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息资源管理人才需求状况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资源论文,人才需求论文,状况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影响我国信息资源管理人才需求的社会因素
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能脱离社会需求,而社会需求又产生于具体的社会环境之中,因此,我国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对社会需求背景的分析之上。在客观上,影响我国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的社会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从现在起到下世纪前十年,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必须解决好两大课题。一个是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个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 快速健康发展。[1]这两大任务的完成都将增进社会对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将极大地激发社会的信息意识,引起各行各业对信息情报需求的不断增长,即不仅科学技术人员和管理决策人员信息需求将大大增加。在市场环境中,企业迫切需要围绕市场竞争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农民对信息和知识的需求将迅速增加,即使是普通城镇居民也越来越多地从潜在的信息用户转变为现实的信息用户。其结果是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信息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从而引发对信息资源管理人才需求的迅速增长。其次,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国一方面要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积极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另一方面则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从而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其结果也必将引起对信息资源管理人才需求的增长。最后要强调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我国经济的关键是搞活企业,提高其效益,增强其实力,而企业要参与国际竞争,进入国际市场,就必须造就一大批既有很强的信息资源开发能力,又懂经营、管理的高水平的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在未来的人才市场,我国企业对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不仅数量巨大,而且意义深远。据报道,我国一些大型商场, 如北京西单友谊集团(原西单商场)已设立首席信息经理(CIO)职位。另外,我国一些大中型企业也已经建立了“信息决策委员会”,在职能上类似于CIO。实际上,企业不仅迫切需要像CIO这样战略层次的高级信息资源管理人才,而且大量需要操作层次的服务型和技术型信息资源管理人才。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自然条件又有巨大的差别,由此而造成地区之间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不平衡,进而对专业人才需求产生影响。在文化投入方面,1993年广东省中山大学、华南师大,华南工学院、华南农大等6所高校图书馆经费530万元,而同年贵州省贵州大学、贵州师大、贵州工学院等同样性质的高校图书馆年购书费仅95万元,不及前者的1/5。[2]在高校布局方面,1985年沿海10省市有高校470所,占全国比例57.6%,而边远9省区仅有高校136所,占全国比例13.4%。上述情况造成的后果是:长期以来我国经济比较落后的西北及中部一些省区很难接收到大学毕业生(包括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即使是这些省区考上大学的学生,毕业后也不愿意回去或留在本地区,都想方设法往沿海大城市挤,形成“孔雀年年东南飞”的现象,其结果是毕业生想去的地区人才过剩,而急需的地区却又得不到毕业生的恶性循环。另外,由于类似的原因,企业和县以下基层部门对信息管理专业人员的需求也一直难以满足。
1.2 信息化进程
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加快信息化建设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我国信息化建设起步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从1993年起我国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了信息化进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2.1 国家信息化重大工程和各领域信息化建设进展顺利。 我国信息化建设从“金”字工程起步。目前金桥工程已经立项,金桥网已在24个城市正式开通运行。金卡工程首批12个试点省市中已有6 个省市实行了银行卡联网运行,非银行卡的应用领域逐步扩大。金关工程,配额和许可证管理、出口退税、进出口统计、出口收汇付汇核销管理等四个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取得了进展,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金税工程,50个中心城市,800 多个区县级税务部门增值税专用发票计算机稽核系统已投入运行。随着“金”字工程的启动实施,各行各业都加快了信息应用系统工程建设,国家网络初步形成,而地方信息化建设在国家信息化进程引导带动下,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形成了各具特色,各具经验的局面。
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江泽民总书记长期以来一直关心我国信息化进程,并多次对信息产业的发展作出重要指导。为体现国家意志,加强对全国信息化建设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1993年12月,国务院决定成立以邹家华副总理为主席,由20多个部委参加的“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最近在机构调整中,又成立了信息产业发展部。1997年4月, 国务院在深圳召开了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讨论了《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国家信息化规划》,确定了国家信息化进程的方针、任务和工作部署。国家重视信息化工作并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对我国信息化建设的起步和推进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
