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疗效论文_马宁

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疗效论文_马宁

马宁(大庆油田总医院163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联合胃镜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07 年3 月-2014 年3月入住我院择期行手术的胃间质瘤患者60 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数字随机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胃镜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12 个月记录两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23.65±5.63)mL 较对照组少、正常进食时间为(1.53±0.30)d 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 较对照组20.0% 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胃镜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胃间质瘤;腹腔镜;胃镜;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复发率【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261-02

胃间质瘤占胃肠道肿瘤的3% 左右,多数起源于固有肌层。胃间质瘤患发病初期无特异性症状,但存在潜在恶变性质。手术是临床治疗胃间质瘤的首选方式,但因肌层血管较为丰富,单独行腹腔镜胃切除术有一定局限性,可能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目前,胃镜逐渐应用于腹腔镜胃切除术中,能够提高瘤体定位准确性,提高手术安全性。对此该研究2007 年3 月-2014 年3 月对比分析了腹腔镜联合胃镜切除术与开腹手术对胃间质瘤患者手术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及复发率等的影响,以提高手术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医院择期手术的胃间质瘤患者60 例作为研究对象,经内镜、胃镜检杏结果显示为胃间质瘤。采用数字随机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 例。观察组30 例患者中,男性19 例,女性11 例,年龄为29-70 岁,平均(50.94±2.85)岁;病程为9 个月~ 3 年,平均(1.22±0.96)年,病灶直径为0.7-6.9mm,平均(5.63±0.66)mm。病变部位:3 例胃窦,9 例胃底,18 例胃体。对照组30 例患者中,男性18 例,女性12 例,年龄为31-72 岁,平均(51.06±2.74)岁;病程为7 个月~ 3 年,平均(1.17±1.09)年;病灶直径为0.5-6.8mm,平均(2.58±0.6l)mm。病变部位:3 例胃窦,11 例胃底,16 例胃体。

该组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多发性肿瘤及手术禁忌证。

1.2 方法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术前行气管插管全麻,取头高脚低位。术中于脐下取手术切口作为观察孔,常规建立主操作孔、副操作孔,建立人工气腹,气腹压力控制在13-15mmHg。经口腔置入胃镜,根据术前检查资料初步定位肿瘤位置;经操作孔置人腹腔镜,两镜配合,利用胃镜活检钳钳夹推动瘤体,利用胃镜确定瘤体的位置,缝合浆膜面1 针作为标记,再行针对性治疗:9 例胃体和胃窦肿肿瘤行胃腔外楔形切除术;7 例贲门下方小弯侧肿瘤利用超声刀切除病灶边缘2-3cm 胃壁及肿瘤:4 例病灶直径>5.0cm 患者行腹腔镜下胃大部分切除术,术后取病理标本送检。

对照组行开腹手术。麻醉方式同观察组,根据胃底部间质瘤的大小和距贲门距离行针对性手术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3 例距贲门2cm 的患者急行近端大部分胃切除术,16 例胃前壁及胃前壁靠近大弯或小弯侧、胃后壁靠近大弯或小弯侧患者行胃楔形切除术,1 例病灶直径>5.0cm 患者,行远端大部分胃切除术,术后取病理标本送检。两组术后留置胃管行肠胃减压,待胃肠功能恢复后拔除;常规取抗生素行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①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正常进食时间;②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③随访12 个月记录两组复发率。

1.4 统计方法SPSS19.0 采用统计学软件分析文中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标准差(x±s)表示,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 检验。

2 结果2.1 手术情况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23.65±5.63)mL 较对照组少、正常进食时间为(1.53+0.30)d 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术后并发症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 较对照组20.0% 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随访情况随访12 个月,两组患者均未见无复发。

3 讨论胃间质瘤是具有潜在恶变性质的肿瘤,固有肌层是高发部位。

因胃间质瘤对化疗的敏感性较低,手术是首先治疗方式。胃间质瘤主要经血液发生转移,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的几率较低,术中完整切除肿瘤及包膜即可。开腹手术是临床治疗为胃间质瘤的常用方式,可达到根治肿瘤的目的,然后术中出血量较多、术后并发症多,可能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胃切除术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胃间质瘤中,但腹腔镜下操作缺乏触感,肿瘤定位较为困难,且基层血管较为较多,操作不当增加术中出血量,降低手术安全性。有研究表明,单独腹腔镜下治疗胃间质瘤,病灶定位难度大,可能增加术中中转开腹率。

目前,胃镜逐渐应用于腹腔镜治疗为胃间质瘤中,取得满意效果。胃镜联合腹腔镜下手术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①双镜联合手术操作,可在腹腔镜放大作用和胃镜光源导向作用下,准确定位肿瘤,完整切除肿瘤及包膜;受肿瘤大小、肿瘤位置的影响小,可用于微小病灶、部位特殊的胃间质瘤治疗中,可提高手术成功率;②避免长时间定位肿瘤,减少时周围血管的损伤,可降低术中出血量;③可对腹腔行广泛性检查,能够发现微小病灶并予以处理,降低疾病复发率。经多年手术经验,笔者认为腹腔镜联合胃镜切除术适应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可用于直径低于2cm 的肿瘤中;②单纯腹腔镜难以确定肿瘤位置者或胃体近小弯侧等特殊部位;③肥胖患者。

该组研究中,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23.65±5.63)mL 较对照组少、正常进食时间为(1.53±0.30)d 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 较对照组20.0% 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腹腔镜联合胃镜治切除术疗胃间质瘤安全性较高。刘雁军等指出经脐单孔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微小胃间质瘤,无一例患者出现腹部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与该组研究结果相符。

腹腔镜联合胃镜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需注意以下原则:①术中完整提出瘤体及包膜组织;②术中尽量减少对正常胃肠道的组织的损伤;③准确定位肿瘤,合理确定切除范围(切缘距离肿瘤2-3 ㎝。

综上所述,腹腔镜联合胃镜切除胃间质瘤能够准确定位肿瘤位置,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缩短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已成为临床治疗胃间质瘤的趋势。__参考文献[1] 陈满菊. 基层医院胃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内蒙古医药,2014, 33(15):147.[2] 张露. 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 全科护理, 2014, 12(2):179-180.[3] 解飞, 崔蕊娥, 杨春丽, 等. 全程无缝隙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西部医学, 2015, 27(3):462-464.[4] 许蔚. 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河北医药, 2014, 36(19):3024-3026.

论文作者:马宁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7

标签:;  ;  ;  ;  ;  ;  ;  ;  

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疗效论文_马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