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雪鸿
天地建设(广州)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环境污染现象严重。大部分城市为了转变城市给排水的现实情况,引入了海绵城市的理念,通过雨水蓄积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不仅可以减少洪涝灾害出现率,还可以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保证城市生态与经济获得均衡发展。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市政;给排水设计;运用
引言
随着我国各地区城市发展规模的扩大,城市用水量及排水量也显著提升,这对城市给排水系统带来了严重的压力,排水能力不足也成为了制约城市发展的问题之一。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缓解排水压力,在进行城市给排水设计工作时,应该加入海绵城市这一发展理念,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城市排水能力,提升城市对水资源的消化能力。
1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运用海绵城市理念的意义
1.1完善城市给排水系统基础设施
海绵城市理念作为一种综合自然与人工建设的发展理念,也属于一种全新的建设方式。现如今的海绵城市建设大部分是按照所在地的性质展开,此种方法是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依赖,还是城市建设的一种良好延伸,不仅可以让城市不断进步,还能够确保城市稳定发展。在市政给排水系统当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可以更好的完善城市给排水系统,促使地下管网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1.2加强城市空间的利用率
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拥挤现象是较为常见的一个问题,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导致产生拥挤现象,给城市给排水系统带来较大的压力,直接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影响。因而,灵活使用海绵城市理念,能够良好有效的优化市政排水系统,得到创新发展。
1.3改善生态环境
海绵城市能够改善城市生活以及生态环境。在之前的城市生活当中,大部分给排水系统当中,把水资源供给、应用以及排放设计为线性,就是应用水资源后,直接进行排放,并未进行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然而在海绵城市理念下,大部分应用过的水资源依然会被使用到其他领域当中,比如把生活用水抽入到工业以及生态领域当中,从而良好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2城市给排水设计工作中的现存问题
2.1给排水系统的相关设施不足
随着城市的发展,建筑物数量及规模都在不断扩大,这也让原有的给排水系统难以满足当前需求,同时,老旧的排水管线的更换、维护也加大了市政基础设施的管理难度。一些老旧的排水管线由于难以满足该区域的排水需求,常常出现返水、管路堵塞等现象,排水管线作为城市中的基础设施,设施的运行质量和工况直接影响着城市的运转水平。相关部门不能及时的做好设施的改建及增设,就难以有效提高城市的排水能力,进而制约着城市的发展。
2.2气候因素对城市排水系统造成的影响
在我国一些地区,受周边气候的影响,常常存在降雨量较大的现象,气候变化无常,也考验着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进而决定着城市面对突发气候的应对能力,这也让这些地区的给排水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气候环境变化无常,设计人员在进行市政给排水设计时不能考虑周详,这就让整个城市在出现突发气候时,会出现严重的洪涝灾害,进而给城市、市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严重影响着市民的生活和工作。
2.3降雨产生的水资源利用率较差
水资源匮乏是影响我国发展的重要问题,南北方地区水资源分配不均也是我国水资源匮乏的主要特点,水资源匮乏严重影响了我国一些地区的农业发展,降低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缓解水资源匮乏问题的重要手段,降雨可以为城市带来大量水资源,但是目前我国的市政给排水工程对降雨产生的水资源利用能力较低,严重降低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无疑是一种资源浪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设计工作者在进行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工作时,必须重视对雨水资源的回收利用,通过加入相应的水资源储备设施,提升城市的蓄水能力,不仅可以达到充分利用水资源的目的,也可以有效缓解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水压力。
3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
3.1在市政给水系统中的应用
城市发展当中水是必须进行考虑的一种因素,特别是在城市建设与人们生活当中,不能缺乏水资源的应用。因而,一定要做好市政给排水设计工作,灵活使用海绵城市理念,优化城市给水系统,充分将其的功能发挥出来,进而满足现实需要。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中,要坚持节能,设计存在严重水资源浪费的环节,灵活展开创新,实现节约水资源的目标。比如灵活使用节水技术与设备,提高水资源在多个环节当中的应用效率,实现最大化资源的利用。我国国土面积广大,不同地方的地形地貌不一样,造成现如今的水资源分布不均,所以,不同城市设计给水系统当中,要先预测总的用水量,并且通过合理的方法分析实际的预算结果,把水资源分布当做基础,建立起完善的给水系统,发挥出给水系统的功能,充分应用资源。然后,明确城市的地形,做好水资源储备工作,加强对用水量大的地方展开管理,比如尽量将用水量较大的时间段安排在丰水期,确保水量合理供应。加强应用自然水资源,将海绵城市理念与水资源供给结合起来,转变传统供水理念,将水资源供给与人们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进而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3.2在排水系统中的应用
3.2.1绿化衔接设计
海绵城市给排水设计当中绿化带属于较为重要的设施,可以发挥出分引流的作用,可是若不能把绿化带与雨水衔接起来,那么其应用效果会受到影响。以往的绿化带设计过程中,设计形式较为固定,将雨水排放点定在江以及湖等水体中,极少出现绿化带衔接的设计形式,所以如果排水需求较高,水体容纳量不够,那么会造成路面积水。可是在海绵城市理念下,先要按照不同绿化带形式,选择衔接模式,在存在较大排水需求量的地方,采用雨水截污净化技术,将其与绿化中心衔接起来,从而利用绿化中心植物的吸收能力,将累积的雨水消耗,从而改善生态环境,在排水需求量低的地方,可以直接把雨水排入到江、湖当中。
3.2.2车行道设计
现如今的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非渗透性路面成为了道路重点使用的路面。可是,此种路面不但会导致路面积水,还会中断地下水的供应,从而产生热岛效应。可是在海绵城市给排水的理念指导下,车行道路面要充分重视透水性影响,降低径流,为地下水循环提供补给。因而,在设计混凝土施工当中,表面层要使用渗透性的沥青混凝土,基层与底层能够利用非渗透性的材料,进而预防雨水带来的路基损坏。一旦雨水紧密接触路面,沿着横坡可以让水体从盲沟排出去,流到检查井以及绿化带当中。
3.2.3人行道设计
若是人行道当中采用不透水的路面,那么在雨季来临时就难免会出现泥浆与水,将会给人们日常生活与交通出行带来不良的影响。可是通过海绵城市理念的正确引导,要主动积极的建设透水路面,从而良好的控制好路面的温湿度。这样一来不但可以降低水量,而且能够将排水管放到基座中。坡度规划当中,一定要把路拱横坡控制到1.0-2.0%之间,纵坡控制在2.6%之下。
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引入海绵城市理念,有利于提高城市的排水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对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达到促进城市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曲希胜.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
(23):94-95.
[2]刘国良.论"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8,25(05):115-116.
[3]王欣宇.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实践[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1):297-298.
论文作者:赖雪鸿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7
标签:城市论文; 水资源论文; 海绵论文; 给排水论文; 理念论文; 市政论文; 路面论文; 《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