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同春[1]2000年在《水稻旱育秧苗立枯病病原鉴定、致病机理及治理研究》文中认为系统地研究了水稻旱育秧苗立枯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致病性测定,致病机理及治理。分离了采自安徽定远、凤阳、蒙城等地的345份水稻立枯病病样,获得58个致病的镰孢等单孢株系,经鉴定为6个种,串珠镰孢(Fusarium. moniliforme)比例最大,占60.35%,砖红镰孢(F.lateritium)、尖孢镰孢(F.oxysporum)、茄类镰孢(F.solani)、半裸镰孢(F.semitectum)、多隔镰孢(F.decemellulare)所占比例分别为:10.35、13.79、5.17、6.90和3.45%;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串珠镰孢致病力最强;病菌在根中部和根基部的侵染发病率高于根尖和茎基部;不同培养液培养镰孢霉菌的滤液可以引起相同或更严重的症状。 病原镰孢霉菌FY3A3X3(F.moniliforme)和DYA3X2(F.oxysporum)在PD液体培养基中产生两种以上代谢产物,独立引起秧苗发病,产生的症状与病原所致的症状一致;HPLC分析表明:代谢产物之一与DON毒素(组分A)一致,另一产物与(组分B)赤霉素类似。 对分离的腐霉属11个株系进行了致病性测定,7个种对水稻秧苗有致病性,该7个种为: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 Trow),短刺腐霉(P.mamillatum Meurs),盐腐霉(P.salinum Hohnk),钟器腐霉(P.vexans de Bary),顶生腐霉(P.acrogenum YU),间生腐霉(P.interedium de Bary)和刺腐霉(P.spinosum Saw)。致病性测定和侵染试验表明:盐腐霉、间生腐霉、顶生腐霉的致病性强。腐霉易从根尖、茎基部侵染,使营养物质和水分不能上输,导致立枯。用PY03(Pythiumsalimum)、PY06(Pythium intermedium)接种培养了3d的去除胚乳的水稻芽,最初3-4d内,检测被侵染的水稻组织,可见水稻秧苗体内的过氧化物酶的升高和培养液电导率的上升;接种后5d内的PL活性变化曲线表明PY03、PY06主要是通过产生果胶裂解酶(PL)浸解水稻组织中含果胶的细胞壁,使寄主细胞原生质外流,造成组织的崩解。在诱导培养基上,,PY03、PY06可以产生PL,用诱导培养基产生的PL溶液处理水稻嫩芽,可以看到从根尖开始褐变,用电镜观察,可见组织被浸解的情况,与病菌在根表面(产生PL酶)浸解细胞壁,组织崩解的情况一致。 从毒力测定结果可以看出,三哗酮对丝核菌抑制效果最好,对两个菌株的 EC。分别为 0.23、0.62 u m/ml,其次是戊哇醇,对 Rhl的 EC。。为 4.88u g砌,丙环哗为 5.43 u g加l,恶霉灵对两个丝核菌菌株的抑制效果分别为13.gi和 14.16 u g/Inl,溪硝醇对两个菌株的既。则较高;戊晔醇对腐霉的抑制效果最好,EC。在 5 n g/1左右,澳硝醇次之,EC。为 9.09 u g/ml,三哗酮的 EC。为 12.u g加1,恶霉灵在离体条件下对腐霉的抑制浓度较高,耽。达到ZO.犯pg砌,丙环哗、二噬农的n。与之相近;多菌灵对镰刀菌效果最好,EC。。为 4.67 u g加l/播种时即进行药剂处理所取得的效果优于揭膜后泼浇的效果,而揭膜后泼浇的效果又优于揭膜后喷雾的效果。土菌消、甲霜灵、敌克松与浸种灵、丙环哗的“土壤消毒+种子消毒”药剂处理组合在防治水稻立枯病的田间试验中取得了理想的防治效果,优于其单一处理对立枯病的防效。
沙月霞, 王国珍, 陈惠娟, 闫云[2]2007年在《水稻立枯病的探讨及分析》文中认为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水稻苗立枯病的病因、发病症状、病原、致病机理及其防治技术方面的进展情况。
高同春, 叶钟音[3]2001年在《水稻旱育秧苗立枯病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水稻旱育秧技术”是以调节水稻的生理状况培育壮秧而使用的先进育秧技术,可使水稻获得更高的产量,是继杂交稻之后水稻栽培史上的又一重大技术改进。采用该技术能生产出具有叶色深、带蘖多、根系自身调节力强、秧龄弹性大等优点的矮壮秧,在长期的水分胁迫下,移栽后的秧苗
参考文献:
[1]. 水稻旱育秧苗立枯病病原鉴定、致病机理及治理研究[D]. 高同春. 南京农业大学. 2000
[2]. 水稻立枯病的探讨及分析[J]. 沙月霞, 王国珍, 陈惠娟, 闫云. 宁夏农林科技. 2007
[3]. 水稻旱育秧苗立枯病研究进展[J]. 高同春, 叶钟音. 世界农业.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