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杨 王美坤 杨彤 李奥睿 黎瑶
(江油市人民医院 621700)
摘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提高新生儿手卫生依从率的作用及效果评价。方法 通过品管圈活动,找出新生儿医护工作人员未洗手的主要原因,针对主要原因制定真因调查找出真因,针对真因制定相应对策,分阶段进行对策实施与检讨,比较、分析品管圈方法实施前后新生儿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结果 新生儿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在品管圈活动实施前依从率为61.25%,品管圈实施后提升为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有效的提高新生儿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因此品管圈活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品管圈 新生儿 手卫生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医疗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1],医护人员每天洗手应保持在>30次,护士>35次[2]。在新生儿监护室医护人员接触患儿最为密切,而新生儿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免疫力抵抗力差容易受到感染,如果洗手消毒隔离不严格,势必增加感染的机会甚至造成新生儿病区交叉感染的流行,这种感染大部分是通过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的,因此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着重要意义。对此我们利用品管圈手法去提高新生儿手卫生依从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成立品管圈与主题的选定 品管圈小组人员10人组成,从科室存在持续改善不了的问题,通过评价表分别从院方政策、重要性、可行行、圈能力、迫切性进行评分,最终确定以“提高新生儿手卫生依从率”为本次活动主题,新生儿手卫生依从率=医务人员手卫生的实际执行次数/应进行手卫生执行次数X100%。活动时间为五个月,圈名为“手卫圈”并设定圈徽,寓意用我们的双手去守护患儿的健康,减轻患儿的痛苦,用心清洗我们的双手,用心呵护孩子的健康!
1.2 拟定活动计划 品管圈活动时间共5个月,第一个月小组建立。选定主题、明确人员分工、拟定活动计划、把握现状;第2个月数据收集、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对策拟定;第3个月对策实施与效果确认;第4个月成果比较及标准化;第5个月检讨与改进,遵循PDCA循环开展小组活动。
1.3 现状把握 2015年12月—2016年1月根据5W2H利用江油市人民医院手卫生观察表,由经过培训“手卫生原因调查”后的新生儿室圈员老师对80例新生儿室工作人员未洗手原因进行询问调查,制定出提高新生儿手卫生依从率的要因调查表。经过调查显示80例新生儿室工作人员未洗手有31例、洗手有49例,新生儿手卫生依从率为61.25%,其中忘记洗手为13例占比例的41.93%,不明白洗手的五个时机为12例占比例的38.70%,洗手液放置不合理3例占比例的9.68%。通过二八原则,将忘记洗手、不明白洗手的五个时机和洗手液放置不合理设为要因。
1.4 目标设定 根据江油市人民医院院部要求:在2016年4月30日前将新生儿手卫生依从率提升为85%。
1.5 原因分析及真因调查 由于现况调查中调查到的要因已是最末端的因素,因此在以新生儿室手卫生依从率低为分析的主题,分析出忘记洗手、不明白洗手的五个时机、洗手液放置不和理为主要因素。在2016年2月5日—2016年2月25日同样根据5W2H利用江油市人民医院手卫生观察表,由培训后的新生儿室圈员老师对80例新生儿室工作人员制定出提高新生儿手卫生依从率的真因调查表。经过调查显示90例新生儿室工作人员未洗手的真因调查显示忘记洗手为19例占比例的42.1%,不明白洗手的五个时机为15例占比例的16.6%,洗手液位置放置不合理为10例占比例的11.11%。通过二八原则将忘记洗手、不明白洗手的五个时机和洗手液放置不合理设为真因。
1.6 制定对策并对策实施
根据找到的真因圈员进行了头脑风暴拟定出对策方案,拟定的对策方案又根据可行洗、经济性、效益性及圈能力进行了评分,最终拟定了三个对策。对策一针对忘记洗手建立了洗手提醒机制采取多样式的提示方式及方法,首先制了洗手的标示牌,张贴于每个暖箱的箱门上。其次在新生儿每个洗手池旁都张贴了“五个洗手时机图”及“七步洗手法”的图片,以提示医务人员及时洗手。通过对策一的总手卫生依从率提升了36%,因此对策实施有效。 对策二针对不明白洗手的五个时机及相关知识,每两个月由院感科老师对新生儿室医务人员进行洗手五个时机及相关知识的培训。在培训后通过不定时抽问了解新生儿室医务人员对培训知识的掌握情况那个,如未掌握及时进行再次培训,确保每位新生儿医务人员都能掌握五个洗手时机及相关知识。在对策二的实施后使总手卫生依从率提升了32%,因此判断对策有效。对策三针对洗手也位置放置不合理,在新生儿室的每个暖箱上都放置了一瓶洗手消毒液,由责2班老师每日早晨进行效期检查及位置放置,做到定人管理、定点放置、定时检查。通过对策三的实施使总手卫生已从性提升了44.4%,因此判断对策有效。
2.结果
2.1有形成果 通过品管圈实施前和实施后的数据收集,新生儿手卫生依从率在实施前为 61.25%提高至实施后的81.25%,活动前新生儿手卫生依从率比较见表一。
表一 新生儿手卫生依从率
2.2无形成果
10名圈员评分(5分最高,1分最低),绘制出雷达图,反映出各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表现在熟练运用品管圈手法和沟通与协调能力方面。
3.讨论
在我国大中型医院中,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执行率相对较低,在40%~50%之间。接触患者前及接触其他物品后的手卫生执行率显著低于接触患者后手卫生执行率,究其可能原因是,大多数医务人员自我防护的意识均强于预防交叉感染 [3]。因此在本次品管圈活动中以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为切入点,对新生儿室医务人员未执行手卫生的原因进行了对策拟定及实施,使新生儿手卫生依从率有效的达到了预期目标的同时还提高了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增强科室医务人员的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品管圈手法的应用使科组员们经常在一起讨论分析问题,不断沟通交流,减少了因沟通不足而产生的各种矛盾,增加了工作的互助性和愉快感,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和协调能力、自信心、责任心、自觉性、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提高。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使其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对策,同时学会了如何将品管圈活动与院感工作相结合,为下一阶段开展持续的品管活动奠定了基础[4]。
参考文献:
[1]成金焕,温穗文等,品管圈对提高产房医护人员工作前后洗手依从性的效果[J].临床护理,2012,33(16):2532-2534.
[2] 沈伟援,洗手消毒的概念与方法选择[J].援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1998,10(8):342.
[3]韩黎,朱士俊等,中国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的现状调查[J].Chin J NOSOCOFni01 V01.16 No.2 2006
[4] 徐雪, 赵晓华,徐月芬,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皮试操作规范性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5,1(30):28-29.
论文作者:刘杨,王美坤,杨彤,李奥睿 黎瑶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5
标签:新生儿论文; 卫生论文; 对策论文; 品管论文; 医务人员论文; 江油市论文; 不明白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