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舆论的三个层次_两岸关系论文

台湾民意的三个层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台湾论文,民意论文,层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590(2012)01-0001-09

台湾民意对于台湾政局与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的作用日益显现,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究竟什么是台湾民意?本文准备从台湾民意、台湾主流民意与“台湾认同”三个层次加以探讨。

一、台湾民意

民意指的是,社会公众对公共事务或特定现象的意见或态度。“意见”主要是针对当时的形势做出的反应,而“态度”则是总体的倾向。①台湾民意是指在当前台湾社会里大多数人对于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民生以及两岸关系等方面的公共事务以及各种现象的意见与态度。

从台湾民调的资料来看,他们注意搜集的民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政治方面——有关选举的民意(包括对候选人的支持度、选民投票行为、投票率、对选举结果的预测、选举与政治民主化等等)、政党偏好、统“独”立场、国家认同或族群认同、政局安定、对行政部门的满意度、对县市的满意度;经济方面——景气是否回升、就业机会是否增加、贫富差距是否缩小、对签订ECFA的看法等;民生问题——对苏花公路改建的意见、对澎湖博弈的看法、对“消费券”的看法等,还有生活品质、教育品质、环境品质、司法的公信力、社会公平等;在两岸关系方面则有两岸关系是否好转、发展得太快还是太慢、支持统一、“独立”、维持现状的比例有何变化、认同中国人、台湾人以及既是中国人又是台湾人的比例有何变化等等。此外,从特定的事件了解民意,例如,对开放大陆学历的看法,对开放“陆资”入台的看法,对美国牛肉进口的看法,对陈水扁被判刑的看法等等。

研究台湾民意至少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台湾民意包括许多方面,按其重要性来说,是有区别的。笔者认为,人们关心的不是对个别的或一时性事件的民意,而是关系到台湾的前途、两岸关系前途的重大问题上的民意。换句话说,我们更加重视的不是一时的“意见”与“反应”,而是政治“态度”与总体“倾向”。

第二,台湾民意是会改变的。有时多数支持“泛蓝”,有时多数支持“泛绿”;在2008年“第二次政党轮替”之后,“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才有可能成为台湾民意;对于一些人物或事件的态度,可能由于某种原因而发生急剧的变化。这就是所谓“民意如流水”。

第三,台湾民意是多元的、不一致的,各人有各人的偏好。有的狂热,有的保守,有的并不关心,因此,出现相反的意见是难免的,甚至在一家人之间、在夫妻之间都有可能出现相反的意见。有一个典型事例:有人问一位台商要不要回去投票,他说不去。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回去,我太太也要回去。既花钱,又花时间,结果等于零。问他是什么道理,他说:我是蓝的,她是绿的。

因此,究竟哪一种看法代表民意,就需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搜集与整理。台湾地方较小,通常用“民调”的方法,因此,在民调中占多数的意见,就被认定为“台湾民意”。至于少数人的意见也不能说不是民意,也不能忽视。当然,对于民调是否可信的问题,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不过,你可以对某一次或对某一个团体的民调有怀疑,但对于多次的民调与相对接近的数据,对于多年来连续民调的结果与趋势,则不能轻易地给予否定,关键要看能否给予正确的分析与解读。

二、台湾主流民意

过去有一种常见的说法:“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是台湾的主流民意”。这个说法至少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只讲共性,不讲个性。“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说法,可以说是全世界的主流民意,没有一个地方不要和平、安定、发展,台湾也不例外。可是这个说法没有说出台湾的“个性”。第二,对“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没有做出全面的解读。实际上它具有两重性:求和平必然反对战争,因而不要“台独”,也不要“飞弹”;求安定就要维持现状,维持“不统不独”,而“台独”与“统一”都是改变现状;求发展,经济上的发展,要求与大陆合作,而在“国际空间”上的发展则认为受到大陆的“打压”。至于有人认为中国大陆代表了台湾主流民意,那更是一厢情愿的错误的说法。②

那么,当前台湾的主流民意是什么呢?

