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古代汉语》诂训释正
王 阳
(商丘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摘 要: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是一部重要的古代汉语教材,该书在初版刊行后虽经多次修订,质量不断得到提高,但迄今仍有一些不足之处。今以2018年第4版《古代汉语》为考察对象,对其在词语诂训方面遗留的问题加以释正。
关键词: 王力;《古代汉语》;诂训;释正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是一部内容丰富、质量很高、影响颇大的高等院校古代汉语教材,自面世以来,广受好评。加之,该书在后来的修订过程中不断采纳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补正,所以该书的质量不断得到提高。但是白璧微瑕,我们在使用该书(《古代汉语》,中华书局2018年第4版,校定重排本)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该书在释义方面仍存在一些可资商榷的地方。今择其要者,缀辑成文,释正如下,敬请方家指正。
1.“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郑伯克段于鄢》)注〔 7〕:“奔,快跑。” [1] 11
按,《古代汉语》释“奔”作“快跑”,欠妥。如果释作“快跑”,则“大叔出奔共”的意思是太(“太”为“大”的今字)叔快跑到共国,明显与文意不合。依据文意,当是指太叔逃亡到共国,而非快跑到共国,故“奔”宜释作“逃亡”。“奔”本义指快跑,如《诗经·小雅·小弁》:“鹿斯之奔,维足伎伎。”[2]453引申指逃亡(到国外)、逃走(到某地)。如《左传·僖公五年》:“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2]1796《左传·成公二年》:“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且惧奔辟而忝两君。”[2]1895皆其证。
2.“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齐晋鞌之战》)注〔 9〕:“再拜稽首,比稽首更重的一种礼节,先拜,然后稽首。” [1] 33
按,《古代汉语》对“再拜稽首”的解释欠妥,关键在于未解释“再”之义。“再”在上古时期常见的用法是作副词,指两次,第二次。这是它的本义。如《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2]1767《左传·僖公五年》:“一之谓甚,其可再乎?”[2]1795“再拜稽首”之“再”用的也是其本义。此句意谓韩厥跪下,拜了两次,然后稽首。
纵然目前已有不少高校的公共管理本科专业建立起了导师制,并有了多年的实践,但在现实中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使得本科生的导师制无法像研究生阶段的导师制那样发挥实实在在的引领作用,受益面较为有限,难以达到师生共进的效果,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3.“下臣不幸,属当戎行。”(《齐晋鞌之战》)注〔 13〕:“戎行( há ng),兵车的行列,指齐军。” [1] 34
按,《古代汉语》释“戎行”作“兵车的行列,指齐军”。说明《古代汉语》认为“戎”指兵车,欠妥。此处“戎”当指军队,“戎行”指军队的行列,即齐军。“戎”本义指兵器,如成语“兵戎相见”。引申指军队,上例即是其证。又如《后汉书·董卓传》:“臣既无老谋,又无壮事,天恩误加,掌戎十年。”[3]2322此外,《汉语大词典》“戎行”条列有两个义项,其中,义项1是“行伍;军队”,举的就是上揭例,举例可商。分析文意,“戎行”在文中尚未凝固成词,还是一个词组,指军队的行列,而不是指“行伍”“军队”,故此例不宜作为义项1的例证。
4.“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楚归晋知罃》)注〔 13〕:“戮,杀,用作名词。即戮,等于说接受杀戮。” [1] 36
按,《古代汉语》前云:“戮,杀,用作名词。”后却释“即戮”为“接受杀戮”,说明其又认为“戮”作动词,指杀戮。可见,《古代汉语》表述前后矛盾。“戮”在此处当作动词,指杀,而非用作名词。今有成语“引颈就戮”,“就戮”犹“即戮”也,指接受杀戮。《楚归晋知罃》中另有一句,作“寡君之以为戮”,此处的“戮”才属于动词活用作名词,指杀戮的对象。
5.“冯谖客孟尝君。”(《冯谖客孟尝君》)注〔 1〕:“客,用如动词,这里当作客讲。” [1] 100
供水水质对水表计量准确度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①水体化学指标含量高,例如pH值在8.0以上,硫酸盐和氯化物的含量在180mg/L以上,会导致管道内部结垢,改变正常的过水流态,继而造成计量偏差[2]。②水体中含有杂质,例如泥沙、丝麻等,随着时间延长,杂质积累数量增多,如果堆积在水孔附近,会减小水孔截面积,因水流速度加快影响计量准确度。
6.“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赵威后问齐使》)注〔 6〕:“贱,指民众。” [1] 107
