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麻醉方式对开腹手术患者围术期核心温度的影响对比研究论文_魏庆麒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 浙江 杭州310000

摘要 目的:研究进行开腹手术治疗后围术期患者核心温度在不同麻醉剂作用下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根据手术麻醉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两组患者分别采取全麻复合硬膜外以及单纯性全身麻醉。围术期核心温度参照鼓膜温度,鼓膜温度记录时间点分别在麻醉诱导之前、之后五分钟、间隔半个小时、手术完毕、离开手术室,详细记录患者的体温状况以及出现寒战的次数。结果:经过麻醉剂诱导后,半个小时起至离开手术室患者体温均得到明显的降低,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两组患者之间体温变化情况及寒战出现频率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式对于开腹手术患者核心温度均起到了明显的降低效果,两者作用效果之间相比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单纯性麻醉;全身麻醉;鼓膜温度

36℃为核心温度的定位点,围术期低于该温度就属于低体温患者。在临床的调查研究中指出,身体素质、外界环境影响、手术的方式、麻醉药品的选择等因素均能够造成围术期患者体温下降。如不能够及时的进行治疗,体温的持续下降将会造成患者伤口感染、持续处于麻醉状态、手术后出现寒战,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对患者今后的生活有较强的影响,关于围术期体温变化情况课题讨论工作还需要更多的进行[1]。在此次课题中,不仅对比分析两种不同的麻醉方法对围术期患者体温的影响,同时根据实验结果探讨温度变化规律,为临床研究提供有效的证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0例患者均为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开腹手术的患者。根据对每位患者所行麻醉措施的不同将所有人员均分至组A、B两组。A组男、女各有40例、20例,平均年龄(45.8±2.4)岁;B组男、女分别有34例、26例,平均年龄为(46.2±3.6)岁。所选取的患者经过专检查不存在术后时间过短、体温调控中枢异常、由感染引起的发烧等并发症。两组患者在性别等基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麻醉方式

A、B两组行开腹手术的对象在术前都不使用药物,待进入手术室后立即进行开放静脉操作,并于室温下输入规格为10mL?kg-1?h-1。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A组应严格依据患者手术范围进行硬膜穿刺点选取,并在穿刺完成后注入4mL的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在无不良症状后于5min后立即加入5mL的浓度为1%的利多卡因以及浓度为0.1%丁卡因混合液,根据麻醉程度可分次加入,在确定平面以后随即施以全麻诱导。B组诱导方式同A组,均为0.05mg?kg-1的咪达唑仑、0.4ug?kg-1的舒芬太尼以及2mg?kg-1、0.6mg?kg-1的罗库溴铵。对两组患者进行诱导后随即进行插气管导管处理以控制呼吸。在A组患者应每隔45-50min进行硬膜外推注浓度为1%利多卡因联合0.1%丁卡因混合溶液共计5mL,而B组则对每位患者持续注射0.2ug?kg-1?min-1,其他麻醉维持手段均无差异。即均采用静脉输注丙泊酚以及顺式阿曲库铵溶液进行麻醉维持,同时,要密切关注患者心率血压变化情况并依次间断性注射舒芬太尼[2]。

1.3体表温度与室内温度的检测方法

手术进行之前应将手术室内的温度保持至24℃,在手术进行中的温度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定,上下幅度不超过1 ℃。在患者进行手术前以及手术结束后应时刻注意保暖措施,可利用棉被等保温用品对患者进行体温的保护,手中棉被均经过杀菌处理。患者需要输血时,需要将血液的温度升高至室内的温度,体腔冲洗液需要与患者的体温保持吻合,将其加热至37℃,消毒液及静脉注射液保持常温。核心温度即为鼓膜温度,鼓膜温度记录次数为3次,每次测定记录间隔10秒,最后结果取三次记录数值的平均值,时间点分布在麻醉诱导之前、之后五分钟、间隔半个小时、手术完毕、离开手术室。

1.4观察指标

常规的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其中含有年龄、麻醉时间、室内温度、所用液体的剂量。鼓膜在麻醉诱导之前、之后五分钟、间隔半个小时、手术完毕、离开手术室这几个时间点温度的测量,计算出患者手术进行之前及手术过程中最低体温的差值。详细记录患者在麻醉室内的寒战频率以及围术期最低体温(低于36℃)的出现频率。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对不麻醉方式下开腹手术患者的各指标数据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与卡方检验对比分析围术期患者核心温度在不同麻醉剂作用下的作用效果,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基本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手术时间等方面无明显的差异,P<0.05。如表1所示。

2.2体温变化情况对比

经过麻醉剂诱导后,半个小时起至离开手术室患者体温均得到明显的降低,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两组患者之间体温变化情况及寒战频率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中枢、外周调节系统为主要的体温调节系统,下丘脑为中枢体温调控的主要器官,掌控着人体热量的产生与消散,保持体温处于正常的数值。外周调节系统利用血管的收缩作用以及寒战的效果促进热量的产生,同时利用血管的舒张作用以及汗液的分泌加速散热功效。麻醉剂作用于人体的体温调节系统,使患者体温处于失衡状态。单纯性的全身麻醉扰乱人体中枢系统的体温调节功能,放大了人体正常的体温调节数值。麻醉剂剂量的使用能够有效抑制患者体温的调控。外周体温调节系统的正常作用在椎管内受到了麻醉剂的抑制效果,使得椎管内温度降低。围术期患者的体温受到多方面的影响,麻醉剂的使用对患者的体温调控功能产生了干扰,面对体温的下降不能做出有效的调节,从而将患者体温保持在低温状态[3]。

肺部动脉导管、鼻咽部及鼓膜均为核心温度测定的重要部位,测定人体的稳定体温均参考以上几项部位。影响围术期患者的体温的原因较多,在本次实验中,两组患者具有相同的体温变化规律,体温在麻醉剂的作用下产生由局部向四周的扩散,温度出现局部性降低,温度的持续下降再次触发体温调节系统,作用于有效部位,减少热量的流失,最后患者的体温得到有效的控制。

本次试验中,A、B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手术时间、患者体温变化情况及寒战频率等方面对比无明显的差异;经过麻醉剂诱导后,半个小时起至离开手术室患者体温均得到明显的降低,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

综上,单纯性全身性麻醉以及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于开腹手术患者核心温度均起到了明显的降低效果,两者作用效果之间相比无明显差异。

参考文献

[1]Torossian A, J3rouer A, llocker ,J , et al. Preventing inadvertent perioperative hypothermia[J].Dtsch Arztebl 1nt,2015,112 (10):166-172.

[2]Geiger TM, Horst S, Muldoon K, et al. 1'erioperative core body temperatures effect on outcome after colorectal resections[J].Am Surg,2012,78 (5) :607-612.

[3]胡惠静,雷勇静,刘小彬.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围术期核心温度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5,19(11):2196-2198.

论文作者:魏庆麒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4

标签:;  ;  ;  ;  ;  ;  ;  ;  

两种麻醉方式对开腹手术患者围术期核心温度的影响对比研究论文_魏庆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