我们在媒体上可以看到如下不同的说法,有的是指在某个具体问题上的主流民意,有的则是指在总体发展上的主流民意。

“救经济”是主流民意;“撤飞弹”是主流民意;“民主自由”是主流民意;“两岸和平”是主流民意;“政治安定,经济繁荣,两岸和谐”是主流民意;“台湾主体意识已经成为主流民意的新基调”;“维持现状”才是主流民意;“台湾认同”是主流民意,不论“外省籍”或“本省籍”,大家都是“台湾人”,获得许多人的附和;台湾主流民意已经“从以前的‘捍卫中华民国’转向到支持‘本土化’的‘中华民国政治共同体’”,等等。

对主流民意存在完全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台湾主流民意正在“绿化”,“台湾朝野和民意日益排斥统一而倾向于‘独立’,已是不争事实”;有的说,“一边一国”是主流民意。相反的,有人指出:“台湾的主流民意取向出现了对两岸关系有利的变化”;“台湾主流民意不认同‘台湾独立’”。

我们来看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政治人物的看法。

马英九说:政策很清楚,就是在“宪法”架构之下,追求一个“不统不独不武”的两岸关系,这符合台湾主流民意。

马英九说:目前“两岸统一”条件还未成熟,维持现状是台湾当前的主流民意。

江丙坤说,两岸关系发展仍需经历相当漫长的一条路,而两岸和平是台湾安居乐业的起码条件,也是台湾的民意所向。

张荣恭则说:“台湾的主流民意不会接受两岸关系倒退。”

陈水扁曾经说:台湾的主流民意是“守护台湾、对抗中国”。游锡堃则说:“‘中华民国’已经破局”,台湾要“独立建国”不是偏激,而是主流民意,哪一党不支持台湾“独立”及台湾“建国”,就选不上“总统”。他认为“台独”已成为台湾的主流民意。

台湾学者吴乃德在分析近期民调时指出,大约53%的民众同意“国民党太过倾向中国政府的立场”;同时,也有50%的民众认为,“民进党过于反对和中国大陆来往”。“在大陆经济诱惑下,台湾民众则普遍担心‘统一’变得更容易”。他表示,“台湾主流民意似乎陷在两难困境中:一来拥有独立自主的政治社区意识。同时,却欢迎和中国大陆的经济往来。民众也担心,其结果会限制台湾未来的自由选择”。③

在大陆方面,国台办主任王毅指出: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成为两岸主流民意。

罗列以上看法,有助于对台湾主流民意做进一步的分析,对当前台湾主流民意可以得出以下几点重要的认识:

1.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已经成为台湾主流民意。

从台湾民意来看,马英九上台以后的民调显示,有一半以上的民众认为两岸关系趋于缓和,认为台湾当局能够维持两岸和平稳定,肯定其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上的贡献,有六成以上民众对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

国民党方面也支持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马英九多次表示:两岸间逐步走向和平与繁荣的成果来之不易,“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来谋求和平,没有和平就没有繁荣”。“两岸关系改善后,希望透过追求和平与繁荣,能用和解来消弭冲突,用协商来代替对抗。台湾人民都希望看到两岸和平,再怎么样也不希望看到战争”。“两岸关系要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要以协商方式取代对抗,这几年有了较大的进展”。“两岸可以用和平方式来解决双方争议。这是中华民族的幸运,若能够做到,绝对不会愧对我们的祖先,更不会愧对我们的后代”。

民进党主席蔡英文也多次表示:应以“和平方式”处理两岸之间的问题。民进党“必须和中国大陆维持稳定的关系,不能让它恶化到变成是一种对抗的关系”。“两岸有共同的责任和利益,就是追求和平稳定的关系,掌握繁荣发展的契机”。民进党“一定让两岸关系够稳定,够和平”。尽管只是口头上的表态,但至少可以说明,他们对于这一台湾主流民意没有采取反对的态度。最近民进党的发言人表示:愿意与中国大陆“追求共同利益,亦即和平稳定,繁荣发展”。还应当指出,在民进党执政时期,他们就表示希望两岸关系正常化,“现阶段重点为‘和平发展、平等、互利、互信’,进行这项战略目标的指导原则是:‘善意和解、积极合作、永久和平’”。④因此,如果他们反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就是背叛了他们过去与现在对台湾民众所做的承诺。两岸关系已经走上和平发展的道路,不能倒退,倒退就违背了台湾主流民意,也违背了两岸主流民意。

