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吕梁着力构建农村人畜饮水解困新体制(论文文献综述)
郜清攀[1](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农民群体的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升级。而当前中国农村地区相对落后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却愈益无法满足农民群体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要。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农业农村进一步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同时,也为当前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事业提出了一系列新目标、新要求,使人们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认识水平上升至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乡镇政府处于国家与农村社会交互作用的关键节点,是连接政府与农民的中枢和纽带。乡镇政府作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者、协调者和践行者,不仅负责各项具体农村公共服务政策的贯彻落实,而且决定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发展方向和总体水平。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对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基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推进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乃至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现阶段,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服务内容结构性失衡、服务供需脱节以及服务效能滞后,成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实现农业农村全面振兴的制约因素。鉴于此,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从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意义出发,以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要素条件与其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之间的互动机理为依据,系统分析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现状及能力不足表现的考察,从不同视角探析了造成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加强基层政府改革的实践经验,以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为指导,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本文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对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等进行了阐释。第二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由五章内容构成。第一章,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理论成果,详细考察了政府、乡镇政府、公共服务、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等概念。基于乡村振兴的概念、内涵与基本要求,全面考察了新时代新矛盾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历史渊源、现实依据、时代背景及其意义。并从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失灵理论、公共产品提供和生产分离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以及治理和善治理论等多个角度阐释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从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以及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三个方面系统阐释了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第二章,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分析。基于“要素构成—内部结构—外显结构”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从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两个维度系统考察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结构,通过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要素条件的检视,深入透析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要素条件与其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之间的互动机理。在此基础上,以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目标和理念为指导,从静态(结果)和动态(过程)两个维度设计了一套用以测量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三章,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运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基层群众的服务需求、满意度和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三个方面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在不同服务领域的具体表现进行系统考察。立足于实证分析的成果,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总量和质量不足、供给结构失衡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基于当前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困境,从政府职能定位、财权与事权关系、考评机制、供给方式、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系统阐释了造成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深层次原因。第四章,对国内外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与经验启示的分析。基于比较研究的视角,结合国内外不同地区的实践,详细探讨了国内一些乡镇政府在公共服务集约化、市场化、民主化、信息化等多个方面的改革实践,以部分西方发达国家为例,从政府向市场放权、政府之间放权、政府向社会放权三个维度,系统考察了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共服务市场化、分权化、社会化改革等领域的实践创新。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上述实践在政府组织机构改革、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政府间权责划分以及社会组织培养等方面对现阶段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启示。第五章,以乡村振兴战略的若干发展理念为指导,明确加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目标要求和基本原则,进而从乡镇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财政管理体制、人才队伍建设、服务供给机制、服务供给模式等多个层面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提出针对性措施。第三部分是结论部分,从整体上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概况、总结及展望。本文的主要结论有:第一,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可分为内部结构和外显结构。内部结构是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本身所凭借的权力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要素。外显结构表现为两个方面:从服务结果来看,包括乡镇政府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社会保障服务能力、文化教育服务能力、生态环境服务能力、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和公共安全服务能力。从服务过程来看,包括乡镇政府的民意聚合与甄别能力、资源获取与配置能力、公共决策和执行能力、监督问责与评估能力、民意诉求回应能力。第二,影响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要素条件包括体制性要素、制度性要素、主体性要素、策略性要素四个方面。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形成就是通过乡镇政府的体制性要素、制度性要素、主体性要素以及策略性要素的有机结合和共同作用,将政府潜在的权力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各种资源转化为政府各种外显公共服务能力的过程。第三,通过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现状的分析可知:从服务内容来看,首先,医疗卫生条件、养老保障服务、公共卫生安全以及污水治理属于基层群众最关心同时也是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较差的领域;其次,道路交通、基础教育、合作医疗保险属于基层群众比较关心,同时也是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较强的领域;再次,在水电气供给、社会治安、生产安全、贫困救助、农田水利、垃圾处理、自然灾害防治等领域,基层群众的需求不显着,但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良好;最后,在法律援助、失业救济、公共文化、环境绿化等领域,基层群众的需求不显着,同时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表现较差。从服务过程来看,乡镇政府在民意聚合与甄别、公共决策与执行、监督问责与评估、对民意诉求的回应等方面的能力表现尽管较为平衡,但普遍偏低,在资源获取与配置方面的能力存在明显不足。第四,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是公共服务供给总量和规模不足,二是服务内容存在着结构性失衡,三是乡镇政府对公共服务职能的认识模糊清晰,四是服务供给脱离农村基层社会的实际需要,五是乡镇政府应对基层群众服务需求升级的能力不足。究其原因,制约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体制性因素包括乡镇政府发展定位不明确、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制度性因素主要表现为绩效考核与评估机制不健全;主体性因素主要是指乡镇政府服务人员的结构不合理以及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欠缺;策略性因素主要表现为乡镇政府垄断公共服务供给,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单一。第五,针对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路径,应当以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为目标要求,以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促进城乡统筹融合发展为基本原则,逐步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具体而言,一是推进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二是完善以服务为导向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三是加强乡镇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四是建立群众广泛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五是探索多元主体协同的服务供给模式。
赵永宏[2](2017)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以平顶山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资源型城市以其先天的资源禀赋优势而出现,伴随着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也会经过一个产生、发展、壮大和衰退的过程。我国资源型城市众多,建国后至今几十年的采掘,已经有很多资源型城市走过了发展的鼎盛时期,资源接近枯竭,处于衰落阶段。储量仍较丰富的资源型城市也由于种种原因而困难重重,经济发展面临困境,尤其是在当今出现的经济“新常态”形势下,资源型城市的整体发展势头普遍低于一般的城市。我国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刚刚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为了实现下一步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奠定坚实的基础,就需要努力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发展是全社会的任务,也对资源型城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整体处于落后的状态下,要实现转型发展,赶上或超过其它地区,资源型城市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资源型城市要实现经济转型,首先要克服经济结构单一、环境破坏严重、生产方式粗放、科技发展水平低等共性的问题,其次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要转变观念,在比较优势选择上改变依赖以外生的自然禀赋为主的优势为以创新为主的内生优势,要着力培养新的产业,依托产业集聚的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变依赖外生比较优势的观念并非完全抛弃已有的自然禀赋优势,一方面要在原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产业的升级,发展行业内高端产品,另一方面要在原有资金、技术和科技积累的基础上寻求新的主导型产业,利用内生条件培养新的经济增长途径,或者是发挥外生条件,引进与原有比较优势关联度不大的新的行业和产业。资源型企业在资源型城市中占有重要地位,资源型企业的转型对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意义重大。文章结合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平顶山的实际,对资源型企业平煤神马集团的经济转型进行了探讨,认为平煤神马集团应该以绿色低碳和创新为主,一方面将资源的优势进一步发挥,发展高端资源性产品,另一方面要深化改革,积极转型,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核心竞争力打造的方法上,主要依据钻石模型和GEM模型,结合企业的特点全方位推进。通常,钻石模型的使用范围被界定在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相对完整的较大系统内,在这个范围内分析国家的竞争力或者是某一产业(或行业)的整体竞争力。