按,《古代汉语》释“质”为“抵押”,说明其认为“质”作动词,欠妥。例中的“质”当作名词,指人质。“必以长安君为质”,谓一定要把长安君当作人质。“质”本义指抵押,以财物或人做担保,动词,如同文:“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引申作名词,指抵押品、人质。除上例外,又如同文:“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7.“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赵威后问齐使》)注〔 12〕:“息,动词,蕃殖。” [1] 108
按,《古代汉语》注“昧”通“冒”,不确。“昧”在“冒”“冒犯”“冒昧”义上与“冒”同义,如《韩非子·初见秦》:“臣昧死愿望见大王,言所以破天下之从。”[6]8“昧死”即指冒死。故“昧”不是“冒”的通假字,二者当是同义的关系。“昧”当是“没”的本字,“没”通“昧”,指冒,冒犯,冒昧。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没,假借为昧。”[7]629上例“没死”在《史记·赵世家》中写作本字,作“昧死”[8]1823,异文可证。“没死以闻”即“昧死以闻”,指冒着死罪向您禀告。
8.“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赵威后问齐使》)注〔 17〕:“子,用如动词。” [1] 108
按,例中的“子”不是用如动词,而是属于名词的意动用法,指把……看成子女。“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指怎么才能当齐国的王和把人民看成自己的子女呢?“子”的这种意动用法,又如《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不拊爱子其民。”意思是不安抚爱护薛地的人民和把薛地的人民看成自己的子女。
按,“客”本义指客人,宾客,作名词。如《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引申作动词,指“寄居”。《说文·宀部》:“客,寄也。”[4]151(1) 《说文》所释一般是本义,但此处的“寄”却是“客”的引申义,其本义当是“客人”“宾客”。 “冯谖客孟尝君”之“客”正用此义,指冯谖寄居在孟尝君门下,与文中的“愿寄食门下”相对应。可见,“客”本身即可作动词,不必认为是用如动词。且如果释“客”作“作客”,那么“冯谖客孟尝君”意指冯谖在孟尝君家里作客,文义不通,故《古代汉语》对“客”的注释可商,当正。
碳酸氢钠溶液能够中和口腔菌斑糖酵解时所产生的酸性物质,改变细菌的生存环境,进而减少了唾液中致龋菌的数量,有利于促进釉质的再矿化[13]。本研究的釉质再矿化实验中,脱矿后的釉质块经碳酸氢钠液处理后,SEM下可见釉质表面平坦,也可见一些不规则片状晶体堆积,这可能与碳酸氢钠液能与牙体组织中的钙、磷酸盐形成二水磷酸氢钙沉积于牙表面有关[14]; 表明碳酸氢钠液具有促进釉质再矿化的能力。在釉质脱矿抑制实验中,碳酸氢钠液组釉质表面凹坑相对较浅且分布更分散,与人工唾液组相比,釉质脱矿明显减轻,证明1 mol/L碳酸氢钠液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釉质的脱矿。
9.“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冯谖客孟尝君》)注〔 18〕:“客我,以我为客,也就是把我当客。客,用如动词。” [1] 101
按,《古代汉语》释“客我”为“以我为客,也就是把我当客”,说明《古代汉语》认为“客”属于意动用法,指以……为客,把……当作客人。而后面《古代汉语》又释“客”为“用如动词”,说明《古代汉语》又认为“客”属于名词活用作动词。可见,《古代汉语》的表述前后矛盾。细绎文意,“客”本作名词,指客人、宾客。此处的“客”当属于名词的意动用法,指把……当作客人。“孟尝君客我”,指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
10.“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詟说赵太后》)注〔 3〕:“质( zhì),抵押。当时诸侯间结盟,常常把自己的子孙交给对方做抵押,以取得信任。” [1] 126
按,《古代汉语》释“贱”为“民众”,说明其认为“贱”作名词,欠妥。例中“贱”与“尊贵”并列,可证“贱”当与“尊贵”的词性相同,皆作形容词,“贱”指地位低下。《论语·里仁》:“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宋邢昺疏:“无位曰贱。”[2]2471是其证。“贱”和“尊贵”并列,皆与助词“者”组合构成“者”字短语,指人。其中,“贱者”指地位低下的人(即《古代汉语》注中的“民众”),“尊贵者”指尊贵的人。
荷叶是我国分布广泛的一种睡莲属莲叶片,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每年因生产荷丹片、莲子而弃用荷叶的综合利用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采用微生物发酵荷叶提高其拮抗致病菌、抗氧化性,可为进一步开发降脂减肥产品积累技术基础。本文研究表明,WEFA23作为益生性的乳酸菌,在荷叶发酵以及产品深加工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11.“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触詟说赵太后》)注〔 2〕:“趋,快步走。” [1] 126
