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亚军[1]2003年在《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演化机制及土壤质量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陕北农牧交错带是我国土地退化最严重、生态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土壤风蚀和水蚀并存,随着西部大开发和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土地荒漠化已经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持续增长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以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问题为研究对象,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土地资源学和土壤发生学的基本原理,基于室内分析和野外考察资料,对不同类型和程度荒漠化土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性质进行系统分析,探讨了荒漠化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对荒漠化土壤进行归类、评价,得出了土壤质量衰退模型,取得的主要成果和重要进展如下: 1.不同程度和类型荒漠化土壤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存在明显差异。0.25mm的粗砂粒:裸地>草地>灌木林地>乔木林地,0.05-0.02mm的细砂粒的和<0.002mm粘粒:乔木林地>草地≈灌木林地>裸地;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9.40g.kg~(-1)、9.36g.kg~(-1)和0.21g.kg~(-1);土壤氮素和磷从流动沙丘到固定沙丘含量有所上升,钾素则变化不大,大部分剖面和层次土壤pH呈微碱性;土壤CaCO_3含量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流动沙丘;土壤阳离子交换量表现为乔木林地>灌木林地和草地>无植被裸地;乔木林地、灌木林地和草地>5mm的团聚体平均达到了340g.kg~(-1)以上;流动沙丘的表层土壤,不存在2mm以上的团聚体,2-0.25mm的团聚体测定值很有可能是砂粒所致,而不是真正意义的团聚体。 2.不同生境荒漠化土壤酶活性的分布和特点与植被类型、土壤质地有密切关系,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表现为:乔木>草地>灌木>无植被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表现为:灌木>乔木>草地>无植被土壤,脲酶活性:乔木林>灌木林地>草地>无植被土壤。土壤酶活性总体上与土壤养分有着显着的相关关系,与土壤质地表现为砂壤土>砂土。 3.不同荒漠化阶段植被类型的土壤微生物状况和土壤基本性质之间的关系密切。结果表明,细菌:灌木林地>乔木林地>草地>无植被土壤,真菌和放线菌:乔木林地>灌木林地>草地>无植被土壤,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关系密切;砂粒与细菌、真菌、放线菌呈显着甚至极显着的负相关关系,粉粒和粘粒与细菌、真菌、放线菌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 4.在分析已有资料数据和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土壤质量指数的变化趋势能够表征土地荒漠化的类型和程度以及土壤质量的演化规律,从地表无植被的流动沙丘到生长乔木林的固定沙地土壤质量指数逐渐升高。化程度、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荒漠化土壤进行类型划分,结果符合土地荒漠类型和土壤形成发育状况。
张静[2]2010年在《陕北农牧交错带荒漠化土地植被恢复重建过程土壤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陕北农牧交错带毛乌素沙地荒漠化土地为研究对象,应用土壤发生学、土地资源学和恢复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基于野外调查资料和室内分析测试,对沙地植被恢复重建模式下土壤的质量特点及其变化进行系统分析,探讨不同植被恢复措施下土壤肥力质量的形成机理和演化模式,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植被盖度和植物地上生物量显着增加。植物物种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在整个过程中也呈增加趋势,但是植物均匀度指数随物种的增加而减少。土壤的主导粒级由粗砂变为细砂和粉粘粒的混合体。土壤有机质及其它土壤养分随之增加,分形维数增高。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分形维数与土壤砂粒含量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与粘粒、粉粒含量,以及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CEC、和CaCO3含量呈现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而pH与分维数之间没有显着的相关关系。