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港两地全民健身的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地论文,全民健身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穗港两地毗邻,在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香港体适能运动由于起步早,又吸收了国际上先进国家体适能运动推行的经验,在组织管理上制度比较完善,管理比较规范,社会服务已形成网络系统。这些正是我国城市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有待学习的地方。
关键词 广州 香港 全民健身 比较研究
我国自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广州与香港在全民健身方面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日益增多,彼此间加深了了解、增进了友谊。笔者去年牵头承担了广州市体育科学学会的课题——“广州市500户家庭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调查研究”。今年5月1日应邀去香港参加了由香港体适能总会举办的“全民健身庆回归”学术研讨会,有机会耳闻目睹了香港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情况,感到穗港两地在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方面既有一些共同点,又各有自己的特色,如能加以比较研究,对我国大城市如何更好地推广全民健身运动或许有借鉴作用。此即作者撰写本文的目的。
1 组织机构
香港的全民健身运动由香港体适能总会(HONG KONG PHYSICAL FTTNESS ASSOCIATION)组织。该会成立于1986年9月,其成员是香港体育界的热心人士,多数是取得博士学位的大学体育教师。该会以推广体适能概念(所谓体适能者,乃适应日常工作及活动的体能,此概念源自美国),发展全民健身为目标,透过讲座、授课、研讨及现场实习活动,为市民测验体能,得到广大市民的支持及政府社团的重视。
广州的全民健身运动在1995年以前是由市体委负责,但与竞技运动的开展相比显得组织乏力;1995年1月成立了以两位副市长亲自领导的“广州市全民健身计划工作指导委员会”,统一领导《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由市体委、市体育总会具体负责组织宣传、推动,从此广州全民健身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 管理体制
香港体适能总会是一个社团组织,过去十年在多位热心志愿学者的群策群力下,主办了大量推动体适能知识的活动,包括研讨会、工作坊、证书课程、科研及各类型的社区活动等。除肩负向广大市民灌输正确的体适能概念外,更进一步促进有关政府部门正视社会各阶层的体适能教育。
广州市近2年来也开展了许多群众性体育活动,如“全民健身活动周”、每年举办“全民健身学术研讨会”、为市民提供健身场所和技术指导、组织全民健身专项科研。因为有了统一的组织和管理,加上政府的努力和市民的响应,广州市的全民健身运动正朝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比较起来,香港的体适能运动由于起步早,积累了较多经验,各项工作已形成制度,并且管理严格、规范,尽管没有政府的介入,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却是越来越高涨;广州尽管起步晚,但有了国际上推行全民健身运动的经验可借鉴,加上政府支持,全民健身运动的组织和管理也逐渐走上正轨。
3 体适能教育(健身教育)
香港体适能总会在倡导全民体适能运动的过程中特别重视体适能教育的普及和推广。该会认为,体适能教育是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普及体适能教育的一个根本环节是1989年该会课程发展部推出的“体适能基础证书课程”,内容由浅入深地介绍体适能的基本概念及原理;1990年作出课程修订以尽量配合中学会考体育科体适能考试范围,使基础课程不单适合体适能从业人员,同时也适合体育教师及选修体育科之会考生,以至任何对体适能感兴趣的市民大众均可修读,务求课程衔接与普及推广都能兼顾。
广州在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过程中,普及健身教育的工作还刚刚起步,这方面香港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尤其是将科学校与社区的健身教育贯通起来的做法,可以逐步使人的终身健身教育得以实现。推行全民健身计划,要取得长久的效果,必须从普及健身教育做起。
