初步理解、分析、运用的过程。同时,它也反映学生是否完成了课后阅读作业,是否能将知识融会贯通。讨论时还要求学生发言须注意不能剥夺或挤占他人发言的机会或时间。

2.学术诚信

学术诚信不仅停留于书面规定上,而且坚决贯彻、执行于日常研究、教学中。从教授到学生,从实践课到理论课,凡有违反者,学院会坚决而严厉地惩处。

学生在引用他人著作的地方必须注明原出处,且不能与原文字句相同(直接引语除外)。如果发现有违规者,其作业或论文将被怀疑有剽窃成分,轻者会得到警告、不及格处分,情节严重者将直接被学院除名、上报学校(如毕业论文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出现类似问题,或屡教不改、抄袭数量较多者均视为情节严重)。互联网内容如维基百科等视为不可靠消息源,不能作为学术资料引用。

3.平时作业与期末项目

学生期末总成绩是各项平日作业成绩、考试成绩、出勤率和期末项目的汇总。所得分数为总分数90%以上者可得到A等。

技能型或纯知识重现型的作业评判标准比较容易掌握。根据《哥伦比亚密苏里人》(Columbia Missourian)编辑Scott Swafford介绍,编辑考核学生记者成绩的时候会权衡记者的发稿数量与质量。编辑们看重的是学生的主动性、原创性。三篇头版特写要比三篇会议新闻报道有份量的多。数量方面虽然不做硬性规定,大致的参考标准为:12篇新闻稿为及格,18篇以上为优秀。

对于侧重分析能力、研究能力的科目,评判作业的尺度往往因人而异。例如硕、博阶段研讨课,教授要求学生每周提交的小论文是对该周所阅读内容的理解、分析,而不是总结、归纳。以博士生一年级的必修研讨课评分标准为例,能够体现出对所读内容理解透彻,论点、论据鲜明,且文笔清晰、流畅、洗练的文章可以得到A;对所读内容有较好理解,文章书写比较清晰,有个别书写错误,需要深化论点的文章可以得到B;对所读内容有所理解,但是论证比较肤浅,且有多处事实性错误或书写错误的文章将得到C。

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的启示

20世纪,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对中国的新闻教育和新闻实践影响深远。今天密苏里大学仍然与中国新闻学界和新闻业界保持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对于我们当下的新闻学教育有着怎样的启示呢?

首先,搭建多层面多样化的实践平台。

在影响力大、规章制度完善、从业者素质良好的媒体,安排学生实习,是国内大学通行的做法。然而,对比密苏里大学,就能看到国内大学的差距。国内没有任何一所大学拥有自主的面向社会的新闻媒体。学校自办的面向社会的新闻媒体,其创办宗旨、读者对象、编采流程、广告吸纳、资金运作等,皆由学校师生自主决定和修正完善。较之于社会媒体,师生才华的施展和创新空间要广阔和灵活得多。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涵盖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的九大实践基地,是密苏里新闻学院的一个亮点,也是值得国内新闻院校学习和仿效的一个优点。虽然目前尚有各种规章的限制和制约,但国内有实力的院校,如复旦和人大等,应当朝着创办和拥有自主的面向社会的媒体这一方向努力。

多个世界级、国家级新闻评奖和研究机构的创办或者进驻,是密苏里新闻学院实践平台的另一个亮点。它对提升学院声誉和扩展师生交际范围的作用是巨大的。同样值得国内新闻教育界学习和借鉴。

其次,确立全球化的教育视野。

对教师而言,教学与研究要能够容纳全球媒体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容纳全球新闻传播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囿于一国一域传媒状况,囿于一种一类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的作法,较之百年前沃尔特·威廉姆斯院长的宏阔视野,其差距不可以道里计。

教学内容全球化的同时,则是着力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与世界担当。增加和世界各新闻院校学生的交流,创造机会让学生赴世界各大媒体进行实习和考察,促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媒体运作的特色、媒体工作者思想与行为的特点。进而树立起包容、分享、共同发展的现代传播意识,为世界媒体工作者的团结,为消除根深蒂固的媒体报道偏见与成见,为媒体整体承担起人类进步守望者的责任,进行人才的储备。这对于人类传播优秀成果的共享,对于人类文化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上个世纪初,沃尔特·威廉姆斯亲自创建和大力推进的中美新闻学界和业界交流的成功案例,就是一个典范。