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有效钾和碳酸钙通过直接和间接效应成为影响脲酶活性的主要因素,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CEC成为影响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主要因素,土壤有效磷、有机质、速效钾和CEC是影响转化酶活性的重要因素。主成分分析的表明,随着植被的自然恢复,土壤质量逐渐改善,荒漠化的程度逐渐减弱。(2)植被人工恢复过程中裸地砂粒含量最高,灌木林地细砂粒含量最高,粉粒含量乔木林地最高,草地粘粒含量最高。土壤剖面不同层次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均为乔木>草地>灌木>裸地,且它们之间的差异达到显着水平。土壤矿质土体中K2O、Al2O3含量差异不大,MgO表现为乔木林地稍高,无植被裸地最低,灌木林地和草地次之,Fe2O3、TiO2表现为乔木林地>草地>灌木林地>无植被裸地, MnO、CaO表现为乔木林地和草地较高,灌木林地次之,无植被裸地最低。其中硅铁率表现为乔木最低,无植被裸地最高,草地和灌木林地次之。过氧化氢酶立体剖面平均活性表现为:乔木>草地≈灌木,碱性磷酸酶活性基本表现为:灌木>乔木>草地,脲酶活性基本表现为:乔木>灌木>草地,土壤蔗糖酶活性平均表现为:乔木>草地>灌木。土壤碱性磷酸酶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全钾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CEC含量呈显着相关关系,土壤蔗糖酶活性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规律类似,相关系数较大的也为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CEC,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3种水解酶之间存在极显着正相关性。(3)植被恢复5、10、15、25、30、40和50年,土壤细砂含量分别增加了12.3%,21.6%,30.5%,37.6%,67.4%,77.0%和86.4%;植被恢复过程土壤各养分含量随植被恢复时间的增加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同一年限植被恢复区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表现出垂直方向的变异。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细砂和粉粘粒含量随植被恢复时间的增加呈增长趋势,而砂粒含量随植被恢复时间的增加降低,其相关系数均达到显着水平(P<0.05)。(4)不同林龄柠条林地以11年生中龄柠条林地土壤有机质及其它养分含量最高,成年油松林和刺槐林土壤有机质提高幅度较大,同龄的油松和刺槐林比较以刺槐林的有机质和养分含量较高。(5)以沙地中心区为起点,沿东南方向土壤质地逐渐细化,有机质及养分含量增加,土壤质量逐渐提高。(6)随着植被盖度的增加,土壤砂粒含量逐渐减少,粉粒和粘粒含量逐渐增加。当被盖度为90%时,土壤砂粒含量相对于植被盖度为0%的流动流沙减少了229.1%;土壤粉粒和粘粒含量分别增加了28.3倍和4.65倍;土壤有机质高出14.53倍,土壤其它养分如全氮、碱解氮、有效钾、有效磷,CEC和CaCO3也分别高出16.75倍、21.1倍、3.5倍、32.6倍、12.4倍和1.02倍;土壤有机质及养分与植被盖度呈幂数增长,其曲线拟合度较高,说明土壤有机质及养分与植被盖度有显着的相关关系。(7)不同封育方式以连续多年的放牧草地(CK)研究封育2年(2EX)和封育6年(6EX)的草场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封育能够显着的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对控制荒漠化的发展有显着作用。(8)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之间土壤差异明显。0-20 cm土层,小叶锦鸡儿纯林地土壤粉粒含量比对照荒地高出289.2%,刺槐紫穗槐混交林地土壤粘粒含量比对照荒地高出55.6%。刺槐紫穗槐混交林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改善最显着。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以刺槐紫穗槐混交林地最高,而土壤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以油松紫穗槐混交林地最强。土壤碱性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与土壤砂粒呈显着负相关关系,与土壤粉粒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与土壤粘粒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土壤碱性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CEC和CaCO3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而土壤过氧化氢酶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CEC和CaCO3相关关系不明显。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3种水解酶之间存在极显着正相关性,而土壤过氧化氢酶除与脲酶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外,与其它酶相关关系不显着。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随着植被的自然恢复,土壤质量逐渐改善,荒漠化的程度逐渐减弱;植被人工恢复过程中,乔木林地对土壤的培肥效果最好,灌木林地次之,草地最差;随着植被恢复年限和盖度的增加,土壤质地细化,养分增加且均与植被恢复年限和盖度呈显着相关关系;中龄纯林地对土壤的培肥效果优于其幼龄及成熟林地,混交林地对土壤的培肥效果优于纯林地,以刺槐紫穗槐混交林最优,而刺槐纯林地则好于油松纯林地;封育能够显着改善土壤性质,有效控制荒漠化。
