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教育改革与农村人力资本开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人力资本论文,师范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师范教育决定农村中小学师资的质量,进而影响中小学教育的质量;师范院校还通过成人教育、技术培训、信息传播、产业服务等对农村人口的教育观念、文化水平、劳动技能、社会习俗、思想状态等产生间接的作用;职业师范院校甚至可以直接培养农村三高农业、第三产业方面的人才。通过对农村人力资本形成和发展状况的研究,通过对师范教育决定、影响农村人口素质方式和效果的探讨,可进一步明确教育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从而为师范教育对农村需要的适应性提供理论依据。
一、农村人力资本的内容与形式
农村人力资本的形成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①通过教育投资、拜师学艺、技术培训,提高农村人口的知识、技术水平和能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个人收入。这是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最主要的部分;②通过医疗支出,提高劳动者的身体素质以增长工作能力;③在国内各地区之间进行流动,以选择适合的工作或谋取工作机会,以做到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如外出做工、经商、办工厂所付出的车旅费;④用于传递和收集情报资料、订阅报刊、信息咨询等项目的费用;⑤乡、村、家庭在技术、管理等工作中吸收外来人员所进行的投资,也可以增加人力资本的总量。
农村人力资本的总量主要通过个体学习和整体交流来获得。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里,没有受教育、学艺的个体几乎无人力资本可言,传统农业和手工业的简单再生产也无须多大的人力资本总量。按现代经济学的观点,既然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广大农村要改变经济落后面貌,首先要通过各种可行途径,有效提高个体的人力资本和农村集体、家庭的人力资本总量。其中最有效的途径有三条:一是提高农村人均教育年限;二是提高农村的产业化水平,提高农村劳动力工作的技术水平;三是加速劳动力的流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交流活动,在较大的区域内优化配置劳动和生产资源。
二、农村人力资源的原始开发方式
光从“读书做官”、“读书发财”这一传统思想观念来看,便知国人对教育投资的认识,已具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并达到了入木三分的深度。但这种政治色彩太强的“教育投资”观,并没有给中国广大农民带来多少实质性的好处。因为读书要达到“当官”、“发财”的地步毕竟太难了,能实现这种“低投入、高产出”教育的人寥寥无几。长期的“科举期”和“应试教育”,难以使农村广大劳动者看到教育的知识作用、文化功能和科技含量。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在对待自己及家庭成员的教育态度上,广大农村人口普遍持消费观,而非投资观。在过去,农民一般认为,读书是有钱人家和有闲人家的事情。不富裕的家庭和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供子女读书,大不了想让子女多认几个字,会算几笔数,便于在社会安身立命,和别人交往时不至于吃亏。对难以解决温饱问题的家庭来说,读书成了一种奢侈,一种享受,也似乎成了一种浪费。对某些农村人口来说,人力资本被“人力资源”的自然形式取代了。
在农村,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或认为送子女读书是一种劳动力浪费,有些人让小学尚未毕业的学生缀学在家参加生产劳动;有些家长不愿意送子女多读书,但热衷于让子女学手艺,希望子女及早掌握一门谋生的技术;有些农村学生刚够年龄(甚至不够最低年龄)就跟大人外出做工挣钱。这种做法似乎对人力资源进行了及早开发,且能减少因受教育所必须付出的投资,在短时期内,家庭是得益的。但这种没有多少投资积累的自然、初级人力资源,长期使用的收益率较低。即受教育程度低的劳动者,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极有可能得到较低的薪金回报和较高的成本支出(在生产、生活中因能力差、水平低交“学费”)。特别是那些一辈子没受过学校教育,靠师傅带徒弟、父传子等方式学习生产技艺和生活经验的农村人口,几乎是在一种原始状态下使用个体的人力资源,他们的劳动生产率极低,生活状况很差,并且容易造成一代一代非良性循环的局面。
一般说来,经济状况较差的农村家庭,农民生活消费支出中用于饮食的“恩格尔系数”往往很高,而用于教育、文化方面的支出比例一般很低,这样,农村教育投入的整体水平必然受到限制。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居民的教育负担相对偏低,70年代发达国家居民教育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大都在7%以上,印度也达3.3%,1986年,我国农民教育支出占收入的比例为2%左右。
三、传统师范教育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中的角色和作用
我国传统师范教育具有师范性、办学单一性、职业定向性等特点。随着师范教育规模的发展,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被直接分配到乡村学校工作的越来越多,从农村中小教师学历的合格率来看,我国农村已有50%以上的小学教师、75%以上的初中教师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有些乡村中学教师是本科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因此,在人力资本积累的角度上,即使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师范教育仍然对农村发展起到了如下几方面的促进作用:①我国的师范教育一直实行免学费制度和专项奖学金制度,因家庭经济和就业态度方面的原因,师范院校的生源主要由农村提供。许多农村家庭送子女上中学,就是因为有希望考取一所师范院校。因此,师范教育规模的发展,相应地启动了农村教育投资的“希望工程”,间接促使越来越多的农家子弟通过教育途径获得了较多的人力资本。②分配到农村学校工作的师范毕业生,往往是所在地唯一类型或最高级别的知识分子。他们一方面通过“应试教育”的渠道培养中小学生,如果是高水平的师范毕业生,所教班级的学生成绩好,升学率高,藉此可能调动当地农民送子女读书的积极性,为国家多培养一些大、中专毕业生。一方面他们可能以当地文化人、科技人的面孔出现,为当地农村的进步和发展作贡献。③传统师范教育也可以通过短期培训、教育实习、社会调查、信息资源服务、科技服务、中小教育试验等形式,为农村传播新观念、应用新技术、推广新产品,开展各种教育、科研和实践服务活动。这种以师范院校人力、物力、场地为资源,以农村人口为服务对象的教育性、科技性服务活动,虽然广度、深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对农村社会文化、经济的影响,还是客观存在的。