1.2.2 信息产业群迅猛崛起,电子、邮电、 广电和信息服务业发展迅速。 在整个信息产业群中, 信息技术产业规模持续快速扩大, 1995年产业总值达到2470.95亿元,电脑业达698亿元。且产业结构趋向合理,自主开发能力日益增强。[3]“八五”期间,电子、邮电、 广播电视行业发展很快。在“九五”开局中,三个行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1996年电子工业总产值达到2982亿元,增长20.7%、邮电业务总量1335亿元,增长35.4%,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83.7%和86.1%,有线电视入户数达到5000万户以上[3]。这三个行业的迅速发展,使信息设备提供能力、信息传输能力,信息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为信息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作为信息技术制造业与信息用户之间的纽带,信息服务业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事信息服务的机构和企业大批涌现,信息服务营业额以两倍数递增且数据库与信息网络急剧增加。
1.2.3 重视计算机教育和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发展信息管理教育。我国已有计算机、通信、微电子等学科和专业的博士点175 个,硕士点近730个。所有高等院校都把计算机课程作为必修课, 部分大学建立了信息工程学院,相当部分的中小学开设了计算机教育课程,广大应用部门广泛开展了计算机业务培训。每年培养博士生300余名, 硕士生4100多名,本科生近4万名,专科毕业生55000名。[4]80 年代以来,工商管理领域开始关注信息管理教育。据报导,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高校设立经济信息管理类专业89个,是增长速度最快的专业教育领域之一。在信息化浪潮中,图书情报教育为适应社会变化作出了调整和改革,1992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系率先改为信息管理系,在国内图书情报教学机构中引起广泛反响。截至到1995年,在全国55个图书情报系、科、专业中,已有30个正式改名为信息管理或其他类似的名称。有些院系,即使一时还没有改名,在课程和专业设置上也作了调整。[5]
1.2.4 尽管我国信息化建设发展势头很好, 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其中主要问题之一是缺乏高档次的信息化人才。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域小组成立后,针对我国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国情,在《国家信息化规划》中提出了国家信息化的定义,即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根据这个定义确定了国家信息化体系,其中包括信息资源、国家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等。并指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是国家信息化成功之本,对其他各要素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信息资源管理人才正是信息化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是:到2000年初步形成一定规模和比较完整的国家信息化体系。
从90年代迈向21世纪,信息化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是衡量国家现代化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尽管我国目前工业化水平比较低,然而正如邹家华同志指出的那样:“我国的工业化要吸收西方国家有益的经验,但不能走西方国家的老路。必须发挥‘后发优势’,把工业化建设与信息化建设结合起来,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以工业化支持信息化,工业化与信息化携手并进,实现跨越式发展”。[6]预计未来12 年我国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必然会出现新的飞跃式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对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的大大增强。这种需求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对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的数量需求。信息资源管理人才是信息劳动力的一部分,在信息化过程中,信息资源管理人才最集中的是信息产业部门,而信息产业部门又正好是国家信息化的基础和支柱,一般规律是,国家信息化程度愈高,其信息部门产值占GNP(或GDP)的比重愈大,与之相适应的是信息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总数的比重愈大。如美国1958年信息部门产值占GNP比重42.7%, 信息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比重42%;1967年前者占GNP比重48.5%, 后者占社会劳动力比重45 %; 1985年前者占GNP比重60%,1987年后者占社会劳动力比重67%。[7]我国1982年信息部门产值占GNP比重15%,信息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比重8.8%;1995年前者占GNP比重27.2%,后者占社会劳动力比重18.6%。 预计我国2000年信息产业产值将超过GNP30%,2010年将占GNP40%左右,届时信息劳动力比重将会明显增大,对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必然随之增大。事实上,80年代以来我国信息业从业人员数量已经大幅度增长。据初步统计,80年代中期我国信息业从业人员仅10万余人,目前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的信息咨询机构和企业性实体约6万家, 从业人员近100万人。[8]