杨凤群[3]2014年在《农牧交错带植被恢复的土壤质量响应及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陕北农牧交错带在过度的人为干扰下,其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成为了我国近代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严重退化生态系统植被重建的效应取决于重建过程中土壤环境的形成发育及演变状况,不同的植被类型及不同重建阶段的土壤环境对其具有不同的响应过程、速度与方向,因此,分析对比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和恢复阶段的土壤环境效应的差异性是科学筛选植被恢复模式的关键。本研究在陕北农牧交错带的榆阳区设置研究区,以该区植被恢复的荒漠化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考察和室内测定分析,对该地区不同植被恢复阶段、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及年限的土壤性质进行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在植被恢复促使荒漠化土壤逆转过程中,从流动沙丘到固定沙丘,随着土壤结皮层的产生和发育,土壤颗粒组成缓慢细化,土壤pH值略微降低,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逐渐增加,土壤有机碳及其碳库管理指数逐渐升高。对于同一土壤剖面,上层土壤的土壤颗粒组成、养分含量等变化幅度大于下层土壤。土壤环境的正向发育主要体现在土壤细颗粒物质和土壤养分的增加。(2)植被恢复30年可以明显提高土壤质量中的理化特征,但不同的植被类型对土壤性质的影响效果不同,灌木林地的改良效果最佳。植被恢复约30年的10种不同植被类型下的荒漠化土壤与流动沙地对比,土壤质地有细化的趋势,土壤容重降低,土壤总孔隙度升高,土壤养分、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均表现明显的升高趋势。土壤质量对于不同的植被类型响应存在差异,灌木林地的沙柳和柠条在所有植被中占优势。(3)随着植被年限的增加,土壤理化性质逐渐提高,当恢复到30年以后,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幅度减缓甚至出现小幅度的降低。在植被恢复0~30年的荒漠化土壤,表层土壤的颗粒组成表现为砂粒含量逐渐降低,粉粒和粘粒含量上升,土壤其余养分和有机碳含量呈现增加趋势。当植被恢复30~50年后,由于乔木生长的衰退,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幅度减缓,甚至还表现出小幅度的降低趋势。(4)在选取16个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土壤质量因子的综合作用分值和质量因子之间的协调关系来评价荒漠化地区的植被恢复的土壤质量效益。对植被恢复30年左右的10种植被类型的荒漠化土壤运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得到沙柳的土壤质量综合得分最高,其次是柠条和榆树。叁种植被群落中,各质量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以灌木林地较高,草地次之,乔木林地最低,灌木林地各质量因子之间具有较高的协调性,而乔木林地协调性较低。
齐雁冰[4]2006年在《陕北农牧交错带荒漠化土壤发生特性与演变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陕北农牧交错带是我国土地退化最严重、生态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土壤风蚀和水蚀并存,随着西部大开发和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土地荒漠化已经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持续增长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以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问题为研究对象,应用土地资源学和土壤发生学的基本原理,基于室内分析和野外考察资料,对我国陕北农牧交错带的主要分布土壤特性、不同类型荒漠化土壤特性、空间分异、荒漠化发生本质、机制及过程、发生类型等进行了研究,取得以下重要成果和进展:1.对研究区主要分布土壤类型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区土壤特性总的特点是:质地较粗,颗粒组成以砂粒为主,粉粒和粘粒较低,很少出现粘化层;土壤有机质和养分整体很低,土壤呈弱碱性反应,碳酸钙含量高,个别土类具有碳酸钙淀积层,阳离子交换性能低,矿质元素以SiO2为主,其次是Al2O3,CaO变异较大,其余矿质元素较低。黄绵土发育较弱,层次分化不明显,颗粒组成以0.05~0.25 mm中砂粒为主,粉粒和粘粒含量较低,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很低,表层有机质和养分含量稍高,下层次含量较低,且差异不大,碳酸钙含量较高,矿质元素以SiO2和Al2O3为主,CaO和Fe2O3次之,空间上的分异表现主要表现在表层的质地上,以靠近中部的榆阳区质地最粗,向东和向西的方向上均逐渐变细。