2.在两岸关系上“维持现状”是台湾主流民意。

2011年发表的民调显示,希望维持现状的受访者高达八成。2011年1月《远见》杂志民调显示,主张维持现状达82%;“陆委会”委托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的民调显示主张维持现状的民众达87%。

4月间,马英九指出:维持现状是台湾当前的主流民意。5月间,他又指出,过去20年调查,70%~80%台湾人支持“维持现状”,不支持以“法理台独”的方式改变现况。民进党主席蔡英文也说:“台湾最大的共识就是维持现状”,尽管不同政党对维持现状的解读有所不同。台湾官员甚至说:“有超过90%的人希望台海维持现状,也就是‘不统不独不武’,这就是台湾最大的共识。”⑤

由此可见,“维持现状”已经成为台湾主流民意,这是事实,谁也无法否认。

于是,可以进一步推论:凡是符合“维持现状”的政治主张,就会得到主流民意的支持。例如,尽管很多人对马英九的“不统不独不武”感到不满,但它就是维持现状,因而符合台湾主流民意。同样地,维护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与中国大陆交往,也符合维持现状的主流民意。

其实,维持现状之所以成为主流民意,有的是出于无奈。有几位台湾青年表示,“对未来不确定的情况下,维持现状是比较容易受青睐的选项”;“我们现在没有办法去想象比较远的情况”;将来的前景还“没有进入到他们的生活”。⑥

此外,所谓“现状”,在台湾有种种解读。有的认为现状是“‘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有的则说:“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现在的名字是‘中华民国’。”民进党表示:大多数台湾人已经接受“中华民国”或“台湾是一个主权国家”,“领土在台澎金马”。于是,有人说,现状是“两岸互不隶属”,甚至有人说,“两国论”、“一边一国”也符合“现状”。在对“现状”做出这样的认识之后,台湾两个主要政党都说:“台湾前途要由2 300万台湾人民决定。”他们都把“台湾”与“中国”切割开来。由此可见,“维持现状”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已经被作出错误的解读,但它却成为现在台湾的主流民意。

当然,两岸关系不会永久维持现状,它总要朝着更有利于两岸人民的方向发展,这是历史的必然,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3.在社会认同上,“台湾认同”已经成为主流民意。

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长期从事民意调查工作,他们积累了20年的民调资料,其中有关“台湾认同”方面有以下的数据可供研究参考:

以上资料表明,十几年来认同“台湾人”的比例一路攀升,而认同“中国人”的比例急剧下降,认同“既是台湾人又是中国人”则始终保持40%左右。相近的数据有TVBS民调中心2011年2月的民调资料,认同“台湾人”的占50%,认同“既是台湾人又是中国人”的占43%。⑦人们很难理解马英九上台以后,“台湾认同”却上升为多数。对此,马英九表示“并不意外”。实际上,国民党早就把“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作为重要原则。国民党的发言人还公开提出:“国民党一向主张不论是战后移民,或是战前移民、原住民,以及新住民,只要生活在台湾这块土地上的人民,都是命运共同体,本来就是一家人,也都是台湾人,没有我群、他群的分别。”这说明“台湾认同”得到国民党的支持和鼓励。再看民进党,他们高喊“爱台湾”、“守护台湾”,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强调“我是台湾人”,她说,“任何住在台湾、认同台湾的都是台湾人,大声说出‘我是台湾人’,代表认同台湾民主社会与价值”。由此可见,这两个主要政党都在推动“台湾认同”,这对于台湾的社会认同当然起了重要作用。

