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国企信访稳定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论文_马海涛

新形势下国企信访稳定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论文_马海涛

陕西陕煤韩城矿业有限公司生活服务中心 陕西韩城 715400

摘要:文从国企领导干部、一般员工、历史遗留问题、国家层面的法律制度的角度,对改革新形势下国企信访稳定工作面临的挑战作出客观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改革开放 国企 信访工作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一定的社会责任。随着改革开放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的加速转型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各种矛盾不断显现,大量的社会矛盾涌入信访渠道,国有企业信访工作在解决问题中承受了空前的压力。如何维护企业稳定和发展,成为国有企业信访工作者思考的课题。

一、国有企业信访特点及成因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利益格局的调整,社会保障、教育、就业、医疗等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国有企业改革转型以及劳动者收入与国民经济增长不平衡,导致社会各种利益诉求和信访矛盾不断显现。因此,信访工作的态势呈对象多元化、信访内容复杂化、信访活动多样化的特点。

(一)新形势下国有企业信访特点

1.信访对象多元化。不仅有在岗、离岗职工和退休人员及其他们的家属,还有已解除劳动关系的人员及其家属,甚至有已离开国有企业几十年的精简回乡或支内人员,以及有历史遗留问题等各类利益纠纷的当事人及其相关群体。

2.信访内容复杂化。信访对象所反映的问题绝大多数都很现实,基本都涉及个人或群体的切身利益,且都要求为其解决实际问题,诉求明确而坚决。在社会转型和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由于社会深层次矛盾逐渐暴露,许多信访对象所反映的问题复杂,时间和区域跨度大,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处理起来难度大。有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在社会上产生消极影响。

3.信访活动多样化。从信访形式看,已不再单纯局限于个人的来信来访。

(二)新形势下国有企业信访成因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无论是社会环境还是国有企业内部,各种群体利益诉求及愿望通过信访活动反映出来,并形成各种信访事项及其信访积案矛盾。

1.信访人。由于信访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背景,以及个人教育程度和经历等不同,在对待个人利益诉求上的态度各有不同。虽然大多数信访人能遵循《信访条例》规定进行活动,但也有少数信访人法制意识淡薄,往往以不合理的诉求来获取最大利益,唯“上访”施压责任单位,甚至有违反《信访条例》规定的行为。

2.信访部门。受越级上访量化考核的影响,责任单位对越级访相应采取截访、劝返和稳控等措施,甚至用变通的方法来满足信访人的不合理诉求;基层领导为减少信访矛盾,提高信访工作效率,要求信访部门直接处理信访事项;信访部门人员调动频繁、新手多,接访经验不足,政策掌握不全面等,弱化了新形势下信访部门的功能和作用。

二、做好国有企业信访工作

做好国有企业信访工作就是做好人的工作。作为信访工作者要以深入学习贯彻《信访条例》为主线;要自觉做到学法、懂法、知法、用法、守法;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信访工作法制化建设,把依法治国方略落实到信访工作中,用法制规范信访工作行为。在接访工作中要善于做好有效沟通,积极向上访人宣传信访法规和有关工作程序,增强上访群众的法制观念,引导群众自觉遵守信访秩序,合理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

(一)加强职业提升,提高工作能力

信访部门应积极建议推动信访事项的解决,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与职工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信访干部必须加强政治理论修养,法律法规、政策培训,以及人文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1.提升理论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信访工作的指针,信访干部要在工作中得心应手,就必须是“政策通”,成为信访部门的“行家里手”,因此,信访干部要加强时政学习,法律法规和政策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在具体工作中要讲符合政策的话,办符合政策的事,有时还要灵活运用政策,只有这样依情、依理、依政策、依法办理好每一件信访事项,才能适应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的需要。

2.提高职业道德。信访干部职业道德核心内容就是“以人为本”,必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忠于职守、爱岗敬业、诚实公正、尽心尽责,廉洁奉公、艰苦奋斗、文明接待,注重实效。要高度重视初信初访,及时就地妥善处理信访事项,防止因受理不及时,办理不到位导致信转访或走访上行。

3.提高沟通能力。接访工作是融教育学、心理学、人文学、法学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这就要求新形势下的信访干部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沟通技巧和心理学知识,剖析信访人的异常心理,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疏导并心理疏导相结合的工作,必将事半功倍。

(二)把握好情理法,维护信访秩序

情理法是不同的社会范畴,情理与法之间时常会发生冲突。信访工作中应把握情理法关系的协调,有利于化解信访矛盾和维护好信访秩序。

1.以情动人。凡是信访人遇有困难或委屈等才会找上信访部门。信访接待人员不仅要热情接待上访人,而且要尊重、理解和倾听上访人的述说,获得上访人的信任。当上访人叙述完情况,接待人员一定要复述并让上访人确认其主要诉求,显示出帮助人的诚意,并有意识地营造共情、共感的氛围,促使上访人情绪处在平和状态。

2.以理服人。上访人的诉求各有各的道理,信访接待人员首先以政策为据,讲清理、用足理,要找准理才能做到以理服人。讲清理,要用事实和政策依据分析,让信访人容易接受。第一,对合理诉求,要尽快给予合理解决;第二,对部分合理诉求有条件的应该解决,或暂无条件解决的,要告知道理并坦诚交换意见,争取上访人的理解和认可;第三,对不合理诉求,应引导其全面了解政策,理性接受事实。因此,信访工作者应加强自身理论学习,熟悉和掌握各个时期的相关政策,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

3.依法信访。信访部门既是信访接待场所,又是法制宣传教育的阵地。对少数信访人违反《信访条例》等无序信访行为,要通过法制宣传来教育信访人,必要时通过执法部门制止非正常访行为。首先,要在信访接待场所张贴法制宣传标语,有条件的播放法制宣传视频;其次,制订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加强信访接待场所的应急管理,妥善处置闹访、群访以及群体性事件,维护信访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方法;最后,依法遏制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行为,规范信访秩序,依法处置信访突出矛盾。“要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决不能让那种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现象蔓延开来”。

(三)发扬优势作用,推进源头治理

“基层是群众信访的源头,又是解决信访反映问题的关键。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广大基层干部长期处于一线工作,为人民群众解决了大量的实际问题。在信访工作中,基层干部应该把好第一道岗”。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是信任党和政府、依靠党和政府的表现,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是最直接、最现实的群众工作。继承和发扬党的群众工作优势作用,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把群众工作作为信访工作的制胜法宝。

1.我们要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好信访接待工作,把上访群众的事当作是自己家里的事,积极主动地做好服务,防止把信访接待场所变成“衙门”。

2.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放在工作首位,着力从源头上、基础上、根本上来解决问题。要全力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并立足于源头解决、制度解决、标本兼治,提升人民群众的认同感,使人民群众心安、心顺、心定,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

3.强化责任意识,进一步提升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的合力。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信访工作责任体系。增强信访干部的责任意识,树立群众观点、增强群众观念,要深化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的各项实践。严格按照《信访条例》规定做好信访事项的处置工作,建立首办责任制,把初信初访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4.坚持科学民主决策,严格依法行政,从源头上减少信访问题的产生。建立对重大决策的国有企业改革风险评估制度,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积极回应群众诉求,防止因决策不当、工作不细引发和激化矛盾。要把信访工作与国有企业改革相统筹,努力探索形成更加健全的专门机构,组织协调、职能部门各司其责,齐抓共管的群众工作新机制。

论文作者:马海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0

标签:;  ;  ;  ;  ;  ;  ;  ;  

新形势下国企信访稳定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论文_马海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