第二,对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的质量要求。随着国家信息化的加快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新一代信息管理工作者将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工作,因此要具有比传统的图书情报人员更高的素质,以实现由传统的文献整理者向学科信息专家、网络导航员、网络教育者、信息经纪人、信息工程师、信息主管的角色转换。未来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的理想知识结构应包括以下 5个方面:[9](1)具有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以便能在网上为用户解答各种问题,同时能跟踪计算机系统和软件系统的最新发展并加以利用;(2)具有现代科学技术某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相应学科知识, 以便能在网上开发深层次的信息产品,提供信息增值服务;(3) 具有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以便能在网上得心应手的组织、联接社会信息资源;(4)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以便能最大限度的消除语言障碍; (5) 具有一定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以便能适应信息产品和服务商品化及企业管理的要求。
需要指出的是,现有的信息管理(图书情报)教育部门一直是文献信息管理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无论从学科渊源还是从教学点的基础来看,信息管理(图书情报)院系都是培养信息资源管理人才最合适的基地。因此,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的任务理应由这些专业教学点来承担。
1.3 高教改革与发展
信息资源管理人才需求的满足要靠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教育的培养,而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密切相关。
建国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不断改革和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一个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互配套,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层次完整,形式丰富多样、规模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并在办学规模、层次结构、专业结构、教学质量、师资建设、办学条件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10]
在世界高等教育改革潮流的推动下,我国正在加快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90年代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纲要和法规,其中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都有明文规定,这些政策与法律正在推动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而对我国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和培养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1.3.1
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对信息资源管理人才需求与培养的影响。1993 年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 到2000年,全国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要达到630万人左右, 其中本科生180万人,专科生450万人;在校研究生达到18万人;18至21岁学龄人口入学率上升到8%左右。 由于社会对各专业各层次人才的需求是有一定的数量比例关系的,反映在高等学校中各专业层次的在校生也应该按一定的数量比例关系培养,信息资源管理专业在校生的规模及层次比例也不例外,最终影响到社会信息资源管理人才需求数量的满足程度。
1.3.2 高等教育改革对信息资源管理人才需求与培养的影响。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有两个重点,其一是体制改革,这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其二是教学改革,这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这两项改革对信息资源管理人才需求与培养都将产生影响。如委托招生或定向招生将缓解基层部门和边远落后地区对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又如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或协作办学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再如在教学改革中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基础和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对社会不同信息部门工作的适应性。
1.3.3
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对信息资源管理人才需求与培养的影响。如目前正在实施的“211工程”就是面向21 世纪分期分批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校和1000个左右的重点学科,使其到2000 年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率方面有较大提高,这将有利于在21世纪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信息资源管理专家、学者和优秀人才,以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高水准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
2 我国信息资源管理人才需求结构分析
信息资源管理人才需求结构是指信息资源管理人才需求的层次结构、区域结构、部门结构、办学形式和人才类型结构通过一定的关联方式和比例关系所构成的动态综合体。这种需求结构是社会环境对于信息资源管理人才需求的综合反映,它决定着专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专业教育结构发展的基本依据。为此,我们应该对其进行全面分析,以便设计和建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适应21世纪经济振兴和社会全面发展需要的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教育结构。如果我们对各种社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就可以发现本世纪末下世纪初社会对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呈现以下的结构:
