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物;空间结构优化;设计思路
引言
作为衡量建筑物使用价值的重要标准,空间利用率在设计阶段优化空间结构不可缺少,有利于实现空间利用价值的最大化,避免空间设计不合理造成的资源利用问题。设计人员针对传统设计思路,应坚持创新改革思想,从多方面提高建筑空间结构利用率,提升建筑物内外结构的有效利用价值。本文简述了建筑空间概念内涵,从建筑结构功能、建筑结构形式、建筑结构安全等方面提出优化设计思路。
一、建筑空间概念
建筑空间是人们人为的为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消费等方面需要,运用各种建筑主要要素与形式所构成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统称。从结构概念来说,建筑空间包括墙、地面、屋顶、门窗等围城建筑的内部空间,及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中的树木、山峦、水面、街道、广场等形成建筑的外部空间。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空间结构要求越来越高,设计符合使用标准的空间模式,可以进一步提高建筑空间利用价值。
二、建筑空间结构功能设计思路
2.1物质功能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各类建筑物内外空间结构要求更严格,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可提高建筑使用价值,避免传统建筑模式缺陷而影响空间利用率。物质功能体现在空间的物理性能,如空间的面积、大小、形状、通行空间、消防安全空间等措施。设计人员既要建立相对完整的物质空间,还要考虑到采光、照明、通风、隔声、隔热等物理环境要求,为使用者建立更加多元化的空间结构功能条件。
2.2精神功能
空间的精神功能是建立在物质功能基础上,在满足物质功能的同时,以人的文化、心理精神需求为出发点,从人的爱好、愿望、审美情趣、民族习俗、民族风格等方面入手,创造出适宜的建筑室内环境,使人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美的享受。设计空间结构要考虑实际应用情况,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要求的室内外空间,与经济条件、设计师的艺术修养等许多因素密不可分。
2.3文化功能
社会文化发展是一种趋势,文化特色体现在多方面,建筑物是地方文化特点呈现的一大载体。近年来,各地区对文化事业建设给予普遍关注,文化元素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更普遍,为建筑设计提供先进的指导思想。建筑空间设计要考虑文化价值及功能实现,例如结合民族文化设计,将一些文字、图案等元素用于建筑空间布局,体现浓厚的区域文化价值。
三、建筑空间结构形式设计思路
3.1开敞空间
开敞空间的开敞程度取决于有无侧界面,开洞的大小及启闭的控制能力等。开敞空间是外向性的,限定度和私密性小,强调与周围环境的交流、渗透,通过对景、借景等手法,与大自然或周围空间融合。与同样大小的封闭空间比较,开敞空间显得更大一些,心理效果表现为开朗活跃,性格是接纳性的。
3.2封闭空间
用限定性较高的围护实体围合起来,如承重墙、轻质板墙等,在视觉、听觉等方面具有很强隔离性的空间称为封闭空间。封闭性割断与周围环境的流动和渗透,其特点是内向、收敛和向心,有很强的区域感、安全感和私密性。
3.3固定空间
只有从结构上优化空间组合,才能让有限空间发挥出最大利用价值,为使用者创造优质的空间平台。固定空间一般是在设计时就已充分考虑其使用情况,功能明确、位置固定、范围清晰肯定、封闭性强的空间,如图2。可用固定不变的界面围合成,常用承重结构作为其围合面。
3.4可变空间
可变空间则与固定空间相反,可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的需要而改变其空间形式,是受欢迎的空间形式之一。可变空间的优点体现在:适应快节奏的社会人员变动而带来空间环境的变化;可变空间可随时改变空间布局,提高空间使用的效率。
四、建筑空间结构安全设计思路
4.1外在布局
兴建各类建筑物有助于加快社会发展,标志着地区经济繁荣及商业化水平。“密集度”是安全设计思想的重要表现,严格控制建筑区域分布格局,可降低各种因素造成的风险隐患。设计人员结合地区建筑集群总量,按照不同区域设置对应的建筑物设计,
控制建筑物之间的间隔大小,设定相对安全的空间布局模式,这是安全设计思想的具体表现。
4.2内在布局
建筑内部空间主要是科学分布建筑物内的各项空间模块,遇到突发情况时有足够空间逃避灾难。例如商业建筑是人口相对密集的区域,如图3,安全设计中要考虑消防设施布局与安装要求,商场内部空间分布需符合安全标准要求,及时引导人员避开各种安全事故风险,提高空间结构安全系数。此外,民用建筑要考虑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对楼道、门禁等结构进行安全布局。
4.3消防系统
为提高建筑空间设计质量,应建立科技化安全控制系统,利用高科技辅助安全模式设计工作。建筑空间结构可设定智能告警系统,对建筑内部异常情况发出异常信号。例如设计安装温度测控仪,建筑内部温度异常高出或发生火灾时,自动感应异常状态后发出告警信号,提醒人员做好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避免灾情造成的事故损失。
结束语:我国建筑行业正处于改革发展阶段,提高各类建筑物空间利用率是社会普遍关注内容,也是影响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利用价值角度考虑,必须根据建筑物空间利用要求提出优化设计方案,最大限度地利用建筑空间资源,进而实现空间结构利用率的最优化。本次从建筑功能、建筑空间、建筑安全等方面提出优化设计思路,体现了当代建筑物设计的先进方向,确保空间资源利用率得到最大化、最理想化。
参考文献
[1]孙现军.谈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设计管理,2010(01)
[2]魏爽,马世骁,牟瑞.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J].建筑设计管理.2010(01)
论文作者:杨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7
标签:空间论文; 建筑论文; 空间结构论文; 建筑物论文; 功能论文; 利用率论文; 价值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