“台湾认同”与“台湾主体意识”的认同密切相关。经过李登辉、陈水扁执政的20年,“台湾主体意识”已经成为台湾主流民意。台湾学者周志杰指出:“从李登辉的‘独台’,到陈水扁‘一边一国论’,甚至到马英九的三不:‘不统、不独、不武’,一路下来都在不断强化‘主体意识’的认同。”⑧

他认为“从近年来的民调可以看得出来,虽然两岸的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但是台湾民众对于台湾主体性的身份认同却不断强化,认为自己是台湾人而非中国人的比率不断上升。台湾的这种现象是超越党派的。这种现象在未来五至十年内,仍会继续下去,则不会因为两岸签署ECFA之后双方经济关系的更趋密切而改变”。⑨民进党人林浊水也认为:“两岸彼此往来越密切,台湾的主体性也会越来越清楚。”⑩

在台湾青年人中,“台湾认同”更为明显。据TVBS民调中心2008年6月的调查,在只有“台湾人”与“中国人”两个选项时,20~29岁青年人认为自己是“台湾人”的占76%(其他年龄段则为50%~60%);在增加“既是台湾人又是中国人”选项时,选择“台湾人”的占50%,选择“都是”的占42%。(11)不少青年人坦言:“在台湾内部,台湾主体性发展已确立,许多人都认同‘台湾是个国家’,我们与大陆方面交流时,会认为他们就是大陆人。比较之下,更确信自己是台湾人,更觉得两者不一样。”“在台湾年轻世代的心中,‘中华民国’已经等同于台湾,换句话说,‘中华民国’已经失去‘中国’的内涵,我认为今天台湾青年极欲摆脱‘中华民国’的‘中国’内涵”。“去过大陆的同学愈来愈多,但始终将对岸视为‘外国’、甚至是‘敌国’。受这些教材影响的学生,有些已经从大学毕业,成为中小学教师,把我们过去受影响的意识形态继续再影响下一代”。他们认为这是由于“李登辉本土化的成功”,它建构台湾是一个主体“我者”,大陆是“他者”,“这样的意识形态几乎就是蓝绿两党的政策逻辑”。(12)学者王振寰指出:当台湾民众越认识自己,越清楚两岸的差异时,“自然主体意识和自我认同会更强”。(13)

以上是有关重大问题,即台湾前途与两岸关系发展前景方面的台湾主流民意,当然台湾主流民意在经济上、民生上以及其他方面都有所反映,对于此类问题本文暂不讨论。

三、“台湾认同”

“台湾认同”或“台湾人认同”是指多数人认定自己是台湾人,即以台湾人为“我群”与非台湾人区别开来,视台湾人以外的人为“他群”。“台湾认同”之所以能够成为台湾主流民意,绝非偶然,它显然是人为建构的。上文提到“李登辉本土化的成功”,也有人认为是从李登辉到陈水扁20年刻意的“去中国化”所造成的,还有人把它延续到马英九上台之后。

在这里,笔者想比较全面地考察一下“台湾认同”形成的内外因素。

1.内部因素

“台湾认同”最主要的因素在于台湾社会内部,特别是与“执政党”有重要的关系。

早期国民党当局把自己说成是“正统”,而把大陆视为“匪政权”,推行反共教育,要台湾民众认同中国,即“中华民国”。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席位,台湾当局失去了“代表中国”的地位。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到了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承认“一个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不可能是“中华民国”。这时台湾民众作为“中国人”在国际上已经“失去他人的认可”,于是有人开始把国民党当局视为“外来政权”。在李登辉时期提出所谓“新台湾人”,就是要本省人与外省人共同认同“中华民国”的“主权独立国家”地位,认同“‘中华民国’在台湾”,不再视台湾为中国的一部分,因而不再认同中国。后来,李登辉终于提出了“两国论”。直至现在,国民党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是十分模糊的,以致有的台湾学者还需要专门探讨国民党领导人“不说自己是中国人的原因”。(14)