普及健身教育,单靠举办讲座远远不够,还必须加强指导员的培训工作。这方面香港与广州有相同之处。香港有“导师训练课程”,广州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课程”,课程内容都比较全面。但比较而言,香港体适能导师培训内容更加实用,广州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内容过于广泛,显得中心不突出,即淡化了全民健身这个中心,可能跟经验不足有关。(参见表1)
表1 穗港健身指导员培训课程内容的比较
4 社会健身服务
香港体适能总会向社会提供的全民体适能服务形式多样,效果显著。其服务对象极为广泛:不论是任何年龄、性别、职业、阶层及所属团体,该会都乐于提供服务,借此普及推广体适能的概念。服务形式及内容见表2。
表2 香港体适能社会服务形式与内容
广州市近两年为市民健身也提供了服务,有千人太极拳表演、千人广播操表演,举办群众体育比赛、咨询等活动。“全民健身活动周”期间体育场馆免费为市民开放,由市体育科学学会研究建成的天河体育中心多功能健身路径免费向市民开放后取得轰动效应,市民反响热烈。
5 市民的健身现状
5.1 健身意识
香港体适能总会曾对20~39岁在职人口作过生活调查,77%的人肯定运动对健康有益,20%表示不肯定,3%表示完全不知道。近十年来有2万市民自动接受香港体适能总会提供的服务,足以表明香港市民的健身意识是比较强的。
据1996年的调查,89.7%的广州市民参加体育活动是为了“健身”,72.4%的市民参加体育活动是为了“治病防病、减少医疗保健开支”,这表明健身已成为广州市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动力,说明广州市民的健身意识比较强。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一般意义上的“体适能”是指“健康体适能”,而不是“竞技运动体适能”。所谓健康体适能,是强调经常从事有规律的健身运动,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以增进健康;而竞技运动体适能强调的是以比赛取胜为目标,运动水平越高,则越重视运动表现,提高体能状况和运动技术,是以赢取荣誉及奖牌为目的。(参见图1)
图1 健康体适能与竞技运动体适能的比较
从图1可知,香港一般意义上所说的“体适能”其实与我们常说的“体质”(或体力)这两个概念有相似之处。因此,穗港两地的学者在体育以全民健身为宗旨这一点上取得了共识。
5.2 健身频度
就20~39岁这一年龄层次来看,香港青年28%有经常运动,43%间中运动,29%很少运动;广州青年30.6%经常运动,43.4%间中运动,26%很少运动。相比而言,广州青年的健身频度高于香港青年。
5.3 健身项目
香港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是羽毛球、游泳、篮球、足球、壁球;广州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则是羽毛球、跑步、游泳、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足球是两地市民都喜欢的健身运动,都属于有氧运动项目,不大受场地限制,活动量好控制,适合在炎热气候的穗港两地市民开展,这些运动项目对心血管系统的锻炼非常有利。
5.4健身难题
据调查,影响香港市民参与健身运动的因素主要有:没有时间、缺乏恒心、疲倦、没有同伴支持、设备不足、运动及健身知识不足;而影响广州市民健身的因素有:学习或工作太累、没有场所锻炼、不懂得怎样去锻炼、社会上没有人教、单位领导不重视、身体不好不能锻炼。比较起来,有许多共同点,穗港市民学习或工作压力都比较大,平时都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用来健身;设备不足、健身知识不足是相同的影响因素,但排序不同。广州市民对场地设施的不足问题甚感迫切,排在第二位,香港则排在第四位;健身知识的不足,广州市民比香港市民严重,排在第三位,而香港排在第五位。
6 结论
6.1 香港推行全民健身运动的组织机构——香港体适能总会是一社团组织,广州“全民健身计划工作指导委员会”则是政府组织;管理体制上香港是采取会员制,广州则停留在依靠政府支持组织有关活动。尽管穗港两地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有别,但宗旨是一致的,即“全民健身、幸福人生”。
6.2 香港的体适能(健身)教育普及程度高于广州,且形成了网络,整个管理比较规范;广州需要加强健身教育的普及和推广工作,提高全民健身的实际效果。
6.3 香港社会为全民健身提供的服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且形成制度,深受市民欢迎;广州亦为市民提供健身服务,但有待形成制度,管理有待规范。
6.4市民健身的现状,总体上相近,穗港市民所喜欢的运动项目以及需要帮助解决的健身问题有相同之处。广州市民的健身意识、健身频度略高于香港,这跟政府行为有关。