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伙伴关系:风雨兼程,砥砺前行论文

中俄伙伴关系:风雨兼程,砥砺前行

文︱何亚非

作为近邻和大国,唯有加强合作,共同发展,才能避免零和博弈,构建相邻新兴大国的和平合作新模式。

当今世界面临风云激荡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俄关系70载风雨兼程,砥砺前行,已经发展为“互信程度最高、协作水平最高、战略价值最高”的大国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是新型大国关系平等互信、共存共荣的典范。

政治互信是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新型大国关系的基础

中俄都是世界上有重大影响力的新兴大国,又是横跨两大洲的近邻,历史交往悠久,也有起伏波动,两国关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政治上相互信任包容,为其他领域的全方位合作提供了基础条件。

1996年4月,叶利钦提议建立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方积极回应。2011年6月,胡锦涛访问俄罗斯,表示中俄要致力于建立“平等互信、相互支持、共同繁荣、世代友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13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国事访问期间指出,各国要“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认为中俄是“最好的一组大国关系”,两国“树立了平等、互信、睦邻、合作的新型国家间关系典范”。

以上所举,只是一种研究的初步思路。 如果展开研究,是一个较为宏大的课题。 据笔者浅见,研究这一课题,可从以下两个维度展开。

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包含“伙伴关系”和“战略协作”两个板块,伙伴关系是基本定位,战略协作是重点,也是下一步努力方向。目前,中俄战略协作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在战略安全协作的带动下,中俄合作正在向政治、经贸、军事安全与技术、能源等诸多领域深入发展,各领域合作都处于深化、扩大的良性状态,而经济和安全是战略协作的重点领域,有着巨大的合作空间。中俄友好合作将以相对较小的防务负担提供该地区的安全,以集中力量应对其他方向的安全隐患,中国还可以“稳固北疆,走向海洋”,有效处理周边国家海洋争端。

中俄经济利益互补强,都致力于国家振兴,扩大改革,以加强同国际社会的联系,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科技水平。中俄分别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生产国,相邻地缘和结构互补优势明显。利用中国投资扩大能源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开采和加工能力,推动俄罗斯实现能源领域的现代化,中俄都将受益匪浅。两国亚太合作既能帮助俄实质性地开发远东及融入亚太经济圈,也为中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区,保障能源资源需求增添新的动力。

经济互利、互惠、互补是建立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新型大国关系的动力源

中俄坚持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经济稳定和自由贸易,提出国际关系民主化,反对国际事务“谁的胳膊粗、谁就说了算”的丛林规则,积极推进构建更加公正的国际新秩序。

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和高层对加强经贸合作的强大政治意愿,对于两国开展经济合作提供了巨大而持久的推动力;中俄经济优势和国际分工不同、全球资源分配不均,是中俄开展经济长期战略合作的必然;中俄作为新兴大国发展方向相似,国家发展战略任务接近,经济相互依赖,是推动双方扩大经贸合作和发展双边关系的重要因素。能源资源等方面的互补性就是明显的例证;面对有些国家想“修正”“重建”包括WTO在内的全球治理体系,中俄在维护现有全球治理体系,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自由贸易和投资便利,有着许多共同利益。“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的战略对接和务实合作就是很好的注脚。

倡导文明互鉴、交流、融合、对话,反对文明冲突是中俄两国的共同愿望,推动着中俄的民心相通和人民之间的交往

2018年1月30日,中欧班列(义乌—莫斯科)的中俄双方运营商接受新闻记者采访。

(4) 首字母缩略: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CIM--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计算机集成制造;FMS--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 柔性制造系统。

近年来,中俄两国身体力行,在探索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条件下,如何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共建两国和全球命运共同体。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构建新型区域和全球安全架构,提出了中国方案、俄罗斯方案和中俄共同的方案。反对外空军事化和在外空部署武器就是中俄在联合国裁军委员会和联合国提出的军备控制提案。

横向垄断协议一贯是各国竞争法规制的核心制度之一,其会深度扰乱价格信号、扭曲市场规律并严重侵害消费者利益,较之纵向垄断协议有着更为突出的危害性。药品行业价格垄断协议大致涉及如下几种类型。