民进党早就主张:“中国只有一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台湾是一个已经‘独立’的国家”。他们认同台湾,不认同中国。民进党执政时期,极力“去中国化”,要“去除大中国意识”,建构“台湾主体意识”。2002年陈水扁明确提出“一边一国”,“中国”与“中国人”已经被他们妖魔化了。实际上他们要认同的是“台湾国”,只是无法成为现实。

在国民党及民进党执政时期,都在利用各种方式,特别是他们所操控的媒体,推行政治社会化,制造“历史记忆”与“历史失忆”,力图改变台湾民众的群体认同。有关这一问题,笔者已经有专文加以讨论。(15)

总之,“台湾认同”的关键因素在于台湾执政当局,国民党与民进党在他们“执政”时期利用手中的政治权力,推行“两国论”和“一边一国”,这是导致台湾社会认同转变的根本原因。

至于台湾民间的因素,当然也十分重要。除了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之外,还涉及经济、文化、社会乃至心理等诸多因素,这需要从“社会认同”的视角进行专门的探讨。

2.国际因素

除了上述联合国、中美建交等因素之外,由于国际公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中国,而“中华民国”则不是主权国家,于是台湾在所谓“国际活动空间”方面的处境,也对台湾认同起了刺激作用。例如,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三不”:不支持“台独”,不支持“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不支持台湾加入任何必须由主权国家参加的国际组织。台湾要以“中华民国”名义参与国际活动受到很多限制,这也促使台湾民众试图以“台湾人”作为自己的认同,也不再认同中国人了。另一方面,国际上一些国家和人士经常鼓吹“台湾民主,中国专制”,美国总统布什说过:“台湾是亚洲与世界民主的灯塔”。美国有人在台湾鼓吹“台湾民主是中国大陆的示范”。这就使得台湾民众以作为“民主国家”的“台湾人”自豪,到今天为止已经有100多个国家或地区给予台湾“免签证”的待遇,这也使得他们更不愿意成为“中国人”了。

3.大陆因素

如果不说中国大陆的因素,那显然是不全面的。大陆因素经常成为“刺激”台湾人认同的诱因。

过去由于国民党长期进行反共教育,使得台湾民众对中国大陆没有好感,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席位,中美建交,在台湾看来都是“中共”勾结外来势力“打压”台湾的表现,这更使得台湾民众对大陆有反感。

现在,根据一份民调,对大陆反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有77.2%认为是限制台湾参加国际组织,有68.4%认为是大陆不民主,欠缺言论自由,67.6%认为是瞄准台湾的飞弹,53.7%认为是《反分裂国家法》。

两岸交流以来,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引起不少矛盾冲突。例如,1994年的千岛湖事件,李登辉大骂大陆政府是“土匪”;1995—1996年大陆对台湾附近海域发射导弹;2000年台湾“大选”前大陆方面对“台独”的警告,经台湾媒体的炒作,制造“大陆干预台湾选举”的舆论;此外,有些台商来大陆投资,受到贪官污吏敲诈勒索,加上近年来发生的SARS、黑心食品、沙尘暴、毛巾倾销、毒奶粉等等事件,都给台湾民众对“中国”的印象带来负面影响。在上述事件之后,认同“中国人”的比率明显下降。

根本原因在于两岸的社会制度不同,台湾民众很难认同大陆的制度。大陆部署导弹,本来是国防的需要,可是台湾民众却认为是“针对台湾”;台湾要求“国际空间”,但涉及“一个中国原则”,要由主权国家参加的国际组织台湾不能加入,他们就责怪大陆“打压”。有人指出:“当中共在国际上自称为‘中国’,则被排挤的‘中华民国’政府只好自称为‘台湾’了。”这种结构性矛盾的解决,是两岸之间一大难题。

近年来中国大陆的和平崛起,一方面让相当部分的台湾民众心存羡慕,也看好中国经济、政治的发展,但另一方面,有人认为这对台海两岸的政治与军事紧张情势,不但没有舒缓的作用,反而让台湾民众担心由于中国大陆的强大,导致两岸政治上日益紧张、经济依赖加深,产生“政治离心与经济向心”的矛盾,于是“台湾认同”日益巩固,对“中国”仍然心怀恐惧与不信任。此外,大陆采取“惠台政策”,各个省市争相赴台采购,一方面对台湾经济的提升有所帮助,另一方面,部分台湾民众认为大陆抱有“政治目的”,因而感受到“统战”的压力,担心大陆用各种方式“吞并台湾”。