风沙土是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土壤发育微弱,1~0.05mm粗颗粒占据着颗粒组成的主体部分,粉粒和粘粒含量很低,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极低,矿质元素以SiO2为主,平均含量为716.87 g·kg-1,其次为Al2O3,平均含量为108.21 g·kg-1,风沙土成土过程缓慢,无层次分化,固定沙丘有厚度1cm左右的结皮层,具有微弱的成土过程。2.摸清了土地荒漠化过程中土壤特性的演变规律。荒漠化程度越高,土壤颗粒组成越粗。随荒漠化程度提高,1~0.25 mm的粗砂粒是逐渐升高, 0.05~0.25 mm的中砂粒稍有降低,0.05~0.02 mm的细砂部分明显降低,粉粒和粘粒含量逐渐降低。荒漠化程度越高,土壤表层肥力越贫瘠,土壤硅质化越明显,SiO2含量越高,而其他矿质元素含量则越低。表层剥蚀型荒漠化,表层细颗粒物质逐渐吹蚀,残留部分粗颗粒物质,土壤机械组成逐渐粗化,1~0.05mm的粗颗粒含量逐渐升高,并伴随着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减少,土壤肥力明显变劣,阳离子交换性能降低,矿质元素随细颗粒物质的吹蚀而出现富硅化。
贾科利[5]2007年在《基于遥感、GIS的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选取陕北农牧交错带为研究对象,以1986、1993、2003年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基于地物的光谱特征,采用分层提取和PCA与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方法,提取了研究区1986~2003年土地利用/覆盖信息。在GIS的支持下,分析了近17年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时空特点、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化过程,并结合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了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空间特征,对未来3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进行了预测;运用主成分分析及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导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驱动机制,建立了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AHP分析方法,通过GIS制图,对区域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基于地物的光谱特征,采用PCA与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的多级分层综合分类方法实现了对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自动分类,分类总精度达到了84%以上,Kappa指数达到0.77以上,分类精度较高,是一种比较有效的信息提取方法。2.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结构以农用地为主,面积占本区土地总面积的近3/4,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之和不及总面积的1/4;未利用土地中沙地面积最大,占未利用土地面积的4/5,达到本区总面积的近1/5。到2003年,耕地、林地、草地结构之比为1:1.1:0.9,表明研究区是以种植和轮牧为主的半农半牧交错区。3. 1986~2003年,土地利用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林地平均以25 983.69 hm~2·a~(-1)的速度增加,主要由草地、未利用土地和耕地转化而来;居民及工矿用地增加的速度超过了2047 hm~2·a~(-1),增加的面积主要来自耕地;草地平均以0.41%的强度逐渐减少,减少的草地主要转化为林地和沙地;耕地、水域、未利用土地与沙地面积分别减少了105 206.36 hm~2、7 471.34 hm~2、109 231.35 hm~2、206 655.21 hm~2,在空间分布的广度逐渐减小。耕地减少的面积主要转化为林地和草地;水域减少的面积主要转化为耕地、林地和未利用土地;沙地面积减少显着,减少的沙地经过治理变主要转化为草地、林地和耕地。4.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景观类型斑块总数呈现减少的趋势,呈集中性分布;但景观整体破碎化程度增大,景观格局正从单一景观向多样化景观过渡。在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共同耦合作用下,导致了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空间动态变化过程。从1986~2003年耕地景观斑块重心向东北方向偏移了6 517.6 m;而林地景观重心向西南方向伸展了54 094.14 m;居民及建设用地向东北方向扩展了58 543.76 m;水域景观重心整体上向东北偏移了16 637.57 m;未利用土地景观类型重心向东北移动了51 312.03 m;沙地景观整体向东北偏移了11 843.43 m,沙漠化程度总体减轻,严重、重度沙漠化土地面积逐渐减少,稳步转化为中度和轻度沙漠化;中、轻度沙漠化面积已占到未变化沙地面积的50%以上,沙漠化的主导类型已由严重、重度沙漠化转变为中度、轻度沙漠化。5.