同时,农村传统的尊师重教思想,通过师范教育得到了强化和发展。尊师重教是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动力源泉。尊师重教的地方,教师的积极性高,教育质量好,升学率高。这种现象再循环作用于家庭,农村家庭投资教育的积极性被进一步得到刺激和强化,即使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也要想方设法送子女读书。这样,区域范围内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就长,人口的整体素质就好。哪怕在应试教育条件下,尊师重教的地方,其农村人口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一般都能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师范教育、尊师重教的风气、地方的教育水平、地方的人口素质、地方经济发展等因素是互动互促的。
四、现代师范教育与农村人力资本的长远投资
在各种高等教育类型中,师范教育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一条最直接、最可靠、作用最大的渠道。一方面,师范院校通过为农村人口提供教育、培训机会,为农村中小学教育培养师资,以及直接面向农村开展科技活动和产业服务,为农村人口提供了多种增长人力资本的现实途径。另一方面,师范教育通过各种适应性改革,为挖掘农村人力资源的潜力和人力资本的长远投资,铺设了一条良性发展轨道。
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某些做法可能带有急功近利、短期行为之嫌;某些以赢利为目的的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可能利用农村人口急于求学、讲求学用的特点,办一些时髦、热门的专业迎合社会的一时需要,却无视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轻则造成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的浪费,重则伤害农村人口求技学艺的热情;陈旧、脱离农村实际的教学内容,重知识灌输、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落后的人才观,都可能导致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的低效或无效;有些人技艺学到了家,发了财,也致了富,但人品不好,德性欠佳,同乡人难受其益,反受其害;有些乡村年年出大学生,为国家输送了不少人才,但家乡的落后面貌几年、十几年一个样,难以看好;在一些先富裕起来的乡村,村民普遍信迷信,办事喜欢讲排场,甚至出现黄赌毒现象。种种迹象表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一种整体思路,一种长远眼光。没有整体的良好效益,缺乏长远的发展后劲,一时再热、表面再好的人力资本投资,都可能使教育内部投资效益低,使教育外部投资不经济。
这就需要从根本上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提高整体的素质,并长久地保持、发展这种良好的整体素质。这方面的功夫,不是出几个大学生、学几门技术、开几家耗资源的小厂、赚几十万票子、变农田为鱼塘、种麦子改种西瓜等方式能搏出来的,对人最深、最全面的改变,要靠教育的功夫。
农村的发展靠农民的素质,农民的素质靠教育,农村的教育靠农村中小学教师。最终,农村整体的长远发展,要靠师范教育才能标本兼治。
传统的师范教育,还没有完全担负起促进农村整体、长远发展的使命。师范教育的跨世纪改革,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较大发展,使师范教育服务农村的整体水平达到新的高度。师范教育跨世纪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内容有:①坚持为基础教育、为农村发展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真正面向乡村办学;②改革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培养专业、技术结合、一专多能型师资,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和能力;③强化师范生的专业理想教育、专业意志教育,使师范生具有良好的教育创业精神;④加大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力度,培养敢于教育创新、善于教育试验、乐于教育研究的新型中小学师资;⑤加强教师队伍、特色教材、教育实习基地、校园文化方面的建设;⑥面向乡村开展文化、教育、科技、信息、校产等方面的综合服务;⑦综合利用校内外的人力、物力资源,有效开展各种适合农村发展需要的教育试验、科技试点、应用示范、学术交流活动。
这就要求师范院校面向农村进行“开放式”办学,师范院校的师生下得去,农村的生产骨干上得来;要求师范院校面向农村进行“综合性”办学,为农村教育的综合发展服务,为农村的综合发展服务;要求师范院校面向农村进行“一体化”办学,研究农村的教育问题、经济问题、产业问题、文化问题、生态问题、人口问题,抓住人口素质这个核心,在促进当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起“龙头”作用。
只要师范教育紧紧抓住“农村教育”、“农村人口素质”、“农村的整体和长远发展”这几项内容开展服务,并在办学过程中敢于突破保守思想的束缚,善于化传统教育中的消极因素为现代教育中的积极因素,充分利用农村广泛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中国农村社会的发展,就有了基础教育质量和人口素质方面的良好保障。这种保障能长期得以实现,就一定能迎来中国农村社会经济高水平发展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