这里考虑到企业集团,尤其是资源型企业的特点,试图将资源型企业集团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考虑,使用钻石模型建立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同样的,GEM模型主要用于分析企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那么,基于资源型企业系统的完整性,同样可以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考察对象,结合GEM模型所要求的外界因素,运用该原理分析企业集团如何来打造其核心竞争力。资源型企业的发展源自于所在的资源型城市,必然有为所在的城市承担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责任和义务。资源型企业在规划和建立具有竞争力的下属企业时,首先要考虑将这些企业落户在当地,而不是投资于其它地方。只有这样,才可以回馈原生地,解决大量从事采掘业的职工的就业和生活问题,促进社会稳定。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地方政府责无旁贷。查阅平顶山市1982年以来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发现市政府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科技进步、寻求上级政策支持、为企业筹资融资和推.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动力除了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外,还来自于利益驱使,多层级的政府之间由于利益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博弈关系。资源型城市既有上级政府的约束和指导,也有下级政府的抗争和接受,还有同级政府之间发展经济的相互竞争。多层次的博弈关系使得资源型城市要以寻求上级政府的支持为主,必要时要和上级政府进行抗争,同时还要取得下级政府的认同和接受,以便于政策的贯彻实施。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博弈最佳的结果是采取合作的态度,最终达到的目的是要寻求在与同级政府发展经济的竞争中胜出。资源型城市的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时要有一定的具体可行的方法。例如,平顶山市,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数据分析经济增长的历程,可以发现经济增长主要的来源是“投资”,经济增长结构中“消费”难以带动经济增长,而“出口”所占的份额相对更小,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差甚远。因此,平顶山市下一步经济增长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下着重“补短板”,借助“一带一路”的机遇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扩大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产业集聚区是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的可行道路之一,在产业集聚区促生产业的聚集,发挥集聚效应,能够带动经济增长,增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进步,实现绿色低碳、创新发展。鉴于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的规律,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在产业集聚区的规划上和实施过程中,要防止产业的单一化、低端化和负外部效应,要注重产业的互补性、已有技术和基础设施利用的高效性,以“多核共生可替代”的发展模式促进产业集聚区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数理模型的推断和论证,通过充分的相关理论支持,论述了“多核共生可替代”的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的可行性。总之,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要结合实际,谋划全局,长期坚持。资源依然丰富的资源型城市可以继续深入挖掘其自然禀赋的潜能,将这一比较优势发挥到最大,同时要未雨绸缪,为经济转型做好积极的物质、技术和人力准备,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资源已经枯竭或接近枯竭的资源型城市要立即着手新兴产业的培育。无论资源优势存在与否,资源型城市都要转变观念,以发展内生优势为努力方向,深化改革,坚持绿色低碳、创新发展,以建立“多核共生可替代”的产业集聚区为基础,实现向创新型城市、智慧城市的转型。
陆喜元[3](2017)在《中国西部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以H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前提,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点,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但由于治理环境及政府层级的不同,政府治理能力有结构性差异。因此,如何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不能一概而论。县级政府的“接点性”特点,决定了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经典马克思主义者在准确梳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集中表达了科学的国家理论和国家治理思想,是政府治理的根本指导理论。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大创新,表明中国共产党在“三大规律”的基础上对国家治理规律有了新认识,是政府治理的直接指导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思想,是现阶段政府治理的重要思想依据。西方治理理论是对西方民主理论的扬弃,是政府治理的重要理论借鉴。政府治理理论主要关注两对问题:第一对是政府治理体系和政府治理能力,第二对是政府治理评估和政府治理现代化。其中,第一对是第二对的基础和前提,第二对是促进第一对更加完善更加有效的手段和目标。政府治理的实质是行政权主导下的多元治理,追求政府在治理格局中的权威性、主导性、代表性、正当性和有效性。政府治理现代化是政府不断提高科学行政、民主行政和依法行政水平,并实现其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进程。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对政府职能转变和能力提升的内在要求,也是政府作为行政主导性治理主体,在与社会、市场互动过程中的理念、角色、行为等的重构过程。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各级政府的新要求,结合政府层级和职能,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结构要素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五个方面。每方面能力不仅是县级政府整体治理能力不同侧面的表现,而且各有其内在要素。尽管这些方面或要素就县级政府整体治理能力而言不能等量齐观,但它们既是县级政府履行单一制国家内作为“准基层”政府职能的法理需要,也是对县域社会现代性诉求的回应。根据政府治理能力结构要素,结合西部地区县域实际,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构建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评估体系时,要考虑其客观性、可操作性、有效性。据此评估指标体系(5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本文对H县和周边邻县(区)(合称“一区七县”)政府治理能力进行横向测评,对H县政府治理能力进行纵向研究(2000-2015),对公众满意度进行深入调查,力争全方位、深层次地认知H县政府治理能力现状。当然,测评H县政府治理能力仅仅是一个准备性工作。准确的归因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关键。历史是过往的现实,现实有历史的因子。因此,结合H县历史,考察县制沿革、机构变迁、人员流动,有助于把握县治的历史规律,对现阶段机构改革、职能转变、能力重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结合纵向测评、横向测评、满意度测评,可以发现H县政府治理能力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综合西部地缘、县域经济、郡县制、“市管县”、社会机制、行政文化、精英及民众等因素,可以深入挖掘H县政府治理能力不足的成因。推进H县政府治理现代化,既要遵循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顶层设计,又要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战略等针对西部地区的政策框架;既要顺应“放、管、服”改革大势,又要综合考虑县情。因此,面向宏观,要把塑造服务型、法治型、信息化政府作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基本努力方向。面向微观,建议以H县教育精神重塑行政文化;围绕解决缺水和贫困两大基本问题,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通过做强“金色教育、绿色农业、红色旅游”三个县域品牌,提升政府经济治理能力和文化治理能力;通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基层自治、护持政府信用,提升政府政治治理能力;通过切实做好退耕还林、改善县域生态环境,提高政府生态治理能力。
曾志红[4](2013)在《我国农村扶贫资金效率研究》文中指出贫困问题同人口问题、污染问题一同构成人类社会的三大难题,是全球性的社会现象,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不平衡和地理生态自然条件差异以及人类个体差异综合的结果。农村贫困问题一直困扰我国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始终不渝的坚持扶贫开发工作,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我国农村的反贫困任务依然很艰巨,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农村反贫困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急需寻找理论依据和实证证据,着重探讨和分析:当前我国农村贫困问题有哪些新特点?其主要致贫因素是什么?为什么我国农村扶贫资金显着增多,但效率却明显放缓?新时期农村扶贫资金的投入机制怎样改进以及反贫困工作有何良策?文章以《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收集的592个国定扶贫重点县和笔者调查收集的湖南省20个国定扶贫重点县2006-2011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和理论剖析,研究发现:(1)我国当前农村贫困呈现出如下特点:①贫困人口数量逐年下降,但规模仍然很大;②贫困面逐渐缩小,贫困人口分布日趋集中;③脱贫人口的抗风险能力弱,我国农村的返贫现象严重;④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相对贫困日益凸显。(2)我国农村贫困的主要致贫因素有:受地理区位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受农业资本、劳动力、土地和水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制约;受农户获取知识、信息和自我发展能力的限制;受城乡“二元”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农村文化制度、农村教育制度、政治权利与法律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障碍的影响。(3)我国不同投向和来源的扶贫资金的产出弹性都较低,远未形成规模效益。(4)我国不同投向和来源的扶贫资金对贫困农户收益增长的贡献率都较低,远未达到预期效果。(5)我国不同投向和来源的内部结构因素对贫困农户收益增长的产出弹性和贡献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和不一致性。文章最后提出了以动态化的瞄准目标为出发点,加强贫困主体的自身建设为中心,科学选择扶贫模式为手段,理顺农村扶贫资金投入机制为重点,强化农村扶贫资金绩效考核与监管为保障的“五位一体”提升我国农村扶贫资金使用效率的对策。
司武林[5](2012)在《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农村现代化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篇论文立足于1978-2010年陕西乡村社会变迁的实际进程,对这一地域农村的现代化进行描述、分析。研究从陕西农村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方式现代化四个主要方面展开,重点则是此一阶段陕西农村现代化的具体路径。本项研究的目的,是明确改革以来陕西农村现代化的实际进程,而重点分析其中的重大问题,寻求陕西农村发展的良性机制。之所以研究农村现代化,是因为它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具有关键意义。笔者始终坚持这样的观点:“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之所以研究陕西农村,是希望考察对象具体明确,言之有物,更期望研究结论能够有一定的针对性,尽可能避免过于抽象和宏观的泛泛而谈。全文内容包括以下八个部分。第1章,引言,即对本项研究的介绍。包括同类研究综述和理论基础,以及本项研究的思路、内容、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等方面。第2章,农村现代化及其理论研究。包括世界现代化与乡村社会变迁的一般过程、发展理论对农村的思考以及中国农村现代化理论三个部分。这是展开研究的必要准备,也是陕西农村现代化的借鉴。第3章,陕西农村现代化的背景和条件。背景研究意在了解中国社会对陕西农村现代化的影响,条件分析意在了解陕西农村现代化的自然禀赋、人口状况和社会资源。第4章,陕西农村现代化的阶段。通过描述分析三十多年来陕西农村现代化的实际过程,完整认识当代陕西农村发展的逻辑和问题。第5章,路径之一:产业与市场的互动。这是陕西农村经济现代化的路径。农业和非农产业的结构调整,是农村传统经济形式适应市场体制的努力;农村市场体系的初步形成推动了农村繁荣,其后的市场萎缩则导致农村曲折发展。陕西农村经济复苏有待于市场体系的完善。第6章,路径之二:乡村治理体制创新。这是陕西农村政治现代化的重要路径。1980年代形成的“乡政村治”体制,在实际运行中却发生“畸变”,日益导致乡政困难和村治异化,表现为农村社会矛盾尖锐。从表面来看,原因在于乡村治理中难以实现多主体间的合作;从根源上讲,则在于当时国家、基层政府与乡村之间的关系格局。进入21世纪,这一格局开始发生改变,体制运行环境优化,而农村社区建设的提出和推行,将直接实现分类治理。笔者就此提出“多层竞争一合作体制”,并认为这是当前阶段乡村治理的基本走向。从分化到分治的体制创新,是陕西农村现代化的路径之一,也反映了陕西乡村治理的内在逻辑。第7章,路径之三:新主体与新功能的重构。新农村建设被认为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举措。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社会结构现代化的基本途径,要求为政府与农民形成发展的合力,其实质则是新主体和新功能的重构。首先,政府需要积极转变职能,加大投入,实现公共产品供给的城乡一体化,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其次,农民需要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更积极和更有影响力的参与主体。农村反贫困就是政府与农民共同努力、改善农村现状的具体表现。第8章,路径之四:乡村与城市的“对接”。城镇化是实现农村生活形态现代化的关键途径。本文的基本观点是:应坚持城乡融合的基本思路,积极促进乡村与城市的“对接”。2004年后,陕西农村城镇化逐渐形成“重点镇建设与城镇体系构建”的特色,重点镇建设成为核心内容,而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包括产业聚集、市场融资机制、保护乡村传统、科学把握“为了谁”、准确定位“重点”等。本文的结论是:上述四个方面是三十多年来陕西农村现代化的基本路径,而现有问题的逐步解决,将使这些路径优化,进而形成陕西农村发展的良性机制。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方法上,运用学科综合的方法,着眼于较小地域的农村社会,重视政策文本与社会现实的互动,考察陕西农村发展的内在逻辑。在内容上,提出以下认识:解决“三农”问题,首先需要大力构建农村市场;当前乡村治理创新的走向是形成“多层竞争—合作”体制;在陕西农村城镇化中,“重点镇”建设是一条有效途径,但需要重视解决“为了谁”、准确定位“重点”的关键问题。