根据马尔科夫预测,陕北农牧交错带未来近30年耕地、草地、沙地面积将不断减少,到2033年,面积分别为740 614.75 hm~2、665 803.62 hm~2、556 752.73 hm~2;林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从2003~2023将不断增加,而后开始减少,到2033年,面积分别为1 217 768.66 hm~2、188 131.3 hm~2;居民及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和水域面积不断增加,到2003年面积分别为104 362.2 hm~2、35 670.71 hm~2、51 018.71 hm~2;各土地利用类型在2003~2013年间变化幅度最大,而后变化的幅度明显减弱。6.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由自然、人文和社会经济因素共同影响所导致的。气候因素是驱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重要自然因素;政策制度的导向、人口压力及社会投资的增加,工、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直接影响了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时空分异,驱动了土地利用覆盖格局的变化。7.陕北农牧交错带各县生态环境差异明显,整体生态环境指数由1986年的3.31上升到2003年的3.98,生态环境正逐渐好转,但处于较差状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严重退化。土地利用景观中,耕地、林地、草地、沙地是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
宫燕[6]2006年在《温带农牧交错带黑(钙)土退化机理研究》文中认为东北农牧交错区位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东部,属于叁北交界带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是我国农业生产最不稳定的地带,也是干旱、风沙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带。耕地是土壤资源的精华,黑土是东北地区重要的耕作土壤,它在自然土壤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人类耕作、灌溉、施肥等措施逐步演化而成,但随着近年来农牧交错带内黑土退化问题日益严重,耕地地力的变化对粮食生产、生产力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以防护林带和非防护带两种不同生境影响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调查和对土壤肥力指标分析,探讨了吉林省农安县伏龙泉镇境内黑钙土土壤的退化机理。文章主要选取了有机质、速效磷、速效氮、全磷、全氮、土壤水分、速效钾、可溶性钠和电导率为主要参评对象,并借助于SPSS和EXCEL两种数据分析软件相结合,分析了不同生境下土壤的变化状况以及退化规律,籍此把握黑土的动态变化状况,为有效地控制黑土退化提供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共分为前言、研究区概况、样地概况与实验设计、实验结果与分析、结论与讨论五部分,在结果与分析中借助于SPSS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有防护林保护下的农田系统和无防护林保护下的农田系统内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一是有防护林带的农田有明显的防风效应,随着距防护林距离的增大,在一定界线内土壤退化程度表现为先降低,超过这个界线土壤退化程度呈增加之势,这与防护林的防风范围有关,而无防护林保护的农田基本上没有这种变化趋势;二是有防护林带样地的土壤理化状况明显优于无防护林带影响下的土壤。
邹亚荣[7]2003年在《中国农牧交错带典型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及其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研究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综合研究全球和区域环境变化的突破口之一,是地理学综合研究的国际性前沿课题。在区域和地方尺度上的典型区研究,不仅可以较为深入地探讨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有关科学问题,同时也为土地利用变化的综合分析乃至全球环境变化研究提供更为丰富而准确的区域信息。因此选择典型代表区域,分析土地利用于土地覆被变化(LUCC)的动力机制,摸清各种变化的联系,通过建立各种预测模型来认识和揭示其特征、时空分布和规律,成为近年来LUCC研究的焦点和重点。本文运用遥感、GIS技术和数学模型方法,以内蒙古科左后旗与宁夏盐池为例,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及其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从农牧交错带的实质问题入手,基于10公里网格,计算农牧交错带的界限;在此基础上分析农牧交错带的土地利用、土壤侵蚀及与风水侵蚀带的关系;在因子分层的基础上,剔除不需要因素,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运用分形方法分析土地利用的退化,并分析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的关系,引入环境变量,建立土地利用变化特征指数,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1 农牧交错带的确定。从土地利用角度出发,基于专家知识,以公里栅格提取耕地与草地,得到一以土地利用为主要依据的农牧交错带,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的内蒙古、辽宁、吉林、河北、陕西、山西、宁夏、新疆、南方的贵州等省。