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行政程序的法典化--违反行政诉讼法的法律责任_法律论文

论我国行政程序的法典化--违反行政诉讼法的法律责任_法律论文

中国行政程序法典化之研讨——行政程序违法的法律责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行政论文,程序论文,法典论文,中国论文,法律责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行政主体程序违法是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时违反法定程序规则或者正当程序原则 的行为。根据行政法治的基本要求,行政主体程序违法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行政主 体程序违法的法律责任是行政程序违法法律责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程序法中 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行政主体程序违法应承担哪些形式的法律责任呢?从一些国家与 地区的情况看,对程序违法的法律责任形式的规定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呈现多样化的特 点,包括无效、撤销和补正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均有相应的适用条件。我国尚无统一 的行政程序法典,行政主体程序违法的法律责任,主要规定在《行政诉讼法》、《行政 复议法》、《行政处罚法》及其他法律、法规和规章之中。

人们通常认为,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2项、《行政复议法》第28条第3项

之规定,行政主体程序违法的法律责任是行政行为被撤销,并可责令行政主体重新作出 行政行为。笔者认为,这是对行政主体程序违法法律责任的偏颇理解。法律责任是对法 律关系主体违反法定义务的否定性评价,它要通过多种责任形式表现出来。根据我国现 有法律的规定,行政主体程序违法的法律责任不只限于撤销,还包括责令履行职责、确 认违法、赔偿等多种责任形式。我国在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时,应借鉴其他国家和地 区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针对程序违法的不同情形,设定多种责任形式,构建 一个程序违法的责任形式体系,并科学规定每种责任形式的适用条件,通过对这些责任 形式的灵活有效运用,实现公平与效率兼顾、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适度平衡的目的。具 体来说,行政主体程序违法的法律责任形式有:

1.无效

无效是指行政行为因具有重大明显瑕疵或具备法定无效条件,自始不发生法律效力的 情形。对于无效的行政行为,任何人及任何机关原则上自始、当然不受其拘束。为确保 行政机能的有效运作,维护法的安定性并保护公民的信赖利益,行政行为的瑕疵须达到 重大,依一般人合理之判断甚为明显且一目了然的,始为无效。但瑕疵是否重大明显, 适用上不免存在争议。为了减轻法律适用上的困难,许多国家和地区在行政程序法中就 行政行为无效的情形作了具体规定,这些规定中包括因程序违法而导致行政行为无效的 情形。对程序重大、明显违法而无效的行政行为,因其自始对当事人不具有拘束力,从 理论上推导,当事人具有程序抵抗权,即拒绝服从或合作的权利。赋予当事人程序抵抗 权的目的,是为了排斥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时任意、专断,及时有效地保护当事人的 合法权益。但当事人的程序抵抗权又不能仅靠法理上的推导,在实践中行使该权利是存 在较多困难的。为了既让当事人的程序抵抗权落到实处,又避免当事人随意行使程序抵 抗权而使行政活动陷入瘫痪状态,应在制定法上为当事人行使程序抵抗权规定条件,提 供依据。《行政处罚法》第49条是我国行政法律首次对“程序抵抗权”的明确规定。建 议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时,对行政行为无效的条件、法律后果及当事人享有的程序抵 抗权作出系统明确的规定。

2.撤销

对程序一般违法的行政行为,不适宜用补正的方式予以补救的,可采用撤销的处理办 法。行政主体程序违法行为在何种情况下予以撤销,各国区分了不同的情形加以运用, 且作了必要的限制。在我国,撤销权的行使也应区别不同的情况加以灵活运用。一般来 说,对程序违法给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侵害或不利影响的行政行为,应以撤销为原则 ,以不撤销为例外。不撤销应严格限制,只有在撤销会给公共利益或其他人的合法权益 造成重大损害的情况下,才不予撤销;对程序违法而使相对人受益的行政行为,基于对 相对人信赖利益的保护,应以不撤销为原则,以撤销为例外。只有在不撤销会给公共利 益或其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重大损害的情况下,才予以撤销。