按,《古代汉语》对“盖”的释义可商。“大概”是“盖”作副词时的用法,用来表示推测,而非其用作“句首语气词”的用法。“盖”作句首语气词时,表示肯定语气,如《论语·里仁》:“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2]2471而例句意指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先空缺着。
12.“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触詟说赵太后》)注〔 6〕:“没死,就是昧死(‘昧’通‘冒’)。” [1] 128
按,《古代汉语》对“息”的释义可商。“息”本作动词,指蕃殖。如《荀子·大略》:“有国之君不息牛羊,错质之臣不息鸡豚。”清王先谦注:“息,繁育也。”[5]502但此处则属动词的使动用法,指使……蕃殖。“是助王息其民者也”,意指这就是帮助君主使民蕃殖。
13.常用词“少”条义项(三):“读 shà o。少年,青年。《战国策·赵策四》:‘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1] 151
按,例中的“少”当作形容词,指年幼、年轻。与“老”相对。《玉篇·小部》:“少,幼也。”[9]387《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2]2016皆其证。上例意谓(舒祺)十五岁了,虽然年幼,希望趁自己还没有死的时候把他托付给您。可见,《古代汉语》将此例归入义项(三)内欠妥。
14.“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论语·先进》)注〔 28〕:“者,语气词。” [1] 188
按,《古代汉语》在“岂惟群臣赖之”后标句号,欠妥。关键在于未解“岂”字的用法。“岂”作副词,是表示反诘的问句,相当于“难道”。如《诗经·郑风·褰裳》:“子不我思,岂无他人?”[2]342故句尾当标问号以示反诘语气。
15.“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论语·子路》)注〔 6〕:“盖,句首语气词,有‘大概’的意思,实际上表示肯定。” [1] 192
按,“快步走”是“趋”的本义,但与文意不合。细绎文意,此处“趋”当指以碎步疾行,表示恭敬,这是古代的一种礼节。这是其引申义。如《论语·子罕》:“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2]2490《礼记·曲礼上》:“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2]1238皆其证。
16.“其恕乎。”(《论语·卫灵公》) [1] 195
按,《古代汉语》标点不确,关键在于未解“乎”的用法。例中的“乎”作语气词,表示感叹,故当在其后标感叹号,而非句号。又如《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长铗归来乎!”是其证。《古代汉语》又在通论(十)“乎”条举此例[1]277,但将其归入“乎”字作疑问语气词的例子,欠妥。此例是一个典型的感叹句,故宜将此例作为“乎”表示感叹的例证。
17.“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晋灵公不君》) [1] 195
按,“者”不是语气词,而是助词。“者”作助词,可与一些词语或词组构成“者”字结尾的短语,可表示人、事物、时间等。此处“者”用在时间词语“莫春”后构成“者”字短语,表示时间。“莫春者”,指暮春三月的时候。
然而,现有研究对碳关税政策实施带来的减排成本以及相应的减排效应方面的深入分析还较为缺乏,但是在二氧化碳减排政策的研究和有效制定中,减排成本是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本文除了对碳关税政策实施带来的贸易结构和经济影响研究之外,还引入边际减排成本曲线,经相关方程的推导估算碳关税政策的减排成本,以此来讨论碳关税下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协调措施,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18.“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注〔 3〕:“凶,荒年。” [1] 284
按,《古代汉语》释“凶”为“荒年”,欠妥。因为如果释作“荒年”,那么“河内凶”“河东凶”的语法和语意皆不通。此处的“凶”当作动词,指年成不好,发生饥荒。朱熹《孟子章句集注》注:“凶,岁不熟也。”是其证。[10]11故“河内凶”的意思是河内发生饥荒。
19.“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注〔 10〕:“畜,养,指养育。” [1] 286
按,例中的“畜”不当释作“养育”。“养育”是“畜”的另外一个义项,“养育”和“饲养”的对象不同,“养育”的对象通常是人,而“饲养”的对象通常是动物。如《诗经·邶风·日月》:“父兮母兮,畜我不卒。”郑玄笺:“畜,养。”[2]299《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2]2671此二例“畜”的对象皆是“人”,故释作“养育”。又如《易·离》:“亨,畜牝牛,吉。”唐孔颖达疏:“畜养牝牛乃得其吉。”[2]43此处“畜”的对象是动物,故释作“饲养”。因为上例中“畜”的对象是动物(鸡豚狗彘),故当释作“饲养”。
20.常用词“任”条义项(一):“旧读 ré n,平声。负担。《诗经·大雅·生民》:‘是任是负。’” [1] 514
