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德安医院 江苏 常州 213000)
【摘要】目的:比较双相障碍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状况。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双相障碍患者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各35例,均运用WAIS-RC量表(韦氏成人智力检测)进行认知功能测评,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情况。结果:双相障碍组病人在数值倒背评分以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的个数评分、错误的个数评分均明显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认知功能损害程度较双相障碍患者更为严重,这一特点可能成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预后较双相障碍患者差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0-0360-02
双相障碍是一种既躁狂发作又抑郁发作的精神疾病,临床自杀率与致残率较高[1],而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重型精神疾病类型,预后较差。目前,临床对这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本组研究通过对比这两种精神疾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状况与特点,为临床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双相障碍患者35例与精神分裂症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1)年龄18~60周岁;(2)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CCMD-3)中双相障碍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断标准;(3)精神病临床评估量表(BPRS)总评分小于20分;(4)双相障碍病人HAMD总评分小于7分;(5)近30d内未使用抗精神病类药物。排除:伴有其他严重的躯体疾病、精神疾病者;药物或酒精依赖者。35例双相障碍患者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21~57周岁,平均(43.5±4.6)周岁;病程3~22年,平均(8.4±1.3)年;受教育程度0~15年,平均(6.9±2.4)年。3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23~60周岁,平均(44.2±4.1)周岁;病程2~20年,平均(8.1±1.5)年;受教育程度0~15年,平均(7.3±2.8)年。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运用WAIS-RC量表进行认知功能测评,测评内容包括记忆能力、精神注意力以及行为执行的能力等。量表评分如下:(1)辨识数字,检测受试者的视觉运动力以及联想能力,总评分为90分;(2)数值的广度,包括顺背与倒背,检测受试者的瞬时记忆能力与精神注意力,总评分为22分;(3)视觉再生,测评受试者的短时记忆能力以及视学记忆能力,总评分为14分;(4)连线的测评,检测受试者的眼手协调力、空间感觉以及认知功能,分为A式与B式两种;(5)威斯康星卡片的分类检测(WCST),测评受试者的执行力与抽象思维的能力。各项测评分越高,受试者的认知功能则越佳。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8.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WAIS-RC评分比较
双相障碍组病人在数值倒背评分以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的个数评分、错误的个数评分均明显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P<0.05),其他检测项目评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
3.讨论
双相障碍与精神分裂症这两种类型的精神疾病均可导致患者在语言、行为、认知、社会功能等方面出现障碍,且至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而两者在临床中的鉴别诊断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这给治疗用药、评估预后等带来问题。这两种精神疾病对个体的认知功能均会产生损害,包括行为执行力、记忆能力以及精神注意力等方面,但是有研究认为[2],二者对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程度、损害范围等存在微小的差别。本组研究对比了35例双相障碍患者与3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情况,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数值倒背评分以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的个数评分、错误的个数评分较双相障碍患者有明显降低(P<0.05),提示我们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联想能力、抽象思维以及瞬时记忆能力方要差于双相障碍患者,这一特点可能成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预后较双相障碍患者差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罗炯,路亚洲,李晓虹,等.双相障碍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及诊治相关因素的回顾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3,26(3):192-195.
[2]王小泉,袁勇贵,侯钢,等.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遗传学研究进展[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1,44(4):249-250.
论文作者:朱颖之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
标签:患者论文; 精神分裂症论文; 障碍论文; 认知论文; 评分论文; 功能论文; 能力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