3.补正

补正是由行政主体自身对其程序轻微违法的行政行为进行补充纠正,以此承担法律责 任的方式。根据现代学者的观点,不再拘泥于过去的形式主义,对违法的行政行为,动 辄宣告无效或予以撤销。转而注重公共利益和对公民信赖的保护,并顾及行政行为被撤 销后对社会所造成的影响,尽量设法维持违法行政行为的效力。(注:罗传贤:《行政 程序法基础理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261页。)补正限于程序轻微违 法的情形,对于实体违法或程序严重违法的行为,不能补正。补正使行政行为的效力得 以维持,补正行为的效力追溯既往,其作为程序违法的一种责任形式需要有法律的明文 规定作依据。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对程序瑕疵的补正作了详细规定。(注:根据德国和 我国台湾地区《行政程序法》的规定,违反程序或方式规定的行政行为,除依法规定为 无效的外,因下列情形而补正:(1)须经申请始得作出的行政行为,当事人已于事后提 出申请的;(2)必须记明的理由已于事后记明的;(3)应给予当事人陈述意见之机会已于 事后给予的;(4)应参与行政行为作成的委员会已于事后作成决议的;(5)应参与行政行 为作成的其他机关已于事后参与的。)我国原《行政复议条例》第42条第2项规定:具体 行政行为有程序上不足的,决定被申请人补正。1999年出台的《行政复议法》取消了这 一规定。而只是笼统地规定:具体行政行为违反法定程序的,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 违法;决定撤销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可以责令被申请人重作。《行政复议 法》对违反程序的情形不作具体区分,而是只要违反法定程序的,则一并对待。这种规 定看似严格要求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行政,实则是一种立法思维的简单化,只看到了 违反程序的一个方面,而没有考虑到执法成本、效益、当事人的权益保障等多方面的因 素。我国在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时,应将补正作为行政主体承担程序违法的一种责任 形式规定下来,并明确规定其适用条件。

4.责令履行职责

当行政主体因程序上的不作为违法且责令其作为仍有意义的情况下可采用责令履行职 责这种责任形式。美国《联邦行政程序法》规定:“法院可以强制履行非法拒绝履行的 行政行为或不正当延误的行政行为”。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3项规定:被告不 履行或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行政主体程序上的不作为行为 有两种表现形态:一是对相对人的申请不予答复。二是拖延履行法定作为义务。对行政 主体不予答复的行为,有权机关(如行政复议机关、人民法院等)应当在确认其违法的前 提下,责令行政主体在一定期限内予以答复。对行政主体拖延履行法定作为义务的行为 ,有权机关应当在确认其违法的基础上责令行政主体限期履行作为义务。

5.确认违法

确认违法作为行政主体程序违法的一种责任形式,在我国是有法律依据的。例如,《 行政复议法》第28条第3项的规定。确认违法这种责任形式在实践中有着广阔的适用空 间。其可适用于下列情形:一是行政主体逾期不履行法定职责,责令其履行法定职责已 无实际意义的,适用确认违法这一责任形式。确认违法后,可建议有权机关追究行政主 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如给予行政处分。确认违法还可以为行政主体承担 赔偿责任取到预决作用。二是行政主体逾期履行法定职责,该“逾期”行为并未给相对 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侵害或实际不利影响。例如,法律规定某行政机关应在60日内给符合 条件的申请人颁发某种证照,该行政机关在第61天才颁发。此种情况下,采用撤销的方 式追究行政主体的法律责任并不妥当,而对行为结果不予撤销,只确认行政主体逾期履 行职责的行为程序违法,并建议有权机关追究行政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能较好地达到目的。三是对不能成立的行为,可采用确认违法的方式追究行政主体的责 任。例如,我国《行政处罚法》第41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作出行政处罚决 定之前,不依法向当事人告知给予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或者拒绝听取当事人 的陈述、申辩,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不成立”意味着该处罚还不成其为具体行政 行为,也就不能适用撤销而应当适用确认违法这一责任形式。四是行政行为程序违法, 但撤销该行政行为会给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应当确认该行政行为违法,使该行政 行为继续有效,并责令行政主体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五是行政行为程序违法但结果正 确,若采用撤销的处理方式,又得责令行政主体重新作出行政行为,且行政主体重新作 出的行政行为与原行政行为的结果相同;若采用确认程序违法的方式进行处理,使该行 政行为继续有效,但建议有权机关追究行政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这样 做,既能达到追究责任的目的,又能收到降低行政成本的功效。(注:当然,这与我国 《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2项的规定不一致。)

6.赔偿

对行政主体程序违法的行为仅靠无效、撤销、责令履行职责、确认违法等方式追究其 责任,有时很难达到目的,而采用赔偿的方式既有助于切实监督行政主体依法行政,又 能有效地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并使行政主体程序违法的责任形式在体系上更加 完整。赔偿这种责任方式可适用于下列情形:一是行政主体程序上不作为行为违法,责 令该行政主体履行作为义务已无实际意义,且该不作为行为已给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 了实际损害。此时,确认行政主体不作为行为违法,责令行政主体承担赔偿责任。二是 行政主体实施的作为行为程序违法,并给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实际损害,在撤销违法 行为时,责令行政主体承担赔偿责任;如撤销行政行为会给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在 此情况下,确认该行政行为违法,责令行政主体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并责令行政主体 向受害人承担赔偿责任。

标签:;  ;  ;  ;  

论我国行政程序的法典化--违反行政诉讼法的法律责任_法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