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主管护师
摘要: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从而减少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
心血管内科是医院中高风险的专科之一,由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种类繁多,病因复杂,来势凶猛,有时病情突然恶化甚至发生在病情已获改善的情况下,使得护理风险伴随着整个医疗活动的全过程,许多护理问题很容易引起法律纠纷。因此,深入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寻求相应的改进措施,增加护理人员的抗风险能力,并提高护理质量,是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面前的首要任务。
一、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不安全因素。
(一)护理人员因素。
个别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不足,其安全意识、服务意识、法制意识与社会及人们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期望不太相适应。不能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地沟通,对病情、护理行为没有履行告知义务,没有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这是导致护理纠纷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患者大多病情危重且不稳定,护理人员单位时间内工作强度大,精神紧张度高,这就使得护理人员长期超负荷工作,身心疲惫,容易产生厌烦心理,服务态度差,甚至出现差错事故。此外,心血管内科的诊疗技术日新月异,部分护士临床经验不丰富,未能及时掌握新理论、新技术及新护理方法,单独执行护理操作时易出现差错,不能熟练使用除颤仪、监护仪等医疗器械,难以及时发现急剧的病情变化而造成不良后果,严重时则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二)治疗用药因素。
心血管疾病用药种类繁多,剂量、速度要求严格,有些药物因其特殊性,实际用药个体差异大,副作用明显,在静脉留置针、注射泵、输液泵应用过程中也存在操作的安全隐患。如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输液速度控制不准确,导致心动过速,静脉留置针脱针,注射泵注射速度改变等。
(三)患者因素。
护理活动的正常开展有赖于患者的密切配合与支持,部分患者执行医嘱的力度不够,比如患者因症状不明显,对疾病产生轻视心理,请假不按时返回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就擅自离开病房和医院,而当患者处于噪声较大的外部环境中,再加上疲惫等因素,很容易导致疾病发作。另外,部分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缺少认识,对医疗期望值过高,一旦病情恶化,往往把责任完全归咎于医护人员,对治疗护理产生不信任,也会导致不安全因素的发生。同时,部分患者由于家庭社会支持不足、对医院环境不适应以及患者本身疾病的影响等不良刺激,容易引起患者的情绪变化,从而导致矛盾和冲突的发生。
二、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改进措施。
(一)成立护理管理风险小组实施预见性护理。
由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组成的风险管理小组,负责重症患者的风险评估,制订护理风险管理预案及心内科重症护理预案,实施预见性护理。预见性护理是护士有目标、有预见性地为护理对象提供最优质服务的科学工作方法,遵循先预防、后治疗的原则,消除护理不良事件的隐患,一旦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及时给予正确而有效的治疗。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自护能力低,极易发生坠床、跌倒等意外事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要加强起床、入厕等重点环节防护,告知患者卧床休息后不要突然起身,以防体位性低血压,导致跌倒外伤等。便秘时应用缓泻剂,切勿用力排便,以防诱发心力衰竭、心脏骤停等,外出检查由医护人员陪同,确保患者安全。对预见性可发生的潜在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干预措施,防止护理不良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
(二)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
随着现代护理工作的发展,重视情商培养、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势在必行。为了杜绝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最关键的就是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护士长可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具体情况,制订严格的护士培训计划,尤其是对新分配的护士,根据心内科的实际情况,制订岗前培训计划,逐项培训、考核;通过疾病护理查房、业务听课等形式学习新知识、新进展,不断用理论知识充实自己;为了更好地做好与医生之间的配合,使用新设备和新仪器前请专人讲课,通过规范化的操作,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地护理,同时也更好地配合新手术的开展。
(三)规范护理记录书写与管理。
护理文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文件,它反映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全过程。护理记录的及时性、客观性是病历管理的重点,也是封堵安全隐患、保护护士自身的需要。因此,必须从法律的角度规范护理文书,遵照科学性、完整性、真实性、与医疗文件同步的原则,禁止漏记、错记、涂改、主观臆造等。护士观察病情要有预见性,记录要及时准确,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避免医护记录矛盾。同时,将护理病历书写纳入护士培训、考核计划,确保护理质量的提高。护士长定期抽查,严格把关,杜绝有 “病”的护理病历出科。
(四)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培训。
在所有护理不安全因素中,因护理人员工作不足产生的风险事件占比最大,因此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培训显得十分重要[6]。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培训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1)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定期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使其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同时对于低年资护士可以采用带教的模式,由高年资护士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护理指导,使其尽快成长为专业技术过硬的护理人员;(2)加强职业道德培训: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保证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前提,因此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增强她们的责任感,使她们在临床护理中始终保持工作的热情。
(五)增强“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
以人为本是作为护理人员最为基础的服务意识,也是在心内科工作中必不可缺的一种服务精神。如果护理人员对患者不尊重、谩骂,甚至是殴打,导致患者情绪激动,则很有可能会让患者血压升高,发生心绞痛或者心肌梗死。因此,作为一名心内科护士,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对患者关心、爱护,尽量做到语气柔和,态度和蔼,与患者积极交流,倾听患者的需求和诉求。尽量满足患者提出的要求,如果无法满足,则应该及时和上级沟通,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以免纠纷的发生。
心血管内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同时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较高,然而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常常会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为患者的治疗带来不利的影响[7,8]。为了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就医安全,本研究通过对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果表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同时医患纠纷的发生也大大减少,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进文,王其燕.预见性护理在电视胸腔镜心脏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6):523.
[2]霍世英,黄叶莉.临床病人安全用药的管理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5):371.
[3]徐敏.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3):121-122.
[4]宋建华.论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管理防范[J].中国卫生产业,2015,13(21):101-103.
[5]王玉美.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01):75-76.
论文作者:刘黎黎1,朱立丹2,张桂瑰3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9
标签:患者论文; 心血管论文; 内科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护士论文; 不安全因素论文; 预见性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