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特级教师的新作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联网论文,教师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微课达人 在2014年前,对于什么是微课,微课有什么作用,怎么制作微课等,我一无所知。2014年春季学期,我开始着手上网查阅资料、发动骨干教师带头研究微课,成立了“宜昌外校微课技术攻关小组”。从开始使用屏幕录像专家到使用Camtasia Studio等软件,微课技术攻关小组成员初步掌握了微课制作技术,以此为契机对全校老师们进行微课培训。从此,开启了微课制作之旅。 微课制作技术门槛不高,不需要多大额外经费投入,使用手机、电脑及下载的录屏软件,根据网上的微课教程用心体会、反复实践就可以制作称心如意的微课了。 从一个信息技术的门外汉,经过学习探索,目前我已能熟练掌握微课制作技术,并制作了几百个微课,放在小蚂蚁移动教学网站,供全国各地学生观看学习。微课类型有:情景微课、预习微课、实验微课、解题微课、知识微课等。这些微课对于创设情境、预习新课、观察实验、掌握技能、正确解题、掌握知识等起到积极作用;还对激发思维、营造氛围、升华情感、丰富想象、近距观察、反复学习、突破时空、减少伤害、规避危险起到积极作用。我还应邀为20多个单位进行了微课制作培训,逐步成为一名微课达人。 以下列举部分微课的应用案例。 1.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微课案例一:“一师一课”省级优课——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我制作应用了《化学电池的广泛应用》微课,用在课题的引入。当今社会,化学电源被广泛使用。我用1分30秒的微课展示了手机、电脑、电动车、照相机、电视遥控器、空调遥控器、家用血压仪、剃须刀、各种干电池、纽扣电池、锂电池等画面。在直观的画面、优美的配乐、简洁的语言中,让学生欣赏了与各种化学电源相关的产品。通过本微课,创设了情境,营造了氛围,让学生了解化学电池在身边的美妙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本节课的欲望。我直接讲述,与微课相比,效果相去甚远。 2.丰富想象,激发思维 微课案例二:“一师一课”省级优课活动中,我制作微课《原电池中电子的转移及离子的移动》,用在难点的突破。电子、离子看不见、摸不着,原电池中电子的转移及离子的移动是个难点。我在网上搜索到相关视频,进行加工、剪辑制成微课播放。1分9秒的微课,动态展示了锌失去电子,电子沿着导线流入铜片,溶液中氢离子在铜片上得到电子生成氢原子,两个氢原子结合生成氢气分子,氢气在铜片上析出的全过程。这个微课,丰富了学生想象,激发了学生思维,加深了学生对原电池微观原理的理解。 3.预习指导,有的放矢 在新课学习前或者做实验前,我录制预习指导微课,让学生提前知道学习及实验内容、熟悉实验仪器,学习或实验时,就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4.远程操控,突破时空 高考前夕,高三学生回家调整、备考,学生已经无法再集中到校。我将临门一脚的交代环节,录制成微课,让学生观看,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5.反复学习,减轻劳动 现在我已经将高中化学重要的知识点制成系列微课,供没有听懂的学生反复观看。因病缺课、上课走神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微课,自主学习。新课录制微课后,单元复习课、期中期末复习课、高考复习课都还可以用。当然,必要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6.减少伤害,规避危险 对于危险实验、污染性实验、不便于观察的实验,我录制了专门的实验微课,以减少伤害、规避危险、方便观察。目前,我已经下载及自录了高中化学实验微课近百个,几乎涉及化学学科所有的实验内容,比如氯气、溴、硫化氢、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实验以及碱金属中铷、铯等与水反应的危险性实验,都已经录制成微课。 为了促进本校其他教师掌握微课技术,我结合上级部门的相关安排及我校工作计划,把学校第3届课内比教学与学校首届微课比赛结合开展,制订了“宜昌外国语学校第3届课内比教学暨首届微课比赛”方案。经过动员组织,收到了70名教师共96份微课作品。经过学校评审组评审,评出一等奖40名、二等奖17名、鼓励奖13名。 我还及时发布各级微课比赛信息,动员教师参加相关比赛。各种比赛,我都能够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一批教师在各级微课比赛中获奖,如我的微课在湖北省化学微课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宜昌市微课竞赛中我和邓秦、王英姿、雷晓红等老师获得一等奖,我校是获得一等奖最多的学校,学校被授予优秀组织奖。 二、小蚂蚁移动教学第一人 2014年,我与小蚂蚁移动教学系统结缘,成为全国第一个使用小蚂蚁移动教学系统的老师。我相中了小蚂蚁移动教学可以更好地创新学科教学,小蚂蚁移动教学相中了我作为特级教师,能够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我将小蚂蚁移动教学的新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积极推广小蚂蚁移动教学新技术。目前,我是在小蚂蚁移动教学系统上传微课及教学资源最多的老师,以下列举我使用小蚂蚁移动教学的部分做法,供同行参考。 1.智能评价,方便三方 (1)方便老师 以《化学能与电能》为例,为了检测及巩固所学知识,我设置了3道选择题。第1道题出现在学习原电池构成条件之后,通过小蚂蚁教学平台的智能评价系统,我当场获取数据(表1)。网络+时代特殊教师的新工作_移动学习论文
网络+时代特殊教师的新工作_移动学习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