陈少林[6](2011)在《西部大开发的水利需求及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资源是西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加快水利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基础。水土资源组合极端不均衡是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中最突出的矛盾。西部水资源总量占全国45.9%,而83%集中在西南部。西北地区干旱少雨,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总量的8%,资源型缺水问题突出。水利是支撑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统筹区域发展战略全局的重要基础。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尤其是对于水资源未能充分利用、水利建设落后的西部地区,水利建设状况直接关系到西部区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良好的水利发展是西部大开发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本论文遵循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规范与实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匹配的基本模式,综合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农业政策学和计量经济学等分析工具,从系统阐述水利发展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与地位入手,全面总结西部大开发十年来水利发展进程与现状,就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水利发展进行区域比较与评价,运用数理模型实证预测今后十年西部大开发的水利需求,包括工业和农业的用水需求估算,结合西南大旱旱情以案例形式对高海拔区域水利欠账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最后给出今后十年我国西部大开发水利发展战略选择与政策建议。本论文研究的核心内容有以下几点:第一,对国外水利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和分析,提出了国外水利发展政策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有益借鉴和启示。美国、日本、以色列和印度的水利发展给本文如下启示:水利建设和发展以实现灌溉、防洪、抗旱以及饮用水投资均衡发展为根本立足点,以多元化水利筹资方式为战略着眼点,以加大水利科技投入为重要着力点,以充分利用水权与水价的杠杆调节作用为关键切入点。这些启示的获得,有助于破解制约我国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水利政策的制定提供指导性的建议,进而为实现我国水利良性发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强大动力和政策保障。第二,第一次系统预测了未来十年西部大开发的水利需求。本文从西部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变动情况入手,利用Malmquist(曼奎斯特指数)方法分析西部各省(区、市)目前在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具体变动情况,再利用灰色系统关联来分别分析影响工业和农业用水量的主要因素,最后利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预测今后十年西部大开发对水资源的需求情况。受制于直接测算水利需求在数据获取和技术分析方面均有一定难度,目前学术界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水利需求预测几无涉猎。本文采用上述计量方法对西部大开发的水利需求进行估算是一次新的尝试。第三,以案例分析为突破口,系统全面的阐释了2010年西南大旱的成因及其教训。本文研究发现,西南大旱的发生,自然气象因素固然是其直接原因,但主观人为因素不可忽视。本次旱灾造成的巨大损失充分暴露出我国高海拔区域水利发展存在的严重问题——水资源丰富但却未能充分利用,即水利欠账太多。原本水资源储量丰富的云南寻甸县发生严重旱情的事实表明,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关注水生态保护和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各地应根据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特点,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顺应人民群众的期望,完善抗旱非工程措施,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从根本上增强抗御干旱灾害的能力,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水利支撑和保障。第四,提出了未来十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水利发展战略。今后十年西部大开发水利发展总体战略应该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即西部水利事业应把以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点,以改善西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生产条件为出发点,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节水技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西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总体战略的指导下,本文进一步提出了生态保护战略、技术创新战略、人才建设战略和西电东送战略等具体战略措施,针对西北和西南地区不同的水利条件和发展取向分别给出了可操作性强的实施建议。
李霞[7](2010)在《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村基本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而新疆作为一个西部边陲少数民族自治区,鉴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因素,导致长期以来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对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类公共产品的依赖度较高,但一直以来地方政府农业支出十分有限,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支持力度小,典型的绿洲型经济,又致使有限的财政支农建设成本偏高而利用效率偏低,再加上现行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系统存在弊端,新疆农村地区基本公共产品严重匮乏的同时,供给效率低下、供给结构失调、供求矛盾突出。本研究在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综合运用制度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以及公共产品供给相关理论,结合文献法和实证分析法,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在参考、研读国内外关于农村公共产品供求的研究和相关论着的基础上,对当前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找到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创新、完善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思考。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界定适合新疆农村实际的基本公共产品研究范围。(2)其次,从建国以来不同时期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探究入手,通过部门走访、个案讨论和样本县乡的专题调研,从供给主体、供给决策程序、供给筹资途径、供给组织管理模式等方面把握税费改革至今新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现状、运行绩效以及存在的问题。(3)结合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一手资料和典型问卷调查,对现行供给机制下农村基本公共产品的供需状况进行深入探究,并找寻导致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失调、供需失衡的机制、体制层面障碍性因素。(4)其次,在借鉴国内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完善适合新疆农村实际的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并给出相关制度保障与政策建议,为切实提高全疆各族农牧民的生产条件、生活水平以及实现新农村建设提供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办法,以期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王炬[8](2009)在《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重庆城乡统筹发展为主题,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为主线,系统地回顾和借鉴城乡协调发展理论、二元结构理论和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等,明确界定研究的基本范畴和分析基点,规范性地定义和解释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内涵、目标和依存条件;然后,运用历史分析和计量检验方法,实证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绩效水平,揭示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影响因素和传导机理,进而提出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带动模式、带动路径、带动条件、制度创新以及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一、研究内容围绕城市带动农村发展进程中的城乡关系问题,研究重庆城市怎样带动农村发展,主要研究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1)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概念规范及绩效评价规程在解析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从基本概念入手,揭示并确立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内涵、目标、内容和依存条件以及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绩效评价规程,构建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2)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绩效评价与问题探讨根据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系统特征,建立基于PSR框架下的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对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生态绩效进行评价;然后运用灰色关联法对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绩效进行综合评价,揭示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首先从时间、空间两维视角探究重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轨迹和特征,然后从社会再生产活动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四个环节和制度角度系统地定性分析城乡居民差距的原因;并利用重庆1997-2008年统计数据,采用相关系数法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检验;在此基础上采用偏最小二乘法估计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揭示重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影响因子。(4)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网络化”模式及实现机制在探讨国内城市带动农村发展主要模式及其推进措施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出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重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与特征,提出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要选择“网络化”带动模式,并分析“网络化”带动模式的保障条件和实现机制。(5)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路径选择与保障条件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论,根据重庆市情以及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网络化”模式推进的内在要求,研究并提出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主要路径与保障条件。(6)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制度创新基于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进程中制度缺失、创新不足及其成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关键制度创新,构建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二、研究结论(1)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具有极其深刻的理论内涵现阶段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是一种国家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政策倾斜,是城市和农村要素双向互动的过程,是收入反哺与要素反哺的全面带动过程。在城乡着异巨大的背景下,城市带动农村应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目标是促进城乡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变,使城乡居民享有平等地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建设的权利,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享有同质化的生活条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城乡基础设施互通、城乡产业发展互动、城乡劳动就业平等和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均衡。要使城市有效带动农村发展,必须建立统一的城乡制度体制、形成合理的城乡产业结构、建立有效的市场运行机制和强有力的政府宏观调控。