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并发症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分析论文_周成

衡南县人民医院外科 湖南省 421001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施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并总结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施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n=80例)和对照组(n=8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针对性的并发症防治措施,对照组不施行任何干预。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中,出现尿道狭窄3例(37.5%),尿失禁2例(2.5%),术后出血5例(6.25%),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中,出现尿道狭窄9例(11.25%),尿失禁8例(10.0%),术后出血12例(15.0%),并发症发生率为36.25%。可见,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施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原因比较多,临床上应给予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进行干预,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并发症;防治措施

前列腺增生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在中老年人群的发病率较高。目前,临床上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主要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其疗效已获广大临床医师的认可,但是治疗后患者往往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1]。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施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并发症发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施行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纳入标准[2]:①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明确诊断;②均需施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③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使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n=80例)和对照组(n=8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6~74岁,平均年龄58.42±12.14岁。研究组患者年龄47~73岁,平均年龄59.86±13.71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确诊后均施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体位取截石位,常规进行消毒后,采用电切镜,设置输出功率为120W~150W,设置电凝功率为90W~110W,扩张尿道后,明确精阜的位置后,施行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常规留置尿管,术后1周后将尿管拔除。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进行干预,仔细识别尿道外括约肌腔内的解剖标志,采用先定终点的方法进行切割,电切时需向后移动,于球部尿道位置观察是否残留有尖部腺体,有无近圆形张开,以避免尿失禁情况;手术后,若看到冲洗液的颜色变深,且尿管存在大量凝血块时,应及时将凝血块冲出,确保引流的通畅性,并及时施行解痉、镇痛、输血及止血等治疗,酌情给予电凝止血,以避免术后出血[3];手术前,对泌尿系炎症进行及时的控制,详细了解患者既往是否有尿道腔内操作史和排尿形态变化等情况,对尿道和尿道海绵体进行仔细的检查,以避免出现尿道狭窄情况[4]。对照组不施行任何干预。

1.3 观察标准

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施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数据纳入SPSS20.0统计软件中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的计数资料采用x2比较方法进行比较,以率(%)进行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以(±s)进行表示,当(P<0.05)时,代表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研究组中,出现尿道狭窄3例(37.5%),尿失禁2例(2.5%),术后出血5例(6.25%),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中,出现尿道狭窄9例(11.25%),尿失禁8例(10.0%),术后出血12例(15.0%),并发症发生率为36.25%。可见,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前列腺增生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人群。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现今临床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首选方法,该手术的优点在于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及术后恢复快,但是由于其切口较小,故明显减少了手术的操作范围,提高了临床医师的操作难度,从而明显提高了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例如尿道狭窄、尿道损伤及出血等情况。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施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过程中患者的出血情况主要与临床医师的手术操作熟练度及患者前列腺的具体情况等因素有关,因此,临床医师在施行手术时,应遵循逐叶切除的原则进行切除,以防出现全面开花和创面损伤情况,从而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及术后的出血量。腺体残留也是患者手术中的一种常见情况,因此临床医师在施行手术时,必须要明确患者括约肌的位置,以免出现前列腺尖部组织切除不充分情况,导致患者尿道出现梗阻而无法彻底解除,进而导致患者出现无法排尿或排尿不顺情况[5]。尿道狭窄是患者施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一种非常常见的并发症,其是因为患者术前既往有尿道外口损伤、手术操作不当、尿道外口狭窄及尿管留置不当等情况引发,因此临时医师在术前及术后均需加强对患者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进而有效降低尿道狭窄的发生率。尿失禁也是患者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是由于患者尿道的括约肌受损所致,该并发症会给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临床医师在进行手术时应尽量避免损伤患者的括约肌[6]。精阜是切除的标志,手术时还需要仔细观察患者前列腺的腺体组织,然后准确进行切除。本次研究中我们对研究组患者施行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进行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施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原因比较多,临床上应给予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进行干预,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马秀芬,韩清玲,李鑫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8):2283-2284.

[2]黄凤鸣,梁勇,付光庆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和汽化电切术并发症78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13):1698-1699.

[3]王新平,易剑锋,赵春霖等.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发症临床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3,22(4):443-444.

[4]刘振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探究[J].当代医学,2014,24(21):53-54.

[5]石慧凤,刘忻.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265例并发症预防及治疗体会[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9):1155-1157.

[6]闫俊凤.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156例术后并发症预防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0):93-94.

论文作者:周成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5

标签:;  ;  ;  ;  ;  ;  ;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并发症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分析论文_周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