2.1 低重心多层次的层次结构
从本世纪末到下世纪初,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既有高技术产业,又有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甚至还有不少手工业。在很长一个时期,我们所需要的科学技术是多层次的,既有先导性的基础研究,也要有大量应用技术的研究,甚至还有大量推广现有技术的研究,我们所需要的人才也是多层次的,既要有理论研究、决策管理的人才,也要有第一线解决实际问题和现代管理的应用型人才。根据我国产业部门经济、技术现有水平,首先急需的是大批初、中级应用技术人才,这是现阶段我国人才需求的大趋势。从信息部门的比例看,初级人才占全部从业人员的4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信息资源管理人才需求结构在整体上只能是低重心的。这意味着在2010年以前,我国专业教育的重点是初、中级教育,应该把提高信息资源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培养中专、大学层次的人才摆在突出的位置;大学教育的重点是培养经济振兴急需的信息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
当然,我国也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世界性的知识经济浪潮的挑战,为实现2000年和2010年建立、健全国家信息化体系的战略目标,加快推进我国信息化进程,我们应该吸收西方国家有益的经验,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实现信息化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对高层次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据报导:到1994年底,我国已独立培养研究生30.2万人。而在此期间我国信息管理(图书情报)专业教育领域仅培养研究生0.1万人,为前者的1/300。[12] 由于我国信息资源管理高级人才前期培养不足,因此对这一领域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更为迫切。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定的目标,2000年我国研究生和本专科生在校生的比例约为1/35。 考虑到各种因素和信息资源管理人才需求的特殊性,我们认为,“九五”期间到2010年我国信息资源管理人才需求在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和中专生四个层次的比例是1∶2.5∶2.5∶4。
按照这样的需求比例,今后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教育要利用各种形式大力发展中专教育,使中专生和大学本专科生的比例由目前的1∶4转变为4∶5。对大学本专科教育,重点在于提高教学质量,使其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并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使本科生和专科生的数量基本持平。对于研究生教育,则要在注重效益的基础上逐步扩大招生规模,重视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2.2 有待协调的地区、部门结构
由于沿海与内地、内陆与边疆各方面差距比较大,而国家对大学生、研究生毕业分配问题上又是自主择业政策,导致信息管理院、系的毕业生在毕业分配时,考虑东部沿海发达省区的人比较多,而甘愿扎根大西南、大西北,尤其是几个特别贫困省区的人相对较少,从而使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专业人才过于密集,西部及中部落后省区专业人才十分缺乏的现状得不到缓解。据调查,当前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有两大特点:一是“就高不就低”,二是“就大不就小”。所谓“高”,就是收入高、地位高;所谓“大”,就是城市大。调查结果显示,这类学生所占比例为61%。信息管理院、系大学毕业生择业情况与此相似。[13]这种情况不利于党和政府提出的缩小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差距的战略目标的实现,从而对我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顺利完成产生不利影响。
为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国家将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项目,进一步发展东部地区同中西部地区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与此相适应的,专业教育应改变东部地区发展过快,而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局面。据统计,目前在我国所有信息管理专业教学点中,东部10个省、市约占50%,而西部9个省区约占14%,其中有4个省区至今仍无专业教学点。今后在地区布局上,要贯彻协调发展原则,把发展重点放在西部落后地区及其他落后地区,做到每个省区至少设立一个专业教学点。我国东部和中部部分省、市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教育基础较好,这些地区应发挥优势,帮助和推动西部及落后地区发展专业教育。
我国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的部门分布极不均匀,表现在上层信息机构的人才“饱和”和基层部门的人才“饥渴”,如我国60~70%的科技信息人员分布在部委、市以上情报机构和科研系统,而工业企业系统的专职信息人员很少,特别是中小企业大部分还是空白,这对搞活企业,发展市场经济极为不利。在县以下基层部门,信息专业人才十分缺乏。据1988年调查,江西省90%以上县图书馆中没有图书馆专业毕业生。[14]目前发达国家信息管理人才已经向企业等基层部门转移,如美国69%。图书馆学校毕业生服务于各类企业信息部门。日本大部分图书情报毕业生进入产业或计算机部门。加拿大安大略大学教授尼尔估计,到2010年有近60%的图书馆学毕业生将成为独立经纪人或受雇于信息企业。我国沿海地区也开始出现类似变化,如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毕业生1988年有15%。分配到城镇企业,1994年有34%的毕业生分配在企业、银行等部门。[15]为推动基层部门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今后要注意将专业人才市场向企业、县以下基层部门转移。
2.3 正规教育人才与在职继续教育人才并重的形式结构