回顾中俄建交70年来两国关系发展的历程,以构建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路径

中俄“海上联合—2019”军事演习于4月29日至5月4日在青岛附近海空域举行。图为4月30日,中俄海军陆战队员在颁奖仪式上握手致意。

应当看到,当年中苏交好为如今中俄发展友好关系奠定了民意基石,双方吸取了中苏两党之争的教训,努力摆脱意识形态的差异对两国关系的影响,双方各领域合作始终持积极而谨慎务实的态度。目前,这方面的差异已经逐渐缩小,中俄全方位合作进入发展“快车道”。

相比之下,美国保守派代表和部分美国官员包括国务院政策规划司长斯金纳在内,把中国说成是“非资本主义、非基督教和犹太教、非盎格鲁—撒克逊”的国家,从文明冲突角度来指导美国的对外政策。斯金纳的讲话则更加赤裸裸,要从文明冲突高度来制定针对“不同文明、不同意识形态”的中国战略。这与中俄摒弃意识形态加强各领域合作形成鲜明对照。

中俄新型大国关系既非1950年代之“结盟”,更不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对抗”,而是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基础上,双方从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充分考虑国际风云变幻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下定决心“建立在和平共处等原则基础上的睦邻友好、平等、互利合作关系”,这在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中俄坚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原则,并且排除了“依附与被依附、从属与被从属”的不平等国家关系。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动力来自世界力量对比的重大变化,各国、各地区组织等力量组合随着地缘政治矛盾增大,博弈一面加剧。“朋友可以选择、邻居不能选择”,中俄认识到,作为近邻和大国,唯有加强合作,共同发展,才能避免零和博弈,构建相邻新兴大国的和平合作新模式。

中俄文化历史不同、意识形态有别、宗教信仰各异,但是并没有阻碍两国关系的积极发展,反而为两国交往增添了色彩,丰富了共建两国乃至人类命运共同的内涵。

这些年,中俄双边贸易包括边贸逐年扩大,让两国人民真正从经济往来,特别是不断扩大的贸易和投资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在中国与其他个别大国贸易冲突有增无减的情况下,中俄贸易和投资持续上升。

中俄在推动朝核、伊朗核、阿富汗、叙利亚、乌克兰等国际热点问题政治解决进程中,始终保持密切磋商。在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制定新国际规则、促进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的过程中,两国都主张世界多极化,反对建立单极世界和单边主义,“主张通过开放和团结以及合作共赢的方式来解决全球性问题”。俄方官员指出,俄中交好“为的就是加强地区合作、协作、稳定和全球安全”。

中俄建立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助于中美俄大三角关系趋于稳定,削弱美国打击新兴大国的冲动,防止美俄或者中美陷入所谓“修昔底德陷阱”,走向全面对抗。

不过,《洪范传》郑玄注给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线索。在“貌之不恭”部分,郑注介绍了罚、极、妖、孽、祸、疴、眚、祥等的形成机制:

与此同时,哈电电机不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极,在新能源领域也取得了累累硕果:成功研制山西省大水网中部、小浪底引黄工程地下泵站水泵机组成套设备,使哈电电机在高扬程、大流量离心泵市场实现了突破;首个海水潮汐能发电项目韩国党津电站机组、300千瓦海底式潮流发电机项目投运;300兆伏安立式六相脉冲发电机成功研制,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使中国企业在相关产品制造领域有了话语权;2014年,超大电流短路发电机自主研制与工程应用科研课题,更是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新形势下中俄关系需要坚定发展面向未来的关系,世代友好、永不为敌;坚定发展合作共赢的关系,彼此密切合作、取长补短;坚定发展两国人民友好关系,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这既是对中俄关系70年的精辟总结,更是为未来中俄新型大国关系持续发展指明了道路者。

作者为国务院侨办原副主任、外交部原副部长

责任编辑:张利娟

标签:;  ;  ;  ;  

中俄伙伴关系:风雨兼程,砥砺前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