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力网络中,配电网与电力用户的联系最密切,是连接供电电源和电力负荷的重要桥梁,对电力用户的供电可靠性、稳定性和电能质量也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次研究中以影响10kV配网供电系统的因素为基础,结合具体情况,对提升的技术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10kV配网;供电可靠率;提升技术;
一、10kV配网供电可靠率的影响因素
针对10kV配网供电可靠率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应用阶段,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对各项因素和指标进行评价和分析,满足系统的设计要求。以下将对10kV配网供电可靠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1设备质量因素
在10kV配网中,导线开关等电力设备系统都直接对技术形式造成影响。如果设备出现问题,则会导致配网无法正常运行。设备是重要影响因素,考虑到设备选择问题和制造问题等因素,必须做好继电保护工作,对自动化操作形式进行有效的分析,满足技术应用要点。
1.2线路因素
在10kV配网线路运行阶段,受到很多不可控制因素的影响,输电线路、电力设备等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会出现供电中断的现象,直接降低设备的可靠率。例如高空坠物、电缆破坏以及乱抛杂物等,如果意外事故不断增加,必然会导致供电系统稳定性受到影响,导致用电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1.3网络结构
配网结构是10kV配网系统运行的关键所在,但是在具体设计阶段,存在设计标准不一致的现象,网络设备的统一程度起到重要的作用,如果结构设计不合理,不然增加处理难度。如果配电网出现严重的故障,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寻找相应的替换设备,则会增加设备维修时间,甚至增加故障发生几率。
1.4非故障停电因素
非故障停电因素主要因素是计划性的停电,在经济发达的区域,停电多是由于计划因素引起的。包括:实验检测和工程停电等。变电所需要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查和维修,满足操作技术的整体要求。
1.5自动化水平
对于供电企业来说,自动化生产和供电水平间存在必然的联系,直接影响配网系统的稳定性。在供电企业后续应用阶段,必须重视新技术的引进工作,因此需要对系统稳定性进行比较和分析,满足系统设计要求。自动化设备在10kV配网系统运行中能实现自动化操作,通常情况下采用的是人工处理形式,设备无法实现自我控制和处理,如果人工处理不合理,相应的故障得不到解决,会增加故障发生几率,导致配电系统稳定性受到影响。
1.6管理因素
在10kV配电网的运行和维护过程中,工作人员的素质是影响供电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在供电系统后续管理中,管理因素同样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具体运行阶段,仍然存在管理落后的现象,没有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和机制,导致相关管理工作无法落实到实处,增加管理难度。因此具体管理阶段,必须对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的分析,将制度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满足指导方式和根据的具体要求,进而达到理想的应用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10kV配网供电可靠率的提升技术分析
针对10kV配网供电系统可靠率的具体变化,在执行阶段,要按照技术类别的要求,及时对技术进行处理,按照指标要求进行。以下将对10kV配网供电可靠率的提升技术进行分析。
2.1进行电网技术改造
在电网技术改造过程中,为了提升系统安全运行的效率,需要考虑到系统形式和结构的变化,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系统性的设备结构对技术形式有重要的影响,合理设计和规划10kV配网系统设备,能保证科学配电系统的有序运行,进而形成布局合理的能源结构,提升系统稳定性。针对通信网络不同阶段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合理配置网络结构,能提升网络系统的稳定性,保证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2引进先进的供电设备
针对智能化系统操作的重要性,在后续应用阶段,要注意网络系统的有序配置和落实。但是当前部分区域设备存在落后的现象,设备智能化操作水平低,尤其是在偏远区域,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给人们的正常用电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增加电力系统的工作量。因此在实践过程中需要适当引进先进的供电设备和类型,以智能化形式为主,促进配电网的有效服务。在技术改造中,要做好通信技术的合理化应用,网络控制技术、电子技术和配网设备之间实现有机结合,能满足电力设备运行的整体化要求。配网系统运行要考虑到基础数据的具体要求,实现数据信息的有效应用。结构设计的调整工作对技术形式的综合性应用有一定的要求,可以通过调整故障类型的方式,对结构设计进行有效的分析。通过合理设置变压器数目,能对变压器的故障造成的故障进行有序进行。结合故障自动隔离措施的要求,可以避免出现大面积停电的现象,进而提升供电系统的稳定性。
2.3提高设备配置水平
在现代10kV配网建设和设计阶段,智能化是重要发展方向,为了提升配电网的稳定性,需要对设备类型进行分析,对线路结构进行适当的优化设计,满足技术指标的要求。改造配网供电阶段需要将工作进行细化处理,结合整体线路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类型的开关,调整配电分段结构。在选择系统设备阶段,要以智能化化设计为基础,注意选择功能齐全和性能良好的设备。
2.4完善配电网的维护技术
在线路设计和应用阶段,有效的维护技术起到重要的作用,要以日常管理的实际情况和相关准则为基础,制定日常巡视和检查制度形式。工作人员需要对配网的各个关键点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网络设备应用阶段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降低消极因素的影响,进而实现设备的有效利用,进而保证配网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5强化设备维修
施工形式和检测机制对配电网的运行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后续操作阶段必须严把质量关卡,避免出现电力系统故障的现象。在后续控制阶段会存在不达标准或者不符合要求的现象,需要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以安全管理制度为例,配备完善的设备形式,保证检修工作的正常进行。避免出现停电时间长,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应当定期对线路设备进行检查,保障其各项性能都能够正常发挥,如定期对密封开关、变压器、接地电阻等设施进行监测,对防雷装置进行安全检查等。
三、总结
近些年来我国电力设备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在发展过程中作用突出。在不同技术指标的要求下,需要对供电形式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利用。通过对10kV配网稳定性进行分析后,设备质量因素、线路因素、网络结构、外部环境、管理因素、自动化水平等直接影响技术的应用,通过进行电网技术改造、引进先进的供电设备、提高设备配置水平以及完善配电网的维护技术等方面入手,能提升技术的应用效果
论文作者:叶伟,刘梦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9
标签:设备论文; 因素论文; 阶段论文; 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稳定性论文; 故障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