人类社会正步入信息化社会,知识更新的周期在缩短,社会职业流动性在加快,从而大大增加专业教育结构的弹性要求和从业者的适应性要求。正因为如此,各国都很重视专业领域的在职继续教育。这包括对非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的人员进行在职继续教育和对本专业毕业后的信息管理专业人员进行在职教育。由于在职继续教育对人才供求矛盾有着十分灵活的调节力,我国发展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教育必须贯彻正规教育和在职继续教育并重的原则,注意满足社会对在职继续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其具体理由是:
2.3.1 目前专业领域在职继续教育规模太小, 难以满足信息服务业对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在信息管理教育领域,80年代中期图书情报专业成人教育在校生曾一度达到数万人规模,大大超过了正规教育在校生的数量。然而进入90年代以后,图书情报专业成人教育在校生人数急剧下降。到90年代中期,成人教育在校生人数不到正规教育在校生的1/2。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中成人教育在校生人数与正规教育在校生人数已基本持平,两者比例为0.9∶1。另一方面,我国图书情报机构工作人员增长迅速,编制饱和,但专业人员比例过小,大多数人未受过正式的专业教育。据粗略估计,从事图书馆工作的人员中约15万人亟需培训,到本世纪末,图书馆人才培训将达到30万人次之多。
2.3.2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迅速而广泛地应用于信息机构,给走出校门进入社会的人们提出了再学习、再提高的要求。据问卷调查,有85%以上的图书馆馆长认为图书馆专业毕业生缺乏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知识与应用能力。有关专家指出,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信息服务领域将急需懂网络、善经营、具有复合知识结构的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因此,即使是本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也必须不断继续学习新知识,使自己有能力满足用户不断发展的新的需求。
在各种形式的教育中,在职继续教育费用最低,从我国现实的经济承受能力出发,专业教育应当逐步提高在职继续教育的比重。因此,发展在职继续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今后专业教育要逐步扩大以在职人员为主的成人教育招生的数量,使之逐步接近普通正规教育招生的数量。
2.4 以宽口径应用型人才为主体的专业类型结构
目前我国信息服务领域已出现宽口径信息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和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供不应求,而传统的专业人才供大于求的局面。研究社会对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的专业类型需求结构,实质上是要解决信息领域专业人才所学知识,适应社会需求,专业教育系统对社会提供足够的适用人才的矛盾。
90年代初,原国家教委在兰州会议和武汉会议上指出,高等教育要在保证培养少而精,高层次的基础研究和教学人才的同时,把多数毕业生培养成适应实际用人部门需要的,具有良好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最近,教育部又颁发文件,强调拓宽专业口径,调整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此,近年来各学科专业进行了课程改造,加强了能力和素质教育,拓宽了专业口径。这些基本精神和措施对于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具有指导意义。其原因在于:
2.4.1 当代社会正受到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的冲击,这一冲击引起社会产业结构变化,加快了国家信息化进程。社会各行业都需要具有综合知识基础、掌握先进技术的信息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这是专业人才需求的大趋势。因此,今后信息管理系各专业发展总方向应是:面向大信息,以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以信息交流全过程的规律和基本原理为基础来考虑专业设置,为国家信息化培养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的应用型人才。[16]
2.4.2 国内外信息管理专业教育实践已反复证明, 今后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应该是既能适应图书情报工作,也能适应其他特定信息部门和信息服务业需要的宽口径复合型信息资源管理人才,这类应用型人才需求量最大,需求最为迫切。
2.4.3 教育部1998 年最新颁布的大学本科专业目录已经把信息管理各专业方向(如经济信息管理、科技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等)统一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表明信息资源管理人才是口径宽泛的多学科、专业方向的应用性人才群体,应该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总的来看,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应当是通才,但由于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部门不同、分工不同、层次不同,对于通才素质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所以,这些通才原则上又应当是某一方面的专才。目前作为我国信息资源管理教育主体的本专科生层次主要应实施通才教育,而在研究生层次主要应实施专才教育,如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和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都为其研究生设置了多个可供选择的方向。即使在本专科层次,也可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不同方向,但这一层次设置的专业方向不宜过细。
来稿时间:1998年10月
标签:信息资源管理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信息化规划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论文; 大学论文; 信息发展论文; 在职教育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信息化时代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 经济学论文; 研究生论文; 情报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