(2)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绩效不显着,城乡差距仍在扩大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绩效水平是逐步提高的,但总体绩效仍不理想,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格局未得到根本改变。其中,1997~1999年期间,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综合绩效属于差级别;2000~2006年期间,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综合绩效属于较差级别;2007~2008年期间,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综合绩效属于一般级别。从综合绩效的绝对值来看,综合绩效数值偏低,数值最大的2008年按百分制计算得分仅为45.07分。重庆农村发展滞后于城市发展的矛盾仍然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由1997年的3.13倍上升为2008年的3.81倍,这一差距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城市未能很好带动农村发展已影响重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一是阻碍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整体发展层次的提升,梗阻了重庆城乡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二是致使农户既缺乏扩大生产规模的欲望,缺乏技术进步、提高生产率的动力,又缺乏根据市场需求来生产产品的动力和能力,阻碍了农业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进程;三是阻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制约了农村居年收入水平的提高;四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缺乏有力的财政支撑,农村面源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突出,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多因素相互作用导致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绩效偏低一是传统农村城镇化模式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二是工农产品剪刀差降低农业自我积累能力;三是农村资本存量不足阻碍农村经济发展;四是农村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高且劳动力素质普遍低下,妨碍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五是农村低效率生产方式引发农村生产要素大量外流;六是不公平的财政分配政策增大了城乡差距。(5)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应走“网络化”带动模式的发展道路“网络化”带动模式的实现条件有七大构成要素:统筹城乡规划,形成城市带动农村网络化发展格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运行能力;构建利谐城镇体系,建立以产业化为基础的城镇网络;提高大中城市综合实力,加强网络节点辐射力:加快小城镇建设,加大城乡网络系统密度;鼓励企业集团化,积极推进产业网络化进程;培育农村市场,协调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网络化”带动模式实现的动力机制来自于五种动力的耦合:城镇增长极的辐射效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推力作用、基础设施的公共关联效应、政府宏观调控的引导效应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制度创新。(6)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必须寻求有效的带动路径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基本路径是:一是发展城乡优势关联产业,提高城乡经济的关联度和融合度。重庆应把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电力热力燃气的生产和供应业、金融保险业等作为城乡优势关联产业,并大力发展。二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市民化。一方面要发展壮大各类城镇增长极,扩大就业容量,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另一方面要加强就业安居扶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三是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农村发展基础。重点是:加大农业投入和扶持力度,提高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推进农业结构战略调整,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新农业经营组织形式,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保障条件。(7)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需进一步完善带动条件城乡协调发展需以相应的条件作保障,重庆要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完善带动条件:一是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优化城乡产业结构及布局;二是完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环境,降低城市要素进入农村的成本和门槛;三是建立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四是构建城市带动农村网络通道,增强城市对农村辐射功能;五是整合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力量,形成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合力。(8)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必须建立城乡统一的制度保障体系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困境最根本的根源在于城乡分割的制度安排。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制度保障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重点在于推进与“三农”密切相关的系统的制度创新(农村土地制度、就业管理制度、财政支农制度、公共服务体制、社会保障制度、农村金融制度等),构建有利于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新的制度轨床,才能实现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三、政策建议(1)全面深化配套改革,为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实质要求是革除造成城乡二元结构的旧制度,为此,要全面深化配套改革,为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一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二是深化财政制度改革,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三是深化劳动就业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四是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构建农民均等享受发展成果的体制保障;五是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推进金融服务“三农”;六是深化人口管理制度改革,消除农村人口城镇化的障碍;七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2)构建优化城乡网络,创造“网络化”带动模式实现的良好条件一是科学制定城乡统筹规划,构建城乡网络化发展格局;二是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网络运行能力;三是建立以产业化为基础的城镇网络,构建大城市、中等城市、百强镇、中心村为一体的城镇体系;四是继续推进“百强镇”工程,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加大城乡网络系统密度;五是继续推进“百万产业化工程”,鼓励企业集团化,积极推进产业网络化进程;六是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十地、资本等要素市场以及产品交易与流通市场。(3)发展城乡优势关联产业,促进城乡经济互动发展一是特色优势农业。重点发展柑橘业、畜牧业、中药材种植业、竹业、花椒业等产业。二是农产品深加工。重点发展柑橘、肉类、榨菜、魔芋等综合深加工。三是旅游业。积极打造长江三峡、大足石刻、乌江画廊等一批特色旅游精品。四是住宿和餐饮业。通过品牌化、特色化、规模化建设,构建多层次、多类别、多功能的住宿和餐饮体系,挖掘美食文化,开展菜品创新研究。五是交通运输业。以交通主骨架、枢纽节点、农村和偏远地区交通建设为重点,建设结构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六是电力业。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力度,逐步完善城乡输配电网。七是金融保险业。加大对农村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扩大农村金融业务范围,增大小额贷款力度和范围。(4)提升农村人口综合素质,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一是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提高农村学校师资水平;二是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三是加大实用技术和非农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或非农产业就业能力;四是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五是加强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建设,坚持实施“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大力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第六,着眼于农民工就业安居扶持工作,促进已进城经商务工农民向市民转化。(5)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一是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在工农业之间分配格局,提高各级政府运用财政手段支持农业的能力。二是突出财政支农的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和新技术推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市场信息服务等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开发的支持力度。三是完善国家对农业和农民的补贴制度,扩大农民使用良种补贴范围。四是完善国家支持农业和资金投入的法律法规体系。五是制定并实施向农业与农村发展倾斜的金融政策。六是改造传统农业。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为引进现代生产要素创造条件,在农业中引进资金、现代农业技术装备、农业科学技术、现代经营形式等新的生产要素来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6)维护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峡库区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其生态安全影响重庆乃至整个长江流域,因此维护三峡库区的生态安全至关重要。一是减轻人口对库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压力,按计划将生态过载人口尽快转移出来;二是将库区腹地及周边地区不适宜的经济活动移出并治理工业污染;三是优先发展环保型城乡关联产业,为城乡环境保护奠定经济基础;四是组织城市科技力量推动环保技术创新与应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五,政府要健全环境保护制度体系,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制度保障,提高城乡环保工作的独立性,加大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监管力度。四、论文创新点(1)基于PSR原理,结合城乡系统特征,构建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熵值法和灰色关联法对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经济、社会、生态和综合等绩效进行了评价,为重庆城市更好带动农村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3)以相关系数法、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偏最小二乘法为主,从社会再生产活动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四个环节和制度角度展开了对重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成因的详细研究。(4)提出了适合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模式,并以此为基础,对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制度进行了创新。五、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受资料、时间和研究能力的限制,本研究存在待完善的地方: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但是,本研究从经济、社会、生态等层面对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进行绩效评价,导致在分析结果上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城市带动农村发展需要系统地制度创新,但是,本研究仅分析了与“三农”相关的制度创新问题。上述待完善的地方,本人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地研究。
