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理念的应用论文_吴洪涛

伊春市第一医院 (黑龙江 伊春 153000)

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理念应用于骨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并为骨科护理管理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6年1~12月收治的89例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选取2016年1~12月收治的92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组,开展护理风险管理。两组患者在入院第5天均接受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及护理质量评分调查,记录数据并作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理念应用于骨科护理管理,不仅能够提高护理质量,还能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骨科;风险管理;护理质量;满意度

近年来,随着患者法治理念的不断增强,医疗纠纷案件不断涌现。作为一名医院管理者,应当具备预见性眼光,善于总结既往工作经验,并对潜在的可能性危险环节进行干预和控制,这样才能有效降低医疗纠纷。因此,探究一种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手段显得极为关键。据文献报道,风险管理模式在提高医院护理整体水平及降低医患纠纷方面具有明显的成效。我院骨科将风险管理理念应用于护理管理中,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骨科 2016 年 1 ~ 12 月收治的 89例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67 例,女22 例。年龄19 ~74岁,平均(24. 1 ±1. 8)岁。股骨骨折 32 例,胫腓骨骨折 18 例,腰胸椎骨折 39 例。选取 2012 年 1 ~ 12 月收治的 92 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男 69 例,女 23 例。年龄 20 ~75 岁,平均(23. 5 ±1. 6)岁。股骨骨折 38 例,胫腓骨骨折 15 例,腰胸椎骨折39 例。所有患者入院当天均经 X 线检查,再联合其临床症状体征,确诊为相应部位骨折。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类型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即按照责任制排班,护士长分配各项护理任务。研究组则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具体如下:

1)护理风险识别:护士应当提高自身业务素养,将被动护理转变为主动护理,即在患者住院全程,护士应当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罗列患者在不同阶段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项目,并逐一按照风险内容展开针对性护理干预,尽可能将潜在风险的危害减弱化。如骨折患者的疼痛护理问题、肢体活动问题、关节功能训练及压疮等,只有有效识别护理问题,才能指导下一步护理干预。

2)制定风险应急策略:在明确护理风险后,护士长召开小组讨论,再次将所有的护理风险项目逐一归类,分别划分为高、中、低风险。护士长全面征集小组所有成员关于特定风险事件的处理流程,最终进行全面整合,提出系统化及完整性的操作步骤,便于护士在突发情况下能够沉着应对。应急策略一旦制定,护士长应定期召开小组学习,并进行考核,以帮助护理人员内化有关内容。

3)强化护理文书的书写规范:由于护理文书的记录是整个护理流程的具体反映,是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关键文本,也是护患纠纷发生的重要环节,所以应当保证书写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护士长需要加强科室护理记录的检查频数,同时设立奖惩制度,严格按照医院规定,规范书写护理记录。

4)完善实验室生化指标危急值的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涉及患者的血钾、血钙、血气、血小板、红细胞计数等。一旦上述指标处于临界值边缘,应当及时向医师汇报,便于医师调整治疗方案并给予对症处理。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开展,实际上是以人为本护理理念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本科室的护理质量。

5)高风险预警告知 护士需对本科室所有患者进行压疮、坠床及跌伤评估。若评估结果为高风险时,则需在床头放置醒目提示牌:防压疮、防坠床、防跌伤等。

3、观察项目:两组患者在入院第 5 天均接受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价表测评。其中护理满意度的答案采取封闭式选项,分别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护理质量评价表则由患者根据自己所感知的护理服务质量进行评分,分值为 0 ~100 分。

4、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9. 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 Wilcoxon 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 t'检验。检验水准 α =0. 05。

二、结 果

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表 1)

2、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表 2)

三、讨 论

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自从西方学者提出至今,备受各大医院管理层青睐。因为当今医患纠纷的日益显现,主要与护士的风险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相关,而风险管理的出现恰好能填补这一空白,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同时,还能减少医院不必要的纠纷损失,达到双赢效益。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 05)。说明风险管理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从传统的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借助对潜在及现有风险的识别、评级及对症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随着护理质量的提高,以及护理服务人性化内涵的体现,不仅可有效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同时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增进护患信任,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另外,制定风险应急策略是最为关键的核心环节,也是护士应对风险事件的指导性文件,所以护士长不可轻视,应当多次召开座谈会,在征集多方意见后,再全面统筹,制定科学、合理、高效的应对策略。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护士应当多掌握本科室常见病知识,准确、及时地预见和把握风险事件,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

综上所述,在骨科病房管理中开展风险管理模式,不仅能提高整体护理质量,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取得较为可观的临床效益。

参考文献:

[1] 谌 艳. 风险管理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探析[J]. 内蒙古中医药,2013,9:111 -112.

[2] 刘 娅,刘春丽,孙 花,等. 加强护理风险管理 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J]. 西南国防医药,2013,23(6):660 -661.

[3] 于哲浩,周金娜,陈 楠,等. 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老年手术患者的体会[J]. 河北医药,2013,35(12):1906 -1907.

论文作者:吴洪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研究型医院》2018年5卷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  ;  ;  ;  ;  ;  ;  ;  

骨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理念的应用论文_吴洪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