显然,大陆因素对于强化“台湾认同”的影响不可忽视。

以上情况说明,要了解台湾民众的认同形成与发展,不能只看到台湾内部因素,还需要从大陆乃至国际方面考察,才能得到比较全面与深刻的认识。

现在的问题是:第一,有关“台湾认同”的民调是否可靠?第二,如何看待“台湾认同”?

1.有关“台湾认同”的民调问题。

有人认为“台湾认同”是人为建构的,而民调也是被人操控的,因此是不可信的。还有人对台湾的民调提出如下的疑问:生活在台湾的人,认同台湾的比例当然是很高的,这是不足为奇的,否则就不正常。在台湾,认同“中华民国”的人难道不认同中国吗?台湾民调有意把“中国”等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以至担心选择认同“中国人”会变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台湾学者指出,之所以如此,是由于“民进党执政8年,刻意将‘中国’扭曲等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16)可见上述疑问是有道理的,如果台湾的民调能够事先提示或把问题说得明白,这项民调的比率肯定有所不同。

笔者的看法是,台湾有许多民调机构,一般都接受客户提出调查的内容,进行问卷调查,可是有些客户事先带有倾向性,希望得到有利于自己的民调结果,这样的调查其真实性是很成问题的。当然也有比较客观的民调,但由于调查对象不同,提出问题的方式不同,结论也有差异。因此,完全相信民调是不对的。但如果从长期来看,则可以从民调中看出其发展趋势。例如,从上述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1992年以来认同“台湾人”、“中国人”、“既是台湾人又是中国人”的数据,可以看出其中的变化与趋势:认同“中国人”的从26%下降到10%以下;认同“台湾人”的从19%上升到40%以上,认同“既是台湾人又是中国人”的大体上保持在40%~50%之间。这说明对台湾的民调不可全信,但也不可完全忽视,通过正确解读,还可以从中得出有用的结论。

2.如何看待“台湾认同”?

显然,“台湾认同”一方面是对“我者”的归属感,另一方面则是对“他者”的区隔,而这“他者”就是“中国”,因为国际上认同的“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于是出现两种对立的看法:有人指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现在台湾人不承认中国人,似乎已经不属于“不打”的范围了;还有人认为认同台湾人是对中国的背叛,就是“台独”,应当给予严厉的批判;有人则认为认同台湾人只是与认同“中国大陆人”相区别,表明二者有不同的特点,并非与“中国人”处于敌对关系。台湾学者杨开煌提出,在民调中“台湾人”与“中国人”是敌对的关系吗?如果是这样就“很难理解两岸的交流何以能历久不衰,而且反对交流的政党会下台,足证在台湾‘台湾人’和‘中国人’的认同,不应该只是政治上敌对关系的理解”。此外,认同“台湾人”可以等同于认同“台独”吗?实际上在台湾认同“统”“独”的都是少数,这说明“在台湾的‘台湾人’和‘中国人’的认同,可以和政治上的‘统’、‘独’偏向有区隔”。(17)

有关“认同”(identity)问题实际上是“身份”问题,即一个个人或一个群体与其他个人或群体相区别的问题,即回答“我是谁”的问题。此外,还有“国家认同”问题,这些都是有争议的、需要专门讨论的问题,不在本文论述的范围之内。这里只讲“台湾人认同”问题。

第一,“台湾人认同”是正常的现象。所谓“台湾人认同”是表明“我与这个群体之间的(归属)关系”。影响认同的因素有:地理因素,大家都住在台湾地区;文化因素,包括语言、文字,大家都受到台湾现有的文化的影响;历史因素,大家都经历过台湾近几十年的历史,有共同的历史记忆;制度因素,大家都生活在台湾现有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之下,有共同的生活经验。这一切都影响到台湾民众对台湾有“归属感”,也把他们与不是生活在台湾地区的人区别开来。因此,生活在台湾地区的人认同台湾,自认为是“台湾人”,是很正常的。