易洪海[9](2010)在《财政分权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投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按照公共产品的公共性强弱排序,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财政投入范围依次可以分为社会事业(主要包括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文化等)、农业生产基础(主要包括农业补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装备、贫困人口脱贫等)、生产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道路、水利、电力通讯设施等)、生活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安全饮用水、清洁能源等)等四大类。根据财政分权理论,中央财政应当负担受益范围广的社会性公共产品,地方财政应更多的承担地方性和社区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本文据此,以检验经典财政分权理论在我国财政支农领域的适用性为主线,对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投入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在对相关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和述评,以及对发达国家财政支持农村发展的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理论模型考察我国新农村建设财政投入现行的分工制度。通过制度分析,发现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新农村建设责任划分,是符合效用受益范围差别实行财政支出分工原则的。但是在农业生产基础方面,中央部委之间存在严重的“横向分权”不明的问题。在部分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方面,“纵向分权”也存在名义上责任清晰,实际分工不明的问题。这表明完善新农村建设财政投入分工的路径选择应当是通过整合新农村建设各级财政投入资金,合理确定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模式。其次,本文分别对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投入现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中央财政投入呈现出支持范围不断拓宽、增量改革为主、比例逐渐量化、以项目方式推动资金投放等特点,但由于政府间财权事权的非均衡划分、缺乏有效的政策激励以及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异常复杂等原因,其支持的范围,特别是支持的力度远远不能与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相适应,存在资金来源渠道多,投入分散、偏重物质资本投资、忽视人力资本投资的问题。资金投入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使用效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地方财政方面,受深层制度影响,县级财政呈现出“教育财政”的特征,其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机制尚未形成,存在资金规模不足、结构失衡、缺乏积极性等问题。同时本文还分区域研究了“财力补助型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支农投入效应的差异,实证检验了财政分权理论中“粘蝇纸效应”假说。而作为平衡两种转移支付政策取向的产物是支农专项资金整合。再次,本文基于我国幅员辽阔,农村区域差异性大的国情,研究了在财政分权政策下不同区域在新农村建设中公共财政投入优先序问题。研究表明今后东部地区新农村建设财政投入的重点是加强规划方面的投入,改善公共性较弱的农民生活基础设施,同时要加强农民的社会保障;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数量过于庞大是最主要的问题,未来财政支持重点是增加农民培训资金投入;西部地区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重点在于采取补助财力的转移支付方式;东北地区作为国家的粮食主产区,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在于更大幅度提高种粮补贴,补偿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而损失的机会收益。另外,本文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了在财政分权的政策下,县级财政资金的整合问题。案例揭示了建立支农资金整合统筹协调机制,通过以优势产业和重大项目为载体,积极开展整合支农投资实践,有利于资金统筹安排。但目前以县级整合为主的方式,还不足以在更高层次上提升资金投入效率,存在忽视小农户需求等问题。最后,本文根据上述研究,提出了优化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投入的基本思路和对策:一是明确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让农民分享经济增长成果,中央政府以稳粮增收促民生的全国性公共物品(服务)为主,地方政府以扶持社区建设和农民创业为主;二是要按照效用受益范围差异划分事权,利用各级政府的信息优势明确财政支出责任从而完善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投入的分权模式;三是近期优化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投入要加强公共财政支农资金预算管理,调整财政投入结构,整合各级财政投入资金,实施财政支持区域差别化政策;四是优化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投入,远期需支持制度性建设,发挥规划的引导和统筹作用,形成多元化支持农村建设政策框架体系,科学开展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投入绩效评估,坚持新农村建设投融资体系市场化取向。
武爱萍,李静[10](2009)在《彝州水利发展“泽润”百姓生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报讯 新中国六十年的发展历程,承载着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迎来了彝州水利事业新的辉煌。六十年来,历届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以改革促进水利发展,以发展扩大改革成果,兴水利,除水患,推进人水和谐,使全州水利发生了深刻变化,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
二、吕梁着力构建农村人畜饮水解困新体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吕梁着力构建农村人畜饮水解困新体制(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基本理论分析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乡镇政府、政府能力与公共服务 |
(二)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与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
(三)乡村振兴战略 |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失灵理论 |
(二)公共产品提供和生产分离理论 |
(三)服务型政府理论 |
(四)治理和善治理论 |
三、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
(一)是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 |
(二)是推动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
(三)是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 |
第二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构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依据 |
(一)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内部结构 |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外显结构 |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形成的要素条件 |
(一)体制性要素 |
(二)制度性要素 |
(三)主体性要素 |
(四)策略性要素 |
三、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基于结果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
(二)基于过程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
第三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归因 |
一、调查数据和资料的来源 |
(一)问卷调查 |
(二)访谈调查 |
(三)实地调查 |
二、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发展现状的考察 |
(一)对农民群体公共服务需求的考察 |
(二)基于满意度的公共服务能力考察 |
(三)基于供给过程的公共服务能力考察 |
三、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综合表现 |
(一)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 |
(二)服务供给内容的结构性失衡 |
(三)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认知模糊 |
(四)脱离农村基层社会实际需要 |
(五)应对服务需求升级能力不足 |
四、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归因分析 |
(一)乡镇政府发展定位不明确 |
(二)政府的财权和事权不匹配 |
(三)人才管理制度机制不完善 |
(四)政府绩效考评机制不合理 |
(五)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不科学 |
第四章 国内外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与经验启示 |
一、国内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 |
(一)“政务中心”:公共服务集约化改革 |
(二)“以钱养事”: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 |
(三)“民主恳谈”:公共服务民主化改革 |
(四)“互联网+”:公共服务信息化改革 |
二、国外提升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改革实践 |
(一)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 |
(二)地方政府分权化改革 |
(三)公共服务社会化改革 |
三、国内外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经验启示 |
(一)优化乡镇政府的组织结构 |
(二)促进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 |
(三)合理划分政府间权责关系 |
(四)积极培育服务类社会组织 |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对策探讨 |
一、乡村振兴战略对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目标要求 |
(一)加快推进服务型乡镇政府建设 |
(二)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三)满足农民群众多元利益诉求 |
(四)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一)以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为核心 |
(二)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前提 |
(三)以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为准则 |
(四)以城乡统筹融合发展为宗旨 |
三、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策略 |
(一)推进乡镇行政体制改革 |
(二)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 |
(三)加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
(四)革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
(五)探索多元服务供给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以平顶山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资源型城市的相关概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五、文章结构和观点 |
第一章 比较优势理论与产业聚集理论 |
第一节 比较优势理论 |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 |
第二节 产业聚集理论 |
一、产业聚集理论历史沿革 |
二、产业聚集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
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与产业聚集理论的关系 |
一、比较优势与产业聚集高度相关 |
二、产业聚集是比较优势发展的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比较优势理论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应用 |
第一节 资源型城市的比较优势 |
一、资源型城市的比较优势和劣势 |
二、如何发挥资源型城市的比较优势 |
第二节 资源诅咒与比较优势陷阱 |
一、资源诅咒 |
二、比较优势陷阱 |
三、解决问题的途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产业集聚形成的过程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过程 |
第一节 产业集聚的原因及发展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影响 |
一、产业集聚的原因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影响 |
二、产业集聚发展过程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影响 |
第二节 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 |
一、动力机制 |
二、产业集聚的升级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平顶山市支柱企业平煤神马集团及其经济转型 |
第一节 企业集团 |
一、企业集团的出现及其问题 |
二、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建设 |
第二节 平煤神马集团的基本状况 |
一、平煤神马集团的组建 |
二、以煤为基础的比较优势 |
三、避免落入比较优势陷阱 |
第三节 平煤神马集团的转型 |
一、持续深化改革 |
二、承担经济与社会责任 |
三、以科学方式打造核心竞争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平顶山市政府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 |
第一节 政府的职能 |
一、政府的一般职能 |
二、政府的经济职能 |
第二节 政府间的博弈 |
一、博弈理论 |
二、下级政府与上级政府的博弈 |
三、同级政府之间的博弈 |
第三节 平顶山市政府在经济转型中的措施 |
一、摆脱资源依赖是发展的新起点 |
二、拉动经济增长的方法 |
三、平顶山经济增长的成就及原因 |
第四节 政府推动经济方式的转型 |
一、理性认识经济的现状 |
二、推动经济转型的措施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发展多核共生可替代的产业集聚 |
第一节 产业集聚的核心带动机制 |
一、产业集聚由重要的核心起聚集作用 |
二、多核形成的机制 |
三、多核共生可替代的产业集聚模式的支持理论 |
第二节 平顶山产业的多核布局 |
一、国家主导的产业布局 |
二、地方政府推动的产业布局 |
第三节 平顶山的产业集聚区 |
一、平顶山市产业集聚区总体情况 |
二、平顶山煤炭产业集聚区衰落的案例 |
三、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方向 |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着作(含译着) |
二、中文期刊文章 |
三、政府文件 |
四、英文资料 |
附录 区域产业中心形成与区域产业转型的模型推导 |
图表索引 |
一、表 |
二、图 |
致谢 |
(3)中国西部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以H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对象和基本概念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和其他说明 |