再次,建设一支理论与实践互为支撑的师资队伍。

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高超的教师是新闻学院深受欢迎的师资。然而,教师的精力和时间有限,要求所有的教师在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皆具备优良的造诣,既不现实,也不可能。举目国内各新闻学院,实践理论皆卓异的教师仅占极少数。这就很能说明研究与动手能力兼备的师资的不可多得。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密苏里新闻学院既吸纳和培养理论修养深湛的理论教师,又热情欢迎实务成绩优异的实践教师,走出了一条从教师队伍构成上着手,打造一支科学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的师资建设之路。美国国内一流,在世界上享有声望的理论家,获得过普利策奖的实践家,汇集于密苏里新闻学院。他们的教学重点不同,考核方式不同,各自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展,并互为支撑,共同推进学院的新闻教育事业。学生所面对的则是一支理论与实践水平皆居于世界前列的新闻传播学教师队伍。教学质量因此得到强有力的保障。

最后,从细微处入手促使学生确立诚信意识遵守诚信原则。

诚信,是新闻学院学生最应当宝贵和最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标准之一,也是新闻学院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应当遵守的学风规范之一。学生学习阶段的弄虚作假,不仅是个学风问题,而且会给今后职业岗位上的发表和编辑假新闻种下远因。密苏里新闻学院从细微处入手,制定严格的规定,严厉惩处新闻实习中的作假和不实行为,严厉惩处论文写作中的剽窃和抄袭者。视学生违反诚信原则的情形,学院的处分方式从不及格到除名,处罚力度逐级加大。这对于端正学生的学习和研究风气,确立学生的诚信意识,督促学生遵守诚信原则,养成学生诚信的品格,都是大有助益的。近年来,国内新闻学院从本科到硕士到博士,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有论文抄袭、作假的情况发生,且屡禁不止,不妨借鉴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做法认真严肃对待之。

注释:

①According to the website of Missouri Journalism School.Retrieved in June 2009,http://journalism.missouri.edu/about/history.html

②George Musambira,"Analysis of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Top Convention Paper Research Productivity in the U.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NCA 93rd Annual Convention,TBA,Chicago,IL,Nov 15,2007http://www.allacademic.com/meta/p192591_index.html

③Hai Ran,"The Pipeline to Publication:Analysis of Student Research Productivity in Mass Communication Journal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Marriott Downtown,Chicago,IL,Aug 06,2008 June 2009 http://www.allacademic.com/meta/p271490_index.html

④例如,在2009年5月国际传播会议上(ICA),密苏里新闻学院共有36篇学术论文被大会录用。

⑤Sara Lockwoord Wiiliams,Twenty Years of Education for Journalism:a History of the School of Journalism of 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i Columbia,Missouri,USA.(Columbia,Missouri:The E.W.Stephens Publishing Company,1929,6.)

⑥Hazel Dicken-Garcia,Journalistic Standards in Nineteenth Century American,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89.

⑦Betty.Houchin Winfield,"Emerging Professionalism and Modernity," in Journalism 1908:Birth of a Profession,ed.Betty Houchin Winfield (Columbia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2008),1.

⑧Winfield,"Emerging Professionalism and Modernity," in Journalism 1908:Birth of a Profession,3.

⑨Winfield,"Emerging Professionalism and Modernity," in Journalism 1908:Birth of a Profession,3-9.

⑩Frank W.Rucker,Walter Williams.(Columbia:Missouri Publishing Association Inc.,1964.),164.

(11)Ronald T.Farrar,A Creed for My Profession:Walter Williams,Journalist to the World,(Columbia: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1998),95,113.

(12)Ronald T.Farrar,A Creed for My Profession:Walter Williams,Journalist to the World,(Columbia: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1998),95,144

(13)Williams,Twenty Years of Education for Journalism:a History of the School of Journalism of 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i Columbia,Missouri,USA.30.

(14)Ju-shien Cheng,"Walter Williams and China,His Influence on Chinese Journalism" (M.A.thesis,University of Missouri,1963),47; Walter Williams,"The World's Journalism," in 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i Bulletin 16(1915):3.

(15)You Li,The Military Versus the Press:Japanese Military Control over One U.S.journalist,John B.Powell,in Shanghai during the Sino-Japanese War,1937-1941.(M.A.Thesis,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2008),39; Yong Volz and Chin-Chuan Lee,"American Pragmatism and Chinese Modernization:Importing the Missouri Model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to Modern China," Media Culture & Society.

