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各行业对电能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尤其是对高压供电的需求,更是不断增大。电力工程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行业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其建设规模与建设数量不断扩大。作为高压输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输变电工程线路施工质量的高低更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本文就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施工管理
高压输变电工程由于社会需求的不断提升,建设规模日益扩大,使得电网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难度不断提高。其施工方案、组织和工程管理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就需要在管理工作中采用各种先进的管理工艺和方法让管理更加准确有效,对成本与时间的整体控制更加的合理,这对于提高施工进度、增加施工效益、降低施工投入成本和加强管理者的科学管理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电力工程是一项劳动密集型模式,因此施工管理的主要难点就在于资源密集、专业众多、技术专业、施工复杂、资金密集等,在实际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设计、设备和材料的影响,使得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着多种问题与不足,需要在工程施工管理中进行良好全面控制,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益能够满足要求。
1.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施工管理模式
因为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属于涉及面积较广,施工环节较多并且专业性极强的一种工程,所以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必须要参考规章制度,对工程进行全面控制,进而明确相应的负责人,将施工方式以及工程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实现责任制。与此同时,还要让一线施工人员了解到工程中存在的危险,提升这部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施工意识,进而保证工程质量。
(1)从施工管理原则方面进行分析,施工单位必须要建立起一整套安全责任机制,并且要明确所用施工点的负责人,将工程质量观念灌输到日常施工当中。施工单位必须要奉行综合治理,以预防为主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制定工程管理方式,可以从根本上减少事故发生概率,对施工漏洞进行及时改进。
(2)施工单位领导层工作人员需要从我国相关法律入手,将工程目标分解细化,进而保证每一名参与到工程建设当中的工作人员都可以明确自己的安全目标,要根据这些安全目标制定出相应的考核标准,有功则赏,有过责罚,保证这一考核目标的时效性。
2.施工管理方法
2.1进行施工管理的目的
我国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施工通常情况下都可以分成施工准备、施工安装以及后期验收这三个阶段,所以施工管理工作也必须要根据这三个阶段的实际情况去开展,虽然每一个阶段的工作内容是不同的,但是每个阶段之间却又存在一些联系,所以要调动可用的一切资源,保证工程质量。
2.2准备阶段管理工作
施工准备阶段的管理工作主要包含对施工组织设计检查,施工组织设计检查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对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技术文件、工程经济性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计划与组织,而且可以通过指导一些施工活动的方式来提升管理效果。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对工程前期沟通以及组织协调工作提起足够多的重视,并且在开始施工之前,相关工作人员都会组织一场图纸审查会,通过开会等方式来找出设计当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式,将风险或者是危害降到最低,对于一些有歧义的施工设计,不仅要对其进行分析,还要找出相应的论点对其进行支撑,才可以投入到施工当中。在工程建设过程当中,交底工作十分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施工安装之前必须要逐级的进行技术交底,让所有现场工作人员都可以明白工程的意图以及相关保障措施,
3.高压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控制方式
3.1基础施工方式
本文所涉及到的高压线路基础单指输电线路杆塔下方的位置,这部分结构主要起到承载线路塔载荷的作用,并且可以将载荷传输到地基当中,通过这一方式来增强高压电输电线路的使用安全性。所以,施工中基础施工质量是否能满足工程最低标准,将会直接对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以及周围地基产生影响。通常情况下在进行高压电线路施工时会使用掏挖基础或者是岩石基础、阶梯基础等基础模式,具体使用哪一种模式,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来判断,制定出相应的施工措施。本文主要以阶梯基础为例。阶梯基础在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建设中的使用率较高,因为该基础具有施工难度小、施工工艺简洁等特点。在开挖施工中,尽量减少对基底原状的影响,以防承载力降低的情况出现。因为大部分高压输电线路都需要穿越复杂的地形,应根据现场具体的土质情况,合理放坡,并采用基坑土堆放在离基坑较远处、做好基坑开挖和混凝土浇制过程的排水施工、基坑附近严禁堆土(基础中心至坡边的距离)是否满足要求。
3.2杆塔施工方式
通常情况下的高压输电线路杆塔施工共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分解组立施工,第二种是整体组立施工。在面对整体组立杆塔的时候,施工所使用的混凝土强度必须要满足设计时的最高设计强度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在面对分解阻力杆塔的时候,对混凝土的要求相对会有所减少,只需要满足设计之初的70%的强度即可。经笔者总结近年来我国实际工作情况发现,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下述四点。
首先,施工之前必须要对绳索的规格、所使用起吊设备或者是起吊方案进行二次检查,保证施工所用设备或者是预备技术可以达到工程要求。在施工现场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吊车位进行选择,因为经常会出现因为吊车位选择不当,造成起吊困难,影响施工速度。其次,为了减少钢管在整体起吊过程当中出现脱节的情况,在起吊之前需要对每一段的插接长度进行二次检查,并且参照设计时的最低要求,看其是否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并且要根据设备以及现场实际情况在容易出现脱节的插接位置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保证施工安全性。在施工中可以按照图1的模式进行施工。在塔杆起吊的过程中,需要缓慢的转杆,防止因为快速转杆而出现倾倒的情况,而且如果塔杆的侧面受力过大,会直接影响到零件的正常使用,情况严重时会造成零件变形,所以在情况需要的时候可以使用双吊点的方式同时起吊,保证安全性。相关工作人员不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便选择吊点的位置,必须要根据设计图上显示的内容来选择起吊位置。最后,如果塔杆在施工过程中因为各种情况出现意外,不能正常安装,工作人员必须要和塔杆的加工单位取得联系,尽早解决问题。
3.3后期处理方式
工程后期质量检查在施工中是十分重要的,最理想的情况就是在每一个小项目完成施工时便对其进行检查,检查过程都需要有监理人员的陪同,参照设计中的理想情况,如果工程施工九成以上满足要求,那么可以判断该工程施工水平优良。对一些没有的达到优良水平且经过后续检查,也没有出现任何不合格情况的工程,可以将其判定为合格。在对工程中比较重要的点,例如杆塔、线路以及附件安装等方面进行检查时,如果这部分都被判定为优良,那么整体工程就应该被评为优良工程。
结论
高压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这项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技术要求比较高,而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施工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以及技术水平,这样才能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实施,才能保证工程管理目标的有效完成。在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进行管理时,要以经济节约、提高效率为原则,还要根据施工单位各个部门不同的目标,改进管理制度细则,这样才能提高施工管理的水平,才能有效控制施工质量与安全。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需要应用多项技术,施工人员一定要提高自身技艺以及安全意识,这样才能保证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吴灵.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设计施工问题的探讨[J]广东建材.2013(07).
[2]杨东平.输电线路施工管理问题探讨[J]华东电力.2012(06).
[3]路林.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分析[J].科技风,2014(17).
[4]宋扬.输电线路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8).
[5]谢春林,欧晓阳,董俊,李秀军.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管理问题探析[J].机电信息,2013(36).
论文作者:杨正豪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线路论文; 高压论文; 工程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基础论文; 方式论文; 杆塔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