按,“是任是负”之“任”不指“负担”,而是指“抱”。汉毛亨传和郑玄笺:“任,犹抱也。”唐孔颖达疏:“以任、负异文,负在背,故任为抱。”[2]531《国语·齐语》:“以知其市之贾,负、任、担、荷。”韦昭注:“背曰负。肩曰担。任,抱也。荷,揭也。”[11]228皆其证。故《古代汉语》不应将此例列入义项(一)内,而应另立义项。
足迹广度表征区域自然资源流动性的强弱,如果区域面积广阔、资源丰富、生态承载力较强,则该区域内足迹广度较高;反之如果区域资源禀赋调教较差且人口密度较大,则足迹广度相对较低。足迹广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代内公平,其构成情况可以反映区域流量资本消耗的比较优势[2]。
2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注〔 3〕:“城隅,城上的角楼。” [1] 473
按,《古代汉语》释“城隅”为“城上的角楼”,欠妥。“城”在上古文献中多指城墙,如《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2]1716“都城”即城邑的城墙。“隅”指角,角落。如《玉篇·阜部》:“隅,角也。”[9]416《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2]2482故“城隅”犹“城角”也,指城墙的角落。
参考文献:
[1] 王力.古代汉语[M].校定重排本.北京:中华书局,2018.
[2] 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 范晔.后汉书[M].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3.
[4]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5] 王先谦.荀子集解[M].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
[6]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54.
[7]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M].临啸阁影印本.武汉:武汉市古籍书店,1983.
[8] 司马迁.史记[M].裴骃,集解.司马贞,索引.张守节,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63.
[9] 顾野王.宋本玉篇[M].张氏泽存堂影印本.北京:中国书店,1983.
[10] 朱熹.孟子章句集注[M].上海:世界书局,1936.
[11] 国语[M].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Explanation and Correction of Exegetics in Wang Li ’s Ancient Chinese
WANG Yang
(School of Humanities, 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Shangqiu 476000,China)
Abstract :Ancient Chinese edited by Wang Li is an important ancient Chinese textbook. Although the book has been revised several times after the first edition,and the quality has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there are still some shortcomings. In this paper, the fourth edition of Ancient Chinese in 2018 i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explain and correct the problems left over in terms of exegesis.
Key words :Wang Li; Ancient Chinese ; exegetics; explanation and correction
收稿日期: 2019-07-06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词汇研究”(2019CYY026);2019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元代买地券词汇研究”(SKL-2019-1366);2020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藏黑水城元代汉文法律文献字词研究”(2020-ZZJH-348)。
作者简介: 王阳(1989—),男,河南商丘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汉语史。
中图分类号: H10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9824( 2019) 06-0061-04
责任编辑: 张怀宇
标签:王力论文; 《古代汉语》论文; 诂训论文; 释正论文; 商丘师范学院人文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