第一章 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借鉴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治国理政思想 |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社会”观 |
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理论 |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政思想 |
一、儒家的治国理政思想 |
二、墨家的治国理政思想 |
三、法家的治国理政思想 |
四、道家的治国理政思想 |
第三节 西方治理理论 |
一、西方治理理论的兴起 |
二、西方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三、西方治理理论中的政府治理思想 |
第二章 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治理理论 |
一、治理的概念 |
二、治理的特征 |
三、治理现代化 |
第二节 政府治理 |
一、政府治理的概念 |
二、政府治理的结构 |
三、政府治理的模式 |
四、政府治理现代化 |
第三节 政府治理能力 |
一、政府治理能力的概念 |
二、政府治理能力的类型 |
三、政府治理能力的评估 |
第四节 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一、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概念 |
二、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 |
第三章 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结构及要素 |
第一节 经济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一、经济治理 |
二、政府的经济治理 |
三、县级政府的经济治理能力 |
第二节 政治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一、政治治理 |
二、政府的政治治理 |
三、县级政府的政治治理能力 |
第三节 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一、文化治理 |
二、政府的文化治理 |
三、县级政府的文化治理能力 |
第四节 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一、社会治理 |
二、政府的社会治理 |
三、县级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 |
第五节 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一、生态治理 |
二、政府的生态治理 |
三、县级政府的生态治理能力 |
第四章 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评估体系与运用 |
第一节 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评估体系 |
一、设计依据 |
二、本文指标体系 |
三、标准及权重 |
第二节 H县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测评 |
一、横向测评 |
二、纵向测评 |
三、公众评价 |
第五章 H县政府治理史回顾及治理得失简评 |
第一节 县制沿革 |
一、隶属变化 |
二、置县名称 |
第二节 行政机构 |
一、县级机构 |
二、乡镇区划 |
第三节 政府人员 |
一、史上县官 |
二、新近县长 |
三、公务人员 |
第四节 治理得失简评 |
一、治理成就 |
二、治理之失 |
第六章 H县政府治理能力的不足之处及成因 |
第一节 H县政府治理能力存在的不足之处 |
一、县域经济实力不强 |
二、民主法治建设滞后 |
三、文化治理层次不高 |
四、社会保障能力受限 |
五、生态治理起点较低 |
第二节 H县政府治理能力不足的成因分析 |
一、经济发展基础较差 |
二、行政体制改革迟缓 |
三、文化提升能力不足 |
四、社会保障后续乏力 |
五、不太关注生态治理 |
第三节 影响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因素 |
一、西部地缘与县域经济 |
二、郡县制与“市管县”体制 |
三、社会机制与行政文化 |
四、精英与民众 |
第七章 H县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路和建议 |
第一节 H县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路 |
一、面向宏观 |
二、面向微观 |
第二节 推进H县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议 |
一、潜心发展县域经济 |
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
三、提升文化治理层次 |
四、巩固社会保障能力 |
五、加强县域生态治理 |
讨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4)我国农村扶贫资金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
1.3.1 关于贫困的定义研究 |
1.3.2 关于贫困标准和度量的研究 |
1.3.3 关于致贫因素的研究 |
1.3.4 关于扶贫对策的研究 |
1.3.5 关于扶贫效率评价的研究 |
1.3.6 关于扶贫模式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6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扶贫及扶贫资金效率评价基本理论 |
2.1 贫困和反贫困的基本理论 |
2.1.1 大推动理论 |
2.1.2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
2.1.3 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
2.1.4 临界最小努力理论 |
2.1.5 不平衡增长理论 |
2.1.6 人力资本理论 |
2.1.7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资金效率评价的基本理论 |
2.2.1 帕累托最优理论 |
2.2.2 X效率理论 |
2.2.3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农村贫困现状及致贫因素分析 |
3.1 全国农村贫困的基本概况 |
3.1.1 贫困人口数量逐年下降,但规模仍然很大 |
3.1.2 贫困面逐渐缩小,贫困人口分布日趋集中 |
3.1.3 脱贫人口的抗风险能力弱,我国农村的返贫现象严重 |
3.1.4 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相对贫困日益凸显 |
3.2 中国农村贫困主要致贫因素 |
3.2.1 地理环境方面的致贫因素 |
3.2.2 生产要素方面的致贫因素 |
3.2.3 个人能力方面的致贫因素 |
3.2.4 社会制度方面的致贫因素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演化 |
4.1 救济式扶贫政策阶段(1949-1978) |
4.1.1 救济式扶贫政策阶段的形成背景 |
4.1.2 救济式扶贫政策的主要内容及措施 |
4.1.3 救济式扶贫政策的内涵和特点 |
4.1.4 救济式扶贫政策的作用及意义 |
4.1.5 救济式扶贫政策的成就及缺陷 |
4.2 减贫政策阶段(1978-1985) |
4.2.1 减贫政策阶段的形成背景 |
4.2.2 减贫政策的主要内容及措施 |
4.2.3 减贫政策的特点 |
4.2.4 减贫政策的作用及意义 |
4.2.5 减贫政策的成就及缺陷 |
4.3 开发式扶贫政策阶段(1986-1993) |
4.3.1 开发式扶贫政策阶段的形成背景 |
4.3.2 开发式扶贫政策的主要内容及措施 |
4.3.3 开发式扶贫政策阶段的内涵和特点 |
4.3.4 开发式扶贫政策的作用及意义 |
4.3.5 开发式扶贫政策的成就及缺陷 |
4.4 扶贫攻坚政策阶段(1994-2000) |
4.4.1 扶贫攻坚政策阶段的形成背景 |
4.4.2 扶贫攻坚政策阶段的主要内容及措施 |
4.4.3 扶贫攻坚政策阶段的内涵和特点 |
4.4.4 扶贫攻坚政策阶段的作用及意义 |
4.4.5 扶贫攻坚政策阶段的成就和缺陷 |
4.5 基本消除贫困政策阶段(2001至今) |
4.5.1 基本消除贫困政策阶段的形成背景 |
4.5.2 基本消除贫困政策阶段的主要内容及措施 |
4.5.3 基本消除贫困政策阶段的内涵和特点 |
4.5.4 基本消除贫困政策阶段的作用及意义 |
4.5.5 基本消除贫困政策阶段的成就及缺陷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农村扶贫资金投入及其效率评价 |
5.1 我国农村扶贫资金投入现状 |
5.1.1 我国农村扶贫资金投入规模 |
5.1.2 我国农村扶贫资金来源结构及变动趋势 |
5.1.3 我国农村扶贫资金使用结构及变动趋势 |
5.2 我国农村扶贫资金使用效率评价的描述性分析 |
5.2.1 农村扶贫资金使用的新增产出效果 |
5.2.2 农村扶贫资金使用的主体改善效果 |
5.2.3 农村扶贫资金的收入效果 |
5.3 我国农村扶贫资金使用效率评价的实证检验 |
5.3.1 模型构建 |
5.3.2 农村扶贫资金使用效率的回归分析 |
5.4 我国农村扶贫资金效率不高原因分析 |
5.4.1 我国农村扶贫资金总投入不够,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
5.4.2 我国农村扶贫资金投向结构不合理,难以财尽其用 |
5.4.3 我国农村扶贫资金管理体制不科学,形不成合力 |
5.4.4 我国农村贫困主体素质不高,脱贫能力较低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外农村扶贫的经验借鉴 |
6.1 孟加拉的小额信贷扶贫战略 |
6.1.1 孟加拉小额信贷的特点 |
6.1.2 孟加拉小额信贷的运行方式 |
6.2 印度的满足人类基本需要战略 |
6.2.1 印度贫困的主要原因 |
6.2.2 第一阶段:绿色革命 |
6.2.3 第二阶段:缓解农村贫困计划 |
6.3 巴西的发展极战略 |
6.3.1 巴西贫困的特征 |
6.3.2 发展极反贫困战略 |
6.3.3 其他综合反贫困政策 |
6.4 韩国的人力资本投资模式 |
6.4.1 韩国人力资本投资模式的内容和措施 |
6.4.2 韩国人力资本投资取得的成效 |
6.5 意大利的不平衡发展战略 |
6.5.1 意大利的贫困状况及原因 |
6.5.2 意大利不平衡发展战略:南方开发计划 |
6.6 美国的福利政策扶贫策略 |
6.6.1 美国的贫困特征及原因 |
6.6.2 美国福利政策扶贫的内容 |
6.7 国际经验与启示 |
6.7.1 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国情的反贫困路径 |
6.7.2 立法规范,建立完整的扶贫运行体系 |
6.7.3 规划合理,阶段性实施反贫困政策 |
6.7.4 硬件配套,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
6.7.5 软件提升,重视贫困主体自身能力培养 |
6.7.6 持续发展,科学开展扶贫开发项目 |
6.7.7 实事求是,正确认识扶贫的长期性与艰难性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提高我国农村扶贫资金效率的对策 |
7.1 建立动态化的农村扶贫资金投入瞄准机制 |
7.1.1 制定动态化的农村扶贫标准 |
7.1.2 瞄准农村扶贫资金投入的最佳目标 |
7.1.3 建立健全扶贫对象的进入退出机制 |
7.2 科学选择农村扶贫模式 |
7.2.1 扶贫模式的内涵 |
7.2.2 选择农村扶贫模式的基本原则 |
7.2.3 农村扶贫模式的科学选择 |
7.3 重构多元化的农村扶贫资金投入机制 |
7.3.1 调整政府扶贫角色定位,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
7.3.2 实施农村扶贫机制市场化 |
7.3.3 建立社会农村扶贫协作帮扶机制 |
7.3.4 建立多元化的农村扶贫资金投入新机制 |
7.4 强化扶贫资金绩效考核和监督管理 |
7.4.1 强化农村扶贫资金绩效考核制度 |
7.4.2 加快农村扶贫法治建设,保障贫民基本权益 |
7.4.3 加强对使用农村扶贫项目资金的有效监督 |
7.5 加强农村贫困主体的自身建设 |
7.5.1 加快对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 |
7.5.2 培养新型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增强自我开发能力 |
7.5.3 加强农村贫困地区人口的健康服务 |
7.5.4 建立健全农村贫困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 |
7.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农村现代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清单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综述 |
1.1.1 研究现状 |
1.1.2 研究述评 |
1.1.3 研究趋势 |
1.2 本篇论文的研究思路 |
1.2.1 研究目的 |
1.2.2 选题背景 |
1.2.3 研究意义 |
1.3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1.3.1 理论基础 |
1.3.2 研究方法 |
1.4 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 |
1.4.1 基本概念 |
1.4.2 基本内容 |
1.5 可能的创新 |
1.5.1 可能的思路创新 |
1.5.2 可能的观点创新 |
第2章 农村现代化及其理论研究 |
2.1 现代化与乡村社会变迁 |
2.1.1 原发现代化中的乡村变迁 |
2.1.2 后发现代化中的乡村变迁 |
2.2 发展理论的农村现代化研究 |
2.2.1 发展政治学:政治发展与农民力量 |
2.2.2 发展经济学:农业现代化与劳动力转移 |
2.2.3 发展社会学:农村社会变迁 |
2.3 中国农村现代化理论 |
2.3.1 “乡村建设学派”的农村研究 |
2.3.2 其他学者的中国农村研究 |
2.3.3 中国共产党的农村现代化理论 |
第3章 陕西农村现代化的背景和条件 |
3.1 陕西农村现代化的背景 |
3.1.1 农业和农村政策调整 |
3.1.2 社会形态变化 |
3.1.3 国家发展战略宏观部署 |
3.2 陕西农村现代化的条件 |
3.2.1 自然禀赋 |
3.2.2 人口状况 |
3.2.3 社会资源 |
第4章 陕西农村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
4.1 农村现代化的划分标准 |
4.1.1 现有研究 |
4.1.2 本文的划分标准 |
4.2 陕西农村现代化的阶段 |
4.2.1 启动阶段(1978~1985年) |
4.2.2 平缓发展阶段(1986~1993年) |
4.2.3 曲折发展阶段(1994~2001年) |
4.2.4 良性发展阶段(2002~) |
第5章 路径之一:产业与市场的互动 |
5.1 产业结构调整 |
5.1.1 农业 |
5.1.2 非农产业 |
5.2 市场 |
5.2.1 生产要素市场 |
5.2.2 商品市场 |
5.3 措施建议 |
5.3.1 产业结构优化 |
5.3.2 市场体系建设 |
第6章 路径之二:乡村治理体制创新 |
6.1 “乡政村治”体制下的分化 |
6.1.1 “乡政村治”体制的形成 |
6.1.2 陕西的乡村治理 |
6.1.3 农村社区建设 |
6.1.4 乡村治理的逻辑 |
6.2 根本问题 |
6.2.1 研究视角 |
6.2.2 乡村治理的内部关系 |
6.2.3 乡村治理的外部关系 |
6.3 “多层竞争—合作”体制下的分治 |
6.3.1 乡村治理体制综述 |
6.3.2 “多层竞争—合作”体制 |
第7章 路径之三:新主体与新功能的重构 |
7.1 新农村建设 |
7.1.1 内涵和外延 |
7.1.2 根本要求 |
7.2 陕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
7.2.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7.2.2 农村社会保障 |
7.3 陕西农村扶贫 |
7.3.1 扶贫历程 |
7.3.2 扶贫模式 |
7.4 陕西农民组织化 |
7.4.1 组织化现状 |
7.4.2 特点和问题 |
7.4.3 措施建议 |
第8章 路径之四:乡村与城市的“对接” |
8.1 城镇化 |
8.1.1 城镇化释义 |
8.1.2 城镇化道路 |
8.2 陕西农村城镇化 |
8.2.1 发展阶段 |
8.2.2 发展现状 |
8.3 主要问题 |
8.3.1 聚集困难 |
8.3.2 建设资金 |
8.3.3 乡村传统 |
8.4 措施建议 |
8.4.1 产业聚集 |
8.4.2 市场融资 |
8.4.3 定位“重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西部大开发的水利需求及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0.2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0.3 研究的内容框架 |