第二,“台湾人认同”不完全等同于政治态度。自我认同是各人自己的选择,谁也无法干预。在台湾自认为“台湾人”或“中国人”或“既是台湾人又是中国人”是他们自己的选择,都有一定的依据,并不一定与他们的政治态度相关,否则就无法解释为何至今选择“维持现状”的人仍占多数。由于对“中国”的涵义有不同的理解,一部分人不敢或不愿说是“中国人”是可以理解的。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是要以此表达与“中国人”的对抗。

第三,“认同台湾”与“认同中国”并不一定互相对立。在台湾,认同台湾,建立台湾命运共同体,是正常的。如果生活在台湾地区而不认同台湾,或不能建立起命运共同体,那么,他们有可能认同中国(包括大陆)并与大陆建立命运共同体吗?知名学者南方朔提出,“台湾要有双认同,我是台湾人,我也是中国人”,“这种双重认同不是对立式的认同”。(18)这是否意味着可以先认同台湾,然后认同中国,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总之,“台湾认同”已经形成,而且已经成为有关台湾前途与两岸关系发展的主流民意,成为两岸关系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杨开煌还进一步提出,“认同问题是两岸的核心问题”,(19)笔者赞成这种看法。

本文的结论是:研究台湾民意的重点在于研究“台湾认同”。这一研究十分重要,它不仅涉及政治学,而且涉及社会心理学等其他学科,是一个需要两岸学界共同研究的两岸关系重大理论课题,而不是提出几个具体“办法”或“对策”就能解决的。

注释:

①参阅《民意的概念》,http://wenku.baidu.com/view/446cc50dba1aa8114431d9be.htmls;《舆论》,http://baike.baidu.com/view/83472.htm.

②参阅陈孔立:《两岸僵局下的思考》,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年,第172-176页。

③《蓝太倾中,绿太锁国》,《旺报》,http://gb.chinatimes.com/gate/gb/news.chinatimes.../112011042400358.html.

④陈明通:《坚持“主权、民主、和平、对等”四原则的两岸关系》,“陆委会”编印,2008年5月。

⑤《赖幸媛:我不知道“台湾共识”在讲什么》,http://www.cdnews.com.tw,2011年9月30日。

⑥《台湾的青年政策与两岸青年交流》,香港《中国评论》,2011年8月号,第77页。

⑦《欧胡会后美中台关系民调》,TVBS民调中心,2011年1月,http://www.tvbs.com.tw/FILE_DB/DL_DB/rickliu/20110.

⑧周志杰:《民进党接触大陆 国民党怎么办》,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2010年12月11日。

⑨⑩《两岸十年愿景》,香港《中国评论》,2010年12月号,第60页。

(11)《两会复谈前国族认同民调》,TVBS民调中心,2008年6月,http://www.tvbs.com.tw/FILE_DL_DB/even/200806/even-20080610175239.pdf.

(12)《台湾青年如何看待两岸关系》,香港《中国评论》,2011年6月号。

(13)《2010国情调查》,台湾《天下》杂志,第437期,2009年12月。

(14)石之瑜:《马英九不说自己是中办的原因》,台湾《联合早报》,2011年7月22日。

(15)陈孔立:《台湾社会的历史记忆与群体认同》,《台湾研究集刊》,2011年第5期。

(16)刘奕伶:《国人国族认同趋势分析》,台湾《“中央”日报网路报》,2010年1月2日。

(17)杨开煌:《民调盲点与不当缺省》,台湾《旺报》,2011年3月18日。

(18)《历史课纲修订与台湾的国族认同问题》,香港《中国评论》,2010年12月号。

(19)《认同与两岸关系》,香港《中国评论》,2008年9月号。

标签:;  ;  ;  ;  ;  ;  ;  ;  ;  ;  ;  ;  ;  ;  ;  ;  

台湾舆论的三个层次_两岸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