分布呈现出东北向西南的特征,从大兴安岭的南部经内蒙古的锡林浩特,辽宁与内蒙古接壤处,进入河北大马群山,山西北部,陕西北部,到甘肃东部,秦岭以北,六盘山以东的地区。在我国的新疆沿天山山脉两侧少量分布。在我国的云南,四川,贵州有零星分布,这与这些省份这些地区的相对高程有关。从分布的地区,我国农牧交错带在北方的分布面积要远远的大于我国的南方。但在北方也相对分布于甘肃东部,山西北部,陕西北部,内蒙古的东部。表现出集中分布的特征。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高原与山脉沿线。在气候指标上,与干燥度为1.0~2.0范围,多年的平均降水量范围为250~450mm大体一致。 2 整个农牧交错带的土地利用特点。从我国农牧交错带近十年的耕地、草地变化的空间格局看,整个农牧交错带的土地利用变化,从耕地的变化看,主要表现为耕地变林、草,以内蒙古的变化为大,主要分布于它的中、东部地区。从草地的转变看,主要以变耕地、城镇为主,分布于内蒙古与东北叁省接壤处。耕地变林地的主要分布于内蒙古的东部地区,占24%,在新疆沿山脉地区有16%,这二地区占40%;耕地变草地,主要分布于农牧交错带内蒙古的中部,占24%,在农牧交错带的西部地区,云南、陕西、青海、宁夏、新疆占50%;变化集中分布于我国的东北叁省,与内蒙古的东部地区,占草地变耕地变化的42%。西部地区,陕西、山西、甘肃、宁夏、青海等占27%。内蒙古草地变耕地最多,占26%,主要分布与内蒙古东部。农牧交错带的土地利用的侵蚀程度以低覆盖度草地最严重;从土地利用的土壤侵蚀来看,以沙地为最重,其次为草地;从农牧交错带与风水交错带的空间格局看,二者的分布在空间上有较大的分离,在内蒙古的东部与新疆地区有一些重迭。3东西典型区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通过农林牧各部门用地结构、产值结构、劳动力结构等数据,划分整个农牧交错带,从中选取东西典型区。从土地利用来看,两县的土地利用均以草地、耕地为主。城镇、农村居民点所占的比例小。均存在一定的土地利用的退化。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速度上看,旱地增加快,草地的减少速度,尤其是中覆盖度草地减少快。城镇、农村居民点的变化速度慢。从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异看,科左后旗的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在科左后旗的东部,表现出较为集中分布。而盐池的土地利用变化主要是分布于整个县。土地利用的变化均为草地向耕地的转变。科左后旗的水体比盐池多。盐池的土地沙化严重。4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从科左后旗土地利用变化的时间轴来看,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与草地的变化,并且变化的数量较大。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少,尤其是城镇、农村居民点。前一时间段耕地、草地等类型的变化与后一时间段的变化呈反方向的变化。耕地的转化,前一时间段的耕地在减少,而后一时间段却在大幅度的增加,主要以草地转化而来。盐池土地利用转移,主要表现为耕地与草地间的转移,草地的转移量最大。转移的图斑分布密度前一时间段要大于后一时间段。土地利用变化的自然约束与降水量,湿润指数,高程有较高相关性。把与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有关的因素分为叁层,以反映因子都驱动力的相关性,人口层面,科左后旗土地利用变化主要与总人口的相关性大,而盐池的与乡村人口相关性大;生产层面,与粮食总产,农作播面有很大相关性;经济层面,科左后旗主要土地利用变化与财政支出,地方财政收入,年末各项贷款有较大相关性,盐池土地利用变化与地方财政、财政支出、城乡存款、年末贷款有很大的相关性。5土地利用变化对土
参考文献:
[1]. 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演化机制及土壤质量评价研究[D]. 高亚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
[2]. 陕北农牧交错带荒漠化土地植被恢复重建过程土壤效应研究[D]. 张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3]. 农牧交错带植被恢复的土壤质量响应及评价[D]. 杨凤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4]. 陕北农牧交错带荒漠化土壤发生特性与演变机制研究[D]. 齐雁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5]. 基于遥感、GIS的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贾科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6]. 温带农牧交错带黑(钙)土退化机理研究[D]. 宫燕. 东北师范大学. 2006
[7]. 中国农牧交错带典型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及其对土壤侵蚀的影响[D]. 邹亚荣.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2003
标签: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论文; 土地荒漠化论文; 土地利用类型论文; 土壤类型论文; 土壤改良论文; 土壤分类论文; 土壤结构论文; 植被指数论文; 土壤分层论文; 土壤密度论文; 农业论文; 三农论文; 畜牧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