0.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0.4.1 研究的主要方法 |
0.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0.5 研究的主要创新 |
1 水利发展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与地位 |
1.1 水利与西部大开发的关系 |
1.1.1 水资源与西部大开发的关系 |
1.1.2 水利发展与西部大开发的关系 |
1.2 水利发展对西部大开发的推动作用 |
1.2.1 水利发展推动西部地区建设良好生态环境 |
1.2.2 水利发展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 |
1.2.3 水利发展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
1.2.4 水利发展保障西部地区改善民生 |
1.2.5 水利发展推进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 |
1.3 水利发展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 |
1.3.1 水利发展在西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
1.3.2 水利发展在西部社会建设中的地位 |
1.3.3 水利发展在西部生态环境中的地位 |
1.3.4 水利发展在西部战略布局中的地位 |
2 西部大开发十年水利发展概况 |
2.1 西部地区水土资源状况 |
2.1.1 西北地区 |
2.1.2 西南地区 |
2.2 西部大开发水利发展10 年总体情况 |
2.2.1 前期规划夯实发展基础 |
2.2.2 骨干工程支撑西部发展 |
2.2.3 民生水利普惠人民群众 |
2.2.4 节水改造推进节水社会 |
2.2.5 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 |
2.2.6 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
2.3 西部大开发中水利发展存在的问题 |
2.3.1 调控能力不足与工程性缺水问题导致的水资源短缺 |
2.3.2 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加剧 |
2.3.3 防洪标准低,抗灾能力与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不足 |
2.3.4 农田水利建设滞后,农业稳定增产的水利基础亟待加强 |
3 我国东中西部区域水利发展比较研究 |
3.1 东部地区水利十年发展概况 |
3.1.1 东部地区水利发展10 年总体情况 |
3.1.2 东部地区典型省份10 年水利发展情况 |
3.2 中部地区水利十年发展概况 |
3.2.1 中部地区水利发展10 年总体情况 |
3.2.2 中部地区典型省份10 年水利发展情况 |
3.3 西部地区水利十年发展概况 |
3.3.1 西部地区水利发展10 年总体情况 |
3.3.2 西部地区各省份10 年水利发展情况 |
3.4 东中西部地区水利发展比较 |
3.4.1 水利投资情况比较 |
3.4.2 水利发展政策的比较 |
3.4.3 东中部水利发展对西部水利建设的启示 |
4 国外水利发展情况及对西部水利发展的启示 |
4.1 美国水利发展情况 |
4.1.1 美国水资源概况 |
4.1.2 美国水资源管理结构 |
4.1.3 美国水利政策的特点 |
4.2 印度水利发展情况 |
4.2.1 印度水资源概况 |
4.2.2 印度水资源管理结构 |
4.2.3 印度水利政策存在的问题 |
4.3 以色列水利发展情况 |
4.3.1 以色列水资源概况 |
4.3.2 以色列水资源管理结构 |
4.3.3 以色列水利政策的特点 |
4.4 日本水利发展情况 |
4.4.1 日本水资源概况 |
4.4.2 日本的水资源管理结构 |
4.4.3 日本水利政策的特点 |
4.5 对我国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启示 |
4.5.1 以实现灌溉、防洪、抗旱以及饮用水投资均衡发展为根本立足点 |
4.5.2 以多元化水利筹资方式为战略着眼点 |
4.5.3 以加大水利科技投入为重要着力点 |
4.5.4 以充分利用水权与水价的杠杆调节作用为关键切入点 |
5 西部大开发的水利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
5.1 西部大开发对水利需求的特征分析 |
5.2 目前西部各省(市、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变动情况分析 |
5.2.1 研究方法的选择与确定 |
5.2.2 MALMQUIST 指数分析 |
5.2.3 西部各省(市、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变动情况分析 |
5.3 基于灰色关联的西部水资源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5.3.1 灰色关联模型 |
5.3.2 西部地区用水需求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
5.4 西部地区用水量需求预测 |
5.4.1 灰色系统预测的基本分类 |
5.4.2 GM(1,1)预测模型 |
5.4.3 实证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高海拔区域水利欠账与西南大旱—云南寻甸教训与启示 |
6.1 西南大旱旱情回顾 |
6.2 寻甸基本县情及水情 |
6.2.1 基本县情 |
6.2.2 水资源概况 |
6.2.3 降雨概况 |
6.3 寻甸县水利发展现状 |
6.3.1 蓄水工程概况 |
6.3.2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现状 |
6.3.3 防洪工程河道治理工程情况 |
6.3.4 农村饮水安全及农田小水利工程建设情况 |
6.3.5 水资源保护及水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现状 |
6.3.6 引水工程概况 |
6.4 大旱至灾凸显的水利发展问题 |
6.4.1 水利“欠账”太多,远远滞后于现实需要 |
6.4.2 水利投资方向有问题,农田水利建设不受重视 |
6.4.3 社会抗灾减灾意识薄弱,抗旱非工程措施不完善 |
6.4.4 水土流失严重,水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
6.5 特大干旱灾害带给人们的启示 |
6.5.1 应从战略上重视水利与水务工作 |
6.5.2 应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
6.5.3 应尽快完善抗旱非工程措施体系 |
6.5.4 应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
6.6 对策与建议 |
6.6.1 构建多主体、多渠道、多元化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机制 |
6.6.2 以工代赈,贮水于民 |
6.6.3 完善抗旱非工程性措施 |
6.6.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
7 西部大开发的水利发展战略研究 |
7.1 西部大开发的水利发展总体思路 |
7.1.1 指导思想 |
7.1.2 基本原则 |
7.1.3 基本目标 |
7.2 西部大开发的水利发展战略选择 |
7.2.1 总体战略 |
7.2.2 具体战略 |
7.3 西部大开发的水利发展战略实施措施 |
7.3.1 西北地区水利发展措施 |
7.3.2 西南地区水利发展战略 |
7.4 实施建议 |
7.4.1 编制实施西部水利专项规划 |
7.4.2 建立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
7.4.3 探索多元化投资融资途径 |
7.4.4 创新西部水利发展机制 |
7.4.5 加大对西部水利工作的领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论文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目标 |
1.5 论文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7 相关概念阐述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
1.8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2章 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公共产品基本理论 |
2.2 农村公共产品基本理论 |
2.3 制度变迁理论 |
2.4 公共选择理论 |
第3章 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变迁简析 |
3.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特征 |
3.2 家庭承包责任制至税费改革前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简析 |
第4章 现阶段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分析 |
4.1 供给主体分析 |
4.2 供给筹资途径分析 |
4.3 供给决策程序分析 |
4.4 供给的组织管理模式分析 |
4.5 供给监控情况分析 |
第5章 现行供给机制下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求现状分析 |
5.1 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分析 |
5.2 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需求现状分析——基于农户需求意愿的视角 |
5.3 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需均衡分析 |
第6章 制约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机制、体制层面原因探究 |
6.1 供给机制、体制层面的制约因素 |
6.2 农村公共需求层面的制约因素 |
第7章 完善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
7.1 典型发达国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实践经验 |
7.2 发展中国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实践经验 |
7.3 国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经验借鉴 |
第8章 创新与完善符合新疆农村实际的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
8.1 构建需求导向的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 |
8.2 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的多元主体参与机制 |
8.3 完善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的公共政策激励与约束机制 |
8.4 建立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的行政管理机制 |
8.5 构建“自下而上”的农村基本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 |
第9章 完善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体制保障与政策建议 |
9.1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公共产品供给体制 |
9.2 改革现行财政体制,建立公共财政体制 |
9.3 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规划要先行 |
9.4 推进中心村建设,提升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效率 |
9.5 在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给县级政府更大的自主权 |
9.6 创新农村金融体系,支持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 |
9.7 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相关法规体系 |
附录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居民基本状况调查 |
附录 2 受访者基本生产需求调查统计表 |
附录 3 受访者基本生活需求调查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总论 |
1.1 研究的问题和意义 |
1.1.1 研究的问题 |
1.1.2 研究的意义 |
1.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的目标与假设 |
1.3.1 研究的目标 |
1.3.2 研究的假设 |
1.4 研究的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的思路 |
1.4.2 研究的内容 |
1.5 研究的方法与创新 |
1.5.1 研究的方法 |
1.5.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理论借鉴 |
2.1 城乡协调发展理论 |
2.1.1 城乡协调发展理论简介 |
2.1.2 城乡协调发展理论启示 |
2.2 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 |
2.2.1 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简介 |
2.2.2 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启示 |
2.3 二元结构理论 |
2.3.1 二元结构理论简介 |
2.3.2 二元结构理论启示 |
2.4 科学发展观 |
2.4.1 科学发展观内涵 |
2.4.2 科学发展观启示 |
第3章 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内涵与评价规程 |
3.1 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的互动关系 |
3.1.1 城市发展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
3.1.2 农村发展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
3.1.3 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互补互促 |
3.2 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基本内容 |
3.2.1 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内涵 |
3.2.2 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目标 |
3.2.3 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内容 |
3.3 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保障条件 |
3.3.1 统一的城乡制度框架 |
3.3.2 合理的城乡产业结构 |
3.3.3 有效的市场运行机制 |
3.3.4 有力的政府宏观调控 |
3.4 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绩效的评价规程 |
3.4.1 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绩效的评价准则 |
3.4.2 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绩效的评价程序 |
3.4.3 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4章 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绩效评价与问题分析 |
4.1 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现状描述 |
4.1.1 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与特征 |
4.1.2 重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特征 |
4.1.3 重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特征 |
4.1.4 重庆城市带动农村的时空演化特征 |
4.2 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绩效评价 |
