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庆 163000
摘要:在土木工程施工时,不仅仅是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并且还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难免会使土木工程出现裂缝问题。经过这几年对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的调查,最终发现混凝土质量是使土木工程施工出现裂缝的一大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对土木工程行业进行了重视,对混凝土裂缝的处理形成了一个体系,有了相应的规范制度。建筑企业应该重视土木工程出现裂缝的问题,充分认识出现裂缝的原因,并且根据裂缝的原因找到合理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土木工程 ;裂缝 ;防治 ;处理
1土木工程施工中处理裂缝的重要性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生活水平和物质需要也在不断提升,因此对自己居住、工作和休闲环境的质量、安全等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城市中不同的建筑物是人们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有效的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就是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裂缝问题,会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从而引发安全事故无法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还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正确处理好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裂缝形成因素
2.1施工因素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裂缝产生的原因决定了其形成的部位、走向以及宽度,一般情况下,下述 7 种情况较为典型且容易出现混凝土裂缝:(1)现场浇筑过程中,因振捣不当(如漏振、过振)而使混凝土均匀性与密实性降低,进而诱导裂缝形成;(2)混凝土拌合不均匀、搅拌时间(过长或不足)控制不当或浇筑时间距离拌合完成时间过长;(3)连续浇筑过程中持续时间过长,且对结构接茬部位处理不当;(4)当混凝土处于高空浇筑时,因烈日暴晒或风速过大而使混凝土因收缩过大而产生裂缝;(5)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因水泥水化热计算不准或温控措施不到位,致使混凝土构件因内外温差过大而出现温度裂缝;(6)因养护措施不到位使混凝土因早期脱水而出现收缩裂缝;(7)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拆模时间过早或拆除不当,使混凝土结构产生拆模裂缝或人为破坏性裂缝。
2.2结构约束因素
外约束与内约束为结构约束的主要形式。其中,因外界物体阻碍而使混凝土构件发生变形的称为外约束,例如,各构件间的相互作用或地基与基础的相互作用便可产生外约束力。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浇筑完成7d后便可基本释放完水泥水化热,其后混凝土在降温过程中便会形成一定的收缩作用,同时随着混凝土的固结并将多于水分蒸发后促使收缩加剧,并受外界条件的作用使其无法产生自由变形,进而形成裂缝;所谓内约束,是指混凝土构件中各质点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力。混凝土浇筑完成初期阶段,由于水泥水化热的大量释放而使构件内部温度相对较高、外部温度相对较低,进而使构件内外产生较大的温度差,依据物体热胀冷缩的特征,当处于一定温度状态时,构件内部便会因质点变形的出现而使各质点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内约束力,此时处于构件中心的质点因温度过高而所形成受热膨胀明显大于表面,因此构件中心便会产生温度压应力,表面产生温度拉应力。而混凝土浇筑初期阶段抗拉强度较低,在温度应力下便会于表面产生细小裂缝,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使混凝土构件产生表面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方法
3.1 控制温度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时应注意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可以适当的降低厚度;还可以选择合适的遮阳板搭建在浇筑层上,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通常情况下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会因其尺寸大小而产生变化,也就是说如果结构的尺寸变大温度的应力也会随之变化。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做好水管埋设工作,借助水循环作用来降低混凝土内外的温度。其次,在进行混凝土搅拌工作时,可以选择使用已用冷水降温后的碎石来降低混合材料出机的温度,达到对温度的控制。在进行混凝土温度的养护工作时,可以选用被冷水浸湿的草料或麻片等进行覆盖,并定期进行洒水作业来减低温度达到养护的效果。如果是在寒冷的冬季应对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的结构表面进行保温养护防止出现裂缝。
3.2 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后浇带设计
在利用伸缩缝限制结构长度的基础上可以对裂缝的发生率进行控制。但是在实际使用时会发现机构的长度与应力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但是做好伸缩缝和后浇带设计就可以降低裂缝的发生率。但是如果出温差较大等情况时,还是会出现裂缝的情况。因此,在使用后浇带设计时应结合实际的情况不可盲目使用。
3.3 保证配比上的合理性
如果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施工中所使用的骨料具有较大的吸收力且含泥量较高时,会提升混凝土的干缩性。如果所使用骨料的直径较大,相应的级配量也会较高,可以通过减少水泥浆在混凝土中的使用量来减低其干缩性。可以根据相关标准和相应的比例掺入粉煤灰,这样可以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的使用量同时会降低水热化,进一步改善混凝土的收缩力。其次,要想更好的提升混凝土的可泵性与和易性,可以在混凝土中放置高效减水剂,同时在减水剂的作用下可以防止泌水情况的发生。在进行配比设计时,工作人员应深入到实际的施工地点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在了解土木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构建界面的情况后在进行混凝土塌落度的选择,并结合施工的实际要求调整好混凝土的配比工作。
3.4 保证施工人员操作上的规范性
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时,施工人员必须根据标准的操作流程进行施工,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防治施工中裂缝的出现。要想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应做好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保证施工人员可以熟练的使用相关技术并可以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施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水平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现裂缝问题;其次,应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进定期或是不定期的考核,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对施工技术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因此相关的技术管理人员应选择专业技能高,操作能力强的施工人员进入到实际的施工现场中,在保证施工人员总体水平的基础上,可更好的防止裂缝问题的出现,保证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土木工程的施工进度。
3.5优化混凝土施工结构
混凝土的施工结构如果不合理,在施工过程中就很容易产生裂缝现象,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优化混凝土施工结构,通过一些具体措施例如运用预应力技术来减少裂缝现象,在工程结构构件承受外荷载之前,对受拉模块中的钢筋,施加预拉应力,提高结构刚度,这一措施可以有效推迟裂缝出现的时间,增加土木工程的耐久性。所以我们要在实际施工中大力推广这些技术,以控制裂缝现象。
3.6做好后期养护工作
在整个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后期的养护工作,对混凝土建筑进行科学合理的养护,严格控制好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和湿度,在温度湿度过高过低时,施工人员都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变温度条件,从而减少混凝土裂缝问题的产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土木工程行业已经在我国逐渐兴起,但是土木工程施工还存在的着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施工的工作人员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且找到合理的解决措施。虽然土木工程有很多的处理裂缝方法,但是这些处理方法还是存在一定的缺点,为了使土木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不出现裂缝,一定要加强混凝土的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项英,李宏义 . 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方法研究 [J]. 住宅与房地产,2018(03):146.
[2] 李博 . 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策略分析 [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9):255.
论文作者:张晓庆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裂缝论文; 混凝土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温度论文; 构件论文; 土木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