(16)John C.Merrill and Hans Ibold,"Globalization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1908:Birth of a Profession,ed.Betty Houchin Winfield (Columbia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2008),218.

(17)John C.Merrill and Hans Ibold,"Globalization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1908:Birth of a Profession,ed.Betty Houchin Winfield (Columbia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2008),218.

(18)John C.Merrill and Hans Ibold,"Globalization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1908:Birth of a Profession,ed.Betty Houchin Winfield (Columbia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2008),219.沃尔特·威廉姆斯在20世纪初走访了27个国家的上千家媒体单位。

(19)According to the Centennial Directory of Missouri School of Journalism,Hin Wong of China graduated with a Bachelor's degree in 1912.Wong later served chair of the Department of Journalism in Yenching University in China.Retrieved the website in June 2009 http://journalism.missouri.edu/2008/1908-1919/07.html

(20)Wei-sau Lan, "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i and Journalism in China," (M.A.thesis,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1949),35-36.

(21)Cheng,"Walter Williams and China,His Influence on Chinese Journalism" (M.A.thesis,University of Missouri,1963),9,45,46,52; Yong Volz and Chin-Chuan Lee (upcoming),"American Pragmatism and Chinese Modernization:Importing the Missouri Model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to Modern China," Media Culture & Society.

(22)John B.Powell,"Missouri Authors and Journalists in the Orient," Missouri Historical Review,October 1946,F193,John B.Powell Papers,Western Historical Manuscript Collection,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

(23)John C.Merrill and Hans Ibold, "Globalization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in Journalism1908:Birth of a Profession,229-230.

(24)引自密苏里新闻学院网站—学院历史介绍,http://journalism.missouri.edu/about/history.html

(25)根据2009年6月16日李由采访密苏里新闻学院主管本科教育的副院长布莱恩·布鲁克斯(Brain Brooks)记录。

(26)密苏里新闻学院网站,http://www.journalism.missouri.edu/undergraduate/advising.html

(27)密苏里新闻学院新闻学士学位学分要求:http://journalism.missouri.edu/undergraduate/degree-requirements.html

(28)根据密苏里新闻学院平面与数字媒体专业课程介绍:http://journalism.missouri.edu/undergraduate/requirements-printdigital.html

(29)密苏里新闻学院网站介绍http://www.journalism.missouri.edu/graduate/masters/,这些专业方向包括:广告学、策略性传播学、媒体融合学(针对无丰富媒体实践经验的学生)、媒体融合学(针对有丰富策略性传播实践经验的学生)、媒体融合学(针对有丰富广播电视实践经验的学生)、媒体融合学(针对有丰富平面媒体实践经验的学生)、媒体融合学(针对有丰富摄影实践经验的学生)、期刊设计学、期刊编辑学、期刊写作学、新闻设计学、新闻编辑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学、新闻摄影学、视觉编辑与管理学、电视采访学(无广播电视实践经验)、广播采访学(无广播电视经验)、制作(无广播电视经验)、电视采访学(要求有职业广播电视经验)、深度采访学(要求有广播电视经验)、调查性采访学、国际新闻学、环境新闻采访学、法律与纠纷解决、新媒体、新媒体与社会、公共政策新闻学。

(30)According to the website of Missouri School of Journalism.http://journalism.missouri.edu/about/connections.html Retrieved in June 2009.

(31)According to the website of Missouri School of Journalism.http://journalism.missouri.edu/about/connections.html Retrieved in June 2009.

(32)Missouri School of Journalism,Journalism Viewbook,16.Retrieved online,http://www.journalism.missouri.edu/contact.html

(33)根据李由与院长秘书Elizabeth Hardt的谈话记录,2009年6月16日。

(34)Policies on the Appointment of Non-Regular Faculty and the Appointment,Evaluation and Promotion of Non-Regular Faculty (Professional Practice) in School of Journalism.

(35)According to the policies on the Appointment,Evaluation,Tenure,and Promotion of Faculty in the School of Journalism.

(36)这门课的每周阅读量平均有6~8篇学术论文。每周300字议论文。以13周课程进度为例,更新这样一个阅读单必然要求任课老师对该领域动态时刻关注。

(37)具体详情参见密苏里新闻学院硕士生手册(Master's program handbook)、博士生手册(Doctoral program handbook).

(38)详细情况参见密苏里新闻学院本科生成绩标准要求:http://www.journalism.missouri.edu/undergraduate/academic-standards.html

标签:;  ;  ;  ;  ;  ;  ;  ;  ;  ;  ;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_研究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