4.2.1 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经济绩效评价 |
4.2.2 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社会绩效评价 |
4.2.3 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生态绩效评价 |
4.2.4 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 |
4.3 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问题分析 |
4.3.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 |
4.3.2 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 |
4.3.3 农村生态环境较脆弱 |
4.3.4 城市带动农村绩效差 |
4.3.5 城市扩散效应不明显 |
4.3.6 政府主导作用仍欠佳 |
第5章 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问题的成因透视 |
5.1 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问题成因的定性分析 |
5.1.1 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弱 |
5.1.2 农村发展的基础薄弱 |
5.1.3 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
5.1.4 城乡产业互动性偏弱 |
5.1.5 城乡要素流动不对称 |
5.1.6 城乡制度供给不均衡 |
5.2 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2.1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计 |
5.2.2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
5.2.3 相关检验与模型模拟 |
5.2.4 实证结果与讨论 |
第6章 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模式解析 |
6.1 国内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典型模式简析 |
6.1.1 中心城市带动型的上海模式 |
6.1.2 乡镇企业带动型的苏南模式 |
6.1.3 政府规划调控型的佛山模式 |
6.1.4 大城市带大郊区的成都模式 |
6.1.5 国内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模式的共性 |
6.2 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网络化"模式 |
6.2.1 国内典型模式在重庆的适用性分析 |
6.2.2 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模式选择的原则 |
6.2.3 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模式的选择依据 |
6.2.4 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网络化"模式 |
6.3 重庆"网络化"带动模式实现的条件与动力机制 |
6.3.1 "网络化"带动模式的实现条件 |
6.3.2 "网络化"带动模式的动力机制 |
6.3.3 "网络化"带动模式的保障体系 |
6.3.4 "网络化"带动模式实施中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第7章 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基本路径 |
7.1 路径一:发展城乡关联产业 |
7.1.1 重庆城乡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
7.1.2 重庆城乡关联产业选择实证分析 |
7.1.3 重庆城乡关联产业及建设内容 |
7.1.4 重庆发展城乡关联产业对策措施 |
7.2 路径二: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
7.2.1 城镇化与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关系 |
7.2.2 重庆城镇化发展滞后及其原因分析 |
7.2.3 城镇化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
7.3 路径三:发展现代农业 |
7.3.1 重庆农业现代化阶段的判断 |
7.3.2 重庆农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
7.3.3 重庆发展现代农业对策措施 |
第8章 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条件探析 |
8.1 优化城乡产业结构及布局 |
8.2 建立健全城乡产业互动机制 |
8.3 完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
8.4 建立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机制 |
8.5 构建城市带动农村网络通道 |
8.6 整合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力量 |
第9章 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制度创新 |
9.1 创新农村土地制度 |
9.2 创新财政支农制度 |
9.3 创新劳动就业制度 |
9.4 创新公共服务体制 |
9.5 创新社会保障制度 |
9.6 创新农村金融制度 |
9.7 创新户籍管理制度 |
第10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运用 |
10.1 研究结论 |
10.2 政策运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9)财政分权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投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农村建设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财政支持农村建设的研究 |
1.2.3 关于财政分权的研究 |
1.2.4 关于农村公共产品的研究 |
1.2.5 研究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的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及研究内容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章 新农村建设中公共财政投入分工的理论基础 |
2.1 公共产品理论 |
2.1.1 公共产品的范围 |
2.1.2 公共产品的供给 |
2.1.3 公共产品理论评述 |
2.2 公共财政理论 |
2.2.1 公共财政的职能 |
2.2.2 公共服务均等化 |
2.2.3 公共财政理论评述 |
2.3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3.1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3.2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评述 |
2.4 财政分权理论 |
2.4.1 传统财政分权理论 |
2.4.2 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 |
2.4.3 转移支付理论 |
2.4.4 财政分权理论评述 |
2.5 相关理论启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发达国家财政支持农村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
3.1 美国的财政直接补贴政策与财政援助政策 |
3.2 欧盟的农村发展政策 |
3.3 日本的新农村建设 |
3.4 韩国的新村运动 |
3.5 发达国家财政支持农村发展的启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农村建设中财政投入分工研究 |
4.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分工模型分析 |
4.2 农村主要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分工制度分析 |
4.2.1 农业生产基础的供给制度 |
4.2.2 生产基础设施的供给制度 |
4.2.3 生活基础设施的供给制度 |
4.2.4 社会事业发展的供给制度 |
4.3 新农村建设中财政投入的分工模式 |
4.3.1 中央财政全额负担模式 |
4.3.2 地方财政全额负担模式 |
4.3.3 中央财政为主,地方财政配套模式 |
4.3.4 地方财政为主,中央财政给予财力奖补模式 |
4.4 现行财政投入分工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1 部分建设内容纵向分工不合理 |
4.4.2 政府间财权事权的非均衡划分 |
4.4.3 部分项目建设标准偏低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农村建设中中央财政投入分析 |
5.1 中央财政投入总量及支出结构分析 |
5.1.1 中央财政投入总量分析 |
5.1.2 中央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
5.2 农村主要公共产品中央财政投入分析 |
5.2.1 农业生产基础投入 |
5.2.2 生产基础设施投入 |
5.2.3 生活基础设施投入 |
5.2.4 社会事业发展投入 |
5.3 中央财政投入特点研究 |
5.3.1 支持范围不断拓宽 |
5.3.2 增量改革为主,比例逐渐量化 |
5.3.3 以项目方式推动资金投放 |
5.4 中央财政投入存在的问题分析 |
5.4.1 资金总体尚未有效统筹和整合 |
5.4.2 资金分配层次多、链条长 |
5.4.3 偏重物质资本投资,忽视人力资本投资 |
5.5 影响中央财政投入的深层制度原因 |
5.5.1 政府间财权事权的非均衡划分 |
5.5.2 缺乏有效的支农投资激励机制 |
5.5.3 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异常复杂 |
5.5.4 部分建设内容横向分工交叉重叠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农村建设中地方财政投入分析 |
6.1 县级财政的收支结构 |
6.1.1 县级财政收支分类 |
6.1.2 县级财政收入结构 |
6.1.3 县级财政支出结构 |
6.1.4 市县财政收支比较 |
6.2 各区域县级财政支农投入决定因素分析 |
6.2.1 东部 |
6.2.2 中部 |
6.2.3 西部 |
6.2.4 东北 |
6.2.5 特征 |
6.3 地方财政支农投入存在的问题分析 |
6.3.1 资金规模不足 |
6.3.2 资金结构失衡 |
6.3.3 地方政府缺乏支农积极性 |
6.4 地方财政支农投入弱化的深层制度原因 |
6.4.1 分税制财政体制影响了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的有效统一 |
6.4.2 人事体制僵化导致地方财政供养人口过多,人员经费比例过大 |
6.4.3 集权型政府体制削弱了基层政府财政自主权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各区域新农村建设中公共财政投入优先序研究 |
7.1 各区域新农村建设中主要公共产品供给的绩效状况 |
7.1.1 农业生产基础供给状况 |
7.1.2 生产基础设施供给状况 |
7.1.3 生活基础设施供给状况 |
7.1.4 社会事业发展供给状况 |
7.2 未来各区域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投入优先序分析 |
7.2.1 东部 |
7.2.2 中部 |
7.2.3 西部 |
7.2.4 东北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N县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投入案例分析 |
8.1 N县财政状况介绍 |
8.2 N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主要做法及操作中的困难 |
8.2.1 资金整合的主要做法 |
8.2.2 资金整合的主要困难 |
8.3 N县农村主要公共产品供给分析 |
8.3.1 主要公共产品的供给情况 |
8.3.2 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优化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投入的对策研究 |
9.1 明确公共财政支农投入的政策目标 |
9.1.1 公共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目标:让农民分享经济增长成果 |
9.1.2 中央财政目标:稳粮增收促民生 |
9.1.3 地方财政目标:扶持社区建设与非农创业 |
9.2 完善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投入的分权模式 |
9.2.1 明确公共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范围 |
9.2.2 按照效用受益范围差异划分事权 |
9.2.3 利用各级政府的信息优势明确财政支出责任 |
9.3 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投入的近期优化策略 |
9.3.1 加强公共财政支农资金预算管理 |
9.3.2 调整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投入支出结构 |
9.3.3 整合新农村建设各级财政投入资金 |
9.3.4 实施财政支持区域差别化政策 |
9.4 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投入的远期优化策略 |
9.4.1 发挥规划的引导和统筹作用 |
9.4.2 形成多元化支持农村建设政策框架体系 |
9.4.3 科学开展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投入绩效评估 |
9.4.4 坚持新农村建设投融资体系市场化取向 |
9.5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10.2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0.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四、吕梁着力构建农村人畜饮水解困新体制(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D]. 郜清攀.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2]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以平顶山市为例[D]. 赵永宏.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3]中国西部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以H县为例[D]. 陆喜元. 兰州大学, 2017(07)
- [4]我国农村扶贫资金效率研究[D]. 曾志红.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5]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农村现代化路径研究[D]. 司武林.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1)
- [6]西部大开发的水利需求及发展战略研究[D]. 陈少林.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6)
- [7]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D]. 李霞. 新疆农业大学, 2010(06)
- [8]重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模式研究[D]. 王炬. 西南大学, 2009(10)
- [9]财政分权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公共财政投入研究[D]. 易洪海. 中南大学, 2010(11)
- [10]彝州水利发展“泽润”百姓生活[N]. 武爱萍,李静. 楚雄日报(汉), 2009
标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公共产品理论论文; 农村论文; 农村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